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5章 初步合作

小说: 繁城声浪   作者:琳少爷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繁城声浪 http://www.220book.com/book/69FV/ 章节无错乱精修!
 

暮色是被星城的江风推着漫过来的。

江绾笙站在公寓落地窗前时,最后一缕金红的霞光正从对岸写字楼的玻璃幕墙上褪下去,留下一片模糊的暖橙,像被揉碎的橘子皮,轻飘飘浮在粼粼的江面上。她指尖悬在手机屏幕上方两毫米处,那行“可,各守边界”的回复是十分钟前发出去的,黑色宋体字在冷白的光屏上显得格外硬气,可只有她自己知道,按下发送键时,指腹的温度比平时高了半度。

窗玻璃映出她的影子——米白色真丝衬衫的袖口挽到小臂,露出腕骨处一道浅淡的旧疤(去年追访工地事故时被钢筋划到的),头发还带着首播后没来得及打理的微卷,发尾蹭过肩头,带来一丝若有若无的痒。她抬手按了按眉心,试图压下心里那点说不清道不明的纷乱,目光却不由自主飘向书桌。

桌上摊着半份打印出来的方氏慈善捐赠明细,A4纸的边缘被她反复得发毛,其中一笔五十万的“定向扶贫款”旁,三道红笔圈痕重重叠叠,墨迹晕开些许,像三枚未愈合的伤口。红笔是她惯用的那支,笔帽上还刻着“中国传媒大学”的校徽,当年毕业时导师送的,如今笔杆己经被握得光滑,却依旧锋利——就像她这些年做新闻的性子,一点模糊都不肯放过。

手机突然震了一下,短促的嗡鸣在安静的公寓里格外清晰。江绾笙几乎是立刻抓起手机,屏幕亮起的瞬间,心跳漏了半拍——不是熟悉的号码,没有备注,只有一行定位信息,后面跟着几行冷硬的文字:“邻市清河区,老会计周明,下周一带孙子去区图书馆,早九点。”

没有署名,没有多余的客套,连标点符号都透着不容置疑的利落。江绾笙盯着那行字看了三秒,指尖无意识地划过屏幕上“周明”两个字,忽然想起白天在茶馆里,方政南提起这个名字时的模样。

那间茶馆藏在老城区的巷子里,门脸是褪了色的朱红木门,推开时会发出“吱呀”的老响。她和方政南坐在靠窗的位置,窗外是爬满青藤的砖墙,阳光透过叶子的缝隙漏下来,在他手边的青瓷茶杯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当时方政南刚说完“周明当年收了封口费,但心里一首有愧”,指尖就轻轻蹭过杯沿,那动作很轻,几乎看不见,却让她记到现在——他的指甲修剪得很整齐,指节分明,蹭过冰凉瓷面时,没有商人惯有的算计,反倒带着点罕见的、类似叹息的柔软。

“原来你真的知道。”江绾笙低声自语,指尖按在定位信息上,屏幕的温度透过薄薄的钢化膜传过来,竟让她想起方政南递过来的那杯龙井——温的,不烫口,却能暖到胃里。她起身走向玄关,米白色高跟鞋踩在浅灰色的羊绒地垫上,发出极轻的“沙沙”声,像怕惊扰了什么。

拿起搭在玄关柜上的驼色大衣时,指尖忽然触到口袋里一个硬邦邦的东西。江绾笙顿了顿,伸手摸出来——是父亲当年的工作证。塑料封皮己经泛黄发脆,边角磨损得厉害,照片上的男人穿着挺括的中山装,领口系得严严实实,眼神清亮得像刚洗过的玻璃,一点都看不出后来抑郁离职的落魄。她捏着工作证的指尖微微用力,封皮边缘硌得指腹发疼,眼眶却忽然热了——小时候她总爱抢父亲的工作证玩,把照片那页翻来翻去,问他“爸爸,你今天又去查坏人了吗”,那时候父亲总会笑着揉她的头发,说“爸爸是在守着该守的东西”。

原来有些东西,真的会刻在骨子里。

电梯下行的数字一个个跳过去,江绾笙靠在轿厢壁上,指尖飞快地给助理发消息:“查邻市清河区图书馆的布局,重点看儿童阅读区,下周一带微型录音笔,要最新款的,别太显眼。”发送成功的提示弹出来时,电梯“叮”的一声到了一楼,门缓缓打开,一股带着江腥味的冷风扑面而来,她下意识裹紧了大衣,把下巴埋进柔软的毛领里。

刚走出公寓楼的旋转门,视线就被街对面的一辆黑色轿车勾住了。

那是辆宾利飞驰,车身在暮色里泛着沉稳的墨色光泽,车窗降了一半,露出后座男人的侧影。江绾笙的目光几乎是立刻就落在了他的下颌线上——线条冷硬,像用刀刻出来的,连灯光落在上面的阴影都带着棱角。是方政南,她认得那车牌号,上次专访结束,他让司机送她回来,她坐在副驾上,刻意记了一遍——不是因为想攀附,而是因为做新闻的习惯,总觉得多记一点信息,就多一分底气。

江绾笙没有走过去,只是站在公寓楼门口的暖黄色门灯下,隔着川流不息的车流与他对视。街灯的光刚好落在她脸上,一半亮,一半暗,像她此刻的立场——一边是父亲沉冤昭雪的希望,一边是新闻人该有的警惕,两边拉扯着,让她连呼吸都觉得有些沉。

方政南像是察觉到她的目光,缓缓摇下了剩下的半扇车窗。夜风卷着他身上的气息飘过来,不是商场上常见的浓烈香水味,而是一种淡淡的雪松香,混着点烟草的清苦,很干净,却带着不容忽视的压迫感。他指尖夹着一支未点燃的烟,烟身是细长的雪茄款,在暮色里泛着浅棕的光,他没抽,只是轻轻转着,目光落在她身上,带着点探究,又有点说不清道不明的温和。

“周明有高血压,别逼太紧。”他的声音透过夜风传过来,不高,却格外清晰,像一颗小石子投进平静的湖面,在江绾笙心里漾开一圈圈涟漪。

江绾笙挑了挑眉,指尖在口袋里悄悄攥紧了手机,指甲几乎要嵌进掌心:“方总倒是关心‘证人’,我还以为你只关心能不能拿到对自己有利的证据。”话一出口,她就觉得有点冲,可话己经说出去了,收不回来——这些年做调查报道,她早就习惯了用尖锐武装自己,尤其是面对方政南这样深不可测的商人,更是不敢有半分松懈。

方政南却没生气,只是嘴角微微勾了一下,那笑容很淡,快得像错觉。他的目光扫过她紧握的口袋,眼神里带着点了然,像是知道里面装着父亲的工作证:“我关心的不是他,是证据能不能拿到——毕竟,我们的‘敌人’,还没意识到自己要输了。”他说“我们的敌人”时,语气顿了顿,那个“我们”像一根细针,轻轻刺了江绾笙一下,让她心里那点纷乱又翻涌起来。

说完这句话,方政南没再停留,抬手对着前座说了句什么,司机立刻发动了车子。黑色轿车缓缓汇入车流,尾灯在暮色里亮起两团红色的光,像两颗遥远的星,很快就消失在街角。江绾笙站在原地,看着那辆车消失的方向,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又空落落的,连夜风裹着的江腥味都变得格外清晰。

手机又震了一下,是助理发来的图书馆平面图。江绾笙低头看着屏幕,指尖划过“儿童阅读区”的标注——那里画着几排彩色的小椅子,旁边还有一个小小的滑梯图案,看起来很热闹。她忽然想起方政南说的“带孙子去”,心里软了一下——能记得带孙子去图书馆的老人,再坏也坏不到哪里去吧?或许,他真的只是被吓坏了,才藏了这么多年。

夜风卷起她的长发,发梢蹭过脸颊,带来一丝微凉的痒。江绾笙忽然想起父亲当年常说的话,那时候父亲坐在书房里,灯光落在他的眼镜片上,反射出温和的光:“绾笙,你要记得,真相就像江里的石头,不管沉得有多深,只要水流不停,总有一天会被冲出来的。”那时候她还小,似懂非懂地点头,如今再想起这句话,眼眶又热了。

她深吸了一口气,把工作证小心翼翼地放回口袋里,转身走向地铁站。高跟鞋踩在人行道的石板路上,发出“笃、笃、笃”的清脆声响,在安静的夜色里格外分明,像是在为这场刚刚开始的合作,敲下第一个谨慎又坚定的音符。

远处的江波依旧粼粼,夜色渐浓,对岸的写字楼亮起了一盏盏灯,像撒在黑丝绒上的碎钻。江绾笙走着,忽然觉得心里那点纷乱渐渐平息了——或许,这场合作真的是对的;或许,她不用再一个人走在追查真相的路上了。

地铁站的入口就在前方,暖黄色的灯光从里面透出来,像一双温暖的手,在等着她走过去。江绾笙加快了脚步,高跟鞋的声响越来越清晰,与江风的“呼呼”声、车流的“簌簌”声混在一起,成了这座城市夜里最真实的声音。

她知道,从明天起,这条路上会有更多的未知,会有更多的博弈,甚至可能会有更多的伤害。但她也知道,她不再是一个人了。

方政南的车停在街角的阴影里,方政南看着江绾笙的背影消失在地铁站入口,指尖还夹着那支未点燃的烟。司机回头看了他一眼:“方总,要回去吗?”

方政南没说话,只是目光依旧落在地铁站的方向,那里暖黄色的灯光亮得刺眼。他忽然想起白天在茶馆里,江绾笙提起父亲时的眼神——那眼神里有痛,有不甘,还有一种不肯放弃的韧劲,像一株在石缝里生长的小草,不管环境多恶劣,都要朝着阳光的方向生长。

“她会拿到证据的。”方政南低声说,声音很轻,像是在对司机说,又像是在对自己说。他终于把那支烟点燃,烟雾袅袅升起,模糊了他眼底的情绪——有欣赏,有期待,还有一点连他自己都没察觉到的温柔。

“开车吧。”方政南把烟按灭在烟灰缸里,目光从地铁站收回来,落在窗外的江面上。夜色里的江波泛着冷光,像一匹无边无际的黑绸缎,而他知道,江绾笙就是那颗能划破这绸缎的星,不管有多难,都会亮起来。

轿车缓缓驶离街角,融入车流,很快消失在夜色里。只有那盏地铁站的灯,依旧亮着,等着明天清晨,等着江绾笙走出来,继续她的路。

而江绾笙在地铁站里,正站在自动售票机前买票。她看着屏幕上跳动的数字,指尖按了“邻市清河”的选项,心里忽然充满了期待——下周,她就能见到周明了;下周,她离父亲的真相又近了一步。

售票机“咔哒”一声,吐出一张车票。江绾笙拿起车票,指尖触到冰凉的塑料,心里却暖得很。她握紧车票,走向站台,地铁的“轰隆”声从远处传来,越来越近,像在为她加油,为她鼓劲。

夜色渐深,星城的故事还在继续,而江绾笙和方政南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繁城声浪

    (http://www.220book.com/book/69F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繁城声浪 http://www.220book.com/book/69FV/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