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1章 科技强军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从钢七连到独立团:李云的极限置 http://www.220book.com/book/6A9O/ 章节无错乱精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从钢七连到独立团:李云的极限置

寒冬渐渐过去,太行山区的积雪开始融化,溪流潺潺,带来初春的气息。独立团根据地在经历残酷的反扫荡斗争后,正在恢复生机。然而,李云心中的警惕并未随着天气转暖而有丝毫放松。

指挥部内,李云正与赵刚研究最新情报。桌面上摊开的地图标满了日军的调动情况。

"老李,看来鬼子是真的盯上你了。"赵刚指着情报说,"这份内部通报显示,日军特高课己经将你列为头号目标,悬赏十万大洋要你的人头。"

李云嗤笑一声:"才十万?小鬼子也太小气了点。不过这说明他们明的不行,要来暗的了。"

正说着,魏大勇急匆匆走进来:"团长,有情况!我们在外围哨所发现了一些可疑痕迹,像是经过专业训练的人留下的。"

李云立即起身:"带我去看看!"

在距离指挥部三里外的一处山林中,魏大勇指着地上的几个模糊脚印:"你看,这种靴印不是咱们老百姓穿的,也不是普通鬼子兵穿的。脚印间距很大,说明这些人行进速度很快,而且故意走在难走的地方避免留下痕迹。"

李云蹲下仔细查看,脸色逐渐凝重:"是专业的特种部队。看来鬼子的'斩首'行动己经开始了。"

回到指挥部,李云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同志们,鬼子派来了特种部队,目标很明确:我和其他指挥员。从今天起,全体提高警惕,特别是夜间和雾天。"

他转向魏大勇:"和尚,你的反特种作战分队要立即行动起来。我教你几招反特种作战的要领..."

在李云指导下,根据地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反渗透体系:明哨、暗哨、巡逻队、军犬协同配合;在关键路径上设置陷阱和警报装置;建立密码识别系统,夜间通行必须对口令...

几天后的一个深夜,哨所突然传来警报声。魏大勇立即带领反特种分队赶往现场。

"队长,两个鬼子特种兵触发了陷阱,一个被捕获,一个受伤逃走了。"哨兵报告。

被俘的日军特种兵极其顽固,拒不交代任何情报。但从他携带的装备中,独立团获得了宝贵信息:这些特种兵装备精良,配有夜视仪、消音武器、高性能炸药等先进装备。

"看来鬼子这次是下了血本。"李云检查着缴获的装备,"这些装备比我们先进得多。"

赵刚担忧地说:"如果鬼子大规模使用这种装备,我们的夜战优势将荡然无存。"

李云沉思良久,突然眼睛一亮:"他们能造,我们为什么不能?虽然做不到他们那么精密,但可以造出简易版的!"

说干就干。李云立即组织兵工厂的技术骨干,开始研究仿制夜视设备和消音器。

夜视仪的原理相对简单,但需要特殊的光电管和高压电源,这在根据地的条件下几乎不可能制造。李云另辟蹊径,提出制造一种"星光镜"——利用多层透镜聚光,在微光环境下提高肉眼观察能力。

"虽然效果不如电子夜视仪,但总比没有强。"李云拿着刚试制成功的星光镜说,"至少能让我们的哨兵在月光下看得更远些。"

消音器的制造相对容易。李云指导工人们用铁皮筒内部填充隔板和多孔材料,制造出简易消音器。虽然消音效果不如专业产品,但也能大幅降低枪声。

"好东西!"魏大勇试射后称赞道,"夜间行动时不容易暴露位置。"

更让战士们惊喜的是,李云还设计了一种"无声手枪"——用钢管和弹簧制造,发射特制箭形子弹,完全无声,适合近距离暗杀。

"团长,您这脑子怎么长的?这么多稀奇古怪的点子!"王根生由衷赞叹。

李云笑笑不语。这些知识当然来自战意置换系统。在反特种作战的压力下,他又兑换了"简易特种装备制造"和"反恐作战技巧"等知识。

装备改进的同时,训练也在加强。李云亲自指导反特种分队进行训练:如何识别和跟踪痕迹,如何设置陷阱,如何进行近距离无声战斗...

一天,训练场上,李云正在教授近距离格斗技巧。一个年轻战士好奇地问:"团长,您这些招式在哪学的?看起来和传统的武术不太一样。"

李云边演示边解释:"这是现代近距离格斗术,讲究一招制敌,不求好看,只求实用。比如这个锁喉动作,三秒钟就能让敌人失去意识..."

正说着,通讯兵急匆匆跑来:"团长,紧急情报!鬼子特种部队袭击了我们的一个物资转运站,守卫的一个班全体牺牲!"

李云脸色一沉:"走!去看看!"

转运站现场惨不忍睹。十名战士全部牺牲,都是一击毙命,几乎没有反抗痕迹。物资被劫掠一空,但奇怪的是,一些笨重的不值钱的物品也被破坏了。

"这不是普通的抢劫。"李云仔细观察后说,"鬼子是在示威,也是在试探我们的反应。"

魏大勇发现了一个重要线索:"团长,你看这里的脚印,和上次发现的一样。应该是同一伙人!"

李云点头:"他们肯定还会再来。我们要布下天罗地网,等着他们钻进来!"

经过周密计划,一个诱饵行动开始了。独立团故意放出消息,说有一批重要物资将在某地转运。实际上,那里早己布下重重埋伏。

果然,三天后的夜晚,日军特种部队再次出现。但他们极其谨慎,先派两人侦察,大部队在远处接应。

"队长,只有两个鬼子进来,怎么办?"埋伏的战士请示魏大勇。

"放他们进来,打后面的!"魏大勇果断下令。

当两名日军侦察兵进入伏击圈时,反特种分队突然开火,但不是打侦察兵,而是打击远处接应的大部队。

日军猝不及防,顿时陷入混乱。两名侦察兵见状想要回援,却被早己埋伏的战士截住。

一场激烈的特种对战在山林中展开。枪声、爆炸声、呐喊声此起彼伏。独立团凭借人数优势和熟悉地形,逐渐占据上风。

激战中,魏大勇与一名日军特种兵军官狭路相逢。两人展开白刃战,刀光剑影,招招致命。

"八嘎!土八路怎么会有这样的高手?"日军军官又惊又怒。

魏大勇冷笑:"小鬼子,让你见识见识中国功夫!"

经过十几个回合的搏斗,魏大勇终于找到破绽,一刀刺中对方咽喉。与此同时,其他日军特种兵也大部被歼,只有少数人逃脱。

"我们赢了!"战士们欢呼雀跃。此役歼灭日军特种兵二十余人,缴获大量先进装备。

李云检查着缴获的装备,如获至宝:"这些可是好东西!特别是这夜视仪和无线电,对我们太有用了!"

他立即组织技术人员研究这些装备,试图仿制或改进。兵工厂里,一个新的科研小组悄然成立,专门研究电子设备和精密机械。

在李云指导下,技术人员成功修复了一部缴获的无线电电台,并开始尝试仿制。虽然根据地的条件极其简陋,但凭着工匠们的巧手和李云的理论指导,居然真的制造出了简易无线电设备。

"虽然通讯距离只有十几里,但总比没有强。"李云测试着第一台自制的无线电说,"至少连排之间可以及时联络了。"

更让人惊喜的是,通过研究缴获的夜视仪,技术人员改进了自制的星光镜,效果大幅提升。

"太好了!"魏大勇试用了改进型星光镜后兴奋地说,"这下咱们夜战更有优势了!"

特种作战的胜利并没有让李云放松警惕。他知道,日军绝不会善罢甘休,更大的阴谋还在后面。

一天,地下党传来一份绝密情报:日军正在秘密研制一种新式武器,可能是生化武器!

"生化武器?"赵刚震惊,"小鬼子真要冒天下之大不韪?"

李云面色凝重:"完全可能。我们必须提前准备,同时想办法破坏他们的计划。"

在李云建议下,根据地开始了防生化准备:用简易材料制作防毒面具和防护服;培训医护人员处理生化伤害;挖掘更深的地下工事,作为防护避难所...

同时,李云派魏大勇带领特种分队,再次深入敌占区,侦察日军生化武器的研究地点。

"这次任务极其危险。"李云叮嘱魏大勇,"一旦确认是生化武器,不要轻举妄动,这种武器太危险,需要周密计划才能行动。"

魏大勇带领特种分队,化装成商队,混入敌占区。经过几天侦察,他们终于发现了目标:一个戒备异常森严的研究所,很可能就是研究生化武器的地方。

"队长,守卫太严了,根本靠近不了。"队员段鹏报告,"不仅有明哨暗哨,还有生化警戒标志。"

魏大勇沉思良久,决定冒险抓个"舌头"。经过几天蹲守,他们终于等到一个外出办事的研究所工作人员。

在一处偏僻小巷,特种分队迅速制服了这名工作人员,将他带到安全地点审讯。

起初,这名工作人员拒不交代,但在特战队员的"说服"下,终于透露:研究所确实在研究生化武器,一种可以通过水源传播的细菌武器!

"畜生!"魏大勇怒不可遏,"竟然想用这种丧尽天良的武器!"

消息传回根据地,李云既惊又怒。他立即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对策。

"必须摧毁这个研究所!"张大彪一拍桌子,"绝不能让他们得逞!"

赵刚比较谨慎:"但强攻肯定不行,那里守卫森严。而且万一在战斗中造成生化泄漏,后果不堪设想。"

李云沉思良久,想出一个大胆计划:"我们不强攻,而是智取。可以通过地下排水系统潜入,从内部破坏。"

计划很大胆,但执行起来极其困难。在李云指导下,特种分队开始进行针对性训练:如何穿防护服,如何使用爆破装置,如何应对突况...

一周后,行动开始。魏大勇带领十名精干队员,穿着自制的防护服,通过地下排水系统悄悄潜入研究所区域。

行动过程惊心动魄。排水管内缺氧、狭窄、黑暗,队员们只能匍匐前进。途中还差点触发日军设置的警报装置,幸亏及时被发现并解除。

经过数小时艰难爬行,终于进入了研究所内部。按照计划,队员们分成两组:一组寻找并销毁细菌样本,一组安置炸药破坏设备。

"队长,找到样本室了!"队员段鹏低声报告,"但门是特制的,需要密码才能打开。"

魏大勇仔细观察门锁结构:"用炸药炸开!注意控制药量,不要引起太大动静。"

小型爆破成功打开了样本室的门。室内摆满了各种细菌培养皿和实验设备。队员们迅速行动,将汽油泼洒在室内,准备点火焚烧。

就在这时,警报突然大作!原来日军发现了被破坏的门锁!

"快!点火!撤退!"魏大勇当机立断。

队员们点燃汽油,迅速按原路撤退。身后,火光冲天,爆炸声接连不断——安置的炸药也开始爆炸了。

日军被这突如其来的袭击打得措手不及,等组织起有效反应时,特种分队己经消失在排水系统中。

此次行动大获成功:日军生化武器研究所被彻底摧毁,多种细菌样本被销毁,多名重要研究人员伤亡。更关键的是,日军的生化武器计划被迫中断。

"干得漂亮!"李云亲自迎接凯旋的特种队员,"你们为中国人民立了大功!"

消息传开,全国振奋。蒋介石不得不通令嘉奖独立团,虽然心中极不情愿。国际社会也纷纷谴责日军的生化武器计划。

日军高层恼羞成怒,严惩相关责任人,并誓言要进行报复。

"鬼子肯定不会善罢甘休。"李云对赵刚说,"我估计他们会调动更多兵力,发动更大规模的进攻。"

果然,几天后侦察兵报告:日军正在大规模调动部队,似乎准备对根据地进行毁灭性打击。

"来得正好!"李云冷笑,"咱们给他们准备了一份大礼!"

在李云指导下,根据地开始了全面备战:深挖洞,广积粮,建立更多的隐蔽工事和储备基地;兵工厂开足马力生产武器弹药;民兵加强训练,准备配合主力作战...

更让人惊喜的是,兵工厂在李云指导下,成功制造出了第一门像样的迫击炮!虽然比日军的同类产品笨重,但威力和射程都相当不错。

"太好了!"王承柱试射后兴奋地说,"这下咱们的炮兵连真正有战斗力了!"

李云却保持清醒:"一门炮不够,要能批量生产才行。而且光有炮不行,还要有足够的炮弹。"

在李云组织下,兵工厂开始大规模生产迫击炮和炮弹。同时,炮兵加强训练,提高射击精度。

一天,李云正在视察炮兵训练,突然接到报告:总部派来的专家小组到了!

来到指挥部,李云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竟然是楚云飞!

"楚兄?怎么是你?"李云惊讶地问。

楚云飞笑道:"云龙兄,别来无恙?听说你这里搞出了不少新花样,兄弟我特来学习取经啊!"

李云大笑:"来得正好!正有事要请教你呢!"

当晚,两人彻夜长谈,从战术战法到武器装备,无所不谈。楚云飞对独立团的发展赞叹不己,特别是军工生产和特种作战方面。

"云龙兄,你真乃神人也!"楚云飞由衷地说,"这些创意和做法,简首闻所未闻!"

李云谦虚道:"都是被鬼子逼出来的。楚兄既然来了,就多住几天,给我们指导指导。"

楚云飞爽快答应:"正好我也带来了一些礼物——二十挺轻机枪,五万发子弹,还有一些药品和通讯设备。"

"太好了!"李云喜出望外,"这正是我们急需的!"

在楚云飞帮助下,独立团的通讯能力和火力都得到了加强。更重要的是,通过楚云飞,独立团与晋绥军建立了更好的合作关系。

然而,和平总是短暂的。一天清晨,侦察兵急匆匆跑来:"团长,大批日军正向根据地开来!兵力至少有一个师团!"



    (http://www.220book.com/book/6A9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从钢七连到独立团:李云的极限置 http://www.220book.com/book/6A9O/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