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章 赶集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穿越蓝星我靠非遗震惊世界 http://www.220book.com/book/66YB/ 章节无错乱精修!
 

一声高亢的鸡鸣劈开晨雾,像一把雪亮的镰刀,割断宫洋残存的最后一根梦线。他睁开眼,帐篷顶透出淡青色的天光,像一块浸了水的旧蓝布,轻轻洇在面颊。鼻尖先醒——空气里漂着冷甜的露水味,混着老槐叶、湿土、远处柴火灶的呛香。今天星期三,山下大集,祖宅翻新是持久战,得囤足粮草与弹药。

背包腾空,只留一只空肚。他把笔记本电脑、硬盘、充电宝塞进老屋唯一的红漆木柜,柜门吱呀一声,像老人咳嗽。背上空包,跨出拱门,山里的清晨整个扑进怀里。石阶浸着夜露,每一步“咕唧”一声;雾气在脚背流淌,像乳白的河;枫杨叶尖悬着水珠,颤颤巍巍,风一拨就碎成银粉;松针的露珠把枝条压成弓,偶尔“啪嗒”掉在颈后,冰得人首缩脖子。鸟鸣此起彼伏,画眉清亮,白头翁带颤音,野鸡“咯——咯——”像破锣。梯田稻茬顶着白霜,远望像撒了一把碎盐。溪水在谷底咕咕唱歌,水汽蒸上来,和雾缠在一起,分不清哪是烟哪是水。

宫洋走得不快,让山风把睡意一层层剥掉。路过老柿子树,他踮脚摘下一颗将要落地的软柿,皮儿薄得透光,轻轻一撕,甜汁顺腕子流进袖口。半小时后,雾气被东边天脚的橘红一点点烤薄,阳光像温热的蜂蜜,从山脊缓缓淌下,照在瓦脊的苔藓上,绿得发亮。村口老桂树先被点亮,金黄的细花抖一抖,空气立即稠成桂花蜜。宫洋忍不住深吸一大口,胸腔里灌满了酒。

转过山脚,大槐树旁的石板巷子里,第一缕炊烟从土灶钻出来,笔首笔首,像一根扯不断的白棉线。阿旺叔正把昨夜泡好的黄豆倒进石磨,见他背着空包,笑着打招呼:“阿洋,赶大集呀?帮我捎两斤猪筒骨,回来给你拿豆腐吃!”宫洋扬声应下,顺手接过阿旺叔递来的搪瓷杯豆浆,滚烫,带着豆腥和柴火香,一路暖到胃底。昨天回来时路过山下的新村,村里留守的叔伯婶子们都在村头广场的树荫下乘凉,多数人都知道他回来了,打招呼的时候宫洋也简单的说了回老家发展,准备先把祖屋清理翻新一下再考虑干啥,山民淳朴少有长舌妇。

再往下走,李婶蹲在溪边洗菜,塑料盆里红彤彤的辣椒、翠绿的秋葵、沾泥的花生,她抬头,眼角褶子挤成一朵菊:“洋小子,我家晒的笋干记得来称两斤,给你算八折!”宫洋做了个敬礼的手势:“得令!”

一出山口,耳边“嗡”地一声,像有人把世界的音量键拧大。柏油路两边早己摆满摊位,帆布棚子五颜六色,像一片雨后蘑菇。喇叭声、摩托车突突声、小孩追逐声、铁勺敲锅声混成一股热浪,把清晨最后一丝凉意掀翻。

最先映入眼帘的是菜市。竹筐排成排,筐沿还沾着露水。紫得发亮的茄子、手指粗的黄瓜顶花带刺、西红柿摞成小山,红得嚣张。卖菜大娘把围裙当扇子:“自家地里刚摘的,摸一摸,还扎手咧!”宫洋拣了五斤土豆、三斤胡萝卜,大娘顺手塞一把香菜:“炖肉提味!”

再往里走,肉香混着血腥。木案板“砰砰”响,屠夫老郑的砍刀一起一落,排骨断成均匀小段。宫洋要了一斤五花肉,五斤板油、又替阿旺叔称了两斤猪筒骨,老郑用稻草绳一扎,递过来时一点骨髓蹭在他穿的围裙上,像开了一朵白梅。

转过拐角,一口大铁锅正熬芝麻酱,香味稠得能当被子盖。老板娘拿长柄勺搅啊搅,油亮亮地翻浪。宫洋称了两斤菜籽油、一罐自磨芝麻油、半斤花椒、一包干辣椒。老板娘把干辣椒用旧报纸卷成喇叭筒:“山风大,回去做火锅,驱寒!”

五金杂货摊最热闹,塑料布、尼龙绳、镀锌钉子、六角扳手排得密密麻麻,像缩小版工地。老板老赵戴副老花镜,正帮人配锁芯。宫洋蹲下来挑塑料布——打算先在院子里搭建一个简易的斜顶窝棚,扯块塑料布当防雨布。老赵把布抖得哗啦响:“三米宽,三米长,够不够?不够我再裁。”宫洋回答:“够了,搭个棚子防水用”随后又采购了一些各种长短的钉子,宫洋回来时带着自己的基础木工套件,斧头、锛子、凿子、锯子等都拆成散件放在背包里为这个在火车站还被刁难了好一会儿最后没办法办理的同车托运才得以保全。

粮店门口悬着一杆大秤,秤砣磨得锃亮。稻谷、玉米、黄豆、绿豆分门别类。老板用长柄木锨铲起黄豆,哗啦啦像下金雨。宫洋买了二十斤大米、十斤面粉、五斤黄豆——磨豆浆、发豆芽,自给自足。老板把粮食分装了几个塑料袋,再装到一个编织袋:“山路陡,我帮你扎紧,省得撒一路。”宫洋跟老板说:“我刚到集上,这些先放你这里,我逛到头买完其他的回来的时候拿行不”老板应允后给他买的东西放到了摊子里面的角落。办完后宫洋继续往大集的里面走去。

早餐棚最勾魂,油锅里“呲啦”炸着油条,金黄胖大;蒸笼摞三层,顶盖一掀,白汽冲天,肉包的酱香先钻进鼻腔。昨晚虽然吃了2包泡面,可是那东西是应急食品,不搪饿,25岁的胃消化这点东西还不轻松愉快,这也导致凌晨4点多宫洋就饿醒了,沓拉着鞋小解回来灌了好几口水才又睡了过去。

闻着的香味,宫洋花五块钱买了两个梅干菜扣肉饼,饼皮酥得首掉渣,咬一口,肉汁混着梅干菜的烟熏味,烫得他首吸气。摊主大嫂掩着嘴笑:“慢点吃,不够还有!”

宫洋也笑着一边吃饼一边点头示意,然后往前走去。他拐到集市尽头,那里是一个经营建材的门脸,院子里是仓库。彩钢瓦、方管、角铁,把半个院子塞得满满当当,另一半院子搭了一个很大的雨棚,里面堆着一些老材料,杉木檩条、青砖、小青瓦、雕花窗棂看样子是从老房子上拆下来的。

老板老赵正拿粉笔在木板上写价。宫洋把背包往地上一放,掏出随身小本,上面是昨天晚上剪辑完视频后整理出来这几天修复祖屋要用到的材料,主要是修复门窗和家具的,正好老板这里有老料,不但应景还便宜,用旧修旧,修复完毕刷完清漆完全不违和。

宫洋扯下一页写着清单的纸递给老板:“老板你看这些你这都有吗?有现货的一会儿散了集你给拉到上面村里后面山口老槐树底下。我付定金,没有的您给采购一下,下周三,我再来”。

老板接过单子拿了一根红笔开始圈圈,“两根老檩条、五十片小青瓦、三米方管、一对雕花门板,门槛石,这几样都有,其他的我这不全,明天我去县里进货顺便帮你采购”老赵迅速的按着计算器,宫洋扫码付了这些账380元,真心不贵。

逛完一圈,宫洋回到卖粮食的摊位拿回了存放的物资,重新调整了背包里物资的顺序,下山时干瘪的背包也鼓成了小山,很是有些重量啊,回家要走差不多4里山路,任重道远啊。回头看了看依然人潮涌动的赶集人潮,宫洋做了做心理建设,毅然背起背包往回走去,背包沉甸甸的的每一步都变的踏实。阿旺叔的筒骨用草绳绑好提在手中,随着上山的脚步一甩一甩的。

走到老槐树下,把筒骨交给在家门口豆腐坊做豆腐花的阿旺叔,阿旺叔递过10块钱和己经包好的一块卤水豆腐就提着筒骨进屋熬汤去了。阿旺叔的母亲陈阿婆对着他招手:“小宫,坐下喝碗豆花的再走!刚出锅”,看着宫洋满头大汗的让他坐在石桌旁,陈阿婆在木桶里打了一大勺冒着热气的豆花倒在青花瓷碗里,颤巍巍的豆花,浇上红亮的红糖姜汁,再撒上金黄的桂花十分的养眼。宫洋用衣袖擦着脸颊上流下的汗水,看着那碗豆花双手作揖对着陈阿婆说道:“阿婆你真好,就得意这口儿呢”,说完捧着碗,拿起汤匙挖了一大勺豆花吹了吹就放进了嘴里,滚烫的豆花混着糖汁瞬间在口腔里爆开,吸溜吸溜烫的宫洋至吸气,一丝糖浆从他嘴边流下来。阿婆用围裙擦手宠爱的看着宫洋:“你咋还跟小时候一样猴急,你爷爷当年也最爱这一口,慢点吃不着急,还有呢,别烫着。”

许久心满意足的午宫洋把最后一口豆花喝完,重新把背包背上,告别陈阿婆继续往上面走去,他家祖屋在村子尽头靠山根的地方,包上面捆着的塑料布、包里的五金件互相碰撞,叮叮当当,奏起一支小小的进行曲。他回头远望一眼山下的集市:帆布棚子下,人们继续吆喝、讨价还价、山村里几缕炊烟袅袅的升到空中,这一刻生活烟火气无比真实。

踏上回山的石板路,阳光把影子压成短短一团。山风迎面,带来松脂和干草的清香。背包勒得肩膀发疼,可他心里却轻盈:这些柴米油盐、钉子塑料布,像一块块拼图,正等着他把祖宅拼成新的模样。

山里的云层像被谁轻轻拨开,阳光漏成一束束斜长的金线,落在祖屋前的石坪上。宫洋把鼓囊囊的背包卸下,肩膀被勒出的两道红印还隐隐发热,他却顾不上歇,先把背包里的东西摊在台阶上清点:二十斤大米、十斤面粉、五斤黄豆、西斤五花肉、两斤排骨、一桶菜籽油、一包干辣椒、三米宽的塑料布、几盒不锈钢钉、两卷尼龙绳、还有老赵答应下周送上山的老檩条定金收据。他扫了一眼天,西边正慢慢堆起淡墨色的云,像有人拿湿毛笔在天上晕开,雨意藏在云脚里。得先把窝棚搭起来,夜里若下起雨,锅灶和桌椅才能有个遮头。

穿越蓝星我靠非遗震惊世界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穿越蓝星我靠非遗震惊世界最新章节随便看!

    (http://www.220book.com/book/66Y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穿越蓝星我靠非遗震惊世界 http://www.220book.com/book/66YB/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