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像墨汁般晕染开,谢府的庭院静得只剩虫鸣。沈清辞坐在窗边翻书,心里却总惦记着白天太后搜府的事,还有秦卫说的“蛊虫卵囊”,指尖无意识着书页边缘,连窗外传来轻微的响动都没察觉。
首到一片纸落在窗台,她才猛地回神。伸手捡起一看,是封没有落款的密信,信封上沾着点泥土,像是从墙外扔进来的。拆开信纸,一行工整的小楷映入眼帘——竟是周明轩残余势力送来的“宸妃尸骨验毒报告”。
纸上写得清清楚楚:“查宸妃下葬尸骨(经比对牙痕、骨龄,确认非本人,实为替身),体内未检出乌头毒残留,仅发现慢性蛊毒痕迹,其虫卵形态、毒素特征,与‘同心蛊’完全一致;另,尸骨指甲缝中,残留少量玄铁粉末,与摄政王常用箭簇材质吻合。”
沈清辞的手瞬间僵住——替身尸骨、同心蛊、玄铁粉末……这些线索像串珠子,突然把之前的疑问连了起来。她攥着信纸,快步往谢景行的书房走,连鞋跟碰在石板路上的声响都顾不上。
书房的灯还亮着,谢景行坐在案前,面前摆着一个琉璃瓶,里面装着两条黑色的虫子,正相互缠绕着蠕动。听到脚步声,他抬头看向沈清辞,没有意外,反而朝她招了招手:“你来得正好,我正想找你。”
沈清辞把验毒报告放在他面前:“这是刚有人扔进来的,周明轩的人送的。”她指着“同心蛊”三个字,“你早就知道宸妃中的是这个蛊?”
谢景行点头,拿起琉璃瓶递给她:“这是影阁暗格里存的‘同心蛊’样本,当年宸妃中蛊后,我让人留了活种,就是想查清解毒的办法。”他顿了顿,声音沉了几分,“这蛊最阴毒的地方在于,需两人同中,一方生则另一方生,一方死则另一方也活不成,且中蛊者会被施蛊人操控心智。”
站在一旁的秦卫补充道:“当年宸妃中蛊后,太后想让王爷也中蛊,好借宸妃操控王爷。王爷为了救宸妃,差点就答应了,最后是影阁的老阁主用秘药暂时压制了宸妃的蛊毒,才没让太后的阴谋得逞。”
沈清辞看着琉璃瓶里的虫子,突然抓住谢景行的手,指尖抚过他的手腕,语气里满是担忧:“你有没有中蛊?当年有没有留下后遗症?”
谢景行反握住她的手,指尖轻轻蹭过她的掌心,试图安抚她的慌乱:“我没事,当年老阁主的秘药很有效,只是……”他话到嘴边又停住,眼神暗了暗,像是想起了什么不好的事。
“只是什么?”沈清辞追问,不肯放过他眼底的异样。
谢景行抬头看着她,沉默了几秒,突然笑了,眼底的阴霾散去不少:“只是现在有你在,就算当年真留下了什么后遗症,就算真有一天中了蛊,我也不怕。”他的语气很认真,没有半分玩笑的意思,让沈清辞的心跳瞬间漏了一拍,耳尖不受控制地红了,连忙移开视线,假装去看案上的验毒报告。
谢景行看着她泛红的耳尖,嘴角的笑意更深了,伸手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示意她别慌。
就在这时,秦卫从怀里掏出一枚箭头,放在案上:“王爷,姑娘,这是暗卫从当年宸妃‘下葬’的马车残骸里找到的,箭头缝隙里还沾着蛊虫卵,我让药医验过,和琉璃瓶里的同心蛊是同一种。而且……”他指着箭头的纹路,“这箭头的材质、锻造工艺,和上次射伤王爷肩胛的那支箭,一模一样。”
沈清辞拿起两枚箭头比对——果然,箭尾的刻痕、箭头的弧度,甚至是防锈的铜镀层,都分毫不差。她的心脏猛地一缩:“难道射伤你的人,和当年给宸妃下蛊、准备替身的人,是同一个?或者说,都是太后的人?”
谢景行拿起箭头,指尖着箭尾的刻痕,眼神冷得像冰:“不止是太后。”他看向沈清辞,“你还记得验毒报告里说的‘玄铁粉末’吗?我当年遗失的那批箭,箭簇用的就是玄铁,而知道那批箭去向的,除了太后,还有一个人。”
“谁?”沈清辞追问。
“宸妃身边的贴身侍女,当年她负责保管我的箭囊,却在宸妃‘病逝’前突然失踪,至今下落不明。”谢景行的声音带着寒意,“现在看来,她不是失踪,是被人藏起来了,而她手里,很可能还握着更多关于蛊毒和宸妃假死的秘密。”
沈清辞看着案上的箭头、琉璃瓶和验毒报告,只觉得背后发凉。太后、周明轩旧部、失踪的侍女、同心蛊……这场围绕着宸妃的阴谋,比她想象的还要复杂,而他们现在找到的,不过是冰山一角。
“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沈清辞看向谢景行,她知道,现在只有他能理清这团乱麻。
谢景行收起验毒报告,将琉璃瓶放回暗格:“秦卫,继续查失踪侍女的下落;清辞,你暂时别再接触周明轩的人,他们送这份报告,未必是好心,可能是想借我们的手对付太后,坐收渔利。”他顿了顿,看向沈清辞,眼神又软了下来,“至于我们,先等皇陵那边的消息,暗卫应该快传回地宫的探查结果了。”
沈清辞点头,心里却还是有些不安——她总觉得,那封验毒报告,还有那枚箭头,像是有人故意放在他们面前的诱饵,而诱饵背后,藏着更深的陷阱。
(http://www.220book.com/book/66SZ/)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