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底的那次调整,让我第一次明白什么叫"账面富贵如浮云"。
6月20日,周一。
早上9点15分,我像往常一样坐在网吧里等待集合竞价。但今天的开盘让我心里一沉。
600XXX 集合竞价:8.78元,低开-2.2%!
"怎么回事?"我心里咯噔一下。上周五还收在8.98元的高位,周末也没什么特别的利空消息,为什么会低开这么多?
9点30分正式开盘后,情况变得更糟。股价不但没有回升,反而继续下跌:
8.78元→8.65元→8.52元→8.43元...
我眼睁睁地看着股价一路下滑,心情也随之跌入谷底。到了10点半,股价己经跌到了8.35元,跌幅超过7%!
我的账面浮盈瞬间变成了浮亏!
买入成本:8.42元
当前价格:8.35元
浮亏:8.42-8.35 = 0.07元/股
总浮亏:0.07元 × 950股 = 66.5元
虽然只是小幅亏损,但这种从天堂跌到地狱的感觉让我难以承受。一周前还是500元的浮盈,现在竟然变成了亏损!
"兄弟,你的股票也跌了?"旁边那个熟悉的工人师傅凑过来,"今天整个市场都不太好,我的几只股票都在跌。"
"是啊,"我苦笑着点头,"上周还赚着钱呢,这就又亏了。"
"股市就是这样,"师傅安慰我,"涨涨跌跌很正常。你看上证指数,这两天也在调整。可能是获利盘出货,过几天就好了。"
他的话让我稍微安心一些,但内心的焦虑却挥之不去。
6月21日,周二。
更糟糕的事情发生了。我的太阳能股票继续下跌,开盘就跌到了8.23元,两天累计跌幅超过8%!
账面浮亏扩大到:
(8.42-8.23) × 950 = 180.5元
180元的亏损!这相当于我一个月的伙食费!
更要命的是,这己经接近我设定的止损位7.8元了。按照这个跌势,很可能明天就要触及止损线。
我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
- 是不是选错了股票?
- 是不是买入时机不对?
- 是不是应该早点卖出止损?
这两天我食不甘味,连食堂里最爱的红烧肉都觉得没味道。室友们很快发现了我的异常。
"明哥,这两天怎么了?总是皱着眉头。"小胖关心地问。
"别告诉我你的股票跌了?"小胖开玩笑地说。
我苦笑:"涨得快,跌得也快。我算是明白什么叫风险了。"
"跌了多少?"学霸室友问。
"180块,"我有气无力地说,"两天就把一周的盈利全跌没了,还倒亏了。"
"这就是股市的残酷,"学霸室友摇摇头,"我早说过风险很大,你偏不听。现在知道厉害了吧?"
"现在怎么办?要不要止损?"小胖问。
这个问题我也在纠结。按照之前制定的策略,跌破7.8元就应该止损出局。但现在距离止损位只有0.43元的空间,万一明天就触及了怎么办?
要不要提前止损?
晚上,我翻开《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想找找答案。书中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
"在股市中,最重要的器官不是大脑,而是胃。你必须有足够强的胃来承受波动。"
我摸着自己因为紧张而有些绞痛的胃,苦笑着想:"看来我的胃还需要锻炼。"
6月22日,周三。
这一天,我几乎是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网吧。如果股价继续下跌,很可能就要止损了。
集合竞价显示:8.18元,继续低开!
我的心沉到了谷底。这个价格距离止损位7.8元只有0.38元了!
但就在我准备挂出止损单时,论坛上的一个帖子吸引了我的注意。
发帖人ID叫"价值猎人",是论坛里的知名大神,经常发一些深度分析帖。这次的帖子标题是:
《股改进入深水区,真金不怕火炼》
我点击进入,详细阅读了这篇长达3000字的分析文章:
"各位投资者,最近市场的调整让很多人开始恐慌,特别是一些概念股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调。但我要说的是,这种调整恰恰是股改进入深水区的必然表现。
首先,我们要理解股改的深层逻辑。这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制度变革,更是中国资本市场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重要标志。在这个过程中,市场必然会经历剧烈的波动和重新定价。
其次,对于真正有价值的公司,短期的调整只是洗盘。那些基本面扎实、符合国家政策方向、具有长期成长潜力的企业,最终都会回归其内在价值。
以新能源行业为例,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大趋势不可逆转。国际油价持续上涨、环保要求日益严格、技术进步降低成本,这些因素都支撑着新能源行业的长期发展。
当前的调整,更多的是资金面的技术性调整,而非基本面的恶化。一些获利盘的了结、新股发行的资金分流、市场情绪的波动,都会造成短期的价格扭曲。
我的建议是:
1. 如果你买的是垃圾股,果断止损
2. 如果你买的是优质公司,坚定持有
3. 如果有闲置资金,可以考虑适当加仓
记住巴菲特的话: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别人贪婪时我恐惧。
现在,正是考验投资者定力的时候。真金不怕火炼,好公司终将脱颖而出。"
看完这个帖子,我如醍醐灌顶。
对啊!我买的是基本面优秀的公司,PE只有25倍,远低于行业平均;公司业绩持续增长,行业前景广阔。现在的下跌,很可能只是技术性调整。
如果我现在恐慌性止损,岂不是正中了主力的圈套?
我想起彼得·林奇书中的另一句话:"股市短期是投票机,长期是称重机。"
短期的投票可能被情绪左右,但长期的称重一定会回归价值。我现在要做的,不是恐慌性止损,而是在恐慌中保持冷静。
想到这里,我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不但不止损,反而要在低位加仓!
我查看了一下账户余额,还有约2000元的可用资金。如果在8.15元左右的位置小幅加仓200元,相当于买入24股,可以进一步摊薄成本。
但这个决定需要巨大的勇气。万一判断错误,亏损就会进一步扩大。
我在电脑前坐了足足半小时,反复权衡利弊。最终,我选择相信自己的判断,相信"价值猎人"的分析。
上午10点30分,当股价跌到8.15元时,我果断下单:
买入600XXX,24股,成交价8.15元,成交金额196元。
买入后,我的持仓变为:
- 原有950股,成本8.42元
- 新增24股,成本8.15元
- 平均成本:(950×8.42+24×8.15)÷974 = 8.414元
虽然只是小幅加仓,但这个动作的象征意义重大。它代表着我从恐慌转向理性,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出击。
下午的走势证明了我的判断。
股价在8.15元附近止跌企稳,然后开始缓慢回升:
8.15元→8.25元→8.38元→8.45元...
到了收盘时,股价竟然涨到了8.52元,全天涨幅3.55%!
我兴奋地计算着收益:
当前市值:974股 × 8.52元 = 8302元
总投资:8000元 + 196元 = 8196元
浮盈:8302元 - 8196元 = 106元
从浮亏180元到浮盈106元,一天之内账面变化近300元!
更重要的是,我通过这次经历学会了在恐慌中保持冷静的重要性。
6月23日,周西。
好消息接踵而来。
早上开盘前,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太阳能发电产业,力争到2010年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30万千瓦。
这个消息对太阳能行业来说简首是重大利好!
果然,开盘后新能源板块集体大涨:
- 我的600XXX高开5.2%,开盘价8.96元
- 其他太阳能股票涨幅普遍超过6%
- 整个新能源板块成为市场最亮的明星
到收盘时,我的股票涨到了8.67元,涨幅1.76%。
账面情况:
当前市值:974股 × 8.67元 = 8444元
总投资:8196元
浮盈:248元
收益率:3.02%
重新盈利了!而且盈利比之前还要多!
那一刻,我深刻理解了"黎明前的黑暗"这个词的含义。
如果我在最恐慌的时候止损出局,就永远享受不到反弹的喜悦。是那个"价值猎人"的帖子和自己的理性分析救了我,让我在关键时刻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晚上回到宿舍,室友们看到我重新焕发的神采,都知道股票反弹了。
"明哥,今天怎么样?"小胖迫不及待地问。
"大反弹!不但回本了,还盈利248元!"我兴奋地说。
"我靠!真的假的?"小胖瞪大眼睛,"前天还亏着钱呢,今天就盈利了?"
"这就是股市的魅力,"我感慨地说,"涨跌都在一念之间。关键是要有定力,能在恐慌中保持冷静。"
学霸室友也过来看了看我的账户:"不错,看来你确实学到了东西。不过记住,这种大起大落的日子还会有很多,心态要稳。"
"放心,"我点点头,"这次经历让我成长了很多。我己经学会在恐慌中寻找机会了。"
正当我沉浸在重新盈利的喜悦中时,手机突然响了。
是小薇发来的短信:"明明,我们需要好好谈谈。关于你炒股的事..."
这个语气,让我预感到暴风雨即将来临。
这次调整让我第一次体验了从盈利到亏损的心理折磨,也学会了在恐慌中保持理性的重要性。
**市场调整的常见原因:**
1. **获利了结**:前期涨幅较大,投资者落袋为安
2. **资金分流**:新股发行、其他投资机会出现
3. **情绪传染**:局部恐慌扩散到整个市场
4. **技术性回调**:超买后的自然回归
**止损vs坚持的判断标准:**
*应该止损的情况:*
- 基本面发生根本性恶化
- 买入逻辑被证明错误
- 行业或政策环境发生不利变化
- 技术面出现趋势性破位
*可以坚持的情况:*
- 基本面依然良好
- 买入逻辑没有改变
- 只是短期技术性调整
- 行业长期前景依然乐观
**加仓的时机和策略:**
1. **确认不是趋势性下跌**:通过基本面和技术面双重验证
2. **分批加仓**:不要一次性投入过多资金
3. **控制总仓位**:加仓后的总仓位不应超过风险承受能力
4. **设置新的止损位**:根据新的成本价重新设定风险控制线
**心理层面的感悟:**
*彼得·林奇的"胃论":*
投资成功的关键不是智商,而是承受波动的心理素质。很多人有很好的选股能力,但在波动中失去了理性。
*恐慌中的机会:*
市场最恐慌的时候往往蕴含着最好的机会,但这需要极强的心理素质和独立判断能力。
**"价值猎人"的启示:**
在信息不对称的年代,一个有价值的分析帖子可能改变投资者的命运。学会识别有价值的信息源,比盲目跟风更重要。
我这次的加仓策略虽然成功了,但带有很大的运气成分。对于新手来说,严格执行止损策略可能更安全。只有当你对公司基本面有深入了解,对行业趋势有准确判断时,才可以考虑在调整中加仓。
这次经历让我明白:投资最难的不是选股,而是在波动中保持理性。
(http://www.220book.com/book/69J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