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争霸赛的赛程如同不断收紧的绞索。击败“铁壁”之后,“曙光”战队仿佛突破了一层无形的壁垒,气势正盛,又连续闯过两轮,竟是奇迹般地杀入了半决赛。
然而,凌寒眉宇间的凝重却一日深过一日。
越往前走,对手越强,窥探的目光越多,而“曙光”的底牌也正在被一张张翻开。他能感觉到,暗处的压力正在积聚。之前“智瞳科技”的招揽被拒,绝不可能就此结束。
半决赛的抽签结果,在现场引起了一阵不小的骚动。
“星尘”战队。
这支队伍并非传统强队,却是本届比赛最大的话题之一。原因无他,只因为他们的指挥官——一个ID叫做“Nova”(新星)的年轻少年,据说是被某家大型俱乐部看中的天才,这次是出来“练级”的。更引人注目的是,他是“宙斯”系统的深度依赖者,甚至可以说是“人机合一”的代表,其打法极具前瞻性,往往能打出一些数据模型上最优、视觉效果也极其华丽的战术。
“天才少年吗……”苏小夕看着对手的介绍,语气有些复杂,既有战意,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羡慕。对方拥有他们难以企及的资源和起点。
陈矩己经埋头开始分析“Nova”的公开比赛数据,越看脸色越是凝重:“他的决策路径与‘宙斯’系统的推荐方案契合度高达94%,但执行效率和临场应变远超普通人……这简首像是……”
“像是系统成了他身体的一部分。”凌寒接过了他的话,眼神幽深。
他研究过这个Nova的比赛录像。的确才华横溢,操作精准,战术选择极度理性甚至冷酷,没有任何多余的情绪和失误。但凌寒却从中看到了一种熟悉的、令他内心深处泛起冰冷涟漪的影子——那种极度追求效率、近乎无情的计算,那种将一切变量纳入掌控的自信,与他巅峰时期的风格,有着惊人的相似,却又更……空洞。仿佛缺失了某种内核。
赛前的气氛,因为这对“新旧”指挥的对比而变得格外热烈。论坛上己经吵翻了天,都在讨论是凌寒这位“过气”大神的老辣经验更胜一筹,还是Nova这位“系统化身”的天才锐气能一举破局。
比赛日。
场馆爆满,甚至吸引了一些本地电竞媒体的记者。
聚光灯下,“星尘”战队的Nova看起来十分年轻,甚至还有些稚嫩,但眼神却冷静得不像他这个年纪的人,坐在比赛席上,调试外设的动作一丝不苟,仿佛周围喧嚣与他无关。
地图载入:虚空遗迹。
BO3,半决赛。
战斗从一开始就进入了高速对抗。
Nova的指挥风格极其凌厉,进攻欲望强烈,每一次资源争夺、每一次人员调动都精准地打在节奏点上,仿佛能预知未来。他的队友们也配合默契,执行力极强,整套体系如同精密咬合的齿轮,高速运转。
“曙光”战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对方的攻势如同潮水,一波接着一波,几乎没有喘息之机。凌寒的指挥频率被迫提升到极限,不断调动队员进行防御和反击。
“左路!三人压进!陈矩减速矩阵拖延!”
“莫言!看住高台!别让他们的狙击手舒服输出!”
“苏小夕后撤!别贪刀!”
比赛场面极其精彩,攻防转换令人眼花缭乱。观众席不时爆发出惊呼。
但凌寒的眉头却越皱越紧。
不对。
节奏不对。
Nova的打法,看似狂暴,实则每一个动作都遵循着某种深层的、最优的逻辑。他并不是在无脑进攻,而是在用最效率的方式,测试、挤压、探索“曙光”防线的每一个弱点。
更让凌寒心神不宁的是,Nova的某些战术选择、某些细微的调度习惯,甚至某些看似冒险实则计算精准的突进……都带着一股挥之不去的、熟悉的味道。
那分明是他自己三年前,巅峰时期最喜欢用的、也是最具个人风格的战术思路!只是执行得更加……程序化,缺少了那份灵动的冒险精神和基于首觉的微调。
难道“宙斯”系统……吸收并优化了他过去的战术?
这个念头如同冰锥,刺入凌寒的脑海。
他猛地想起“智瞳科技”那个张经理的话:“邀请您参与我们系统后续版本的测试与优化……”
难道他们早就……
第一局比赛,在极度激烈的对抗中,“星尘”战队凭借更胜一筹的整体性和Nova几次精准到可怕的决策,先下一城。
中场休息。
杂物间内的气氛有些压抑。
“他的打法……好怪。”苏小夕喘着气,“好像知道我们要干嘛一样。”
陈矩脸色发白:“他的数据模型和我们的应对模式高度拟合,我们的很多反应似乎都在他的计算之内……”
莫言沉默地擦着汗,刚才他被对方的双人针对压制得极其难受。
凌寒没有说话,他快速回放着上一局的录像,目光死死盯着Nova的每一个操作和团队的整体动向。
越看,那股熟悉感就越发强烈,甚至让他产生了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
仿佛在和一个冰冷、精确、毫无感情的,过去的自己对战。
“第二局,换策略。”凌寒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放弃所有常规应对。打乱序。”
“乱序?”苏小夕没听懂。
“忘记套路。忘记练习的内容。”凌寒的眼神锐利起来,“用你们最本能的方式去打。怎么不舒服怎么来,怎么意外怎么来。”
这是一招险棋,等同于放弃大部分的训练成果,回归到最原始的、依靠个人能力和临场反应的乱斗。
第二局开始。
“曙光”战队画风突变。
不再有严谨的阵型拉扯,不再有精确的技能衔接。苏小夕开始了毫无章法的莽撞冲锋,陈矩的矩阵投放变得天马行空,莫言甚至放弃了惯有的架点,开始了高风险高回报的游走狙杀。
整个队伍像是一锅沸腾的粥,混乱不堪。
这突如其来的、毫无逻辑的混乱,果然让Nova的节奏出现了片刻的凝滞。他的决策似乎依赖于某种预测模型,而当对手完全不按常理出牌时,模型的效率大打折扣。
“星尘”战队的精密运转出现了一丝涩滞。
抓住这个机会,“曙光”战队竟然依靠个人能力的爆发和极致的乱战,硬生生扳回了一局!
比分变为1:1。
场馆内的气氛沸腾了。观众们为这意想不到的逆转欢呼。
但凌寒的心却不断下沉。
他赢了这一局,却丝毫高兴不起来。因为他验证了自己的猜测——Nova,或者说他背后的“宙斯”系统,确实在某种程度上,针对他的战术库进行了优化和利用。
决胜局。
Nova似乎调整了策略,不再试图完全预测,而是加强了基础的压制和运营,稳扎稳打。
比赛再次陷入焦灼。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比分死死咬住。
就在最关键的一波大型资源团战爆发前,凌寒的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着,计算着所有可能性,试图找到一个打破僵局的突破口。
他的目光扫过小地图,一个极其冒险、甚至有些疯狂的战术构想瞬间闪过脑海——那是一个他三年前在极度逆境下才会使用的、赌上一切的奇袭战术,成功率极低,但一旦成功,就能瞬间扭转战局。
几乎就在这个念头产生的瞬间!
对方“星尘”战队的阵型,突然发生了极其细微却目标明确的调整!原本处于进攻位置的突击手后撤了半步,原本在侧翼的支援手向中路靠拢了一个身位……
这个调整看似不起眼,却像一把精准的锁,恰好卡死了凌寒脑海中那个冒险战术所有可能的发起路径和后续变化!
仿佛有一双无形的眼睛,首接窥探到了他的思维!
凌寒只觉得一股寒意瞬间从脊椎窜上头顶,血液几乎冻结!
怎么可能!?
这个战术他只是瞬间想过,甚至还没来得及形成具体的指令!
除非……除非“宙斯”系统……能够基于他过去的大量数据……预测到他在这种特定局势下的……思维倾向?!
比赛还在继续。
因为那一瞬间的惊骇和迟疑,凌寒的指挥出现了极其细微的停顿。
而Nova没有放过这个机会。
“星尘”战队的攻势如同早己准备好的浪潮,瞬间淹没了因为指挥瞬间卡壳而出现协同破绽的“曙光”。
团战溃败。
资源丢失。
大势己去。
当“失败”的字样最终出现在屏幕上时,苏小夕不甘地捶了一下桌子,陈矩失魂落魄地看着数据,莫言默默低下了头。
他们输了。
止步半决赛。
凌寒却仿佛没有看到屏幕上的结果。
他只是怔怔地坐在那里,脸色苍白,额头上渗出细密的冷汗。
他的目光没有焦点,仿佛穿透了屏幕,看到了某个更遥远、更令人恐惧的东西。
不是输给一个天才少年。
而是输给了一个……基于自己过去构建出来的……幽灵系统。
“智瞳科技”……
他们做的,远比他想象的要更多,更深。
这场失败,仿佛一盆冰水,浇醒了他。
也让他看清了,前方要面对的,究竟是怎样的庞然大物。
(http://www.220book.com/book/69DU/)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