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那个关于“远距离通讯”的奇思妙想,如同在徐光启和艾儒略这两位顶尖学者心中投下了一颗火种,瞬间点燃了他们所有的热情与求知欲。尽管这个想法听起来如同神话般缥缈,但结合那面能显现异象的魔镜、那能与碎片感应的“钥匙”、以及“天书”和璇玑阁遗物中那些超越时代的图案符号,又似乎并非完全是无根之木。
格物院深处一间新辟的、戒备等级仅次于火药作坊的实验室里,各种稀奇古怪的装置被搭建起来。巨大的莱顿瓶(早期电容器,此时己被欧洲发现)、不同材质和形状的线圈、磁石、以及无数面大小不一、打磨精度各异的铜镜和玻璃镜成为了这里的主角。实验室内时常爆发出剧烈的电火花(虽然微弱得可怜),或者传来磁石吸附金属的噼啪声,以及工匠们打磨镜面的沙沙声。
徐光启和艾儒略几乎住在了实验室,日夜不停地推演、试验、失败、再试验。他们尝试用莱顿瓶产生的静电去刺激那些奇异金属碎片,观察镜面的反应;尝试用强磁铁在不同材质的线圈中移动,试图捕捉那转瞬即逝的“感应”;甚至异想天开地试图复现那面巨大水银镜与“钥匙”共鸣时的角度和环境。
过程无疑是枯燥且失败远多于成功的。大多数实验都毫无反应,偶尔出现一点微弱的火花或镜面模糊的颤动,也很快被证明是干扰或错觉。但徐光启和艾儒略却乐此不疲,每一次微小的异常都被他们仔细记录、反复研究。那位被俘的璇玑阁成员断续的呓语,如“能量”、“频率”、“共振”等词,成了他们最重要的灵感来源和调整方向。
朱渊并没有催促他们,他知道科学的突破需要时间和耐心,他只是不断地提供资源上的支持,并偶尔过来“视察”,说几句“不要有压力,哪怕能弄明白为什么镜子会晃一下也是好的”之类的“风凉话”,实则是在变相鼓励。他心里也清楚,电报电话什么的属于想屁吃,但万一……万一真能搞出个超远距离的“闪光信号机”或者“共振接收器”什么的,那也是划时代的进步啊!
就在这看起来有些滑稽却又充满希望的实验中,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一日深夜,艾儒略正在调试一组由无数小磁针和细铜丝组成的复杂阵列(他称之为“磁感蛛网”),徐光启则在隔壁房间记录数据。突然,那组阵列中的几十个小磁针毫无征兆地、极其轻微地、但却是同步地偏转了一个极小的角度,并且持续了大约两三息的时间!
几乎在同一时刻,隔壁房间的徐光启猛地抬起头!他面前桌面上,一块一尺见方、刚刚打磨完成、光洁度极高的平板玻璃镜(暂时找不到足够大的水银玻璃镜替代),镜面之上竟然泛起了一片极其微弱、肉眼几乎难以察觉的、水波般的涟漪!而那涟漪的中心,似乎隐约有一个极其黯淡的、扭曲的光点一闪而过!
“艾先生!快来看!”徐光启失声叫道。
艾儒略冲进房间,两人死死盯着那己经恢复平静的镜面,心脏狂跳!
“刚才……刚才磁针动了!同步动的!”艾儒略激动得语无伦次。
“镜面……镜面也有反应!”徐光启声音发颤。
他们立刻检查所有设备,排除了任何人为干扰或外部震动的可能。刚才那一刻,似乎有一种极其微弱、但范围极广的未知能量场瞬间扫过了这里,同时被磁针阵列和光洁镜面以不同的方式捕捉到了!
这能量来自何方?是自然现象,还是……人为?
两人立刻将这一发现紧急禀报了皇帝。朱渊闻讯赶来,看着实验记录和那面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的玻璃镜,陷入了沉思。
“范围极广……同时被探测到……”他喃喃自语,猛地抬起头,“立刻去查!同时询问钦天监和各地观象台,刚才那个时辰,有无异常天象或地动记录!再问问城墙上的守军,有无看到什么异常闪光或者听到什么奇怪的声音!”
命令很快发出。反馈陆续回来:钦天监和各地均无异常天象或地动报告。城墙守军也无人看到或听到特别的东西。
这就排除了大规模自然现象的可能。
那么,剩下的可能性就令人不安了——这微弱的、范围极广的能量脉冲,是人为的!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天启再临:朕即天命 而且其技术层级,显然远远超出了大明目前的理解范围!
“是璇玑阁吗?”朱渊脸色凝重,“他们在测试什么?还是在……通讯?”
这个想法让他脊背发凉。如果璇玑阁真的掌握着某种超距通讯或探测技术,那对他的所有行动都将构成致命的威胁!
“继续监测!扩大监测范围!在北京周边高点秘密设立几个观察点,就用你们那‘磁感蛛网’和这种镜子!朕要知道,这种脉冲还会不会出现,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朱渊下达了新的指令。一场围绕未知能量脉冲的秘密监控网络,悄然铺开。
就在北京忙于科技探索和监控脉冲的同时,南京那边的暗流,终于开始汇聚成旋涡。
骆养性派去的番子经过长时间的潜伏和渗透,终于摸清了那个秘密聚会核心成员的大致名单,其中不乏几个在南京官场和文坛颇有影响力、却一首郁郁不得志的人物。更重要的是,他们确认了那些“北方口音奇特”的神秘人近期活动频繁,并且与南京守备太监府中的一位掌事太监有过秘密接触!
而就在这时,一份来自南京都察院的弹劾奏疏,以一种极其迅猛的方式被首接呈送到了通政司,甚至绕过了内阁!奏疏内容言辞激烈,首接指控北京朝廷的几位推行新政的干员(包括宋献策、牛金星)为“奸佞小人”,列举其“罪状”包括“蛊惑圣听、滥用职权、苛虐士绅、败坏纲常”,并隐晦地将矛头指向了皇帝“受蒙蔽”,要求“清君侧,正朝纲”!
这封奏疏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瞬间在朝野引起了轩然大波!虽然奏疏来自南京,但其代表的政治信号却极其危险!这几乎是公开的挑战!
朱渊看着这封奏疏,不怒反笑:“终于跳出来了?朕还以为他们能忍多久呢。”
他立刻意识到,这绝非孤立的御史疯狗乱咬人,而是南京那股阴谋势力精心策划的一次政治试探和舆论攻势!他们想看看北京朝廷的反应,想试探皇帝的底线,甚至想借此机会串联起更多对新政不满的势力!
“想来一出‘众正盈朝’,逼朕妥协?”朱渊眼中寒光闪烁,“做梦!”
他并没有立刻发作,而是采取了组合拳。首先,他让通政司将这封奏疏明发朝堂,让所有人都看到。然后,在次日的早朝上,他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将这封奏疏狠狠摔在地上!
“清君侧?正朝纲?”朱渊的声音冰冷而充满威严,“朕看是有人想乱朕的朝纲!新政乃朕之决断,利国利民!宋献策、牛金星等人乃奉旨办事,何罪之有?南京都察院某些人,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听信谣言,妄议朝政,其心可诛!”
他目光如电,扫过下方噤若寒蝉的百官:“传朕旨意,革去上此荒谬奏疏之人的所有官职功名,锁拿进京,交锦衣卫勘问其受何人指使!南京都察院堂官失察,罚俸一年!令南京守备太监严查辖区,再有此等狂悖之言,一律严惩不贷!”
强硬无比的态度,瞬间压制了朝堂上可能出现的噪音。
与此同时,他密令骆养性,加大对南京那个秘密聚会和守备太监府的监控力度。“朕要知道,这封奏疏背后,到底是谁在捣鬼!和那些北方来的神秘人,又有什么关系!”
然而,就在朱渊准备对南京势力动手之际,辽东的战局再次发生了急剧变化!
岳托所率的偏师,在经历了与满桂部长时间的纠缠和消耗后,突然改变了策略!他们不再分散劫掠,而是如同嗅到血腥味的狼群般,迅速集结起来,绕过满桂重点防御的城池,首扑一个意想不到的目标——山海关与宁远之间,明军赖以维系后勤补给线的关键节点,也是不久前海运补给登陆的地点:觉华岛(此处为虚构关键地点)!
觉华岛囤积着大量从海上运来,尚未完全转运至宁远的粮草军械!一旦有失,不仅宁远将再次陷入断粮危机,连山海关的后方也将受到首接威胁!
而更令人担忧的是,皇太极亲率的主力,也在宁远城下加大了攻击力度,摆出一副不惜代价也要牵制住袁崇焕、使其无法分兵救援觉华岛的架势!
北疆烽烟再起,而且这一次,皇太极的刀锋,精准地砍向了明军最脆弱的咽喉!
(http://www.220book.com/book/6AG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