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在一种诡异的平静中滑过数日。
金弦奖组委会那边再无消息,仿佛那封苛刻的审查邮件从未存在过。网络上的污言秽语似乎也悄然沉寂了一些,像潮水暂时退去,露出潮湿而冰冷的沙滩。
苏晚晴在这种平静里感到一种莫名的心悸。她像一只感知到地震前兆的小动物,坐立不安,频繁地刷新着邮箱和新闻页面,试图从一片死寂中捕捉到任何一丝变化的迹象。
沈默却异乎寻常地沉静。他甚至有心情整理了一下工作室里那堆总是理不清的线材,给那盆绿萝浇了水,仿佛真的只是一个耐心等待评审结果的普通提名者。
只有苏晚晴知道,在那平静的海面之下,是怎样汹涌的暗流。她见过他深夜对着电脑屏幕时眼中一闪而过的冰冷算计,听过他无意识敲击出的、那首名为《孤勇者》的歌曲里蕴含的磅礴力量。
暴风雨前的宁静,最是熬人。
这天下午,苏晚晴正心不在焉地调试着一个新音色,电脑右下角突然弹出一个新闻窗口推送。
标题并不起眼,来自一个以深度调查著称但受众相对小众的媒体平台【掘金者】:
她的心脏猛地一跳!手指颤抖着点开了链接。
文章没有一上来就抛出重磅炸弹,而是从金弦奖的历史地位和公正性说起,笔调客观而冷静。接着,笔锋一转,开始详细“复盘”近期针对提名者沈默、苏晚晴的舆论风波,将那一段恶意剪辑的“打人视频”与网络上突然涌现的、角度刁钻的乐评文章并列呈现,引导读者思考其背后的巧合与联动性。
然后,真正的核心来了——
文章贴出了部分经过脱敏处理的技术分析截图:异常的内部邮件发送日志、IP溯源路径、以及最终指向灿星娱乐旗下某关联公关公司影子服务器的关联证据链。所有的分析都基于可公开查证的数据和网络安全技术原理,写得深入浅出,极具说服力。作者“夜烧”推荐阅读《娱乐:我的网约车电台爆火全网》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最后,作者提出了掷地有声的质疑:一场本该聚焦于艺术本身的奖项评选,为何会卷入如此卑劣的商业倾轧?金弦奖的公正性,是否正在被看不见的资本之手所侵蚀?
文章没有首接给出结论,却用扎实的证据和严密的逻辑,编织出了一张令人不寒而栗的暗网。
苏晚晴看得呼吸急促,手心冒汗。她猛地抬头看向沈默。
沈默也正看着自己的电脑屏幕,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只是眼底深处,似乎有一丝极淡的、类似于“鱼终于咬钩了”的冷光掠过。
“开始了。”他淡淡地说了一句。
仿佛是为了印证他的话,几分钟后,这篇原本在小范围传播的调查报道,像是被投入滚油的冷水,瞬间炸裂开来!
几个颇具公信力的媒体人率先转发,附上“细思极恐”、“求官方回应”的评论。 音乐圈内的不少独立音乐人和乐评人纷纷跟进,表达震惊和愤怒。 #金鹰奖黑幕##资本操控奖项# 等词条开始以缓慢却坚定的速度爬上热搜榜的尾部。
风暴,终于不再是阴沟里的窃窃私语,而是被正式掀开了盖子,暴露在阳光之下!
工作室的电话开始响起。这一次,不再是合作邀约,而是来自各大媒体要求采访、寻求回应的急切问询。
苏晚晴看着屏幕上不断攀升的热度指数和疯狂跳动的来电提示,感觉刚刚平稳不久的心脏再次狂跳起来。只是这一次,不再是纯粹的恐慌,而是夹杂着一种宣泄般的激动和……期待!
沈默没有接任何电话。他只是站起身,走到那套刚刚调试好的录音设备前。
他戴上监听耳机,调整好麦克风的高度。
然后,他回过头,看向激动得有些不知所措的苏晚晴,目光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准备好了吗?” “我们的回应。”
(http://www.220book.com/book/64V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