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章 绝对精神与精神异化

小说: 异化与异化   作者:圣莲悟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异化与异化 http://www.220book.com/book/69NB/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黑格尔哲学里,绝对精神是“目标”,精神异化是绝对精神实现自身的“必经手段”——异化不是对精神的破坏,而是它“走出自身、最终回归自身”的核心环节,二者是“目的”与“过程”的关系。

1. 先明确核心定义:两个概念的本质

要理解二者关系,必须先区分“绝对精神”和“异化”的具体所指:

- 绝对精神:前文己提,是黑格尔体系的“终极本体”,本质是“宇宙理性”。

它的终极目标是:从最初的“抽象、混沌的整体”,通过一系列运动,最终变得“具体、清晰”——也就是既实现了对世界的“创造”(外化为自然、社会),又实现了对自身的“认识”(知道“我就是这个世界的本质”)。

- 精神异化(Entfremdung):核心是“精神把自己变成了‘异于自己的东西’”。

简单说,就是A本来是A,却主动把自己变成了B,B看起来是“陌生的、和A对立的”,但本质上还是A的延伸。

比如:你(A)写了一本书(B)。书一旦写完,就成了“独立于你”的东西——别人可以评价它、甚至批判它,它看起来是“异于你的存在”,但这本书的内容、思想,本质还是你精神的产物。这就是一种简单的“精神异化”。

异化是绝对精神“实现自我的唯一路径”

绝对精神要从“抽象”变“具体”,不能只在脑子里想(纯逻辑阶段),必须“走出去”——把自己“变成”外部世界(自然、社会、个体),这个“走出去并变成异己之物”的过程,就是异化。它分三步完成,每一步都依赖异化:

第一步:精神→自然(异化出“非精神的物质世界”)

绝对精神的起点是“纯逻辑概念”(比如“存在”“因果”),但纯概念是空洞的,它必须“异化自身”,把自己变成“和精神完全相反的东西”——也就是没有意识、没有理性的自然(山河、动物、物理规律)。

这一步的意义:精神通过异化,终于有了“可感知的载体”,不再是飘着的抽象概念。就像一个作家,只有先把脑子里的想法(抽象精神)写成文字(异化出的物质载体),想法才有了“存在的形态”。

圣莲悟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第二步:自然→人(异化出“有自我意识的个体”)

自然发展到最高阶段,会异化出“人”——人是“精神的复归”:既有自然的物质身体(继承了自然的异化形态),又有精神的自我意识(能思考、有理性)。

但此时的人,还处于“个体精神”的阶段,会把“自己”和“绝对精神”当成两回事——比如你会觉得“我的想法是我的,和‘宇宙理性’没关系”,这其实是精神的“二次异化”:绝对精神通过人这个载体,又异化出了“个体的、主观的精神”,看起来和“整体的、客观的绝对精神”是对立的。

第三步:个体精神→绝对精神(异化的扬弃:回归整体)

人不会一首停留在“个体主观”阶段。通过家庭、社会、国家的发展(前文提到的“环节”),个体逐渐意识到:“我的理性、我的意志,其实和社会规则、国家秩序是一致的,而这些规则和秩序,本质就是绝对精神的体现”。

这时,个体精神不再把自己当成“异于绝对精神的东西”,而是主动“回归”到绝对精神中——这个过程叫“扬弃(Aufhebung)”:不是消灭异化,而是把异化出来的“个体精神”,重新整合进绝对精神的整体里,让绝对精神从“异化的分散状态”,变回“既包含所有异化成果、又实现自我统一的完整状态”。

异化是绝对精神的“自我探险”

绝对精神就像一个探险家:

- 它从“家”(抽象整体)出发,故意把自己“打扮成陌生人”(异化出自然、个体),去外面的世界(现实)闯荡;

- 一路上,它通过“陌生人”的视角(个体的经历、社会的发展)认识世界,也认识“打扮后的自己”;

- 最后,它摘掉伪装(扬弃异化),发现“原来我闯的世界、遇到的人,都是我自己的一部分”,于是带着所有经历(异化的成果)回到“家”,这时的“家”,己经不是原来空无一物的家,而是装满了内容的“完整整体”——这就是绝对精神的最终实现,而异化,就是它探险路上必不可少的“伪装和经历”。



    (http://www.220book.com/book/69N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异化与异化 http://www.220book.com/book/69NB/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