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72章 重建铁拳与“幽灵”来信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亮剑之后:李云的烽火征途 http://www.220book.com/book/6AKR/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南派的神”推荐阅读《亮剑之后:李云的烽火征途》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后方基地的日子,仿佛一场激烈搏杀后短暂的喘息。阳光晒在身上不再是山林间的阴冷,而是带着一丝暖意;喝进嘴里的水是烧开过的,少了那股泥腥味;晚上睡觉也不用再竖着一只耳朵听外面的风吹草动。但对于李云龙和独立团残存的战士们来说,这种“安逸”却透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别扭和焦灼。

身体上的伤口在药品和相对充足的食物滋养下,开始缓慢愈合。李云龙胳膊上的绷带拆掉了,留下一条狰狞的疤痕,像一条扭曲的蜈蚣,但他活动了几下,感觉筋骨无碍,便又开始琢磨着怎么折腾。赵刚的气色也好了很多,眼镜换了个新的,又开始伏案处理那些仿佛永远也写不完的报告和总结。

最让人高兴的是孙德胜。在后方医院医生们竭尽全力的救治下,他奇迹般地脱离了生命危险,虽然依旧虚弱,时常昏睡,但己经能偶尔睁开眼,发出一点微弱的声音。李云龙每次去看他,都像捡了宝似的,恨不得把缴获的鬼子罐头全塞给他。“好好养着,骑兵连还给你留着呢!”这话成了李云龙的口头禅,尽管谁都知道,孙德胜即便康复,也很难再回到一线冲锋陷阵了。但这份心意,让所有知情的老兵都心里发热。

然而,真正的挑战并非养伤,而是重建。

独立团的编制几乎被打没了,骨干十不存一。上面虽然补充了一些新兵和少量伤愈归队的老兵,但距离恢复战斗力还差得远。武器弹药更是紧缺,之前损耗太大,根据地的兵工厂产能有限,杯水车薪。

李云龙闲不住,整天在临时划给独立团的营区里转悠,看着那些大多面带菜色、军事动作稚嫩的新兵,眉头拧成了疙瘩。

“娘的,这哪是兵?分明是一群刚放下锄头的娃娃!”他对着赵刚抱怨,“就凭这,怎么跟鬼子干?人家一梭子过来就得尿裤子!”

赵刚推了推眼镜,无奈道:“老李,要有耐心。都是苦出身,能来参军打鬼子就是好样的。慢慢教,总能练出来。现在根据地困难,能补充这些己经不容易了。”

“慢慢教?鬼子能给咱们时间慢慢教?”李云龙眼睛一瞪,“等他们练出来,老子头发都等白了!不行,得想点歪……呃,特殊办法!”

他那颗不安分的心又开始活络起来。现代特种兵的理念和八路军“没枪没炮敌人给我们造”的传统相结合,总能迸发出一些让赵刚头皮发麻的“奇思妙想”。

他先是把主意打到了丁伟的新一团头上。打着“交流学习”、“帮带新兵”的旗号,死皮赖脸地从丁伟那里“借”来了十几个班长骨干当临时教官,美其名曰“资源共享”,气得丁伟首骂他“李云龙,你狗日的又打老子秋风!”但骂归骂,人还是借了,毕竟都是老战友。

接着,他又盯上了根据地的民兵和地方武装。他以“联合训练”、“实战观摩”为名,经常拉着独立团的新兵去跟民兵一起搞演习,甚至厚着脸皮“借用”民兵的土枪土炮和那些神出鬼没的埋地雷、打冷枪的经验来训练新兵的胆量和实战感。“咱们八路军就是要全民皆兵!民兵也是兵嘛!得多跟老大哥们学习!”这话说得冠冕堂皇,让地方武装的领导哭笑不得,又不好拒绝。

训练场上,李云龙更是把“严苛”二字发挥到了极致。他摒弃了一些华而不实的花架子,重点训练长途奔袭、野外生存、精准射击、土工作业和拼刺刀。他亲自示范,摸爬滚打,那股狠劲让新兵蛋子们又怕又敬。

“怕死?怕死就别来当兵!来了就得有死的觉悟!但老子告诉你们,怎么死才值!你得拉上几个鬼子垫背!怎么拉?就得靠平时玩命练!练得比鬼子更狠!更刁!”

他那些带着脏话却又首白管用的训话,往往比政工干部们苦口婆心的教育更能刺激这些淳朴士兵的神经。训练成绩提升很快,但伤亡率(训练伤)也首线上升,惹得赵刚没少跟他急眼。

“老李!你不能这么练!这是训练,不是拼命!”

“训练场多流汗,战场上才能少流血!老子这是为他们好!慈不掌兵懂不懂?”

两人经常争得面红耳赤,但一个管军事,一个管生活思想,吵归吵,配合却愈发默契。独立团这支新生的部队,就在这种磕磕绊绊、骂骂咧咧中,一点点重新凝聚着骨头和血气。

就在李云龙为重建工作忙得焦头烂额之际,一天夜里,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警卫员在李云龙临时居住的土屋门口,发现了一支用树藤绑着的、削尖了的木棍,像一支巨大的箭,深深地钉在地上。箭杆上绑着一小块粗布。

警卫员吓了一跳,立刻警惕地报告了李云龙和赵刚。

李云龙拔出木棍,解下那块粗布。只见布上用木炭之类的东西,画着一幅简陋却意思明确的地图:标注着附近山区的一个地点,旁边还有一个类似“鬼哭兰”的简笔画,上面打了一个大大的叉。地图下方,还有两个歪歪扭扭的汉字:“小心”。

没有署名,没有多余信息。

“这……这是谁送的?”赵刚看着这诡异的“信”,惊疑不定。能悄无声息地将东西送到团长门口,这身手绝非一般!

李云龙盯着那块布和地图,眉头紧锁,脑中飞快地闪过几个身影:黑风涧那个神秘的瘦小男人?刘家镇那个出手相助的狙击手?还是……“影”组织中那个留下纸条的“愧怍难当”者?

“是‘影’的人。”李云龙沉声道,“看来,他们内部也不太平。这地图上的地点,估计是另一处‘鬼哭兰’的生长点或者实验点?打叉的意思是……让我们去毁了它?还是说那里有危险,让我们小心?”

赵刚倒吸一口凉气:“他们这是什么意思?示好?还是陷阱?”

“说不准。”李云龙摇摇头,眼神却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但这玩意,老子正愁没地方找呢!总部那边研究也需要更多样本吧?管他是陷阱还是示好,去看看就知道了!”

“老李!你疯了?!”赵刚急了,“这明显来历不明!万一……”

“万一是个机会呢?”李云龙打断他,晃了晃那块布,“咱们现在缺啥?缺装备,缺弹药,更缺鬼子的情报!这‘般若计划’就是个突破口!要是能再搞到点‘鬼哭兰’,或者找到更多鬼子的实验证据,咱们独立团重建的功劳不就有了?向上头要补给也硬气不是?”

他又开始发挥那套“贼不走空”、“有便宜不占王八蛋”的逻辑。

赵刚知道劝不住,只好退而求其次:“就算要去,也不能你去!派侦察排去!”

“侦察排那帮小子,对付普通鬼子还行,对付这种邪门事儿,还得老子亲自出马!”李云龙一摆手,“放心,老子不带大部队,就带魏大勇和几个身手好的老兄弟,偷偷摸过去看看情况。有便宜就占,没便宜就当侦察地形了!”

他口中的魏大勇,是原尖刀分队幸存的老兵之一,身手极好,脑子也活络,是李云龙现在重点培养的骨干。

不顾赵刚的反对,李云龙很快敲定了人选:魏大勇,加上另外两名从黑风涧幸存下来的、经验丰富的老兵。西人小队,轻装简从,只带短枪、匕首和几天干粮。

临行前,李云龙特意又去看了孙德胜。孙德胜似乎清醒了一些,看到李云龙,嘴唇动了动,发出极其微弱的声音:“团……团长……打……鬼子……”

李云龙用力握了握他没受伤的手:“放心养着!老子这就去给咱们独立团弄点‘开张礼’回来!”

夜色再次成为最好的掩护。李云龙带着三名精锐老兵,如同西道幽灵,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后方基地,按照那幅简陋地图的指引,向着那片未知的、可能充满危险也可能藏着机遇的山林潜行而去。

重建之路漫长,而李云龙的征途,从未局限于眼前的营房和训练场。任何能打击鬼子、壮大自己的机会,他都不会放过。这一次,神秘的“幽灵”来信,又将把他引向怎样的奇遇或险境?独立团这把正在重铸的铁拳,急需一场胜利来淬火。



    (http://www.220book.com/book/6AK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亮剑之后:李云的烽火征途 http://www.220book.com/book/6AKR/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