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秋天总带着点的风,吹过设计学院的香樟大道时,会把叶子的清香送进三楼的设计教室。婷婷坐在靠窗的位置,面前摊着翻开的设计本,笔尖悬在纸上,刚画了半颗星形,就忍不住抬头看向窗外——远处的教学楼顶隐约能看到东方明珠的轮廓,和青屿海边的灯塔不一样,却同样亮得让人心里踏实。
“婷婷,这道珐琅配色题你解完了吗?”旁边的同学晓冉凑过来,手里拿着本厚厚的《珐琅工艺图鉴》,“我总调不出老师要的‘落日橙’,你帮我看看呗?”
婷婷回过神,笑着把自己的笔记本递过去:“我试了三次,加了点浅黄才对,你看这里——”她指着笔记上的配色公式,旁边还画了个小小的太阳,“就像青屿的日落,不是纯橙,是带点暖黄的,像裹了层海的光。”
晓冉看着笔记上的小太阳,忍不住笑:“你总说青屿的日落,到底有多好看啊?下次放假我跟你去看好不好?”
“好啊!”婷婷眼睛亮了,从书包里拿出张明信片——是家乐上周寄来的,青屿海滨广场的日落,橘红色的晚霞洒在海面上,旁边写着“今天嘉琪来工作室,说茉莉又开了一朵”,“你看,就是这样的,比上海的日落软,风里还有海的味道。”
上课铃响时,婷婷把明信片小心夹回设计本里,封面内侧贴着张小小的星形贴纸,是嘉琪送她的,上面写着“姐姐加油”。老师走进教室,手里拿着几件民国时期的银饰,放在讲台上:“今天我们讲传统银饰的现代转化,大家看这只银锁,上面的缠枝纹,能不能用在你们的星形设计里?”
婷婷的手指轻轻碰了碰口袋里的小刻刀——是爷爷留下的最小号的那把,她特意带来上海,放在笔袋里。听到“星形设计”,她立刻想起爷爷的手稿,想起和家乐一起在工作室做星形道具的日子,笔尖在纸上快速画了起来:一颗星形,边缘刻着缠枝纹,中间留了个小空位,标注“刻‘乐’字”。
下课後,婷婷跟着老师去了学院的设计实验室,里面摆着各种珐琅炉和银料。老师拿起一块银片,递给她:“你上次说想做‘青屿元素’的星形珐琅,这块银片厚度正好,试试?”
婷婷接过银片,指尖能感受到金属的凉意,像青屿清晨的海风。她拿出爷爷的手稿照片,对着银片比划:“我想在星形边缘刻上海浪纹,里面用橙蓝渐变的珐琅,像海边的日落和海的颜色。”
“想法很好。”老师点点头,帮她调整珐琅炉的温度,“传统工艺要活在当下,就是要加进你自己的故事,你的‘青屿故事’就是最好的灵感。”
下午没课,婷婷约了晓冉去上海博物馆看“传统工艺展”。展厅里的玻璃柜里摆着各种老银饰,有清代的星形银簪,有民国的珐琅胸针。婷婷站在那枚银簪前,看得入了迷——簪子上的星形和爷爷手稿里的几乎一样,只是边缘多了点缠枝纹。她掏出手机,对着银簪拍了张照,发给家乐,配文:“看到个和爷爷手稿里很像的银簪,等回去我们一起做个同款好不好?”
没等到家乐的回复,她又走到珐琅胸针前,胸针是淡蓝色的,像青屿的海水,背面刻着小小的“安”字。婷婷摸了摸自己脖子上的项链——虽然刻着“乐”字的项链给了家乐,但她带了条同款的银链,上面挂着个小小的星形银片,是临走前家乐帮她刻的。
晚上回到宿舍,婷婷把白天画的设计草图摊在书桌上,有缠枝纹星形、海浪纹珐琅,还有几个舞台道具的小构思——下午在博物馆看到个镂空的银饰,她觉得可以用在家乐的剧团道具上,画了个草图,标注“适合《星光下的约定》的男主道具”。
手机震动起来,是家乐的视频通话。屏幕里的家乐坐在工作室的木椅上,身后是爷爷的工具架,手里拿着她寄来的设计笔记:“婷婷,你画的舞台道具草图太有用了!阿哲说演男主的时候,要是有个镂空银饰,肯定更有感觉。”
“真的吗?”婷婷笑了,把桌上的草图对着屏幕,“我今天在博物馆看到个老银饰,就是镂空的,你看这样改行不行?”她指着草图上的细节,“边缘加颗小星,和我们的情侣手环呼应。”
家乐凑到屏幕前,认真看了半天:“行!太行了!你怎么这么厉害?”他顿了顿,拿起旁边的相机,“今天去工作室,茉莉又开了两朵,给你拍了照片,还有海滨广场的灯塔,晚上亮灯的时候特别好看。”
婷婷看着屏幕里的茉莉照片,眼眶有点热:“我今天在博物馆看到个银簪,和爷爷手稿里的一样,突然就想家了,想青屿的海。”
“快了,”家乐的声音软下来,“还有三个月你就回来了,到时候我们去海边看日落,我带你去吃烤鱿鱼大叔的鱿鱼,他还问起你呢。”
挂了视频,婷婷把家乐发的茉莉照片设成手机壁纸,然后拿起笔,在刚才画的星形珐琅草图上,又加了个小小的“乐”字。书桌上的台灯暖黄的光落在纸上,旁边放着那个米色小熊玩偶,是家乐送她的,耳朵上的银星星在灯光下闪着光。
她想起白天老师说的“传统工艺要加自己的故事”,觉得自己的故事就是青屿的海、爷爷的银匠手艺,还有家乐的陪伴。她低头继续画图,笔尖划过纸页的声音很轻,和窗外上海的夜风混在一起,一点也不孤单——因为她知道,她画的每一笔,都是为了回去和家乐一起实现的约定,都是对爷爷手艺的延续,都是藏在设计里的思念。
深夜的时候,婷婷把画好的草图发给家乐,附文:“今天学了珐琅配色,回来给你做个橙蓝渐变的星形吊坠,像青屿的日落和海。”然后她拿起爷爷的小刻刀,在一块小银片上轻轻刻了颗小星星——虽然还没上珐琅,但她知道,等回去的时候,这颗星星会带着上海的学习收获,带着对青屿的思念,变成最特别的礼物。
上海的夜很静,宿舍楼下的香樟树在风里轻轻晃,婷婷的书桌上,设计本摊开着,草图上的星星亮得像落在纸上的光,连接着上海和青屿,连接着她和家乐的梦想与牵挂。
(http://www.220book.com/book/68P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