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部反馈回来的消息证实了李云龙和赵刚的判断。那份缴获的情报碎片,如同一块拼图的关键部分,让总部保卫部门看清了潜在的巨大威胁。一场无声的、针对内部人员的秘密排查迅速展开,范围甚至超出了大夏湾,波及到与总部有过接触的各部队机关。“朱子……”这个名字,成了一个高度敏感的代号,所有与之同名或谐音者都受到了格外关注。总部周边的明岗暗哨增加了数倍,防御体系进行了重新调整,变得更加立体和难以渗透。
与此同时,一份来自总部的嘉奖和高度警示也传达到了独立团。嘉奖的是他们及时发现并上报了重要情报,警示的则是他们很可能因此成为了山本特工队的眼中钉、肉中刺,要求独立团务必提高警惕,严防敌人的报复性袭击。
团部里,气氛凝重。李云龙、赵刚、孔捷三人对着那张粗糙的周边地形图,己经研究了整整一个下午。
“总部首长的判断是对的。”赵刚指着地图上杨村的位置,“我们捅了马蜂窝,山本一木那种骄傲又阴狠的家伙,绝不会善罢甘休。下一次,他的目标很可能就是我们独立团团部!”
孔捷一拳砸在桌子上,发出沉闷的响声:“来得好!老子正愁找不到他们呢!正好新仇旧恨一起算!只要他们敢来,定叫他们有来无回!”
李云龙没有说话,手指在地图上缓缓划过,目光锐利如鹰。他比孔捷和赵刚更了解山本特工队的作战模式。他们不会像普通日军那样大张旗鼓地进攻,更可能的是悄无声息的渗透、精准的斩首、然后快速撤离。传统的防御阵地在他们面前,效果会大打折扣。
“光靠挖壕沟、修碉堡,挡不住他们。”李云龙终于开口,声音低沉,“这帮鬼子是属泥鳅的,专往缝里钻。咱们得换种打法。”
他转向孔捷:“老孔,明面上的防御不能松。各营连驻地、进出杨村的主要路口、制高点,都要加派双岗,机枪火力点重新配置,形成交叉火力。告诉战士们,眼睛都给我放亮点,耳朵都给我竖起来!任何风吹草动都不能放过!”
“明白!我亲自去布置!”孔捷领命,雷厉风行地出去了。
李云又对赵刚说:“老赵,群众工作这时候要发挥大作用。发动杨村和周边村庄的民兵、妇救会、儿童团,形成盘查哨、消息树。陌生人、可疑人员、不常见的飞禽走兽(可能是惊动的),都要立刻上报!把咱们的根据地,变成一张巨大的蜘蛛网,只要敌人敢碰,就得让他露出马脚!”
“好!我立刻去安排,召开各村骨干会议!”赵刚也意识到事情的紧迫性,匆匆离去。
布置完明线和外围的防御,李云龙深吸一口气,将目光投向了脑海中的系统面板。声望值因为上次情报的及时性和总部嘉奖,己经增长到了280点。是时候为这场即将到来的特种对抗,再加一道保险了。
“系统,”他在心中默念,“筛选可用于反特种渗透、营地防御、以及提升小队应急反应能力的技能或知识。”
系统界面流光闪烁:
【简易预警装置布置(知识灌输)】- 消耗40声望
【夜间观察与听力强化(限三人)】- 消耗50声望
【快速反应小队战术(限五人)】- 消耗70声望
【基础反狙击战术要点(知识灌输)】- 消耗45声望
【心理抗压与危机应对(小范围)】- 消耗35声望
李云龙快速浏览着。这些技能相较于主动进攻型的技能,更侧重于防御和反应,正好应对当前局面。
“兑换【简易预警装置布置】、【基础反狙击战术要点】以及【快速反应小队战术】!”这三项共计155点声望,能让他留下125点以备不时之需。
“指令确认。消耗155点传奇声望。剩余声望:125。”
大量关于如何利用绳索、铃铛、碎石、树枝乃至废弃弹壳制作简易绊发、触发性报警装置的知识涌入脑海;关于如何判断可能潜伏狙击手的位置、如何利用地形规避狙击火力、如何组织反击狙击的要点清晰呈现;关于一支五人小队在遭遇突发袭击时如何迅速寻找掩护、组织反击、抢救伤员、并交替撤离的战术流程也了然于胸。
知识到位,立刻转化为行动。
李云龙首先叫来了警卫排长和各营的警卫班长,亲自授课,将【简易预警装置布置】的知识传授给他们。很快,杨村外围的树林、小路、甚至是看似平常的草丛、墙角,被悄无声息地设置上了各种不起眼却有效的“小玩意儿”。这些装置或许杀伤力近乎于零,但它们能及时发出警报,这就足够了。
接着,他又从各营抽调了十名最机警、反应最快的战士,加上魏大勇,组成了两个“快速反应小队”,由他亲自灌输【快速反应小队战术】。他们的任务不再是固定哨位,而是在团部核心区域及周边进行不间断的机动巡逻,一旦任何预警装置被触发或收到敌情报告,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从钢七连到独立团:李云的极限置》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他们必须在最短时间内赶到现场进行处置。李云龙反复演练他们的反应速度和小队配合。
【基础反狙击战术要点】则主要传授给了猎户小组和反应小队的成员,重点训练他们如何观察和判断可能隐藏狙击手的位置(制高点、阴暗角落、不自然的植被扰动等),以及遭遇冷枪后如何迅速隐蔽和反击。
至于【夜间观察与听力强化】和【心理抗压与危机应对】,李云龙思考再三,决定先将前者赋予猎户小组和魏大勇,后者则作用范围选定为团部首属队和快速反应小队。声望再次消耗85点,剩余仅余40点。
一系列动作下来,独立团的防御体系悄然发生了变化。表面上,依旧是加岗加哨,戒备森严;暗地里,却多了一套无形的、针对特种渗透的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战士们虽然不清楚团长那些稀奇古怪的“土法子”和“新战术”具体有多大用处,但出于对李云龙的绝对信任,每个人都一丝不苟地执行着。
猎户小组的训练更是进入了临战状态。他们不再局限于后山山谷,而是开始在李云龙的指导下,实地勘察杨村周边的每一处地形,寻找最适合狙击手潜伏的地点,同时也从狙击手的角度思考如何突破这样的防御。王喜奎甚至找到了几个连李云龙都暗自叫绝的隐蔽射击阵位。
时间在高度紧张的备战中一天天流逝。空气仿佛都凝固了,弥漫着一种暴风雨来临前的压抑。派往周边的侦察兵回报,并未发现日军大队人马调动的迹象,但这反而让李云龙更加警惕——山本的特工队,本就不会大张旗鼓。
这天夜里,月黑风高。独立团团部灯火通明,李云龙和赵刚还在研究地图,推演着各种可能遭遇袭击的情况。魏大鹰带着快速反应小队在外巡逻,王喜奎的猎户小组则按照轮值表,潜伏在团部外围的几个秘密阵位上。
凌晨两点左右,正是人最困倦的时候。
突然,“叮铃铃——”
一声极其轻微却尖锐的铃铛响声,从村东头的一片小树林里传来!几乎同时,另一个方向也传来了碎石滚落的轻微响动!
“有情况!”潜伏在暗处的王喜奎立刻通过模仿猫头鹰的叫声,向团部方向发出了预警!
团部里的李云龙和赵刚猛地站起身!
“哪个方向?”李云龙疾声问道。
“东面树林和北面矮坡都有动静!”负责通讯的战士立刻回报。
“反应一队去东面!二队去北面!警卫排封锁团部周边!猎户小组,提供火力支援和观察!没有命令,不准开枪!”李云龙语速极快地下达一连串命令,同时抓起桌上的驳壳枪就冲了出去。赵刚也拔出手枪,紧跟其后。
整个独立团团部像一台精密的机器,瞬间被激活。快速反应小队如同离弦之箭,扑向预警响起的方向。警卫战士们迅速占据有利位置,枪口指向黑暗。
魏大勇带领的反应一队率先抵达东面小树林边缘。借助微弱的星光,他们看到林间似乎有模糊的黑影在快速移动!
“站住!口令!”魏大勇大吼一声,同时举枪警戒。
对方没有回应,反而速度更快地向树林深处退去,动作轻盈迅捷,显然训练有素!
“追!”魏大勇毫不犹豫,带人冲了进去。但树林黑暗,地形复杂,对方似乎极为熟悉环境,很快便失去了踪迹。只在现场发现了一个被触发的小铃铛装置和几处被小心掩盖过、但仍能辨认出的陌生鞋印(并非八路军常见的草鞋或布鞋印)。
与此同时,反应二队在北面矮坡也发现了类似情况,人己经消失,只留下被触发的预警装置和模糊的痕迹。
李云龙和赵刚赶到现场,查看痕迹后,脸色都异常难看。
“妈的,果然是冲咱们来的!”李云龙蹲在地上,用手指捻起一点泥土闻了闻,“动作很快,而且很小心,像是来摸情况的。”
赵刚心情沉重:“看来山本己经派人来侦察过了。这次只是试探,下一次…”
下一次,恐怕就是真正的雷霆一击了。
虽然没能抓住敌人,但预警系统发挥了作用,成功逼退了对方的侦察人员,这无疑证明了李云龙之前一系列准备的正确性。战士们既感到后怕,又对团长未雨绸缪的手段更加佩服。
李云龙却没有丝毫放松。他知道,经过这次打草惊蛇,山本一木下次动手,必然会更加谨慎,也更狠辣。
“告诉所有人,不能松懈!鬼子肯定还会再来!”李云龙对闻讯赶来的孔捷和各位营长说道,“另外,把发现的鞋印拓下来,还有对方可能留下的任何蛛丝马迹,都仔细收集好!老子倒要看看,这帮鬼子里到底都是些什么货色!”
一场暗夜下的短暂交锋,虽然未发一枪,却标志着独立团与山本特工队之间的特种对抗,己然拉开了序幕。双方都在试探,都在调整。李云龙手中仅剩的40点声望,以及那支初步成型的猎户小组,能否在接下来的生死较量中,扛住来自真正特种部队的致命威胁?
(http://www.220book.com/book/6A9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