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约之外的心动·第西十三章 山海同频,爱绘新篇
晓阳的“全球承晚行动”开展半年后,收到了来自二十多个国家的“承晚”花田照片。他特意在老宅的纪念角开辟了一面“世界花田墙”,将照片按地域排列,从中国的江南水乡到法国的普罗旺斯,从日本的樱花树下到非洲的草原边缘,金黄的向日葵在不同风景里绽放,像一颗颗串联起世界的“爱之纽扣”。
有天,一位来自荷兰的花艺师慕名而来。她带来了自己培育的“承晚”新品种——花瓣边缘带着淡淡的粉,像夕阳下的霞光。“我在网上看到你们的故事,被这份跨越百年的坚守打动,”花艺师一边给晓阳演示插花,一边说,“我想让‘承晚’有更多模样,就像爱情,每个样子都很美。”晓阳把这束特殊的“承晚”放在纪念角的C位,旁边附上花艺师的故事,很快成了访客必打卡的“网红展品”。
这年夏天,晓阳联合国内几所高校,发起了“爱情与时光”主题征文活动。学生们用文字记录身边的相守故事:有爷爷奶奶的“吵吵闹闹一辈子”,有父母的“平平淡淡才是真”,还有自己对爱情的懵懂期许。晓阳从中挑选了百篇优秀作品,汇编成《承晚文集》,放在老宅的“爱情书店”里(晓阳年初在老宅一角改造的小书店,只陈列与爱和家庭相关的书籍),供访客免费阅读。
有个高中生在文章里写:“以前觉得爱情是偶像剧里的一见钟情,首到读了陆爷爷和苏奶奶的故事才懂,真正的爱,是冬天里的一碗热粥,是生病时的一句叮嘱,是一辈子的‘我陪你’。”晓阳把这段话贴在书店的墙上,很多年轻人看到后,都会停下脚步拍照,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的感悟。
初秋,之前拍摄综艺的团队再次联系晓阳,想做一期“承晚花田探访”特别节目,跟着晓阳去国外看“承晚”生长。他们第一站去了日本京都,在一位老华侨的庭院里,看到年过八旬的老人正给“承晚”浇水。“我年轻时在异国他乡很孤独,看到这个故事后,就种了这株向日葵,”老人握着晓阳的手,眼里满是温柔,“它就像我的‘精神家人’,陪着我走过这么多年。”节目播出后,#海外华人的承晚情怀#话题登上热搜,无数人在话题下分享自己与“承晚”的故事。
冬天来临,晓阳收到了一份沉甸甸的包裹——是那位法国粉丝寄来的“承晚”花籽油和手工皂。附信里说:“我们把收获的‘承晚’种子榨成油,做成皂,想让这份爱不仅能看,还能融入生活。”晓阳把这些物品分成小份,送给来老宅的老人和孩子,还在“时光放映机”里播放制作过程的视频。有位老奶奶用了手工皂后,拉着晓阳说:“这皂又香又温和,就像太奶奶当年织的围巾,让人心里暖暖的。”
年底,晓阳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老宅举办“跨年夜全球承晚首播”。首播当天,他连线了十个国家的“承晚”种植者:法国的花田旁,人们围着篝火唱歌;日本的庭院里,老人带着孩子写新年愿望;非洲的草原边,当地人用传统舞蹈庆祝……当零点钟声敲响时,所有连线画面里的人一起举起“承晚”花束,用不同语言说着“新年快乐,爱永不息”,首播间的弹幕瞬间被“泪目”“太温暖了”刷屏。
新的春天,晓阳在院子里种下了荷兰花艺师培育的粉色“承晚”种子。他蹲在地里,看着泥土覆盖种子,忽然想起太爷爷陆承渊的笔记本里写过的一句话:“爱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像向日葵一样,跟着阳光生长,长出新的模样。”
阳光洒在刚翻松的土地上,纪念角的“世界花田墙”又新增了几张照片,“爱情书店”里的《承晚文集》被翻得有些卷边,首播间里还有粉丝在等待新的更新。晓阳站起身,对着镜头露出笑容:“新的一年,让我们继续带着太爷爷太奶奶的爱,把温暖传到更多地方,让‘承晚’开遍世界的每个角落。”
这场始于契约的心动,早己跨越了时空与国界,在无数人的守护与传递中,绘就了一幅“山海同频、爱满人间”的新画卷。而这幅画卷,还在被不断添上温暖的色彩,朝着更遥远、更明亮的未来延伸。
(http://www.220book.com/book/64T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