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看到房价数据时,我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投资要跟着时代走。
7月5日,卖出锌锗股后的第三天。
我正在图书馆翻阅《中国统计年鉴》,准备写毕业论文。
突然,一组数据让我眼前一亮:
"2005年中国城市化率为42.99%,比2000年提高了6.77个百分点。"
"预计2010年将达到50%。"
看到这个数据,我的脑海中闪过一个想法:
如果中国要从42%的城市化率提升到60%甚至70%,那得需要多少房子?
我赶紧拿出计算器算了算:
中国总人口13亿,如果城市化率从42%提升到60%,意味着要有2.34亿人从农村迁移到城市。
这些人都需要房子!
而且,现在城市里的人收入在快速增长,很多人也有改善住房条件的需求。
这不就是一个巨大的投资机会吗?
我兴奋地跑回宿舍,打开电脑开始查资料。
越查,我越觉得这个逻辑说得通。
首先,从需求端看:
城市化是大趋势,每年都有上千万农民工进城。
这些人要结婚生子,要安家立业,都需要房子。
现在的城市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很多人住的还是老房子,有改善性需求。
年轻人结婚买房己经成了刚需,这个传统不会变。
其次,从供给端看:
土地是稀缺资源,特别是一线城市的土地越来越少。
政府控制土地供应,人为制造了稀缺性。
建筑成本在上涨,开发商的利润空间很大。
第三,从货币环境看:
银行利率很低,贷款买房很划算。
人民币对美元在升值,外资在流入。
政府在刺激经济,货币供应量在增加。
这些钱总要找地方去,房地产是最好的选择。
"这简首是完美的投资逻辑!"我兴奋地想。
"有色金属只是一个周期性机会,房地产可能是一个时代性机会!"
接下来几天,我开始疯狂研究房地产行业。
我发现这个行业有很多有趣的特点:
1. **高杠杆**:开发商可以用很少的自有资金撬动很大的项目。
2. **预售制**:房子还没建好就能卖,现金流很好。
3. **土地增值**:买了地放几年,光土地就能涨价。
4. **金融属性**:房子不只是消费品,也是投资品。
5. **政策敏感**:政府的态度对行业影响很大。
了解了这些特点后,我开始选择具体的投资标的。
经过仔细筛选,我锁定了一家知名的地产公司——万科A。
选择万科的理由很充分:
1. **龙头企业**:行业老大,品牌知名度高。
2. **土地储备**:在深圳、上海等一线城市有大量优质土地。
3. **财务稳健**:负债率合理,现金流良好。
4. **管理优秀**:王石团队经验丰富,执行力强。
5. **估值合理**:市盈率只有15倍,比很多公司都低。
7月12日,我做出了投资决定。
买入万科A:15.8元,5000股,投入79,000元。
这次我没有全仓,只用了大约55%的资金。
锌锗股的经历让我学会了分散风险。
买入后,我开始系统学习房地产行业的分析方法。
我发现房地产公司的关键指标和其他行业很不一样:
**土地储备**:就像粮仓,储备越多越有保障。
**销售面积**:首接反映公司的销售能力。
**毛利率**:体现公司的定价能力和成本控制。
**周转率**:反映资金使用效率,周转越快越好。
**预收账款**:预售收到的钱,越多说明销售越好。
这些指标就像体检报告,能全面反映一个地产公司的健康状况。
通过学习,我发现万科在这些指标上都表现不错。
特别是土地储备,万科在北京、上海、深圳都有大量储备。
这些城市的房价在快速上涨,万科的土地价值也在快速增值。
"这就相当于万科坐在金山上!"我兴奋地想。
买入万科后的第一周,股价表现平平,在15.5-16.2元之间震荡。
但我并不着急。
我知道房地产是个慢行业,不像有色金属那样大起大落。
而且我这次的投资计划是中长期的,准备持有半年以上。
7月20日,一个消息让地产股开始异动。
央行宣布加息,但同时表示要支持合理的住房需求。
市场解读为:政府要控制投机,但支持刚需。
这对优质地产公司是利好!
因为投机客减少,刚需客户的比例会增加。
而万科这样的品牌公司,正是刚需客户的首选。
当天,万科A涨了5%,收于16.6元。
我的账户浮盈了4000元。
虽然这个涨幅比起锌锗股的涨停不算什么,但我心里很踏实。
因为这次的投资逻辑更加扎实,风险更加可控。
7月底,我和小薇在学校食堂吃饭。
"明明,你最近买什么股票了?"她好奇地问。
"万科,"我说,"一家房地产公司。"
"房地产?"小薇有些意外,"你不是说房子太贵了吗?"
这让我想起以前我们逛楼盘时的情景。
当时看到动辄几千块一平米的房价,我们都觉得太贵了。
"现在我想通了,"我说,"贵有贵的道理。"
"中国这么多人要进城,房子怎么可能不贵?"
"而且政府印了这么多钱,钱总要找地方去。"
"房地产既是必需品,又是投资品,当然涨得快。"
小薇听得一头雾水:"什么必需品投资品的,我听不懂。"
我笑了笑:"简单说,就是大家既要住房子,又要用房子保值。"
"需求这么大,供应又有限,价格当然要涨。"
"那你觉得还能涨多久?"小薇问。
"至少还有十年!"我自信地说,"等中国的城市化率达到70%,房地产的黄金时代才算结束。"
说这话的时候,我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预测有多么准确。
事实上,在接下来的十多年里,中国房地产确实经历了史无前例的大牛市。
而那些在2005年买入优质地产股的投资者,都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8月初,万科开始发力。
股价从16.6元涨到18.5元,我的浮盈超过了1万元。
更重要的是,我收获了对宏观经济和行业分析的理解。
我开始明白,真正的投资高手不是预测股价涨跌,而是理解时代趋势。
有色金属的机会是全球经济复苏的结果。
房地产的机会是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必然。
只要能抓住这些大趋势,投资就不会太难。
但我没想到的是,地产股给我带来的不只是金钱上的收获,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机会...
可我没想到的是,地产股的表现比有色金属更加疯狂——当股价连续涨停时,我不仅收获了金钱,更收获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机会...
**李明投资小课堂(第46课):宏观趋势投资**
投资要跟着时代走,就像做生意要选对赛道。城市化、老龄化、消费升级...这些大趋势一旦形成,就会持续很多年。抓住一个大趋势,胜过十个小技巧。
**宏观投资三要素:**
1. **人口结构**:决定长期需求方向
2. **政策导向**:影响资源配置方式
3. **技术进步**:创造新的投资机会
记住:个股会涨跌,但趋势的力量无法阻挡。
(http://www.220book.com/book/69J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