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1章 京城接头,酒楼暗语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四合院:我有一个海岛空间 http://www.220book.com/book/66Q3/ 章节无错乱精修!
 每日迷妹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进了西九城,秦建军背着包袱站在街头,只觉得眼睛都不够用。灰砖灰瓦的胡同纵横交错,路边小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穿着蓝布褂子的行人摩肩接踵,空气中飘着煤烟味、饭菜香,还有说不清的热闹气。他攥紧了怀里的油纸包,那里面是牺牲同志托付的情报,也是沉甸甸的责任。

1947年深秋的北平城像被裹在灰雾里的老瓷器,灰砖灰瓦的胡同蛛网般蔓延,街边槐树落尽黄叶,露出光秃秃的枝桠。煤炉腾起的白烟混着炒瓜子的焦香在空气中游荡,三轮车夫的铜铃叮当作响,与卖报童“号外!号外!”的吆喝声此起彼伏。秦建军攥着油纸包拐进胡同深处时,正撞见几个国军士兵在街角强征民夫,老百姓缩在门洞里不敢吱声,墙根处贴着泛黄的“剿匪总动员令”,油墨味盖不住底下层层叠叠的旧标语——“还我河山”“反饥饿反内战”。

按照小本子上的地址,他七拐八绕进了一条胡同,尽头是家挂着“福兴楼”木匾的酒楼。酒楼门脸不算气派,朱漆大门有些斑驳,

朱漆大门在暮色中泛着暗红,像道陈旧的伤疤。门楣上的红灯笼被北风扯得歪歪斜斜,映得堂内食客们蓝布衫的背影忽明忽暗。秦建军刚跨过门槛,便被混着煤烟的热气扑了满面,抬脚走了进去。

大堂里坐满了食客,跑堂的伙计肩上搭着白毛巾,吆喝着穿梭其间。靠窗的桌旁,一个穿着粗布围裙的年轻小伙正颠着大勺,火光映得他脸红彤彤的,动作麻利得很。秦建军找了个角落的空桌坐下,伙计立刻跑过来:“这位爷,您想吃点啥?咱这儿的糖醋里脊、红烧肘子都是招牌!”

秦建军没看菜单,按照本子上的暗号低声说:“来碗阳春面,多加葱,要新磨的面。”

伙计脸上的笑容顿了顿,眼神快速扫了他一眼,随即又堆起笑:“好嘞!阳春面一碗,多加葱!您稍等!”转身时,手指在桌沿轻轻敲了三下。

秦建军心里一紧——暗号对上了。他端起桌上的粗瓷茶碗,假装喝茶,眼睛却悄悄打量西周。酒楼后厨的门帘时不时掀开,飘出更浓的菜香,刚才颠勺的年轻小伙端着一盘菜出来,嗓门洪亮:“三号桌的糖醋里脊,您慢用!”

没一会儿,一个穿着灰色短褂、戴着顶旧毡帽的中年男人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个账本,看着像是管事儿的。他走到秦建军桌旁,不紧不慢地擦着桌子:“这位小哥面生得很,第一次来?”

秦建军放下茶碗,按照暗号回:“从乡下刚进城,听说您这儿面好,特意来尝尝。”

中年男人擦桌子的手停了停,抬头看他,眼神沉稳:“乡下今年收成咋样?我老家也在乡下,前阵子春荒,家里来信说日子难。”

“托老天爷的福,找着些存粮,熬过来了。”秦建军盯着他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就是路上遇见点事,替人捎了封信,说这儿能找着收信人。”

中年男人点点头,把账本往腋下一夹:“面还得等会儿,后厨正好缺个人打下手,小哥要是不嫌弃,跟我去后厨坐坐?”

秦建军跟着他掀开后厨的门帘,一股热浪夹杂着油烟味扑面而来。后厨里忙得热火朝天,灶台前站着个胖师傅,正指挥着徒弟们做菜,刚才颠勺的年轻小伙就在其中,看见他们进来,咧嘴笑了笑:“张哥,这是您朋友?”

“嗯,乡下亲戚,来城里找活干。”被称作张哥的中年男人含糊着应,把秦建军领到后厨角落的一间小屋里。小屋堆着些杂物,靠墙放着张旧木桌,他关上门,脸色严肃起来:“信物。”

秦建军赶紧从怀里掏出那个油纸包,递了过去。张哥打开一看,里面是个泛黄的小本子,他快速翻了几页,眉头渐渐皱起,又舒展开,抬头看着秦建军:“送本子的人呢?”

“牺牲了。”秦建军声音有些发沉,“在城外山坳里被特务追杀,临终前把本子托付给我,让我送到京城联络点。”他把遇见那人的经过简略说了一遍,隐去了空间的事,只说自己是来城里找活的农民。

张哥听完,沉默了半晌,眼圈有些发红,他把小本子小心翼翼地收好,对着门外的方向鞠了一躬,才转身对秦建军说:“我叫张德福,是这儿管后勤的。同志,谢谢你能把情报送过来,这对我们很重要。”

“我就是做了该做的事。”秦建军看着他,“那位同志……是你们的人?”

“是我们的联络员,负责城外游击队的物资联络。”张德福叹了口气,“他这一牺牲,联络线就断了。你能从乡下一路把情报送来,胆子和心劲都不一般。”他打量着秦建军,“你叫啥?从哪儿来?”

“我叫秦建军,从秦家坳来,本来想来城里轧钢厂找活干。”秦建军实话实说,“现在情报送到了,我也没啥事了。”

张德福却摇了摇头:“你不能走。现在特务盯得紧,你知道了联络点,贸然出去不安全。而且……”他顿了顿,“我们正好缺个能跑乡下的人,你熟悉乡下,又机灵,有没有兴趣留下帮我们?”

秦建军愣住了,他没想到会是这结果。正犹豫着,门外传来刚才那个年轻小伙的声音:“张哥,面好了!那小哥的阳春面给端过去不?”

“端进来吧。”张德福扬声应着,转头对秦建军说,“先吃面,这事不急,你慢慢想。”

门帘掀开,年轻小伙端着一碗阳春面走进来,碗里飘着翠绿的葱花,香气扑鼻。他把面放在桌上,冲秦建军笑:“小哥,咱这儿的阳春面咋样?我叫何雨柱,他们都叫我傻柱,在这儿学厨艺呢!”

张德福:“这是何雨柱,咱后厨李师傅的学徒,来仨月了。李师傅那可是老厨子,原先在东兴楼掌过勺的,能让他收徒弟,可见这小子手巧——前儿切土豆丝,细得能穿针,炒个醋溜白菜,酸甜口儿拿捏得比我还准。”

秦建军看着他:“我叫秦建军,你好。”

心里却在想:这就是何雨柱,果真是他。和电视剧里面何冰老师年轻时长的像,

何大清。应该是1949年跑的。划分成分时候被聋老太太联合易中海做局。逼走的。那这时傻柱应该才15岁左右,15岁的傻柱果然还是个帅小伙。完全没有剧情开始那个30岁年龄。50岁的脸,

“建军?这名字好!”傻柱一拍大腿,“听着就精神!你是来城里找活的?正好张哥这儿缺人,你要是不嫌弃,先在这儿帮帮忙?管吃管住,还能学两手做菜!”

张德福在一旁点头:“傻柱说得对,你要是愿意,就先留下。后厨缺个采买的帮手,你熟悉乡下,正好能帮着跑趟子,采购些新鲜菜。”

秦建军看着碗里冒着热气的阳春面,又想起牺牲的联络员,心里有了主意。他抬头看着张德福:“我留下。但我有个条件——我不能一首待在后厨,我熟悉山林,会打猎,能弄到新鲜的野味,说不定能帮上更多忙。”他没说空间的事,只把能力归结为“打猎”。

张德福眼睛一亮:“会打猎?那太好了!游击队那边正缺肉补给,你要是能弄到野味,可是帮大忙了!”

傻柱在一旁乐了:“会打猎?那以后咱酒楼就能天天有野味吃了!建军,你可得露两手!”

秦建军看着他们,心里踏实了不少。他拿起筷子,挑起一筷子面,热汤烫得嘴发麻,心里却暖烘烘的。在这陌生的京城,他好像找到了暂时的落脚点,也明白了自己该做的事。



    (http://www.220book.com/book/66Q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四合院:我有一个海岛空间 http://www.220book.com/book/66Q3/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