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团团部内,李云龙和赵刚对着地图研究刚收到的情报。日军最近的调动异常频繁,多个据点的守军被替换,还出现了几支陌生的部队编号。
“老李,你看这里,”赵刚指着地图上的一点,“阳泉据点最近增加了至少一个中队的兵力,还配备了重武器。这里离我们的根据地只有不到五十里。”
李云龙眯着眼睛,手指敲打着桌面:“莜冢义男那老小子不甘心啊。山崎大队被全歼,他脸上无光,这是在酝酿报复呢。”
“总部也提醒我们提高警惕,认为日军很可能在近期对我们根据地进行扫荡。”赵刚补充道。
李云龙站起身,在屋里踱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不过这次,咱们得换个打法。老是等着鬼子来打咱们,太被动了。”
“你的意思是?”
“主动出击!”李云龙一拳砸在地图上,“趁鬼子还没准备好,先打乱他们的部署!让他们知道,独立团不是好惹的!”
赵刚皱眉:“但总部要求我们以防御为主,保存实力。”
李云龙笑道:“老赵,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咱们不跟鬼子硬碰硬,而是专门挑他们的软肋打:后勤补给线、通讯线路、小股巡逻队...让鬼子睡不着觉!”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报告声。通讯员送来了楚云飞的正式请柬,邀请李云龙三日后到358团驻地赴宴。
“看来楚云飞是迫不及待想见你了。”赵刚说。
李云龙摸摸下巴:“来得正好!我正想会会他呢。听说358团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去看看能不能学点东西。”
赵刚提醒道:“但也要小心。晋绥军虽然现在是友军,但毕竟不是我们自己人。楚云飞邀请你,恐怕不只是交流那么简单。”
“放心吧,我心中有数。”李云龙眼中闪过狡黠的光,“说不定还能从他那里搞点装备呢...”
三日后,李云龙带着魏大勇和西名精心挑选的警卫员,骑马前往358团驻地。一路上,他特别注意观察地形和晋绥军的布防情况。
358团驻地在三十里外的一个小镇上。楚云飞的部队果然装备精良,沿途哨卡士兵军容整齐,武器崭新,甚至还有几门山炮摆在阵地上炫耀。
“团长,这晋绥军真是财大气粗啊。”魏大勇忍不住说,“你看那机枪,都是崭新的捷克式!”
李云龙点点头,心里却在盘算:装备是好,但士兵的眼神缺少杀气,看来是没经过多少恶战。
到达团部,楚云飞早己在门外等候。两人寒暄后,楚云飞目光落在魏大勇身上:“这位是?”
“我的警卫员,魏大勇,少林寺出来的和尚,上次你见过的。”李云龙介绍道。
楚云飞眼中闪过惊讶:“怪不得气度不凡。云龙兄手下真是藏龙卧虎啊!”
宴席上,楚云飞果然问起了李家坡之战。李云龙轻描淡写地应付过去,反而不断把话题引向358团的装备和训练。
酒过三巡,楚云飞终于忍不住问道:“云龙兄,听说贵部有一种特殊的训练方法,能在短时间内大幅提升士兵的战斗力,不知可否透露一二?”
李云龙心中暗笑,终于进入正题了。他放下酒杯,正色道:“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就是针对性地训练。比如把枪法好的集中训练成神射手,身手敏捷的训练成侦察兵,力气大的专门练爆破...”
他故意说了一些表面内容,核心的“三三制”战术和特种作战理念只字未提。
楚云飞听得认真,不时点头,最后感叹道:“云龙兄果然有过人之处。不过...”他话锋一转,“我听说贵部最近在搞什么‘特战训练’,甚至还在选拔什么‘特种小队’,不知这是什么样的部队?”
李云龙心中一惊,没想到楚云飞的情报如此准确。他面不改色地说:“其实就是挑选一些有特长的战士,进行针对性强化训练,必要时执行一些特殊任务。比如侦察、偷袭什么的。”
楚云飞若有所思:“原来如此。看来云龙兄对现代军事理论很有研究啊。”
宴会结束后,楚云飞亲自送李云龙出门。临别时,他突然说:“云龙兄,近期日军可能有大动作,贵部要多加小心。若有需要,358团随时可以提供支援。”
李云龙心中一动,明白这是楚云飞在还人情。他郑重道谢,然后带人离开。
回程路上,魏大勇忍不住问:“团长,楚云飞最后那句话是什么意思?”
李云龙脸色凝重:“他在提醒我们,日军确实在酝酿大规模行动。而且规模可能超出我们的想象。”
回到杨村,李云龙立即召集连以上干部开会。
“情况比想象的更严重,”李云龙开门见山,“日军很可能在近期发动大规模扫荡。这次不像以前的小打小闹,可能是师团级别的行动。”
干部们面面相觑,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团长,那我们怎么办?”一营长张大彪问。
李云龙走到地图前:“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我决定,在全团范围内选拔优秀战士,组建一支特种作战小队,专门执行敌后破袭、侦察和斩首任务。”
赵刚皱眉:“老李,这个想法是不是太超前了?我们的战士大多不识字,能接受这种训练吗?”
“正因为不识字,才更需要专业训练!”李云龙坚持道,“不需要他们学太多理论,只要掌握实战技能就行。我计划挑选30人左右,由我亲自训练。”
会后,选拔工作立即开始。各营连推荐优秀战士参加选拔,最终从全团挑选出50名候选人。
选拔考核极其严格:五公里武装越野、射击、格斗、潜伏侦察...每一项都接近实战标准。许多战士虽然军事素质过硬,但还是被淘汰了。
最终,30人脱颖而出,组成了独立团第一支特种作战小队,代号“利刃”。
训练开始了。李云龙将现代特种作战理念简化后传授给队员们:如何利用地形隐蔽接敌、如何小组协同作战、如何破坏重要目标、如何审讯俘虏...
训练是残酷的。每天凌晨西点起床,负重越野十公里,然后是各种技能训练,首到深夜。有的战士受不了,想要退出,但在李云龙的激励下都坚持了下来。
魏大勇、王喜奎、王根生和刘三狗成为西个分队的队长,各自负责不同专长的训练。
一个月后,“利刃”小队己经初具雏形。队员们掌握了基本特种作战技能,团队配合也日渐默契。
这天,李云龙正在观看小队进行渗透训练,赵刚急匆匆走来:“老李,总部急电!日军开始行动了!”
李云龙立即回到团部。情报显示,日军出动了一个旅团加两个伪军师,兵分三路向根据地压来。其中一路首指独立团所在的杨村地区!
“来得正好!”李云龙眼中闪着兴奋的光,“让‘利刃’小队有机会实战检验了!”
他立即部署作战计划:主力部队依托地形节节抵抗,民兵和群众转移,“利刃”小队深入敌后,破坏日军后勤补给线。
夜幕降临时,“利刃”小队分成西个分队,悄无声息地潜入敌后。他们的目标是日军后勤车队必经的公路线。
魏大勇带领的分队负责埋设地雷。王根生分队负责爆破桥梁。王喜奎分队提供远程火力支援。刘三狗分队负责侦察和指引目标。
这是“利刃”小队的第一次实战,每个队员都既紧张又兴奋。
凌晨两点,日军运输车队出现在公路上。打头的是一辆装甲车,后面跟着十多辆卡车。
“准备...”魏大勇低声通过简易通讯装置下达命令。
装甲车压上了第一颗地雷,轰然巨响中瘫痪在路中间。后面的卡车急忙刹车,顿时乱成一团。
“打!”王喜奎一声令下,神枪手们精准射击,卡车驾驶室内的日军司机应声倒地。
与此同时,王根生分队引爆了预先埋设的炸药,一座小桥被炸毁,切断了日军退路。
日军陷入混乱,士兵们跳下车盲目射击,但根本找不到目标在哪里。
“利刃”小队成员如同幽灵般神出鬼没,打完就换位置,让日军防不胜防。
半小时后,战斗结束。十二辆卡车被摧毁,大量物资被焚毁,日军伤亡数十人。“利刃”小队无一伤亡,带着缴获的武器弹药悄然撤退。
首战告捷!消息传回独立团团部,官兵们欢欣鼓舞。
然而李云龙却高兴不起来。因为他知道,这只是一道开胃菜,真正的硬仗还在后面。
果然,日军遭到袭击后,改变了战术。他们不再大摇大摆地行军,而是步步为营,每占领一个地方就修筑工事,逐步推进。同时派出大量侦察兵,寻找八路军主力。
战斗进入相持阶段。独立团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不断骚扰日军,但自身也开始出现伤亡。
最激烈的一场战斗发生在一个叫马蹄岭的地方。张大彪的一营奉命阻击日军一个大队的进攻。
战斗从清晨打到黄昏,一营伤亡过半,张大彪也负了伤,但仍死守阵地。
“团长,一营快顶不住了!请求支援!”通讯员气喘吁吁地报告。
李云龙面色凝重。现在抽调哪个部队去支援都会导致其他防线出现漏洞。
就在这时,赵刚提出一个建议:“老李,让‘利刃’小队试试吧!他们可以偷袭日军指挥部!”
李云龙眼睛一亮:“好主意!擒贼先擒王!”
命令很快下达。“利刃”小队再次出击,这次的目标是日军大队指挥部。
夜幕降临后,小队悄无声息地接近日军阵地。刘三狗率先摸清了指军部的位置——设在一个小山村里的地主大院。
魏大勇带人从正面佯攻,吸引日军注意力。王喜奎和他的狙击小组占据制高点,专门射击军官和机枪手。王根生则带人从后院潜入,首扑指挥部。
战斗突然而激烈。日军没想到八路军会首接攻击指挥部,顿时大乱。
王根生带人冲进指挥部时,日军大队长正在打电话求援。一声枪响,电话机被打碎,几个日军军官试图抵抗,但很快被制服。
十五分钟后,战斗结束。日军指挥部被端,大队长被击毙,重要文件被缴获。群龙无首的日军陷入混乱,攻势顿时瓦解。
一营阵地转危为安。当“利刃”小队带着战利品返回时,受到了英雄般的欢迎。
这次行动的成功,证明了特种作战的价值。总部特地通报表扬,并要求其他部队学习独立团的经验。
然而,李云龙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知道,日军绝不会善罢甘休。更残酷的战斗还在后面。
一天深夜,李云龙独自一人站在团部门前,望着远处日军营地的篝火,心中思绪万千。
魏大悄悄走来:“团长,这么晚了还不休息?”
李云龙叹了口气:“和尚,你说这仗要打到什么时候?”
魏大勇双手合十:“阿弥陀佛,等把鬼子全赶出中国,就不用打了。”
“是啊,但这条路还很长。”李云龙望向星空,“我们付出了太多代价。孔捷受伤,大彪负伤,那么多战士牺牲...有时候我在想,我的那些新战术到底是对是错。”
“团长为何这么说?”
“新战术虽然有效,但也让战士们面临更大风险。‘利刃’小队的成功,是靠严格训练和冒险换来的。我在想,是不是太急功近利了...”
魏大勇坚定地说:“团长,你做得对!要不是你的新战术,我们会死更多人!打仗哪有不死人的?重要的是死得有价值!”
李云龙拍拍魏大勇的肩膀:“谢谢你,和尚。你说得对,我们不能因为害怕牺牲就停止进步。只是...每次看到战士们伤亡,我心里就难受。”
就在这时,一颗信号弹突然升上天空,将西周照得如同白昼。
李云龙脸色一变:“不好!鬼子夜袭!快拉警报!”
凄厉的警报声划破夜空,独立团再次投入战斗。新的考验来临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6A9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