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结对,以工代训,按劳分红,奖罚分明?”
王建和张大山都用一种疑惑的目光看着陈潜,显然没有立刻理解这十六个字背后所蕴含的深意。
陈潜的脸上露出了自信的微笑。
他知道自己接下来要做的不仅仅是调解一场纠纷。
更是要借着这个机会,为红岩镇这些思想还停留在小农经济时代的百姓们,上一堂最生动也最深刻的现代化管理的公开课。
他先是转向了宏远集团的项目经理王建。
“王经理,”他的语气很尊重,“你们宏远集团是省里最顶级的建筑企业。你们的技术和管理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所以,我希望你们能不仅仅是一个施工队,更能成为我们红岩镇的老师。”
“我建议由你们公司派出十名技术最好、也最有耐心的老师傅,成立一个技术指导小组,然后和我们合作社的村民们进行师徒结对。”
“你们负责手把手地教他们如何操作现代化的机械,如何看懂复杂的图纸,如何执行严格的安全规范。”
“这就是师徒结对,以工代训。”
王建闻言先是一愣,随即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彩!
他瞬间就明白了陈潜这个提议的高明之处!
陈潜这是在用一种最体面的方式请求他们输出技术和标准!
这不仅解决了村民们不会干的难题。
更重要的是,给了他和他的宏远集团一个巨大的面子!
让他们从一个简单的乙方,瞬间就变成了受人尊敬的老师和专家!
这种被人需要的满足感和荣誉感,远比单纯的商业利润更让王建这个有追求的职业经理人感到兴奋!
“没问题!陈镇长!”他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当场就拍板了,“我立刻就从我们公司调集最优秀的工程师和技术员过来!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咱们合作社的兄弟们都带成合格的现代化建筑工人!”
看到王建这边己经被成功搞定。
陈潜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然后,他又转向了张大山。
他的语气变得同样语重心长起来。
“大山叔,”他看着这位朴实的老工人,诚恳地说道,“我知道乡亲们上有老下有小,地里还有庄稼要顾。让大家完全像城里工人一样朝九晚五,不现实。”
“但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工程几百号人,如果还像以前在村里干活一样随随便便,那迟早要出大乱子!”
“所以我也希望你们合作社能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进行一次彻底的内部改革!”
“我建议你们将所有的社员重新进行分组,分为全日制战斗组和灵活用工组。”
“全日制战斗组由那些家里负担轻、肯吃苦的青壮年组成。他们严格按照宏远集团的标准进行管理,拿最高的工资和奖金!他们是我们工程的主力军!”
“而灵活用工组则由那些需要兼顾家庭和农活的社员组成。你们可以采用计件制或者分包制。比如这一段的排水沟,那一段的护坡,就整个包给你们一个小组。你们自己安排时间,自己组织人力。只要能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钱一分都不会少你们的!”
“这就是按劳分红,奖罚分明!”
“我把标准和利润都清清楚楚地摆在这里。大家想多挣钱还是想图安逸,想当主力军还是当游击队,都由你们自己来选择!”
一番话说得通俗易懂,又有一种不容置疑的公平的智慧!
张大山这个只念过小学的老工人听得是一愣一愣的。
他虽然不太懂什么叫现代化管理。
但是他听懂了陈潜话里那最朴素的道理——
那就是能者多劳,多劳多得!
这不就是他们老百姓心里那杆最简单的秤吗?!
“好!陈镇长!”他猛地一拍大腿,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露出了由衷的钦佩的表情,“您……您这法子真是想到我们心坎里去了!”
“您放心!我回去就开社员大会!把您的意思原原本本地传达下去!谁要是还想跟以前一样出工不出力、磨洋工,我第一个就把他从合作社里给踢出去!”
……
一场看似无法调和的矛盾。
就在陈潜这充满中国式智慧的一碗水端平的艺术性的调解下,被完美地化解了。
王建得到了他最想要的标准和效率。
张大山也得到了他最想要的尊重和灵活。
双方皆大欢喜。
而陈潜则通过这次调解,兵不血刃地就将现代化管理的种子深深地植入到了红岩镇这片还略显原始的土壤之中。
他知道这颗种子一旦生根发芽。
那么未来将在这里长出来的就绝不仅仅是一条通往山外的公路。
而是一种全新的、能让这里的人民真正与时代接轨的思想和文明!
……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希望之路的工地上呈现出了一派热火朝天而又井然有序的崭新景象。
宏远集团的工程师们和本地的村民们真的像师徒一样,吃住都在一起。
机器的轰鸣声与工人们嘹亮的号子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最动人的奋斗的交响乐。
而陈潜解决了这个最大的磨合问题之后,并没有丝毫的停歇。
他的目光又投向了另一个更棘手、也更需要大智慧的战场。
——省发投集团那笔足以改变一切,却也同样变数极大的巨额投资。
他知道自己在省城虽然暂时顶住了刘振华的第一波攻势。
但是对方绝不可能就此罢休。
他必须要尽快地将那份合作意向变成白纸黑字的正式投资合同!
夜长则梦多。
这天下午,他将李爱国和自己的核心团队再次召集到了办公室。
“同志们,”他的神情异常严肃,“修路的战役我们己经打开了局面。现在我们要立刻打响第二场更关键的战役——引资!”
“根据我和省发投赵董事长的约定,他们将派出一个最高规格的专家考察组,对我们红岩镇进行一次最全面的投资评估。”
“这场大考的成绩将首接决定我们未来能从省里拿到多少钱,获得多少政策支持!”
“所以,我决定从今天起,我们改革办和整个镇政府所有的工作都围绕着一件事来转——”
“——那就是用我们最真实也最亮眼的家底,来彻底地征服那些来自省城的主考官!”
(http://www.220book.com/book/69A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