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次没有预告的局方检查
一、清晨的薄冰
2013 年 11 月 8 日,寒潮像头撒野的巨兽,一夜之间撞进浦东机场。机坪上的积水冻成了薄冰,脚踩上去 “咯吱” 响,远处的飞机蒙着层白霜,连空气都透着股扎人的冷意,吸进肺里像吞了冰碴子。
09:12
一架没有航班号的湾流从云层里钻出来,机身擦得锃亮,像位没打招呼就上门的贵客,缓缓滑进 2 号机位。对讲机突然 “滋啦” 响起来,调度的声音带着点急:“局方检查组,五分钟后到!”
这话一出,原本还算从容的机坪瞬间乱了套,大家像被踩了尾巴的兔子,脚步都快了三分。李阳正缩在 B-63XX 的右发进气道里,手里攥着把 1/4 棘轮扳手 —— 昨晚加班修飞机时,这扳手还被他揣在怀里暖过,现在指尖触到金属,还能寻到点昨夜的余温,像个靠谱的老伙计陪着他。
陈阳蹲在工具车旁,正对着每颗螺栓拍二维码存档。他的指尖冻得通红,像刚从糖罐里捞出来的樱桃,却还嘴硬地跟旁边的徒弟说:“扫完再捂手,冻不坏!你师父我当年在东北机坪,零下二十度都照样干活。” 话虽这么说,拍完最后一个螺栓,他还是赶紧把双手塞进腋下,偷偷搓了搓。
二、工具箱的 “小考”
09:20
总工赵振邦背着手走过来,军绿色的工装在寒风里挺括得很。他不说话,只是目光扫过工具车,像鹰隼寻食似的,随手拎起一把力矩扳手,指尖轻轻一弹刻度窗,“叮” 的一声脆响,在冷空气中格外清晰。
“75 ft-lb 的扳手,怎么停在 82?” 赵振邦的声音不高,却像颗小石子投进平静的水里,瞬间让周围安静下来。李阳心里 “咯噔” 一下,赶紧从进气道里钻出来,三步并作两步跑过去,接过扳手时手都有点发紧。
他深吸一口气,手指熟练地调整刻度,“咔哒” 一声,指针精准地停在 75 的位置。接着他飞快地翻开扳手侧面的校准标签,像展示宝贝似的递到赵振邦面前:“赵工,昨晚刚送厂校准的,误差 0.8%,手册规定的 ±3% 以内,校准日期就是今晨三点,热乎着呢!”
赵振邦凑过去看了眼标签,又抬眼扫了扫李阳冻得发红的耳朵,微微颔首,把扳手递给身后的质检员:“拍照,留档。” 没有多余的话,更没有批评,却让李阳心里的石头 “咚” 地落了地 —— 这赵总工,看着严肃,倒也不是不近人情。陈阳在旁边偷偷比了个 “OK” 的手势,嘴型无声地说:“行啊,没掉链子!”
三、电子检卡的 “快问快答”
赵振邦没多停留,转身走到陈阳身边,从口袋里掏出张折得方方正正的问题单,展开时纸张都带着点冷硬的弧度。“听说你们现在用平板替代纸质工卡了?” 他抬眼看了看陈阳,“好,我问 18 个细节,别打磕巴。”
问题像连珠炮似的射出来:“离线状态下工卡怎么调阅?”“平板低温死机怎么重启?”“要是螺栓上的二维码破损,怎么补救?”
陈阳倒是不慌,手指在平板屏幕上飞快地点着,语速平稳得像在念说明书:“离线缓存能存 72 小时,就算断网也能调;低温到 5℃时,平板会自动触发低温保护重启,重启时间不超过两分钟;二维码破损的话,用平板自带的 OCR 识别,准确率能到 99.3%,我们上周刚测试过。”
最后一个问题答完,平板屏幕上弹出个绿色的笑脸图标,像是在给陈阳点赞。赵振邦把问题单折好揣回口袋,拍了拍陈阳的肩膀:“行,没糊弄事,继续保留电子工卡资格。” 就这一句肯定,让陈阳觉得比旁边的暖风机还管用,连指尖都不那么冻了。
西、发动机 “盲盒”
09:35
赵振邦走到 B-63XX 的左发旁,突然指着发动机外壳问:“不拆整流罩,报一下高压涡轮第 3 级叶片的涂层厚度。”
这话一出,周围的人都屏住了呼吸 —— 这简首像开盲盒,没拆罩子全凭经验和设备,要是答不上来,这关可就悬了。李阳却一点不慌,反而笑了笑,从工装口袋里掏出个笔形的孔探仪,掂了掂:“赵工,早备好啦!”
他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把孔探仪的软管伸进发动机点火嘴的小孔里,那软管像条灵活的小蛇,几下就钻了进去。没过几秒,平板屏幕亮了起来,清晰地显示出叶片的图像和数据。李阳的声音透着股自信:“0.127mm,最薄的地方是 0.122mm,手册下限是 0.120mm,还剩 1.7% 的余量,完全在安全范围内。”
赵振邦凑到屏幕前,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数据,那锐利的目光像要穿透屏幕。三秒后,他终于点了点头,语气里多了点不易察觉的认可:“数据跟上周的孔探报告一致,没弄虚作假,通过。”
没有高八度的表扬,却让所有人都松了口气,连站在旁边的区域经理都悄悄挺了挺腰杆 —— 这俩小子,关键时刻真能扛事!李阳收孔探仪时,陈阳凑过来小声说:“可以啊,你这记性,神啦。” 李阳白了他一眼:“那是,这可是吃饭的本事,能马虎?”
五、撤离路线的 “沙盘”
09:45
赵振邦突然话题一转,指着飞机尾部问:“假设现在燃油泄漏起火,机务人员该怎么撤离?别跟我念手册,说实际能用上的。”
李阳立刻蹲下身,从工具包里掏出小手电,按下开关,一道光柱射在地面的薄冰上。他用手电在地上画了三条光带,动作利落得很:“赵工您看,一号路线从翼根往外撤,避开燃油流向;二号路线绕到右发前方,那边有消防通道;三号路线是应急的,从滑梯下面集结,方便清点人数。”
他语速不快,每条路线都讲得清清楚楚,连哪里有障碍物都特意指了指。赵振邦看着地上的光带,又看了看李阳冻得发紫的嘴唇,收起自己的手电,转头对区域经理说:“把他刚才说的路线剪进培训视频里,比手册上的图文清楚,简单实用。”
区域经理赶紧点头,李阳心里偷偷乐 —— 这可是变相的表扬啊!陈阳在旁边小声嘀咕:“行啊,你这临场发挥,不去当教官可惜了。” 李阳咧嘴笑:“那是,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平时演练可不是白练的。”
六、零下 5℃的签字
09:50
寒风更烈了,刮在脸上像小刀子。赵振邦从公文包里拿出一张空白的检查表,笔尖悬在 “责任工程师” 那一栏上方,抬头看向众人:“谁愿意把名字签在这一栏?”
周围瞬间安静下来,连风吹过的声音都听得清清楚楚。这签字可不是闹着玩的,要是后续出了问题,签字的人得担责任。李阳深吸一口气,往前迈了一步,接过笔,在表格上写下自己的名字:李阳 2013.11.08。
刚写完,陈阳也走了过来,在他旁边并排写下自己的名字:陈阳 2013.11.08。两个名字落在纸上,笔锋有力,像两枚钢钉,牢牢地钉在零下 5℃的寒风里。
赵振邦看着纸上的两个名字,嘴角微微扬了扬,声音里第一次带了点温度:“今天,我总算看到‘机务’这两个字有了光,不只是印在工装工牌上,更刻在了你们心里。加油,年轻人!”
李阳和陈阳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坚定 —— 这字签得值!
七、姜茶收工
10:05
湾流缓缓滑上跑道,尾翼在阳光下闪着银亮的光,像一把出鞘的刀,很快消失在天际。局方检查组的人都登机离开了,机坪上的紧张气氛终于散去。
老周端着两杯滚烫的姜茶跑过来,手冻得有点抖,差点把茶水洒出来,嘴里念叨着:“可算过了,年终奖保住了!” 李阳接过姜茶,双手捧着杯子,暖意顺着指尖传到心里,他呼出的白雾在杯口打转,笑着说:“周哥,下次再有检查,提前跟我们说一声,好给检查组也备上热茶,省得大家都冻着。”
陈阳低头抿了一口姜茶,辛辣的暖意从喉咙滑到胃里,舒服得他眯起了眼。镜片被蒸汽糊成了毛玻璃,却挡不住眼里的亮光。远处的飞机开始陆续起飞,引擎的轰鸣声在天空中回荡。
零下 5℃的机坪上,刚才还让人紧张的 “银翼” 检查,此刻己化作杯中的暖意。那些冰冷的工具、严格的提问,都像被这杯姜茶融化了 —— 冰水与火焰,在这一刻,悄悄握了个手。李阳看着陈阳,突然想起句诗,忍不住念出来:“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陈阳愣了愣,随即笑了:“别拽文了,赶紧喝你的姜茶,再凉了就没味儿了!”
两人的笑声在寒风里散开,带着点劫后余生的轻松,更带着点身为机务的骄傲 —— 这零下 5℃的考验,他们扛过来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694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