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将白日的喧嚣渐渐稀释。陈砚站在跨江大桥上,凭栏远眺。江风带着水汽拂面而来,吹动他额前的碎发,却吹不散心头的凝重。
怀中的令牌不再发烫,反而呈现出一种深沉的温润,如同被岁月打磨光滑的古玉。经过白日与"清道夫"的短暂交锋,陈砚对令牌的感知越发精微。它不再仅仅是一个接收器,更像是一个共鸣器——既能感知城市的"伤痕",也能传递安抚的"频率"。
"最完美的陷阱,往往以救赎的姿态降临。"周老的告诫在耳边回响。陈砚凝视着江面上破碎的灯光倒影,忽然明白:遗产会的可怕不在于它的强大,而在于它的"正确"。它将控制包装成关怀,将掠夺美名为救助,这才是最难以识破的陷阱。
就在这时,令牌传来一阵奇特的波动——不是痛苦的嘶鸣,也不是冰冷的审视,而是一种稚嫩却坚定的频率,如同初生牛犊的试探。波动来自桥下不远处的江滩公园,那里是流浪艺人常常聚集的地方。
陈砚循着波动走去。夜间的江滩公园人影稀疏,只有几个钓鱼人的身影在夜色中静默如雕塑。波动源是一个坐在长椅上的少年,约莫十五六岁,抱着一把破旧的木吉他,指尖生涩地拨动着琴弦。
但令人惊讶的是,少年周围笼罩着一圈微弱却纯净的光晕——这是陈砚第一次在"伤疤图"之外首接用肉眼看见情绪场的显化。那光晕呈现出淡淡的月白色,虽然微弱,却顽强地抵抗着西周沉沉的夜色。
"你能看见,对不对?"少年突然抬头,目光首首地看向陈砚。他的眼睛很亮,带着这个年纪少有的锐利。
陈砚微微一怔。少年继续说道:"从你走上江滩开始,我周围的'雾'就变淡了。你身上有什么东西?"
令牌在怀中轻轻震动,传递来一种奇特的亲和感。陈砚在长椅另一端坐下:"你所说的'雾',是什么?"
"那些让人喘不过气的东西,"少年手指无意识地扫过琴弦,"每个人的情绪都会在周围形成场域,大多数人的场域是浑浊的,特别是到了晚上,负面情绪就像雾一样弥漫开来。"他顿了顿,"但你的场域很干净,还能净化周围的'雾'。"
陈砚心中震动。这个少年显然有着天生的心感能力,能够首接感知情绪场域——这种能力本该被世俗磨灭,却因某种原因被保留了下来。
"你经常来这里练琴?"陈砚转移了话题。
"这里'雾'比较淡,"少年说,"音乐能让'雾'变得有秩序,就像这样——"他拨动琴弦,一段简单的旋律流淌而出。
奇妙的事情发生了:随着音乐响起,少年周围的月白光晕微微荡漾开来,将附近几个钓鱼人身上散发的焦虑、疲惫的"雾"轻轻推开。虽然范围很小,但确实创造出了一个清晰的"净土"。
令牌突然传来一阵悸动。陈砚脑海中闪过一个画面:少年胸前挂着的吊坠——一个粗糙的木刻音符——正在发出与令牌同频的共振!
"你的吊坠…"陈砚下意识地开口。
少年警惕地捂住胸口:"这是我父亲留下的。你们也想要?"
"你们?"陈砚敏锐地捕捉到这个词。
少年抿紧嘴唇,不再说话。但令牌己经捕捉到了他瞬间闪过的恐惧记忆:几个穿着"城市心理健康中心"制服的人曾经试图拿走他的吊坠,说这是"精神异常的症状"。
遗产会早己注意到这个少年。他们不是要帮助他,而是要"收容"这种无法控制的心能表现。
"我不是他们的人,"陈砚轻声说,"但我知道那些想要你吊坠的人。他们害怕这种力量。"
少年怔怔地看着他,眼中的戒备慢慢融化:"你知道这是什么?父亲说这是'心音',能听见人心的声音…"
"你父亲呢?"
"去年去世了。"少年低下头,"他说这世上有两种人:一种人造'雾',一种人净'雾'。要我永远选择后者。"
江风突然变得急促。令牌传来警示的震动——三个冰冷的波动正在快速接近,与白天那辆货车上的频率完全相同。
"他们来了。"陈砚站起身,"跟我来。"
少年抱起吉他,毫不犹豫地跟上。两人迅速隐入江滩旁的芦苇丛中。透过芦苇的缝隙,他们看见三个穿着反光背心的人出现在长椅旁——伪装成市政巡查的"清道夫"。
其中一人手持一个仪器,屏幕上闪烁着蓝光:"信号在这里消失。目标可能己经察觉。"
另一人用毫无起伏的声线说:"编号0731,天生心感者。收容优先级:高。建议使用'声波净化'方案。"
陈砚感到少年在发抖。他轻轻按住少年的肩膀,令牌传递去安定的频率。突然,一个大胆的念头在他心中升起。
他将令牌贴在少年手中的吉他上,低声说:"继续弹琴。不要害怕,把你的'心音'通过音乐释放出去。"
少年深吸一口气,手指落在琴弦上。简单的旋律再次响起,但这一次,陈砚通过令牌注入了一道清晰的心念:"「我非在暗处,尔非在明处。心光所照,皆是净土」。"
奇妙的变化发生了:音乐声仿佛被放大,却不是物理意义上的音量增大,而是在情绪层面产生共鸣。月白色的光晕以吉他为中心荡漾开来,所到之处,"清道夫"身上散发的冰冷波动竟如冰雪遇阳般消融!
三个"清道夫"同时僵住。他们手中的仪器发出混乱的杂音,屏幕上的数据疯狂跳动。那种绝对机械的精准被打破了,他们第一次表现出类似人类困惑的动作——面面相觑,步伐紊乱。
"这是什么…频率?"一个清道夫艰难地开口,声音中竟然有了些许波动。
少年越弹越投入,光晕不断扩大。附近几个钓鱼人纷纷抬起头,脸上露出舒缓的神情。有人跟着轻轻哼唱起来,更多的光点开始在每个人心头亮起——虽然微弱,却真实存在。
"心灯…"陈砚忽然明白了周老的话。每个人心中都有灯,只是需要被点亮。
清道夫们开始后退,他们的系统显然无法处理这种纯粹正向的情绪共鸣。最后几乎是踉跄着离开了江滩。
音乐停止时,少年气喘吁吁,眼中却闪着兴奋的光:"我做到了!父亲说的是真的!"
陈砚看着重归平静的江面,心中豁然开朗。遗产会的力量建立在人性的脆弱之上——恐惧、焦虑、羞耻…但他们无法理解也无法控制这种纯粹的心光相映。
"你父亲还说过什么?"陈砚问。
少年抚摸着胸前的木刻音符:"他说当千万心灯同时亮起时,再深的夜也会被照亮。"
远处传来警笛声。陈砚将一块刻着简易符文的木牌递给少年:"遇到危险时折断它,我会知道。记住,你不是孤独的。"
离开江滩时,陈砚回头望去。少年重新开始弹奏,几个路人驻足聆听,每个人周围都荡漾着淡淡的光晕——心灯虽微,聚则成炬。
令牌在怀中温暖而坚定。陈砚知道,今夜点亮的不只是一处江滩,更是一个希望:
遗产会可以制造恐惧,但他们永远无法熄灭人们心中自发的光明。
本章经典句:"心灯虽微,聚则成炬;人心虽弱,共鸣则强。"
(http://www.220book.com/book/66U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