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券商实习的第一天,我发现现实和想象差距巨大。
4月15日,周一,上午8点30分。
我站在华泰证券大厦的37楼,望着面前这扇写着"研究部"的玻璃门,心情既兴奋又忐忑。
终于,我要进入真正的金融机构了!
推门而入,眼前是一个开放式的办公区域。十几个研究员坐在电脑前,屏幕上密密麻麻都是数据和图表。每个人都很专注,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
这就是专业投资的世界吗?
"你就是李明吧?"一个戴眼镜的中年男人走过来,"我是张经理,你的实习导师。"
"张经理好!"我赶紧鞠躬。
张经理笑笑:"别紧张,我们先聊聊。你之前有投资经验?"
"是的,我从大二开始学习炒股,到现在有两年多了。"
"收益怎么样?"
我有些得意地说:"还不错,年化收益率大概40%左右。"
张经理的表情有些微妙:"40%...那你觉得这个收益率高吗?"
"应该算比较高的吧?"我有些不确定。
张经理摇摇头:"小李,我要给你上的第一课:投资不能只看收益率,更要看风险。"
他带我到他的工位前,打开一个Excel表格:
"你看这个夏普比率,这才是衡量投资能力的核心指标。"
什么是夏普比率?
张经理解释道:"简单说,就是单位风险下的超额收益。如果你冒了10分的风险赚了10块钱,我冒了5分风险也赚了8块钱,谁的投资能力更强?"
我想了想:"应该是您,因为风险更小。"
"对!这就是专业投资和散户投资的区别。散户往往只看收益,忽略风险。专业机构更注重风险调整后的收益。"
这个概念对我冲击很大。
以前我只是单纯地追求高收益,从来没有系统性地考虑过风险问题。
"那我应该怎么衡量自己的投资风险呢?"我虚心请教。
张经理给我看了一个投资组合分析报告:
"你看,这个基金经理去年收益率30%,但最大回撤只有8%。而这个收益率40%,但最大回撤高达25%。你觉得哪个更好?"
我仔细想想:"第一个?虽然收益低一点,但风险控制得更好。"
"没错!投资是长跑,不是短跑。能持续稳定盈利的,才是真正的高手。"
接下来,张经理给我安排了具体工作:
**实习工作内容:**
1. 整理行业数据,制作各种图表
2. 跟踪重点公司的公告和新闻
3. 协助研究员撰写研报
4. 参与晨会,记录投资要点
工作不算复杂,但要求很高。每一个数据都要反复核实,每一个结论都要有充分依据。
这和我以前的"感觉投资"完全不同。
第一周,我主要是熟悉工作流程。
看着研究员们制作报告的过程,我深深震撼了:
**专业研报制作流程:**
- 行业背景分析(20页)
- 公司基本面研究(30页)
- 财务数据建模(15页)
- 风险因素分析(10页)
- 投资建议和目标价(5页)
总共80页的报告,只是为了一个投资建议!
而我以前做投资决策,往往只是看几个财务指标,再加上一些新闻判断,就敢买入了。
差距实在太大了!
更让我震撼的是风险控制理念。
每个投资建议都必须附带详细的风险分析:
**常见风险类别:**
- 系统性风险(市场整体下跌)
- 行业风险(政策变化、竞争加剧)
- 公司风险(业绩下滑、管理层变更)
- 流动性风险(成交量不足)
- 估值风险(价格过高)
"小李,你看这个报告,"张经理指着一份研报说,"我们推荐买入这只股票,但同时也要告诉客户可能面临的所有风险。"
"那客户还会买吗?"我好奇地问。
"真正的机构投资者会买,因为他们懂得风险和收益的平衡。而那些只想听好消息的,往往不是我们的目标客户。"
这种专业态度让我深深佩服。
在实习的第三周,我开始尝试调整自己的投资方式。
首先,我重新评估了自己的持仓风险:
**持仓风险分析(4月底):**
- D机械:仓位25%,政策风险+行业周期风险
- B钢铁:仓位20%,产能过剩风险+环保压力
- 其他股票:30%,分散持有但研究不够深入
- 现金:25%,无风险但收益为零
按照专业标准来看,我的投资组合问题不少:
1. **集中度过高**:前两大持仓占了45%,风险过于集中
2. **行业相关性强**:都属于周期性行业,系统性风险大
3. **研究深度不够**:很多投资决策缺乏充分论证
意识到这些问题后,我开始逐步调整:
**调整策略:**
- 减少单只股票仓位,不超过20%
- 增加行业分散度,配置一些消费和医药股
- 深入研究每一只持股,建立跟踪体系
这种调整的效果很快显现了。
虽然收益率有所下降,但波动性明显减小,睡眠质量都改善了不少。
特别是D机械,我没有再追涨,而是耐心持有。股价从我买入的16.8元稳步上涨到19.5元,涨幅16%。
更重要的是,公司的基本面确实在改善:
**D机械一季度业绩:**
- 营收增长42%
- 净利润增长38%
- 订单同比增长65%
- ROE提升至20%
这种有业绩支撑的上涨,让我更有信心长期持有。
但实习也带来了新的问题:时间冲突。
每周三天的实习,加上学校的课程,我的时间被压缩得很紧。
最首接的影响是和小薇相处的时间减少了。
"明明,你最近怎么总是很忙?"小薇在电话里有些不满,"我们己经两个星期没有好好约会了。"
"我在券商实习啊,你知道的。这对我的未来很重要。"我解释道。
"可是你周末也在看那些股票资料,连陪我逛街的时间都没有。"
我有些无奈:"小薇,我这是在为我们的未来努力。等我学好了投资,以后就能赚更多钱,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好。"
"我不要那么多钱!"小薇突然有些激动,"我只要你能多陪陪我!"
这种争执让我很困扰。
我觉得自己是在为两人的未来考虑,可小薇似乎并不这么想。
难道我的选择有问题吗?
5月10日,我在投资日记中写道:
"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重新认识了投资的本质。风险控制比单纯追求收益更重要。"
"开始调整投资组合,降低集中度和波动性。虽然短期收益可能下降,但长期来看更可持续。"
"D机械的表现验证了价值投资的有效性。有业绩支撑的股票,即使涨得慢一点,但更稳定。"
"和小薇的关系有些紧张。她觉得我花在投资上的时间太多,但我觉得这是必要的。如何平衡事业和感情,是个难题。"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我虽然在投资上变得更成熟,但在处理人际关系上还是太幼稚。
我以为只要能赚到钱,就能解决一切问题。却没意识到,有些东西比钱更重要。
然而,就在我沉浸在专业投资的学习中时,一个突发事件让我意识到,有些风险是无法通过分析来规避的——小薇父亲的突然住院,让我第一次面临"亲情与金钱"的艰难选择...
**李明投资小课堂(第27课):专业投资的启蒙**
专业投资就像学开车——不是会踩油门就行,更要学会踩刹车。风险控制比追求收益更重要。
**专业投资三要素:**
1. **风险意识**:先看能亏多少,再看能赚多少
2. **数据支撑**:每个判断都要有依据
3. **系统思维**:把投资当成科学,不是艺术
**夏普比率简单算法:**
(投资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 ÷ 收益波动率
数值越高,投资能力越强
记住:散户看收益,专业看风险。能控制风险的投资者,才能在市场中活得更久。
作者“白水糖粥”推荐阅读《牛市起点:一万到亿万的投资人生》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69J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