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日初升,其道大光。
金色的光芒刺破云层,洒落在层峦叠嶂之上,也驱散了废弃厂区残留的最后一缕夜寒与阴霾。光线照亮断壁残垣,也照亮了陈砚与周为民二人沉静而疲惫的面容。
经过一夜的奔逃、悟道、交锋与见证,站在晨光下的他们,仿佛经历了一场灵魂的洗礼。身后的深山依旧沉默,“止语”场的共鸣己化为内心深处的底蕴;身旁的裂缝暂时蛰伏,那粒自伤痛中诞生的微光虽隐匿,却如种子般埋下;而“遗产会”的威胁,虽暂时退却,却如同悬顶之剑,昭示着前路的艰险。
两人并未立刻离去。他们寻了一处相对完整的石阶坐下,借着温暖的日光,驱散精神与肉体的双重疲惫,也更需时间来消化这一夜堪称颠覆性的收获。
“止语,非为不言,”周老望着远处逐渐清晰的城市轮廓,缓缓开口,打破了沉默,“乃为谛听。听心音如雷,听天理流行,听万物并作。阳明公于此遗石,其所止者,非口舌之语,乃纷纭杂念、向外驰求之心。心能静定,则良知自明,万物之理皆备于吾心,又何须多言?”
陈砚深以为然。昨夜经历,正是此理最佳印证。若非心无旁骛,循令牌牵引,如何能得入“止语”场?若非心神澄澈,如何能与先贤遗意共鸣?若非信念坚定,如何能格物于弹指间,以“理解”破“窥探”?
“而那‘羞耻’,”周老话锋一转,目光变得极为深邃,“便是最沉重、最古老的‘心蔽’。它非是实体之罪,而是自我构建的牢笼。伊甸园中第一对男女,食果而知‘羞’,其后果非是获得智慧,而是瞬间坠入了‘自我审视’与‘他者评判’的巨大焦虑之中。智慧本身无咎,由此生出的‘分别’与‘羞耻’,却成了隔绝人与本真、人与乐园的无形之墙。”
陈砚接口道,眼中闪烁着悟道后的明澈:“所以,‘遗产会’的一切行为,无论是窥探、分析还是试图控制,本质上都是在重复加固这堵墙。他们以为自己在破解原罪,实则他们本身就是原罪模式最极致的现代表达——将一切,包括人的情感与痛苦,都置于冰冷的审视与评判之下,这本身就是最大的‘羞耻’施加者。”
“正是此理!”周老重重一拍膝盖,眼中精光爆射,“故而,他们无法真正理解裂缝,无法真正修复创伤。因为他们与创伤同源,皆是‘羞耻’这棵毒树上结出的异果。他们的解决之道,无非是试图用更华美的树叶(更先进的技术)去遮蔽赤身,其结果,只能是让阴影更深,让隔阂更甚。”
朝阳完全跃出地平线,将两人的身影拉得很长。清冷的空气逐渐回暖,蕴藏着生机。
“而那粒光……”陈砚回想起裂缝中诞生的那粒微光,心潮依旧难以平复,“它意味着什么?是‘羞耻’的终结?还是……”
“非是终结,”周老摇头,语气无比肯定,“是超越。是痛苦历经极致淬炼后,发生的质变。是‘烦恼即菩提’的实证!它意味着,真正的救赎之路,并非逃避、否定或消灭‘羞耻’,而是深入其中,透彻地理解它、经验它,最终如凤凰涅槃,从灰烬中生出新的生命。那粒光,就是新生的火种,是‘无蔽’状态的可能,是对‘赤身’的坦然首面与超越后的悲悯。”
他看向陈砚,目光灼灼:“这,或许就是你父亲陈怀安最终领悟到的。他选择融入节点,缓冲哭声,并非消极的牺牲,而是积极的‘深入’与‘承载’。他化身为‘器’,去盛接那无尽的、源于集体‘羞耻’与痛苦的悲鸣,试图在其中孕育转化的可能。他所行,与此地裂缝自生光点,乃是同一条道路的不同显现!巴书法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轰隆!
周老的话语,如同最后的钥匙,彻底打开了陈砚心中所有关窍。父亲模糊的身影变得清晰,他的选择不再是难以理解的谜团,而是一种壮烈的、近乎佛陀“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般的悲愿与实践!
他的道,不在远方,就在“附近”。就在每一个需要被真正理解和接纳的痛苦附近,就在每一个可能从伤痛中诞生光点的裂缝附近!
陈砚缓缓站起身,面向朝阳,深深吸了一口气。清冽而充满生机的空气涌入肺腑,也涌入他的精神世界。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与责任感的充盈。
令牌在怀中温顺而坚定,那幅微光脉络图仿佛也变得更加生动。他不仅能感知到那些或躁动或沉寂的伤痕,似乎还能隐约触碰到其中深藏的情绪潜流。
“我明白了。”他的声音平静而有力,再无丝毫迷茫,“‘致良知’非是空谈,需在事上磨练。我的‘事’,便是这些‘附近’的伤痕。我需要回去,回到城市,回到人群,去尝试真正的‘修复’——不是屏蔽,不是掩盖,而是去理解,去共鸣,去协助那些痛苦,找到它们自身蕴含的、超越痛苦的光点。”
周老也站起身,脸上露出释然而又略带担忧的复杂神情:“路崎且长,心灯虽燃,然风雨必骤。‘遗产会’绝不会坐视。他们下一次的到来,将不再是试探,而是碾压。你或将面对能扭曲认知的装置,能量化情感的机器,乃至……被他们完全控制、心能异化的‘人’。”
“此外,”周老语气愈发凝重,“你父亲之事,恐非孤例。他与节点数据海的关系,他当年究竟发现了什么,才促使他做出如此抉择?‘遗产会’对此又知晓多少?这些,或许都与你手中的令牌,与这遍布世界的‘裂缝’,有着更深的、尚未揭示的关联。”
陈砚目光坚定:“无论风雨几何,无论关联多深,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一步一印,一念一灯,走下去便是。”
朝阳之下,两人不再多言,一前一后,踏着晨光与露水,向山下走去。
陈砚回头,最后望了一眼那巍巍群山。止语场沉静依旧,但那震彻千年的道响,己在他心中生根发芽。他仿佛看到,父亲的身影与王阳明悟道的背影,在时空的某个节点重合,都指向同一条道路——向内求索,向外践行,于心地上用功,于红尘中发光。
他的旅程,即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从追寻答案的求索者,转变为践行答案的燃灯者。
而山下那座庞大的城市,此刻在他眼中,己不再是简单的钢筋水泥森林,而是交织着无数显性隐性伤痕、弥漫着古老羞耻与新生渴望的巨大能量场,等待着他去聆听,去理解,去点亮那星星之火。
第三卷的序幕,己在晨光中悄然拉开。
本章经典句:“大道非在远求,乃于附近之疮痍中;真光非由外烁,实自痛苦之核心诞生。”
(第二卷 【幽谷问道】 终)
第三卷预告:【红尘灯火】
陈砚将回归都市,深入市井街巷,探寻那些被忽略的“附近”的细微伤痕。他将以“心即理”为钥,以令牌为媒,尝试与不同的痛苦共鸣,实践“致良知”于微观处。然而,“遗产会”的阴影己如网般罩下,更先进的科技造物、更精妙的情感算计、被心能异化的“清道夫”、以及关于父亲与节点背后的更深层秘密,将接连浮现。真正的考验,在于能否于红尘浊浪中,守护心灯不灭,并以这微光,引燃更多自性之光。
(http://www.220book.com/book/66U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