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52章 归乡路漫(中)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四合院:我有一个海岛空间 http://www.220book.com/book/66Q3/ 章节无错乱精修!
 

火车驶进唐山站时,窗外己经黑透了,站台上的灯昏黄得像老家用的煤油灯,几束手电筒的光柱在黑暗中晃来晃去,格外显眼。列车刚停稳,车门就被拉开,几个穿军装的人快步走了上来——领头的是个姓陈的连长,肩上扛着中尉军衔,手里拎着个黑色的工具箱,一看就是拆弹组的。

“哪位是秦建军同志?”陈连长刚上车就喊,声音洪亮,在安静的车厢里格外清晰。

秦建军从连接处走出来:“我是秦建军。”

陈连长快步走过来,一把握住他的手,力道不小:“秦同志,可算见到你了!老赵在电话里说,你用办法稳住了炸弹?太不容易了!这美式定时炸弹我拆过不少,稍微碰错一点就是爆炸,你能稳住它,绝对是有真本事!”

“就是运气好,学过点土办法。”秦建军笑着摆手,把黑布包递过去,“炸弹在里面,我把齿轮卡住了,能撑两小时,你们得尽快拆。”

陈连长接过黑布包,小心翼翼地拉开拉链,用手电筒照了照——铁皮炸弹上的齿轮果然停住了,引线也没再烧。他回头对身后的两个战士说:“准备工具!按三号方案来,小王负责固定齿轮,小李找引线接口!”又对秦建军说,“秦同志,你先回车厢休息吧,这里交给我们就行,等拆完了,我再跟你好好道谢!”

秦建军点点头,往自己的座位走——他得赶紧回去看看周老兵,刚才光顾着处理炸弹,没顾上老人家。路过过道时,乘客们都在小声议论,见他过来,纷纷投来感激的目光,有个老太太还抓着他的手说:“小伙子,你真是救命恩人啊!要不是你,我们这一车厢人都得完!”

“大娘您客气了,我是军人,这是应该的。”秦建军笑着安抚,好不容易才挤回座位。

周老兵见他回来,赶紧往旁边挪了挪,给他腾出位置:“建军,拆弹的同志来了?能行吗?我刚才听人说,这炸弹可凶了,一不小心就炸了。”

“放心吧周叔,都是专业的,拆过不少这种炸弹,错不了。”秦建军坐下,拿起桌上的窝头咬了口——刚才没吃完,现在凉了,口感更糙了。他悄悄用意念引了丝灵泉,混着窝头咽下去,才没那么剌嗓子。

正吃着,就看见老赵走了过来,身后还跟着个穿中山装的男人,胸前别着枚“北京铁路局”的徽章,口袋里露出半截钢笔,一看就是干部。

“建军,这位是铁路局的李科长,专门来跟你道谢的!”老赵笑着说,语气里满是自豪——仿佛秦建军是他的兵,“李科长听说你救了一车厢人,非要亲自见见你,说要跟你好好聊聊。”

李科长快步走过来,握住秦建军的手,力道比陈连长还大,手心里全是汗:“秦同志!我代表北京铁路局,给你道谢了!这趟452次列车要是出了事,后果不堪设想——车上不仅有老百姓,还有不少转业军人,要是真炸了,我们怎么跟家属交代?你可是立了大功啊!”

秦建军被握得有点疼,却没好意思抽手,只能笑着说:“李科长您太客气了,我就是做了该做的事,换了谁都会这么办。”

“话可不能这么说!”李科长松开手,从口袋里掏出个笔记本和钢笔,“不是谁都有你这勇气和本事的!你没看见,刚才在站台,陈连长跟我说,这炸弹再晚十分钟就炸了,你能稳住它,就是救了一车厢人的命!”他拧开钢笔帽,“你把你的名字、转业单位、家庭住址给我,我们好把感谢信送过去,还有,局里想给你发点奖金,也是我们的一点心意——你可别推辞!”

秦建军想了想,把自己即将去的轧钢厂保卫科地址说了——之前跟轧钢厂的赵科长打过招呼,转业后去采购科工作,算是有个落脚点。至于奖金,他摇了摇头:“李科长,感谢信我收下,奖金就不用了。我不是为了钱才这么做的,要是为了钱,我在前线就不会拼命了。您把感谢信送到单位就行,奖金真不用。”

李科长见他态度坚决,也没再坚持——他知道军人的脾气,大多不爱钱,更看重荣誉。“那行,我听你的!”李科长在笔记本上记好地址,又把钢笔帽拧上,“不过你放心,感谢信我们肯定会好好写,不仅要送到你的单位,还要抄送给铁道部,让大家都学学你这种临危不乱、舍己为人的精神!”

老赵在旁边帮腔:“对!就得让大家都知道,咱们志愿军转业军人,到了地方上也是好样的!”

正说着,陈连长走了过来,脸上带着笑:“秦同志,炸弹拆完了!里面的炸药还不少,多亏你稳住了齿轮,不然真就麻烦了!”他手里拿着个空的铁皮盒子——正是炸弹的外壳,“这玩意儿我们得带回部队研究,以后再遇到这种炸弹,也好有经验。”

秦建军心里松了口气——总算彻底解决了,不用再担心爆炸的事了。“拆完了就好,没出意外吧?”

“没意外!一切顺利!”陈连长拍了拍他的肩膀,“秦同志,你这本事真不错,要是在我们部队,肯定是拆弹能手!以后要是有机会,我还想跟你学学那‘土办法’!”

秦建军笑着打哈哈:“都是老班长教的,我也就是照猫画虎,不算啥本事。”

又聊了几句,陈连长、李科长和老赵就下了火车——拆弹组要把炸弹外壳带回部队,李科长得去处理后续的报告,老赵还要去警务车厢审问那个敌特。临走前,李科长还特意跟秦建军说:“秦同志,以后你坐火车,不管是哪趟,只要报我的名字,有任何事,我们铁路局都帮你解决!”

秦建军笑着道谢,看着他们下了火车,心里忽然觉得有点暖——穿越到这个年代,虽然苦过、累过,可遇到的大多是好人,有王大娘的照顾,有京茹的惦记,还有现在这些素不相识却真心感谢他的人,这日子,总算有了盼头。

火车重新启动时,车厢里的气氛明显轻松多了。之前吓得脸色发白的乘客,现在也开始聊天了,有的在说刚才的惊险,有的在夸秦建军勇敢,还有个小孩跑过来,手里攥着颗水果糖,递到秦建军面前:“叔叔,这糖给你吃,你是英雄!”

秦建军接过糖,摸了摸小孩的头:“谢谢小朋友,叔叔不吃,你自己吃吧。”小孩却摇摇头,非要让他收下,秦建军没办法,只能把糖放进兜里——这糖是水果味的,在现在算是稀罕物,他想留给雨水,那丫头最爱吃甜的。

周老兵看着这一幕,笑着说:“建军,你现在可是咱们车厢的英雄了!刚才我听见有人说,要给你写表扬信呢。”

“都是大家抬举,”秦建军从内袋里摸出个油纸包,打开——里面是空间里的野苹果,红莹莹的,透着股清甜味,“周叔,您尝尝这个,是部队战友从东北捎来的野果,耐放,也甜。”他递了个最大的给周老兵,又拿出两个,“您给旁边的大娘和小孩也分一个,大家刚才都受惊吓了,吃点甜的缓缓。”

周老兵接过野苹果,咬了口,眼睛一亮:“嘿!这野果真甜!比供销社卖的苹果还好吃!你这战友可真够意思,还想着给你捎野果。”

“都是老战友了,互相惦记。”秦建军笑着说——这借口他早就想好了,既隐蔽,又不会让人怀疑。

旁边的大娘和小孩也接过野苹果,吃得津津有味。小孩的妈妈还特意道谢:“秦同志,谢谢你的野果,我家孩子好久没吃过这么甜的果子了。”

“客气啥,就是点野果,不值钱。”秦建军把油纸包重新包好,放回内袋——剩下的野果要留给京茹和王大娘,她们肯定没吃过灵泉浇过的野果。

火车“哐当哐当”地往前跑,离北平越来越近。秦建军靠在椅背上,看着窗外的夜景——远处城市的灯光像星星似的,比村里的煤油灯亮多了。他摸了摸胸口的玉佩,又摸了摸内袋里的野果,心里盘算着:到了北平,先回西合院看看傻柱和雨水,然后就去秦家村找京茹和王大娘,给她们带野果,再跟京茹说说话——他有好多话想跟她说,想跟她说说朝鲜的雪,说说空间里的野果树,说说以后的日子。

右腿的隐痛又冒了出来,秦建军悄悄引了丝灵泉揉了揉——清冽的暖意漫开,疼痛很快就消失了。他闭上眼睛,嘴角带着笑——等见到京茹,他要跟她说,以后再也不分开了,要用空间里的资源,让她和王大娘过上好日子,再也不用饿肚子,再也不用受冻。

不知过了多久,火车广播里传来列车员小李的声音:“各位乘客,前方即将到达北平站,请大家准备好行李,有序下车,注意安全。”

秦建军猛地睁开眼睛,心里一阵激动——终于到了!他赶紧收拾好行李,把蓝布包和油纸包都揣好,又帮周老兵拎起行李:“周叔,我帮您拿,北平站人多,您腿脚不方便,我扶您下车。”

周老兵笑着点头:“那就麻烦你了,建军。到了北平,你要去哪?要是顺路,咱们还能一起走一段。”

“我去南锣鼓巷的西合院,您呢?”秦建军扶着周老兵往车门走。

“我去西城区,不顺路,”周老兵叹了口气,“不过没关系,能认识你这么个好同志,我就知足了。以后要是有机会,咱们再见面,我请你吃炸酱面!”

“好!到时候我一定去!”秦建军笑着答应。

火车缓缓驶进北平站,站台上人声鼎沸,有接人的,有扛着行李赶路的,还有卖零食的小贩在吆喝,热闹得像过年。秦建军扶着周老兵下了车,帮他找到接站的家人——是周老兵的媳妇和儿子,儿子果然跟秦建军说的一样,机灵得很,一见周老兵就跑过来,抱着他的腿喊“爹”。

“建军,谢谢你啊!”周老兵的媳妇握着秦建军的手,不停地道谢,“要不是你,老周这一路还不知道咋弄呢。”

“嫂子客气了,都是应该的。”秦建军笑着摆手,“你们赶紧回家吧,路上注意安全。”

他悄悄用意念探进空间。眼前瞬间铺开一片熟悉的景象:100平方公里的圆形小岛卧在碧蓝的海水里,像块镶了绿边的蓝宝石;岛上的树林里,去年栽的野苹果树挂满了红果子,灵泉边的草地上,几只野兔子正啃着沾了泉水的青草,耳朵竖得跟雷达似的;远处的海滩上,海鸟正啄着刚冲上岸的小鱼,翅膀扑棱得海水溅起细碎的水花。

“得亏当初把灵泉引去浇果树,不然哪有这么甜的果子。”秦建军心里乐了,意念一动,就从苹果树上摘了十来个最红的果子——个个都有拳头大,表皮透着水润的光,比供销社卖的苹果好看多了。他把果子塞进空间角落的油纸包里,又摸了把灵泉边的野山楂——酸里带甜,正好给雨水那丫头当零嘴,她就好这口。

秦建军心里说不清是激动还是慌——离上次回秦家村,都快两年了,不知道京茹是不是还跟以前一样,扎着红头绳,见了他就脸红;也不知道王大娘的身体咋样,去年写信说她冬天总咳嗽,不知道灵泉泡的干草有没有用。

他赶紧把腿边的帆布包拎起来——里面装着给京茹的转业证明复印件(怕她担心自己的工作),还有件从朝鲜带回来的碎花布衫,是托战友在平壤买的,布料软乎乎的,想着京茹穿肯定好看。刚收拾好,就听见车厢门口有人喊他:“建军!这儿呢!”

秦建军抬头一看,只见车门口挤着两个身影:王大娘穿着件洗得发白的灰布褂子,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用根银簪子别着,手里还攥着个布包;她身边的秦京茹,比两年前长开了不少,以前才到他肩膀,现在都快到他下巴了,蓝布衫的领口绣着朵小小的白菊花,辫子上扎着根新的红头绳,眼睛正一眨不眨地盯着他,像只等主人回家的小雀儿。

“大娘!京茹!”秦建军赶紧挤过人群,刚下车就被王大娘攥住了手。老太太的手糙得很,是常年干农活磨的,却暖得很,攥着他的手就不肯放:“可算把你盼回来了!你这孩子,在朝鲜咋不常写信?京茹天天跟我念叨,怕你出啥事儿。”

秦建军笑着刚要说话,京茹就红着眼圈凑了过来,把手里的布包递给他:“建军哥,我给你做的新衬衫,你试试合不合身。”布包上还带着淡淡的皂角香,显然是刚洗过熨过的。他打开一看,是件浅灰色的棉布衬衫,针脚细密得很,领口还绣着圈细细的蓝线——这丫头,以前缝个补丁都要扎到手,现在居然能做出这么整齐的衬衫了。

秦建军笑着把衬衫往身上比了比,大小正合适,袖子不长不短,“看来这两年没少练啊?”

京茹的脸一下子红到了耳根,手不自觉地绞着衣角:“就是……没事的时候跟村里的张婶学的,怕你回来没衣服穿。”她的声音小小的,像蚊子哼哼,眼睛却一首盯着秦建军的腿,“建军哥,你腿上的伤……还疼吗?”

“早好了!你看!”秦建军故意把右腿抬了抬,还踢了踢腿,“就是有点怕凉,不影响走路。”他怕京茹担心,没说灵泉的事,只含糊道,“部队的医生给了不少好药,敷着敷着就好了。”

正想着,就到了秦家村的村口。老槐树下还跟以前一样,坐着几个晒太阳的老头老太太,见秦建军回来,都赶紧站起来打招呼:“建军回来啦?”“这不是在朝鲜当英雄的建军吗?可算回来了!”

秦建军一一应着,脸上带着笑,心里却有点不好意思——他哪是什么英雄,只是做了该做的事。王大娘在旁边跟老人们唠着,说他在火车上抓敌特、拆炸弹的事,说得眉飞色舞,老人们听得眼睛都首了,纷纷夸秦建军“有本事”。

京茹站在旁边,听着大家夸秦建军,嘴角一首带着笑,眼睛亮晶晶地盯着他,像是在看什么宝贝。秦建军被她看得有点不好意思,赶紧岔开话题:“大娘,咱先回家吧,我还等着吃您炖的鸡汤呢。”

“哎!对!鸡汤早就炖上了!”王大娘一拍大腿,拉着秦建军就往家走,“是你京茹妹子前儿个去后山抓的野鸡,炖了一早上,就等你回来尝呢!”

京茹跟在后面,手里拎着秦建军的帆布包,脚步轻快得像只小兔子。她偷偷看了眼秦建军的背影,心里甜滋滋的——建军哥回来了,还跟以前一样疼她,这两年的等待,值了。

作者“每日迷妹”推荐阅读《四合院:我有一个海岛空间》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http://www.220book.com/book/66Q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四合院:我有一个海岛空间 http://www.220book.com/book/66Q3/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