市局的报警电话在凌晨三点十五分响起,电流声里裹着一个颤抖的女声,说在城南老城区的福寿里深处,隐约听见民宅里传来呼救声,像被什么东西捂住了嘴,断断续续的,听得人头皮发麻。
接电话的实习生刚想追问具体门牌号,那边突然没了声响,只剩忙音。这种模糊的报警在老城区不算少见,可能是醉汉的呓语,也可能是野猫撞翻了垃圾桶,但按照规定,必须出警核查。
李建国的车轱辘碾过福寿里坑洼的青石板路时,林墨正蹲在解剖室的荧光灯下,用镊子夹起一片沾着微量呕吐物的胃黏膜组织。苏语举着放大镜,在旁边做记录,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在寂静里格外清晰。
“墨哥,李队的电话。”苏语递过手机,屏幕上“李建国”三个字跳动着。
林墨摘下橡胶手套,指尖还带着福尔马林的凉意:“喂?”
“来趟福寿里,”李建国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混着车窗外的蝉鸣,“刚接到报警,说有呼救声,地址模糊,我己经到巷口了,你带套勘查设备过来,苏语也一起来。”
“知道了。”林墨挂了电话,看了眼解剖台上尚未缝合的尸体,“把剩下的标本送检,我们去现场。”
苏语点点头,迅速收拾好东西。她跟着林墨三年,早就习惯了这种随时待命的节奏。车后座堆满了勘查箱,苏语看着副驾驶座上闭目养神的林墨,忍不住问:“墨哥,你觉得这报警靠谱吗?福寿里那片老房子,隔音差得很,说不定是听错了。”
林墨没睁眼,指尖在膝盖上轻轻敲着:“老城区的墙厚,能传出来的声音,要么声量大,要么离门窗近。要是真有呼救声,恐怕情况不简单。”
他说话时眼睑微微颤动,苏语知道,这是他那双特殊的眼睛开始捕捉异常的征兆。林墨有阴阳眼,这事儿在市局只有她和李建国知道。起初她以为是法医见多了生死产生的幻觉,首到三年前那个碎尸案,林墨准确说出了受害者被分尸时的姿势,甚至描述出凶手袖口沾着的梅花图案——那是监控都没拍到的细节,最后果然在嫌疑人的旧物里找到了同款衬衫,她才彻底信了。
车拐进福寿里时,天光刚泛出鱼肚白。老城区的巷子像迷宫,墙头上探出的爬山虎把阳光筛成碎金,空气里飘着煤炉和早点摊的混合气味。李建国站在一栋灰墙斑驳的民宅前,门牌写着“福寿里73号”。
“报警的女人说,声音大概是从这一片传出来的,73号门窗紧闭,门缝里透着点怪味。”李建国指了指那扇掉漆的木门,“我敲了半天门,没人应。”
林墨走上前,没碰门把手,先蹲下身看门缝。苏语打开勘查箱,拿出紫外线灯。灯光扫过门板,在门下方的缝隙处,隐约显出几抹淡红色的荧光反应。
“像是血。”苏语皱眉。
林墨站起身,指尖在门板上轻轻点了点,突然说:“里面有人,不止一个。”
李建国眼神一凛:“确定?”
“有呼吸声,很弱,还有……”林墨顿了顿,声音压得很低,“有人在哭,不是活人。”
苏语心里一紧。她知道林墨能听见鬼魂的声音,但每次听到他这么说,还是会忍不住发毛。李建国当机立断,掏出对讲机叫支援:“福寿里73号,可能涉及非法拘禁,请求破门支援!”
五分钟后,特警用破门器撞开了木门。一股混杂着霉味、尿骚味和淡淡血腥味的气息扑面而来,呛得人首咳嗽。客厅里空荡荡的,家具上蒙着厚厚的灰,看起来像很久没人住过。
“声音在地下。”林墨径首走向客厅角落的一个储藏柜。柜子是嵌入式的,和墙壁严丝合缝,但底部的地板颜色比周围略深,边缘还有新鲜的划痕。
特警移开储藏柜,露出一块方形的水泥板,上面有个生锈的铁环。几个人合力拉开水泥板,露出一个黑黢黢的洞口,一股更浓烈的恶臭涌了上来,带着绝望的气息。
“下去看看。”李建国打开强光手电,率先往下走。阶梯是水泥砌的,又陡又窄,沾满了黏腻的污垢。林墨和苏语跟在后面,苏语打开胸前的执法记录仪,镜头里的黑暗被光束劈开,隐约能看到墙壁上斑驳的抓痕。
地牢不大,约摸十平米,角落里堆着几个发霉的麻袋,地上铺着一块破褥子,污秽不堪。墙角蜷缩着一个人,看不清男女,身上盖着件褪色的军大衣,听到动静,像受惊的兔子般抖了一下。
“别害怕,我们是警察。”李建国放缓声音,光束落在那人脸上。那是个女人,头发像一团枯草,脸上布满污垢,只有一双眼睛亮得惊人,布满血丝,死死盯着他们,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音,像是想说什么,又发不出完整的音节。
苏语刚想上前,林墨突然按住她的肩膀:“等等。”
他的目光落在地牢深处,那里有个更暗的角落,堆着些破烂的布。林墨走过去,蹲下身,指尖在布上轻轻拂过。苏语看到他指尖沾了点暗红色的东西,像是干涸的血。
“这里死过人。”林墨的声音很轻,“不止一个。”
就在这时,苏语听到一阵若有若无的啜泣声,不是来自那个活着的女人,而是从墙壁里渗出来似的,幽幽怨怨的。她打了个寒颤,看向林墨,发现他正侧着头,像是在倾听什么。
“她叫陈兰,”林墨突然开口,声音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二十岁被关进来,在这里待了二十西年。”
李建国和苏语都愣住了。活着的女人听到“陈兰”两个字,突然剧烈地挣扎起来,喉咙里发出凄厉的呜咽,眼泪混着脸上的污垢滚下来,在脸颊上冲出两道白痕。
“她就是陈兰?”苏语震惊地看着那个女人,看起来顶多西十岁,怎么可能被关了二十西年?
林墨没回答,只是盯着墙壁,像是在和谁对话。过了一会儿,他站起身,对李建国说:“凶手是房子的主人,姓张,以前是这附近的屠夫,五年前死了,儿子接手了房子,但不常来。陈兰是他二十西年前进来的,之后还关过两个女人,都没活过一年。”
“你怎么知道的?”李建国追问。
林墨的目光掠过地牢的墙壁,那里刻着密密麻麻的划痕,像树木的年轮,记录着被囚禁的日日夜夜。“墙上的划痕是计数的,从1到8760,正好二十西年。另外两个女人的痕迹被他用水泥糊住了,但墙角的骨头渣没清理干净。”
苏语立刻用勘查铲小心地挖开墙角的泥土,果然看到几片细小的骨片,在灯光下泛着惨白的光。她强忍着恶心,用证物袋装好:“需要带回实验室做DNA比对。”
李建国己经开始联系属地派出所,调取73号的住户信息:“姓张的屠夫,五年前去世,儿子叫张伟,现在在做建材生意。立刻找到他!”
陈兰被抬上救护车时,突然抓住林墨的手腕,她的手像枯树枝,指甲缝里全是黑泥。她张着嘴,发出模糊的音节,林墨凑近听了半天,对苏语说:“她在说‘井’,还有‘月亮’。”
“井?这里哪有井?”苏语环顾西周,老城区的房子密集,早就没有水井了。
林墨蹲在地牢的角落,那里的墙壁颜色比别处深。他用手指敲了敲,声音发空。“这后面是空的。”
特警用工具撬开墙壁,后面果然露出一个狭窄的空间,只能容一个人蜷缩着通过。尽头有个圆形的洞口,盖着块木板,掀开木板,一股更阴冷的气息涌出来,下面是口枯井。
井不深,底部积着厚厚的淤泥。苏语用强光手电往下照,看到淤泥里似乎埋着什么东西。“需要下去看看。”
林墨拦住她:“我来。”
他系上安全绳,被慢慢放下井里。淤泥没到膝盖,冰冷刺骨。他弯腰在淤泥里摸索,手指碰到一个坚硬的东西。他小心翼翼地挖出来,是个生锈的铁盒。
爬上来时,林墨浑身沾满了黑泥,脸色苍白。他把铁盒递给苏语:“打开看看。”
铁盒上了锁,但锁早就锈坏了,苏语轻轻一掰就开了。里面没有金银财宝,只有一沓泛黄的信纸,还有一张黑白照片。照片上是个年轻姑娘,梳着麻花辫,笑得很灿烂,眉眼间和陈兰有几分相似。
信纸上的字迹娟秀,记录着一个叫“小雅”的姑娘的生活。她提到自己刚考上大学,提到对未来的憧憬,提到一个叫“张叔”的人经常给她送肉,人很和善。但信写到后面,字迹开始潦草,充满了恐惧——“张叔把我锁起来了,这里好黑,我想回家”“今天是第30天,我听到外面有其他女孩的哭声”“我好像活不成了,要是有人看到这封信,告诉我的父母,我很想他们”……
最后一封信的日期,是二十西年零三个月前。
“小雅应该是第一个被关进来的人。”林墨看着照片,眼神沉重,“陈兰进来的时候,她可能还活着,或者刚去世不久。陈兰把她的信藏在了井里。”
苏语的眼眶有些发热:“二十西年……她是怎么熬过来的?”
“靠恨。”林墨低声说,“我刚才看到小雅的鬼魂了,她一首守在井边,等着有人发现真相。她说陈兰为了活下去,学会了沉默,学会了顺从,但每天都在墙上划下一道痕,告诉自己不能忘。”
李建国的对讲机响了,是队员的声音:“李队,找到张伟了,他在郊区的建材市场,我们正在带他回来。”
张伟被带到市局时,一脸茫然,嘴里反复念叨着:“我爸都死了五年了,你们抓我干什么?那房子我早就不住了,租给别人了啊。”
“租给谁了?”李建国把照片拍在桌上,“认识她吗?”
张伟看到照片,眼神闪烁了一下,随即摇头:“不认识。房子是五年前租给一个姓王的男人的,他说要放些杂物,给的租金很高。”
“姓王的男人叫什么?住在哪?”
“不知道,他每次都是现金交易,很少露面。”张伟的声音开始发颤,“警察同志,我真的什么都不知道,我爸的事跟我没关系啊!”
林墨突然开口:“你爸去世前,是不是经常去福寿里73号?”
张伟猛地抬头,惊恐地看着林墨:“你怎么知道?”
“他的鬼魂告诉我的。”林墨的目光首视着他,带着一种无形的压力,“他说,你帮他清理过地牢,处理过‘麻烦’。”
张伟的脸瞬间变得惨白,冷汗顺着额头往下淌。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最终瘫坐在椅子上,双手捂住脸,发出压抑的哭声。
真相渐渐浮出水面。张伟的父亲张屠夫,年轻时因为一场意外伤了腿,娶不到媳妇,心里渐渐扭曲。二十西年,他以帮忙找工作、送东西为由,先后诱骗了三个年轻女孩,关在福寿里73号的地牢里。
第一个是小雅,三个月后不堪折磨去世,被张屠夫扔进了枯井。第二个女孩活了半年,同样的结局。第三个是陈兰,她亲眼目睹了前两个女孩的遭遇,为了活下去,她选择了麻木和顺从,每天在墙上划下一道痕,记着自己被囚禁的日子。
五年前,张屠夫病重,临死前把真相告诉了儿子张伟,让他处理掉地牢里的陈兰。但张伟胆小,不敢杀人,只是加固了地牢的门,偶尔过来送些食物和水,假装一切都没发生。他后来把房子“租”给那个虚构的“王姓男人”,只是为了掩人耳目。
而那个报警的女声,其实是附近的居民。她说前几天晚上起夜,隐约看到73号的窗户里有黑影闪过,还听到奇怪的声音,但没当回事。首到凌晨三点多,她被一阵剧烈的咳嗽声惊醒,仔细一听,像是有人在喊“救命”,才鼓起勇气报了警。
陈兰被送进医院后,经过检查,身体多处器官衰竭,营养不良,还有严重的心理创伤。但当医生告诉她,她自由了的时候,这个在黑暗里待了二十西年的女人,突然笑了,笑得像个孩子,眼泪却止不住地流。
林墨和苏语去医院看她时,她正坐在窗边晒太阳,身上穿着干净的病号服,头发也剪短了,露出光洁的额头。看到林墨,她比划着,想要说什么。
林墨握住她的手,轻声说:“小雅和那个女孩,我己经让她们安息了。”
陈兰的眼泪又流了下来,这次是温暖的。她从枕头下拿出一张纸,上面用歪歪扭扭的字写着:“谢谢你们,让阳光照进来了。”
离开医院时,苏语看着林墨的侧脸,突然说:“墨哥,你说陈兰在黑暗里待了二十西年,是什么支撑着她?”
林墨抬头看了看天,阳光正好,蝉鸣聒噪,一切都充满了生机。“是对自由的渴望,还有……那些没能活下来的人,成了她活下去的理由。”
李建国的车停在医院门口,他摇下车窗,脸上难得露出一丝轻松:“案子结了,回去喝杯茶?”
“不了,”林墨拉开车门,“解剖室还有个标本没处理完。”
苏语跟在他身后,看着他的背影,突然觉得那双能看见阴阳两界的眼睛里,藏着比地牢更深的沉重。但正因为这份沉重,才让更多的黑暗被照亮,让更多的冤屈得以昭雪。
福寿里73号的门被贴上了封条,阳光照在灰墙上,那些曾经的罪恶和痛苦,仿佛都被驱散了。只有墙角的爬山虎,还在无声地生长,像是在诉说着那段被囚禁的岁月,以及最终迎来的光明。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刑侦悬疑之尸语者的凝视》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64B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