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 98 章 小晚权衡,倾向立萧烬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时停起手,暴君也得喊我姐 http://www.220book.com/book/68YP/ 章节无错乱精修!
 

七月下旬的京城,一场夏雨过后,空气格外清新。苏府书房内,苏小碗坐在窗前,手中摊着两份文书 —— 一份是皇帝的 “储君培养计划”,另一份是萧烬整理的 “全国民生实绩报告”。窗外的石榴树结满了青涩的果实,像极了如今朝堂上尚未明朗的储位格局,而她的心中,正经历着一场激烈的权衡。

自向皇帝呈交查储密奏后,苏小碗并未停止思考 —— 七皇子赵琰虽有仁心,却年幼缺乏历练,若未来登基,恐难驾驭复杂朝堂;皇侄赵瑜心术不正,宗室子弟赵策轻视民生,皆非良选。可储位终究需要有人继承,难道真的只能在这三人中择其一?

“阿姐,这是江南医馆夏季防疫的总结报告,李明大人说,今年江南的中暑病例比去年减少了六成,百姓都说是惠民医馆的功劳呢!” 萧烬推门而入,手中拿着一份厚厚的报告,脸上满是欣喜,丝毫未察觉苏小碗眼中的复杂。

苏小碗接过报告,指尖拂过上面 “萧烬牵头制定防疫方案”“联盟成员全员参与” 的字样,心中突然一动 —— 萧烬自跟随她以来,从一个流浪孩童成长为同盟主导者,不仅牵头建成两百三十所乡村医馆,肃清太子党与三皇子残余,更深得百姓信任,连皇帝都曾称赞他 “民生实绩无人能及”。若论 “民生能力” 与 “民心基础”,萧烬远胜七皇子、皇侄与宗室子弟,只是他并非皇室血脉,若推举他参与储位,恐怕会引发朝堂震动。

“萧烬,你觉得七皇子近日的表现如何?” 苏小碗不动声色地试探,想看看萧烬对储位的态度。

萧烬愣了一下,随即认真回答:“七皇子很努力,也真心为百姓着想,只是太年轻,面对户部推诿时,不知道该如何应对。昨日我们去巡查京城近郊医馆,遇到世家阻挠施工,他竟首接与世家子弟争执起来,若不是我及时劝阻,恐怕会闹出乱子。”

苏小碗点点头,心中的权衡愈发清晰 —— 七皇子缺的是 “手段与威望”,而萧烬缺的是 “皇室血脉”。若能让萧烬以 “辅政王” 或 “皇太弟” 的身份辅佐(甚至参与)储位,既能弥补七皇子的不足,又能确保民生举措不被废弃,可这想法太过大胆,一旦泄露,不仅会引来 “谋逆” 的非议,还可能危及萧烬的性命。

“对了,阿姐,秦将军刚才派人来说,北疆的药材种植基地有了新进展,赵策将军虽然还是不重视,但在我们的坚持下,己经同意让联盟成员进驻,指导士兵种植优质药材了。” 萧烬继续说着民生事务,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期待,“等北疆的基地建成,我们就能彻底摆脱对世家药材的依赖,百姓再也不用担心药材涨价了。”

看着萧烬纯粹的眼神,苏小碗心中的倾向愈发坚定 —— 她不能让萧烬的才华与民心被 “皇室血脉” 的枷锁埋没,更不能让未来的储君因缺乏民生能力,毁掉两人多年的心血。她决定,先暗中收集萧烬的 “民生实绩与民心证据”,再寻找合适的时机,向皇帝提出 “打破血脉限制,以实绩定储辅” 的建议。

接下来的几日,苏小碗开始不动声色地行动:

她让柳芽整理 “百姓为萧烬立生祠” 的记录 —— 江南、西北等地的百姓,为感谢萧烬推进医馆建设,自发在医馆旁修建了十余座 “萧公祠”,每日香火不断;

她让联盟成员收集 “官员对萧烬的评价”—— 周彦、李明等官员纷纷表示 “萧大人办实事、重民生,若能辅佐储君,实乃社稷之福”;

她甚至亲自前往太医院,翻阅 “萧烬参与救治的病例”—— 从皇帝的腐心草中毒,到边境士兵的毒箭救治,萧烬虽非医官,却总能在关键时刻提出有效建议,拯救无数性命。

八月初一,苏小碗将这些证据整理成册,命名为 “萧烬民生实绩与民心录”,却并未立刻呈给皇帝 —— 她知道,时机尚未成熟。此时的朝堂上,仍有不少官员坚持 “储位需皇室血脉”,若贸然提出推举萧烬,定会引发激烈反对,甚至可能让萧烬陷入险境。

恰在此时,皇帝再次密召苏小碗,提及 “七皇子在朝堂上因民生事务被户部官员刁难” 的事,语气中满是担忧:“小晚,赵琰虽有仁心,却缺乏威望,连户部都敢推诿他的奏请。若未来他登基,如何能推行民生举措?如何能掌控朝堂?”

苏小碗心中一喜,知道时机来了。她没有首接提及推举萧烬,而是将 “萧烬民生实绩与民心录” 呈给皇帝,轻声道:“陛下,储君不仅需要仁心,更需要威望与实绩。萧烬虽非皇室血脉,却在民生事务中积累了足够的威望,百姓信任他,官员认可他,若能让他以‘皇太弟’或‘辅政王’的身份,协助七皇子处理朝政,既能帮七皇子树立威望,又能确保民生举措延续,岂不两全其美?”

皇帝接过册子,仔细翻阅,眼中渐渐闪过惊讶与认同 —— 他虽知道萧烬有能力,却没想到他的民生实绩如此显著,民心基础如此深厚。册子里的 “生祠记录”“官员评价”“救治病例”,每一项都证明萧烬是 “民心所向、实绩所归”,若能让他辅佐(甚至参与)储位,确实能解决七皇子的短板。

“可萧烬并非皇室血脉,若立他为‘皇太弟’,恐会引来宗室反对,甚至引发朝堂动荡。” 皇帝虽心动,却也顾虑重重 —— 大胤开国以来,从未有过 “非皇室血脉继承储位” 的先例,贸然打破传统,后果难料。

苏小碗早有准备,轻声道:“陛下,我们不必急于立萧烬为皇太弟,可先封他为‘惠民王’,让他以‘王爵’身份辅佐七皇子,参与朝政决策。待百姓与官员逐渐接受后,再视情况决定是否进一步册封。这样既不会引发太大动荡,又能发挥萧烬的作用。”

皇帝眼前一亮,点头赞同:“此计甚妙!封萧烬为惠民王,既肯定了他的民生实绩,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时停起手,暴君也得喊我姐》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又能名正言顺地让他辅佐赵琰,真是两全其美。只是,萧烬他…… 是否愿意接受王爵,辅佐赵琰?”

苏小碗笑着回答:“萧烬一心为民,只要能推进民生举措,他定然愿意。况且,七皇子有仁心,若能在萧烬的辅佐下成长,未来定能成为一位爱民如子的好皇帝。”

八月初五,皇帝下旨:“萧烬推进民生有功,深得百姓信任,着封为‘惠民王’,享亲王待遇,辅佐七皇子赵琰处理全国民生事务,参与朝政决策;七皇子赵琰加封为‘皇太子’,择日举行册封大典。”

旨意下达的那一刻,朝堂一片哗然 —— 官员们没想到皇帝会跳过皇侄与宗室子弟,首接册封七皇子为太子,更没想到会封非皇室血脉的萧烬为惠民王,让他辅佐太子。不少宗室成员当场提出反对,认为 “萧烬非皇室血脉,不应封王参政”,却被皇帝一句话驳回:“萧烬虽非宗室,却以民生实绩赢得民心,民心即天意,封他为王,有何不可?”

苏府内,萧烬接到封王旨意时,震惊得说不出话来。他看着手中的 “惠民王” 金印,又看向苏小碗,眼中满是疑惑:“阿姐,这…… 这是怎么回事?陛下为何突然封我为王,还让我辅佐太子?”

苏小碗笑着解释:“这是陛下对你民生实绩的认可,也是为了让你更好地推进医馆建设与药材管控。你成为惠民王,就能名正言顺地参与朝政,再也不用担心户部等部门推诿,百姓也能享受到更多实惠。”

她没有告诉萧烬,这一切的背后,是她多日的权衡与推动 —— 她不想让萧烬背负 “争储” 的压力,只希望他能在合适的位置上,继续为百姓做事。

萧烬虽仍有疑惑,却也明白这是推进民生的好机会,当即躬身道:“臣…… 臣定不负陛下与阿姐的期望,辅佐太子,为百姓谋福祉!”

八月中旬,七皇子赵琰的太子册封大典如期举行。大典上,萧烬以 “惠民王” 身份站在太子身旁,接受百官朝拜。百姓们自发聚集在皇宫外,高呼 “太子千岁,惠民王千岁”,声音震天动地 —— 对他们而言,萧烬的民生实绩远比皇室血脉更重要,能有这样一位 “为民做主” 的王爷辅佐太子,是他们的福气。

大典结束后,皇帝单独召见苏小碗,语气带着欣慰:“小晚,你果然没有看错人。今日百姓的呼声,就是对萧烬最好的认可。有他辅佐太子,朕再也不用担心民生举措会半途而废,大胤的江山也能更稳固。”

苏小碗躬身道:“陛下英明。萧烬本性纯良,一心为民,定能与太子同心协力,守护好这来之不易的民生成果。”

皇帝看着苏小碗,眼中满是信任:“未来的朝堂,还要靠你继续暗中辅佐。太子年轻,萧烬缺乏权谋经验,若遇世家或宗室刁难,还需你从中调和,确保民生与朝堂都能安稳。”

苏小碗郑重应下,心中却明白 —— 她的责任,远不止于此。未来,她不仅要辅佐太子与萧烬,还要继续完善药材管控,扩建乡村医馆,让 “天下无劣药、无疾苦” 的梦想,真正扎根在大胤的每一寸土地上。

九月初,萧烬以惠民王身份,正式辅佐太子处理民生事务。他首先推动 “户部拨款透明化”,要求户部每月公开医馆建设与药材采购的拨款明细,杜绝推诿与贪腐;随后,他又联合秦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 “劣药清查回头看”,确保没有遗漏的劣药危害百姓。

苏小碗则留在太医院,完善 “医官培养计划”,同时暗中关注朝堂动向 —— 她发现,宗室虽仍对萧烬的王爵心存不满,却因百姓的支持与皇帝的信任,不敢轻举妄动;皇侄赵瑜与宗室子弟赵策虽有不甘,却也只能接受现实,专注于自己的职位。

苏府书房内,苏小碗看着萧烬与太子共同制定的 “明年民生计划”,上面详细规划了 “乡村医馆扩建至五百所”“药材种植基地覆盖全国”“医官培训人数翻倍” 等目标,眼中满是欣慰。她知道,自己的权衡与推动没有白费,萧烬终于在合适的位置上,开始绽放更大的光芒。

“阿姐,你看这个计划如何?太子说,明年要让每个乡村都能享受到医馆服务,再也不让百姓因看病难而受苦。” 萧烬拿着计划,兴奋地向苏小碗请教,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期待。

苏小碗笑着点头:“计划很好,只是要注意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另外,要多与秦将军沟通,确保药材运输与医馆建设的安全,避免世家或旧党残余暗中破坏。”

萧烬认真记下,转身又投入到计划的完善中。看着他忙碌的身影,苏小碗心中满是感慨 —— 从最初的相依为命,到如今的并肩辅佐朝堂,她与萧烬走过了无数艰难险阻,却也收获了最珍贵的成果。而这一切的起点,不过是 “让百姓用上放心药” 的简单初心。

第二幕的 “医术立足与养成拉锯”,在这场 “小晚权衡、倾向立萧烬” 的关键转折中,实现了 “储位格局与民生格局” 的双重突破。苏小碗以 “民生实绩定优劣” 的独特视角,打破 “皇室血脉垄断储位” 的传统,推动萧烬从 “同盟主导” 升为 “惠民王”,成为太子的核心辅佐者;萧烬则以 “民心所向” 的实绩,证明了 “非皇室血脉也能担当重任”,为后续民生深化与朝堂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这场权衡,不仅是苏小碗对储位的选择,更是对 “民生为本” 理念的坚守,为第三幕 “储位稳固与民生鼎盛” 拉开了序幕。

次日清晨,阳光洒在京城的街道上,萧烬与太子一同前往城郊的惠民医馆,亲自为百姓问诊抓药。百姓们围在两人身边,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 —— 他们或许不懂朝堂上的储位博弈,却能真切感受到,未来的大胤,定会是一个更加重视民生、更加安稳幸福的朝代。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苏小碗在权衡过程中,为百姓与民生,所做的每一次坚定选择与默默守护。



    (http://www.220book.com/book/68YP/)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时停起手,暴君也得喊我姐 http://www.220book.com/book/68YP/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