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9章 忠勇相随情义深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从钢七连到独立团:李云的极限置 http://www.220book.com/book/6A9O/ 章节无错乱精修!
 

十字岭的硝烟尚未散尽,日军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扫荡。筱冢义男如同输红了眼的赌徒,将更多兵力投入对八路军残部的清剿中。独立团残存的三十多人,在李云带领下,艰难地穿梭在山林之间,躲避着日军的追捕。

“团长,这样下去不是办法。”赵刚的伤势稍有好转,但脸色依然苍白,“战士们太疲惫了,需要休整。”

李云看着身后那些伤痕累累却依然坚持行军的战士,心中一阵酸楚。这些日子,他们转战数百里,历经大小战斗十余次,全凭一股不屈的意志在支撑。

“前面是赵家峪,”李云查看地图,“那里地形复杂,群众基础好,我们可以在那里暂作休整。”

赵家峪是个位于山谷中的小村庄,只有三十多户人家。村民们见到八路军到来,热情地腾出房屋,拿出本就不多的粮食招待战士们。

然而安宁并未持续多久。第二天拂晓,哨兵急匆匆跑来报告:“团长,大批日军正向赵家峪开来!至少有一个大队的兵力!”

李云猛地站起身:“全体准备战斗!老乡们立即转移!”

村民们虽然惊慌,但在村干部组织下,迅速向村后山区撤离。李云则带领战士们利用村庄地形,准备迎击日军。

“团长,日军兵力太多,硬拼不是办法。”赵刚担忧地说。

李云观察着越来越近的日军队伍,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我们不硬拼,跟他们玩‘挑帘战’!”

所谓“挑帘战”,是八路军在反扫荡中创造的一种战术。即先放日军进村,然后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在巷道、院落中与敌周旋,使日军的火力优势无法发挥。

李云迅速部署:“张大彪,带你的人占据村东头那几处院落;沈泉,你们负责村西头;王喜奎,带你的人上房顶,专打军官和机枪手;其余人跟我守在村中心。”

他又特别嘱咐:“记住,不要过早暴露火力,等鬼子全部进村后再打。我们的目的是拖住敌人,为老乡转移争取时间。”

战士们迅速进入预定位置,村庄顿时陷入一种诡异的寂静中。

日军大队长佐藤傲慢地看着这个安静的小村庄,对部下说:“八路军己经被皇军打怕了,看见我们来了就逃跑。进村搜查,发现粮食全部带走,村庄烧毁!”

日军士兵放松警惕,大摇大摆地进入村庄。他们三五成群,开始挨家挨户搜查。

就在这时,李云一声令下:“打!”

顿时,寂静的村庄变成了杀戮战场。房顶上的狙击手精准射击,巷道中的战士突然杀出,院落里飞出密集的手榴弹。

日军猝不及防,顿时陷入混乱。在狭窄的巷道中,他们的重武器无法发挥作用,只能与八路军展开近战。

这正是李云想要的效果。独立团战士虽然人少,但个个都是百战余生,近战格斗更是他们的强项。魏大勇更是如猛虎入羊群,一根缴获的日军军曹指挥刀舞得虎虎生风,连续劈倒数个日军。

战斗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日军伤亡惨重,却无法完全控制村庄。佐藤大怒,调来炮兵,准备轰平赵家峪。

“团长,鬼子把炮拉上来了!”观察哨急忙报告。

李云面色一沉:“通知各部队,准备撤退!按预定方案,夜间分两路突围!”

夜幕降临,日军暂停进攻,但将村庄团团围住,准备天亮后再行进攻。他们不知道的是,八路军正在悄悄准备突围。

深夜,乌云遮月,正是突围的好时机。李云将部队分为两组:一组由赵刚带领,向西北方向突围;一组由自己带领,向东南方向突围。

“老赵,你的伤还没好,小心些。”李云叮嘱道,“突围后到黑云岭会合。”

赵刚点头:“老李,你也保重。”

两组人马悄无声息地开始行动。李云这一组只有十余人,但都是精锐。他们利用夜色掩护,悄悄接近日军包围圈薄弱处。

“等等,”李云突然摆手,“有日军巡逻队。”

一队日军巡逻兵正从不远处经过,探照灯不时扫过地面。战士们屏息静气,隐藏在阴影中。

待巡逻队过去后,李云低声道:“快走!”

他们快速穿过一片开阔地,眼看就要突破包围圈,突然,一束探照灯光照了过来!

“被发现啦!快跑!”李云大喊。

顿时,枪声大作。日军哨兵开火,更多的日军向这边涌来。

“爆破组,炸开缺口!”李云命令。

两名战士冲向日军铁丝网,安置炸药。“轰”的一声,炸开一个缺口。

“冲啊!”李云率先冲出,手中的冲锋枪喷出火舌。

战士们紧随其后,与日军展开激战。就在这关键时刻,李云突然感到一阵头晕目眩,浑身发冷,手脚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

“团长,你怎么了?”身边的战士发现异常。

“没...没事...”李云咬紧牙关,强撑着继续射击。但他知道,自己这是打起了摆子(疟疾)。在这个缺医少药的年代,疟疾足以致命。

战士们掩护着李云,终于杀出重围,消失在茫茫夜色中。日军追了一阵,因害怕夜间中伏,只得放弃追击。

突围成功后,战士们找到一处隐蔽的山洞暂时休息。李云的情况越来越糟,时而高烧不退,时而寒冷颤抖,意识也开始模糊。

“团长这是打摆子了!”一个有经验的战士判断,“必须尽快搞到奎宁,否则性命难保!”

但在这荒山野岭,到哪里去找药?战士们心急如焚,却无计可施。

第二天,李云稍有好转,坚持要继续赶路。他们沿着山路向黑云岭方向前进,希望能与赵刚那一路会合。

行进途中,他们突然听到远处传来枪声和哭喊声。

“是赵家峪方向!”一个战士判断。

李云强撑病体:“去看看情况,可能是老乡们遇到麻烦了。”

他们悄悄接近声音来源,只见一队日军正在扫荡一个小村庄。村民们被驱赶到村中空地上,日军士兵正在抢掠财物,欺凌妇女。

“畜生!”战士们义愤填膺,纷纷请战。

李云虽然病重,但看到这一幕,眼中喷出怒火:“准备战斗!掩护老乡撤退!”

“团长,你的身体...”战士担忧地说。

“执行命令!”李云斩钉截铁,“我们不能眼睁睁看着乡亲们遭殃!”

他们占据有利地形,突然向日军开火。日军猝不及防,顿时陷入混乱。村民们趁机西散逃跑。

日军很快反应过来,开始组织反击。兵力悬殊,八路军处境危险。

“撤!向山区撤退!”李云下令。

战士们边打边撤,吸引日军追击,为村民逃跑争取时间。然而李云病情突然加重,一个踉跄几乎摔倒。

“团长!”魏大勇急忙扶住他。

“别管我,带同志们撤!”李云推开魏大勇,举枪射击。

日军越来越近,包围圈逐渐形成。魏大勇眼见情况危急,突然一记手刀击在李云的颈后。李云软软倒下,失去了意识。

“对不起,团长,俺不能让你死在这里。”魏大勇喃喃自语,背起李云,向山林深处狂奔。

其他战士奋力阻击,掩护魏大勇撤退。最终,大部分战士壮烈牺牲,只有少数人突围而出。

魏大勇背着李云,凭借过人的体力和对地形的熟悉,终于摆脱了日军的追击。他找到一处废弃的农舍,将李云安置在内。

“水...水...”李云在昏迷中呻吟。

魏大勇急忙找水,小心翼翼地喂给李云。看着团长因病痛而憔悴的面容,这个铁打的汉子不禁流下眼泪。

“团长,你一定要撑住啊...”魏大勇喃喃道。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日军搜山的声响。魏大勇警惕地握紧枪,透过门缝观察。

一队日军正在附近搜查,逐渐向农舍靠近。

魏大勇心一横,决定冒险引开日军。他轻轻将李云藏在屋内的地窖中,用杂物掩盖好入口,然后向相反方向跑去,故意制造声响。

“那边有人!”日军果然被引开。

魏大勇凭借敏捷的身手,与日军周旋了半个多小时,最终成功摆脱追兵,返回农舍。

然而他刚回到农舍附近,就发现又有一队日军正在搜查这一带。这次,日军首接向农舍走来!

魏大勇心急如焚,却无法接近。眼看日军就要进入农舍,突然,另一侧响起了枪声!

这队日军猝不及防,顿时倒下数人。其余日军慌忙寻找掩护,向枪声方向还击。

魏大勇趁机溜进农舍,确认李云安全后,透过窗户观察外面的战斗。

只见一队“伪军”正在与日军交火,但他们的战术动作明显是八路军风格。更让魏大勇惊喜的是,带队的那个人身影十分熟悉——是赵刚政委!

原来,赵刚那一路突围成功后,按照预定路线向黑云岭转移。途中,他们俘虏了一队驻守的伪军。赵刚灵机一动,让战士们换上伪军服装,伪装成伪军行军。

这样既避免了与日军交火,又能大摇大摆地行动。途中,他们与赵家峪的民兵会合,得知李云那一路突围失利,团长生病失踪的消息。

在妇救会主任杨秀芹的帮助下,他们沿着可能路线寻找李云。杨秀芹是本地人,熟悉地形,判断李云可能藏身的几个地点。

就在他们搜寻时,恰好遇到日军正在搜查农舍。赵刚果断下令开火,这才有了魏大勇看到的一幕。

赵刚部队虽然人数不多,但出其不意,打得日军措手不及。加上民兵熟悉地形,从侧翼袭击,日军很快溃败。

战斗结束后,赵刚急忙带人进入农舍。

“政委!”魏大勇激动地迎上去。

“和尚!团长呢?”赵刚急切地问。

魏大勇带领赵刚来到地窖,轻轻移开遮盖物。李云依然昏迷不醒,脸色苍白。

赵刚检查后脸色凝重:“团长病得很重,必须立即治疗。”

杨秀芹上前说:“我知道有个地方可以暂时安置李团长。村里有个老中医,虽然被鬼子杀害了,但他的药铺还在,应该能找到一些药材。”

事不宜迟,赵刚命令战士们制作简易担架,小心地将李云抬出农舍。在杨秀芹带领下,他们来到一处隐蔽的山村。

老中医的药铺果然还在,虽然被日军破坏过,但仍有一些药材散落在地。杨秀芹辨认出治疗疟疾的常山、草果等药材,立即煎药为李云服用。

服下药后,李云的病情逐渐稳定,虽然仍在发烧,但不再剧烈颤抖。

赵刚松了口气,对杨秀芹说:“秀芹同志,谢谢你。没有你的帮助,团长就危险了。”

杨秀芹摇摇头:“赵政委客气了。李团长和独立团为我们老百姓打了那么多仗,这点帮助是应该的。”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李云在杨秀芹和战士们的精心照料下,病情逐渐好转。虽然身体还很虚弱,但己经能够坐起来说话。

“老赵,部队情况怎么样?”李云一醒来就问部队情况。

赵刚汇报:“我们这一路突围出来二十多人,加上原来留守的人员,现在大约有五十人。鬼子还在疯狂扫荡,但我们己经与总部取得了联系。”

李云点点头:“总部有什么指示?”

“总部要求我们暂时隐蔽休整,等待反攻时机。同时尽可能收拢失散人员,恢复战斗力。”

李云沉思片刻:“我们不能一味隐蔽。鬼子越是疯狂,后方就越是空虚。我们应该组织小分队,主动出击,打击鬼子的补给线和薄弱环节。”

赵刚担忧地说:“可是你的身体...”

李云摆摆手:“我没事。让和尚带利刃小队剩余人员行动,我在后方指挥。”

正说着,外面突然传来哨兵的警报声:“日军来了!”

众人顿时紧张起来。赵刚立即命令:“准备战斗!掩护团长和老乡转移!”

李云却挣扎着站起来:“等等,听枪声,来的日军不多。可能是小股搜山部队。我们设个埋伏,吃掉他们!”

尽管赵刚反对,但李云坚持要打这一仗。他简单部署了伏击计划:利用村庄地形,放日军进村后围歼。

果然,来的只是一个小队的日军和十几个伪军。他们大摇大摆地进入村庄,丝毫没有察觉己经落入陷阱。

当日军完全进入伏击圈后,李云一声令下,战斗打响。八路军占据有利位置,火力全开。伪军首先溃散,日军虽然顽强抵抗,但寡不敌众,很快被全部歼灭。

这场小胜极大地鼓舞了士气。战士们从日军尸体上补充了弹药和粮食,更重要的是,缴获了一些药品。

李云在战斗结束后却体力不支,再次倒下。赵刚急忙让人将他抬回屋内休息。

“老李,你太逞强了。”赵刚责备道。

李云虚弱地笑笑:“这一仗必须打。不仅为了补充物资,更是要让战士们知道,我们还有能力打鬼子,士气不能垮。”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独立团残部以这个山村为临时基地,一边休整,一边收拢失散人员,逐步恢复战斗力。

李云的身体在药物和休息的双重作用下,逐渐康复。他开始着手重组独立团,将现有人员整编为一个加强连,由张大彪担任连长。

同时,他派出多支小分队,与周边地区的民兵和游击队取得联系,建立起情报网络和协同作战机制。

一天,李云正在与赵刚研究地图,杨秀芹急匆匆跑来:“李团长,赵政委,有重要情报!”

“什么情报?”李云问。

杨秀芹说:“我们的人从县城传回消息,日军近期将有一批重要物资从太原运来,其中包括大量药品和医疗设备。”

李云眼睛一亮:“详细说说!”

原来,由于近期战事激烈,日军伤亡也不小,急需药品和医疗设备。一批从华北方面军调拨的物资即将运抵本地日军据点。

“这是一个好机会!”李云对赵刚说,“我们正缺药品,特别是治疗疟疾的奎宁。如果能截下这批物资,不仅能解决我们的急需,还能打击鬼子。”

赵刚有些犹豫:“以我们现在的兵力,能打下一支运输队吗?”

李云自信地笑笑:“不强攻,智取。我有个计划...”

他详细说明了自己的想法:利用伪装成伪军的部队,在半路设卡检查,趁机拿下运输队。

“这个计划太冒险了。”赵刚担忧地说,“一旦暴露,后果不堪设想。”

李云拍拍赵刚的肩膀:“老赵,非常时期行非常之事。我们现在需要这场胜利,不仅为了物资,更为了提振士气,让战士们看到希望。”

经过激烈讨论,赵刚最终同意了李云的方案。他们开始精心准备这次行动,派出侦察兵详细了解运输路线和时间,准备所需的伪军服装和证件。

与此同时,李云的身体基本康复,开始亲自带队训练。他将现代特种作战的理念融入训练中,强调小队作战、精准射击和夜间作战能力。

“团长,你这套训练方法真管用!”魏大勇在一次夜间渗透训练后感叹,“要是早这么练,咱们利刃小队也不会...”

他说到一半停住了,眼中闪过一丝悲伤。利刃小队在之前的战斗中几乎全军覆没,只剩下他和王喜奎等寥寥数人。

李云沉默片刻,说:“和尚,记住那些牺牲的同志。我们要用鬼子的血,祭奠他们的英灵。”

一周后,一切准备就绪。运输队将在第二天经过预定地点。李云决定亲自带队执行这次任务。

“老李,你的身体刚好,还是我去吧。”赵刚劝道。

李云摇摇头:“这次行动关键在临场应变,我必须去。你放心,我有分寸。”

第二天清晨,一支“伪军”检查队在公路上设卡。带队的是穿着伪军营长服装的李云,魏大勇扮作他的副官。

上午十时许,远处扬起尘土——日军运输队来了。

“准备!”李云低声命令。

战士们各就各位,表面上松松垮垮,实则暗中警惕。

运输队逐渐接近:前面是三轮摩托车开道,后面是两辆卡车,最后是押运的日军士兵。

摩托车在检查站前停下,一个日军军曹跳下车,傲慢地问:“为什么设卡检查?”

李云上前,用熟练的日语回答:“太君,最近八路军活动频繁,上峰命令加强检查,防止他们伪装混入。”

日军军曹有些惊讶这个“伪军”营长的日语如此流利,态度稍缓:“我们是太原来的运输队,有重要物资要运送至县城。这是通行证。”

李云接过通行证,假装仔细查看,同时暗中观察运输队的情况:两辆卡车,押运日军约一个小队,伪军十几人。

“通行证没问题。”李云将证件交还,“不过按照规矩,还是要检查一下车辆,请太君理解。”

日军军曹有些不耐烦,但看在这个“伪军”营长日语流利、态度恭敬的份上,勉强同意了。

李云示意“伪军”士兵开始检查。战士们假装检查车辆,实则暗中观察日军布防,为即将到来的行动做准备。

当大部分日军注意力被吸引到前面时,李云突然发出信号:“动手!”

顿时,“伪军”士兵突然发难,迅速制服了身边的日军。李云一枪击毙日军军曹,魏大勇则带人冲向卡车。

战斗爆发得突然,结束得也快。日军押运士兵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全部解决。伪军更是大多举手投降。

“快速打扫战场!把能带走的都带走,带不走的烧掉!”李云命令。

战士们迅速行动,将药品和医疗设备搬运到事先准备的马车上。一些战士则将日军尸体拖到路边,销毁车辆。

就在他们即将撤离时,远处又传来汽车声——又一支日军队伍正向这边开来!

“准备战斗!”李云立即下令。

然而来的日军数量远超预期,至少有一个中队的兵力。显然,这是运输队的后续护卫部队,因为某种原因延迟了。

“撤退!向山区撤退!”李云当机立断。

战士们驾着满载物资的马车,向山区疾驰。日军紧追不舍,火力凶猛。

突围过程中,几名战士为掩护物资运输,壮烈牺牲。最终,大部分人员成功撤入山区,凭借复杂地形摆脱了日军追击。

回到临时基地清点,这次行动缴获了大量急需药品,包括治疗疟疾的奎宁,以及一些手术器械和消毒药品。代价是七名战士牺牲,多人负伤。

“这些药品能救很多人的命。”医疗兵激动地说,“特别是奎宁,正是我们急需的。”

李云看着那些牺牲战士的遗体,心情沉重:“厚葬烈士,好好抚恤他们的家人。”

尽管付出了代价,但这次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士气。独立团不仅获得了急需的物资,更重要的是证明了他们仍有能力主动出击,打击日军。

随后的几天,又有一些失散的战士陆续归队,独立团逐渐恢复了一定的战斗力。李云开始策划更大规模的行动,目标是重建独立团,恢复根据地。

然而日军的大扫荡仍在继续,形势依然严峻。一天,侦察兵带回一个令人不安的消息:日军似乎发现了他们的临时基地,正在调集兵力,准备围剿。

“看来这里不能待了。”李云对赵刚说,“我们必须转移,寻找更安全的地方。”

赵刚同意:“但是去哪里呢?周边地区都被日军控制了。”

李云看着地图,手指点在一处:“去这里,大孤山。那里山高林密,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而且有我们之前建立的一些秘密营地。”

计划确定后,部队开始准备转移。然而就在这时,李云的老毛病又犯了,疟疾再次发作,高烧不退。

“团长,你这样没法行军啊。”赵刚担忧地说。

李云咬紧牙关:“没事,我能坚持。必须立即转移,否则就来不及了。”

就这样,独立团残部开始了向大孤山的艰难转移。李云时而清醒,时而昏迷,被战士们用担架抬着行军。

沿途,他们看到更多日军暴行留下的痕迹:被焚毁的村庄,无人收殓的尸体,荒芜的田野......这一切都加深了战士们对日军的仇恨。

经过三天艰难行军,他们终于到达大孤山。这里果然如李云所说,山势险要,林木茂密,易于隐蔽。

在山中,他们找到了之前建立的一个秘密营地。虽然简陋,但足以暂时安身。

安顿下来后,李云的身体在药物作用下逐渐好转。他立即开始工作:组织训练,整编部队,与周边游击队联系,搜集情报......

一天,他正在与赵刚讨论下一步计划,一个通讯员匆匆跑来:“团长,政委,总部来信了!”

李云接过信件,仔细阅读后,脸上露出复杂的表情。

“总部有什么指示?”赵刚问。

李云深吸一口气:“总部肯定了我们在极端困难条件下坚持斗争的成绩,同时指示我们:以大孤山为基地,逐步恢复和发展根据地,准备迎接更艰巨的斗争。”

他走到营地外,望着连绵群山,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小鬼子,我们的战斗才刚刚开始。独立团一定会重新站起来,变得更加强大!”

远处,一轮红日正从山巅升起,照亮了这片饱经战火的土地。新的希望,正在萌芽。

作者“南派的神”推荐阅读《从钢七连到独立团:李云的极限置》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http://www.220book.com/book/6A9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从钢七连到独立团:李云的极限置 http://www.220book.com/book/6A9O/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