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机井下的空间仿佛与世隔绝,只有头顶上方偶尔传来的、沉闷而遥远的脚步声和吆喝声,提醒着李云龙他们,危险并未远离,猎网依旧收紧。空气污浊而压抑,混合着铁锈、霉味和松本伤口散发出的淡淡腥臭,让人胸口发闷。
时间像是陷入了粘稠的泥沼,流逝得异常缓慢。几人轮流休息和警戒,但谁也无法真正入睡。神经如同绷紧的弓弦,任何一点异常的响动都能让人瞬间惊醒。
松本义隆在药物的作用下,依旧处于昏昏沉沉的状态,但断腿处的似乎遏制住了,命算是暂时保住了。老周尽职地守在一旁,不时给他喂点水,眼神里却充满了忧虑和恐惧。他知道,一旦被发现,他们这几个人绝无生还的可能。
段鹏有些焦躁地活动着手腕,压低声音对李云龙说:“团长,咱们不能一首躲在这里面当缩头乌龟啊!鬼子要是把麻袋都搬开,迟早能找到这地方!”
李云龙靠坐在井壁旁,闭着眼睛,仿佛在养神,但大脑却在高速运转。段鹏说得没错,被动躲藏只能是慢性死亡。小林洋子那个女人不简单,她既然怀疑他们还藏在粮仓内,就绝不会轻易放弃搜查。必须主动寻找出路。
“孙铭,”李云龙忽然开口,声音在狭小的空间里显得有些低沉,“你上次摸出去,除了搞到军装和药品,有没有发现其他特别的地方?比如……通风管道的大小,或者有没有其他废弃的、可能通往外面的通道?”
孙铭仔细回想了一下,摇了摇头:“团长,仓房内部的通风管道都很窄,人钻不进去。办公区那边守卫太严,我没能深入。不过……”他顿了顿,似乎想起了什么,“我在靠近东墙那边堆放破烂家具的地方,好像看到过一个被木板钉死的门框,看起来有些年头了,不像是近期使用的。”
被木板钉死的门框?李云龙眼睛微微睁开一条缝。粮仓这种地方,结构复杂,历经多年,有些废弃不用的通道或者房间很正常。
“具置还记得吗?”李云龙问。
“大概记得,在东墙根,挨着几个破柜子。”孙铭肯定地说。
李云龙沉默了片刻,心里权衡着风险。再次出去探查,无疑极其危险,外面的搜查肯定还没结束。但困守在这里,同样是死路一条。那个被钉死的门,万一后面是条废弃的通道呢?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也值得冒险一试。
“等下次换岗,外面动静小点的时候,我跟你再去探一次。”李云龙做出了决定,“段鹏,你和老周留在这里,看好这老鬼子。如果我们天亮前没回来,或者外面响起连续枪声,你们就想办法自己突围,不用管我们!”
“团长!俺跟你一起去!”段鹏立刻急了。
“这是命令!”李云龙语气不容置疑,“人多目标大!你和老周守好咱们的‘本钱’!”他指了指昏迷的松本。
段鹏张了张嘴,看到李云龙严肃的表情,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重重地点了点头。
几人不再说话,保存体力,等待着时机。井口上方传来的脚步声逐渐变得稀疏,探照灯扫过的频率似乎也降低了。看来,持续的搜查没有结果,鬼子的警惕性有所松懈,或者被调往其他地方加强了封锁。
大约又过了一个多时辰,估摸着到了后半夜,人最容易困乏的时候,李云龙和孙铭对视一眼,点了点头。
两人再次悄无声息地爬出升降机井。外面仓房一片死寂,只有高處透气窗透进的冰冷月光,在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还弥漫着淡淡的酒精味,提醒着不久前这里发生的混乱。
两人如同幽灵般在巨大的麻袋阴影中穿行,小心翼翼地向东墙方向摸去。孙铭在前带路,他的方向感极好,很快就找到了那片堆放破旧家具的区域。
那里果然堆着几个缺腿少门的破柜子、烂桌椅,上面落满了厚厚的灰尘。在柜子后面,靠近墙根的位置,确实有一个约一人高的门洞,被几块厚实的木板纵横交错地钉死了,木板上同样积满了灰尘和蜘蛛网,看起来废弃了很久。
李云龙凑上前,用手轻轻摸了摸木板边缘和墙体的连接处,又仔细观察了一下门洞周围的砖石结构。门洞的样式很老,砖石的风化程度也与周围墙体略有差异,这似乎不是粮仓原有结构的一部分,更像是后来被封堵上的。
他示意孙铭警戒,自己则将耳朵贴近木板的缝隙,仔细倾听。另一边静悄悄的,没有任何声音。
“试试看,能不能撬开。”李云龙低声道。
孙铭从靴子里拔出一把军用匕首,插入木板的缝隙,用力撬动。木板发出“嘎吱嘎吱”令人牙酸的声音,在寂静的仓房里显得格外刺耳。两人都紧张地停下了动作,警惕地听着周围的动静。
确认没有引起注意后,孙铭继续用力。这些木板虽然厚实,但年久失修,有些地方己经腐朽。在他小心翼翼的撬动下,最外面的一块木板终于松动了。李云龙上前帮忙,两人合力,一点点将那块木板卸了下来。
一个黑黝黝的洞口露了出来,一股带着土腥味和陈腐气息的冷风从里面吹出。
有风!说明另一边不是死路!
两人精神一振!李云龙接过孙铭的匕首,又小心地撬开了旁边两块木板,使得洞口足够一人弯腰通过。
李云龙从怀里掏出之前准备好的、用破布和少量灯油临时制作的火折子,晃亮了一点微弱的火光,凑近洞口向里照去。
里面是一条向下延伸的、狭窄的砖石通道,仅容一人通行,脚下是潮湿的泥土和碎石,墙壁上布满了青苔。通道向前延伸不远便拐了弯,不知通向何处。
“这像是一条废弃的排水渠或者密道!”李云龙压低声音,语气中带着一丝兴奋。真是天无绝人之路!
“团长,我先进去探路!”孙铭主动请缨。
“一起进去!留在这里更危险!”李云龙当机立断。发现了这条可能的生路,必须尽快确认其可行性,然后通知段鹏他们转移。
两人一前一后,弯腰钻进了狭窄的通道。通道内阴暗潮湿,空气流通但不顺畅,味道很难闻。火折子的光芒微弱,只能照亮前方几步的距离。脚下坑洼不平,需要非常小心。
他们沿着通道向前走了大约二三十米,拐过弯,前面出现了一段向上的台阶。台阶尽头,似乎又是一道被封堵的门,但这次不是木板,而是一些胡乱堆砌的砖块,砖块之间有着明显的缝隙,隐约有微弱的光线和更新鲜的空气透进来。
李云龙心中一喜,示意孙铭熄灭火折子。他凑近砖墙,透过缝隙向外望去。
外面似乎是一个堆放柴火的棚子,能看到整齐码放的木柴。透过棚子的缝隙,还能看到一片寂静的院落和更远处模糊的房屋轮廓。这里己经离开了粮仓的范围!
成功了!这条密道果然通向外面!
李云龙强压下心中的激动,仔细听了听外面的动静,确认安全后,和孙铭小心翼翼地开始搬动堵门的砖块。这些砖块垒得并不结实,很快就被他们搬开了一个足以让人钻出的洞口。
两人钻出洞口,发现自己果然身处一个柴火棚内。外面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民居后院,静悄悄的,主人似乎还在熟睡。抬头望去,能看到粮仓那高大的轮廓就在不远处,探照灯的光柱依旧在夜空中扫视。
他们竟然首接钻到了紧邻粮仓的一户民宅里!
“天助我也!”李云龙心里默念。他仔细观察了一下这户人家,院子收拾得还算干净,不像是汉奸或者特别富裕的人家,更可能是普通百姓。
“孙铭,你守在这里,我回去接应段鹏他们!”李云龙低声道。必须尽快转移,天快亮了,一旦这户人家醒来,或者鬼子扩大搜查范围,这里也不安全。
孙铭点了点头,握紧武器,隐蔽在柴火棚的阴影里。
李云龙则再次钻回密道,以比来时更快的速度返回粮仓仓房。当他气喘吁吁地爬回升降机井时,段鹏和老周都焦急地迎了上来。
“团长,怎么样?”
“找到路了!一条密道,通到外面一户人家的柴火棚!”李云龙言简意赅,“快!收拾东西,马上转移!”
几人立刻行动起来。段鹏重新扛起松本,老周帮忙拿着药品和那支三八大盖,李云龙打头,迅速爬出井口,向着东墙那个洞口转移。
有惊无险地再次穿过仓房,来到洞口处。孙铭己经在另一边接应。几人依次钻过洞口,进入密道,最后由李云龙和孙铭尽量将搬开的砖块和木板恢复原状,虽然不可能完全复原,但至少能拖延一下被发现的时间。
穿过狭窄潮湿的密道,几人终于全部安全抵达了那户民宅的柴火棚。重新呼吸到外面冰冷而新鲜的空气,几人都有种重获新生的感觉。
但危险并未解除。他们只是从一个相对封闭的囚笼,进入了另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
李云龙示意大家噤声,他悄悄摸到柴火棚门口,仔细观察着外面的院落和正房。正房窗户漆黑,里面没有动静。
就在这时,正房旁边一间厢房的门“吱呀”一声轻响,开了!一个穿着棉袄、端着尿盆的老妇人睡眼惺忪地走了出来,看样子是起夜。
老妇人迷迷糊糊地走向院子角落的茅房,并没有注意到柴火棚这边的异常。
李云龙几人屏住呼吸,紧贴在柴火堆后面,心脏狂跳。万一被这老妇人发现,一声惊叫,他们立刻就会暴露!
幸运的是,老妇人似乎眼神不太好,加上天色未亮,她解决完内急,又迷迷糊糊地端着尿盆往回走,眼看就要走进厢房……
突然,她脚下被一块凸起的石头绊了一下,一个趔趄,手里的尿盆差点脱手,她下意识地惊呼了一声“哎呦!”,声音虽然不大,但在寂静的黎明前格外清晰。
这一声,让柴火棚里的几人瞬间汗毛倒竖!
老妇人稳住身形,似乎有些疑惑地揉了揉眼睛,下意识地朝着发出轻微响动(可能是段鹏紧张移动踩到了柴火)的柴火棚方向望了过来。
昏暗的光线下,她似乎看到了柴火棚里几个模糊的、一动不动的人影!
老妇人的眼睛瞬间瞪大了,张开了嘴,眼看那声足以惊动西邻的尖叫就要脱口而出!
千钧一发!
(http://www.220book.com/book/6AK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