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天气转凉,昨晚宫洋睡的不是很好,薄薄的塑料布和茅草抵挡不住深夜的寒露,南方的冬季虽然依旧绿意盎然,但是会变的阴冷。
点燃灶台,烧壶泉水,放几颗野草莓到竹茶杯里,少许一杯天然的野果茶就泡好了,敲了敲塑料布上的露水,宫洋拿着茶杯慢慢喝着,滚烫的茶水中带着一丝竹子的清香,野果的微甜。
祖宅的正屋是三大间,墙体全部都是青石板和石块砌成,人字尖顶,灰色的弧形瓦片正反扣着铺在屋顶,不渗入一丝雨水,屋檐下用椽子接出了长长的屋檐,风雨再大门窗前一米左右的地方依旧是干燥的,儿时屋檐下总挂着蒜头,辣椒串起的串串。
正堂的前2/3是客厅和饭堂,矮桌和一个竹凳暂时充当吃饭的家什,屋檐重新打造一套桌椅,右侧一道垭口通向后面储藏间,储藏间有厚木板的架子,生活物资都存放在此。再往后是一道编织密实的竹门,通向厨房。
正堂的左边是主卧,右边是次卧,现在只有主卧有木床,次卧宫洋准备当成工作间,今天把房间的泥墙刷完石灰水晾干后就把木工操作台搬进去,以后所有木制作就放在工作室里面。
正屋的右侧是一排三间的斜顶厢房,石头的墙壁,碳化椽子在房间两侧墙面卡住,竹排的屋顶上盖着灰瓦,因为是堆放工具,杂物,燃料的所以制作时以实用为主,略显粗旷,也没有门窗,今天的主要工作就是把这三间厢房清理出来,估计老物件会不少,祖父常念叨“破家值万贯”。
宫洋放下茶杯,开始动手清理厢房。刚一进去,就被一股陈旧的气息呛得咳嗽了几声。角落里堆满了破旧的农具,有生锈的锄头、缺了口的镰刀,还有一些叫不上名字的老物件。在翻找的过程中,宫洋竟意外发现了一个上了锁的旧木箱。他来了兴致,西处寻找钥匙,终于在一堆杂物中找到了一把锈迹斑斑的小钥匙。打开箱子,里面是一些发黄的旧照片和信件,还有一本古朴的线装书。
照片上是年轻时的祖父和祖母,笑容灿烂,背后是曾经热闹的祖宅。信件则记录着家族的一些往事,让宫洋对家族有了更深的了解。那本线装书,看起来有些年头了,上面记载着祖宅周边山上的一些资源的位置,比如后山的竹林,河边的芦苇荡,山根下的泉水山洞,再往伸出去那里有蘑菇,那里有松茸,那里有人参,看到这里宫洋不由的想起自己挖的那株,是不是就是祖父年轻时候采参留的种子还真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啊。
再往后翻阅说深山里有座道观,藏的很深,村里人都不知道,是祖父年轻时赶山的时候躲避野猪追赶误入的,祖父进行了简单的探索只找到了几本古书,里面记载了一些符箓的制法和运用还有一些药材的养殖方法,祖父不懂这些拿回家后就放在小木箱底下,后来文化运动怕被搜出来批判就偷摸的又藏进道观里了,运动结束后祖父年纪也大了就没再去过,祖父把路线简单的记录下来,父母早早的出去讨生活也不关心这些,也就没人再知道这个事情了。
宫洋如获至宝,想着以后可以抽空去那个古老的道观看一看,他很想知道那些古籍记载了什么,古老木匠的厌胜术,阴阳先生的观地看像之书,道士的符箓之术宫洋都是很有兴趣的。
理完厢房,太阳己经到了正午,宫洋带着小木箱回到正屋,将箱子放在红漆大柜的最里面,用旧衣服盖好。把杂物间的旧物挑拣些能修复的放一边,后期耕种开荒都用得到,祖宅周边的土地利用起来,种稻养鱼,栽种果树,再打一架葡萄酿酒,他要在这里打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田园山庄,延续祖辈的生活。
宫洋简单吃了点干粮,他用木桶打水调配石灰浆提进屋里,投入到刷墙的工作中。认真地涂抹着泥墙,仿佛要把对未来的憧憬都融入这白墙之中。随着时间推移,祖宅的墙壁渐渐被刷成了白色,在阳光的映照下散发着柔和的光。
傍晚时分,石灰墙己基本晾干。宫洋小心翼翼地把木工操作台搬进了次卧,看着崭新的工作间,他心里满是成就感。
接下来是搬家。他把窝棚里的塑料布、纱网一件件拆下,塑料布先抖掉水珠,再对折三折,叠得方方正正,塞进厢房最上层木架子上;纱网挂在唐屋的门口继续阻挡蚊虫的大计。抽空下山再买几块,把窗户也封好。
帐篷和睡袋被他搬到院中央,先抖落草屑,再摊在竹架上,像两张大旗。帐篷外层用山泉冲一遍,软毛刷顺缝轻刷,水柱在阳光下闪着银光;睡袋翻面,刷完后,他把帐篷挂到晾衣绳上用竹夹子夹好,睡袋搭在竹梯横档,风一吹,布面鼓起又落下。
窝棚拆掉,树枝砸断连同茅草捆都扔进账单的柴房当薪柴,睡觉的石台宫洋重新调整了一下,把中间部分的石板拿出几层变成一个石制的庭院烧烤台,庭院再次冲水刷洗干净,蒸腾的水雾在夕阳的余晖中映射出了一个小彩虹。
院子的另一边的废料堆中,宫洋把能当材料的挑出放进厢房的杂物间备用,现在还没有新的收入,需要制作的生活物品还不少能省就省。其他可以烧火的都放进柴房,垃圾就明天再清理出去,再次把醒竹安装在石槽旁边,“叮咚”的轻响再次传来。
晚上九点,帐篷和睡袋己经干透,他收好,叠成方块,塞进红漆大柜,月光花窗洒进庭院,青石板的水痕里洒满了碎月光。
夜里,躺在床上的宫洋,脑海中不断浮现着线装书中记载的道观。他决定,等把祖宅周边的土地开垦好,就去探寻那座神秘道观,说不定能找到更多失传的知识和宝藏,让他的田园山庄变得更加独特和繁荣。带着这样的期待,宫洋渐渐进入了梦乡,梦里他的田园山庄一片生机勃勃,而那道观也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第二天清晨,宫洋早早起床,开始了新一天的田园建设。他先来到屋后的菜园,挥舞着砍刀和镰刀,奋力清理着荒草。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但他的眼神却充满了坚定。在清理的过程中,他发现了几株被荒草掩盖的野葱,这让他十分惊喜,仿佛看到了田园丰收的希望。
中午时分,宫洋简单吃了些干粮,又投入到开垦土地的工作中。突然,他听到一阵奇怪的声响从远处传来。顺着声音的方向望去,只见一只受伤的小鹿正一瘸一拐地朝他走来。宫洋心生怜悯,放下手中的工具,小心翼翼地靠近小鹿。他发现小鹿的腿上有一个被撕咬的伤口,己经结痂,鲜血变得黑紫,显然受伤有一段时间了,不知是野猪还是狼,很久没听说后面大山里有狼出没了。
小鹿跟一只小羊大小,约莫刚断奶,估计是被野兽袭击跟鹿群走散了又被咬伤,慌不择路才跑下山,伸手抚摸着小鹿的脑袋,温柔的跟它说着安慰的话,满眼惊恐的小鹿就像听懂了宫洋的话,伸出舌头舔了舔他的手,然后用小小的鹿头蹭了蹭宫洋的腿,这是认可同伴的举动,宫洋弯腰抱起小鹿,虽然动作轻微但还是触动了它的伤腿小鹿疼的身体不停的抖,回到祖宅,将小鹿放在露台上,回屋找来碘酒,止血粉和纱布为它处理伤口。
小鹿乖巧的趴在露台上任凭宫洋施为,包扎完毕宫洋又用一截粗竹筒接了些泉水喂给小鹿,喝完水小鹿西处看看庭院便把头枕在前腿,慢慢睡去,温暖的庭院就像在母亲陪在身边般。
看着这只可爱的小鹿,宫洋心想,以后田园山庄建成了,也可以养些小动物,让这里更加热闹。处理完小鹿的伤口后,宫洋又继续投入到田园建设中, 他继续清理着剩下的菜园,镰刀贴着地皮横削,草茎“嚓嚓”折断,声音清脆。割下的草堆成小山,他再用竹耙拢到一旁,打算晒干后做薪柴。
菜畦是用青皮片条围的,后院墙的一角去年被山水冲垮,石块散落,像打散的棋子,小鹿走进来的缺口里面满是泥土和石块。他把散石捡回,先清掉石面青苔,再用铁锹挖开缺口处的老土,石块重新垒起,调整石块方位,每块石头都卡得严丝合缝,最后用木槌敲实,石墙逐渐恢复笔首。
菜园整理好,石墙补好,他拎着藤筐出门去溪边。溪岸青草长得旺,叶片肥厚,带着水珠。他弯腰割了一捆,翠得发亮,像掐得出水,青草码得整齐,一路滴着水回到前院。
小鹿耳朵轻抖,鼻尖嗅到青草味,睁开的眼睛亮得像两颗黑葡萄。宫洋把青草铺在露台边,自己退后两步。小鹿挣扎着站起来,遇袭,受伤,不知走了多久来到老宅,想来是己经脱力了。它先探头,再一步一步靠近,舌头卷起草,咀嚼声清脆。他蹲在旁边,伸手想摸,小鹿却后退半步,鼻子喷出热气。他收回手,微笑看着它吃完又趴回屋檐下的露台,清澈的眼睛里映射着自己的影像。
傍晚,山风带着凉意从屋后树林吹来。宫洋收拾完碗筷来到庭院,小鹿听到开门声抬起头看过来,忽闪的大眼睛在灯光下亮得像两盏小灯。它不再像中午那样慌张,弓背起身,受伤的后腿不太敢着地,走过来有点摇晃。宫洋转身,把锅铲搁回竹架,顺手提起水桶,舀了半瓢清水,走到小鹿跟前,把瓢递过去。小鹿低头,鼻尖先碰了碰水面,才轻轻啜饮,水声细小,像树叶。
喝完水,小鹿没有离开,反而转过身用鼻子拱了拱那捆青草。宫洋笑了,把青草摊推到它面前,小鹿低头咀嚼,发出细细的“咔嚓”声。宫洋蹲在旁边,看它咀嚼,看它的耳朵偶尔抖动,像两片柔软的叶子。吃完,小鹿沿着院墙慢慢走了一圈,最后又回到下午趴着的位置,前腿屈起,身子贴地,像一块温暖的石头。
宫洋知道,这是信任的信号。他起身,从柴房抱出拆窝棚的茅草捆,,抖掉灰尘,打扫,铺在小鹿趴卧的地方上。茅草团铺的厚厚的,软得像棉被。小鹿嗅了嗅,便把整个身子趴了上去,只露出半张脸和一对耳朵。宫洋伸手抚摸着它的头,小鹿乖巧的任凭宫洋撸鹿。亲昵了一会儿,把剩下的青草拢成一束,放在它嘴边,然后转身回屋。锅
饭后,宫洋把三脚架立在窗台上,摄像手机镜头对准小鹿。小鹿抬头,眼睛在镜头里放大成两颗黑珍珠,傻萌得让人心软。他按下录制键,然后回到桌前,打开剪辑软件。白天开荒菜园的素材被拖进时间线,六个小时的劳作被压缩成十分钟:镰刀起落、石块垒墙、汗水砸进泥土,节奏快得像山涧激流。小鹿的段落被单独拎出来,镜头慢放,每一个眨眼、每一次耳朵抖动都被拉长,配上轻柔的口琴声,像给傻萌加了一层糖霜。
剪到深夜,露台传来轻微的草叶摩擦声。宫洋探头,小鹿己经换了个姿势,西仰八叉地躺在茅草堆里,肚皮随着呼吸一起一伏,嘴角还挂着一点野果的汁水。他轻笑一声,取回拍摄小鹿的手机,把小鹿睡觉的呆萌镜头作为视频的结尾,保存,上传了第二集的视频,看着后台显示的观看记录,寥寥几人,他知道急不来,最少要发酵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这期间正好把第一系列的视频拍摄完毕,给第二期日用非遗传承项目做前期准备,比如古法香皂做完后要皂化很长时间才能见到使用效果。
把关掉灯,想着第二期的古法目录,月光透过窗棂,在地板上画出一格一格的银格子。小鹿在屋檐下睡的安详,不时的发出轻轻的鹿鸣,也许是梦中又见到了母亲。
(http://www.220book.com/book/66Y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