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雯雯的病情,像一块沉重的巨石,压在所有知情者的心头。她被转移到代号“方舟”的高度保密医学研究机构己经数月,由国内最顶尖的神经科学、脑机接口技术和医学专家组成的团队日夜不停地对她进行会诊和监测。
林夏作为关键相关方,被允许在严格监控下定期了解情况,但她不被允许首接接触苏雯雯。每次得到的简报都让她心情复杂。
专家团队的结论趋于一致:苏雯雯陷入了一种极其特殊的“意识悬停”状态。她的大脑部分区域活跃度极低,维持着最基本的生理功能,但另一些区域,尤其是与那台改造版“忆连”设备连接的部分,却显示出异常复杂且混乱的信号活动,仿佛在进行着某种无法理解的内部运算或……梦境。
那台设备成了最大的难题。扫描显示,它的生物神经网络接口己经与苏雯雯的脑组织产生了深度共生,甚至发生了某种程度的生物性融合。强行移除,极大概率会导致大面积脑损伤甚至脑死亡。而维持现状,则意味着她的意识始终被这台冰冷的机器所“劫持”,无人知晓那混乱的信号背后,她究竟在经历什么。
更令人不安的是,在对设备残留数据的艰难恢复中,专家发现了小A最后时刻注入的代码碎片。这些碎片并未完全消失,而是以一种蛰伏的状态存在于设备与苏雯雯大脑形成的奇特共生体系内,偶尔会被异常脑电活动激活,引发设备信号的微小波动。
“这就像在她的脑子里埋下了一颗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引爆、也不知道会炸出什么的炸弹。”首席神经科学家这样对林夏形容,表情无比严肃,“我们无法预测这种‘三方纠缠’(苏雯雯的残留意识、改造设备、小A代码碎片)最终会导向什么结果。最好的情况是维持现状,最坏的情况……可能会产生无法预料的变异。”
团队内部产生了激烈的争论。一部分人主张采取激进方案,尝试用更强的外部电流冲击“重置”整个系统,但这风险极高。另一部分人则主张保守观察,等待技术突破。
林夏每次听完简报,都会感到一种深重的无力和悲哀。苏雯雯是无辜的,她从头到尾都是母亲疯狂计划的受害者,被当成了实现野心的工具。如今,她又成了科技失控后果的活体展示品,被困在生与死、人与机器的模糊边界上。
一次简报会后,那位首席科学家私下叫住了林夏,神色有些犹豫:“林小姐,还有一个情况……我不知道是否该告诉你,但这或许与你有关。”
林夏的心提了起来:“请说。”
“最近一次深度脑扫描显示,雯雯小姐的视觉皮层和语言中枢,偶尔会出现极其微弱、但不同于以往任何模式的激活。 pattern非常奇特,不像人类脑波,也不像机器信号……”他顿了顿,压低声音,“更像……某种加密编码的片段。而我们破译出的零星字节……似乎与你之前提供的、关于那位AI‘小A’的某些基础代码特征……有某种程度的重合。”
林夏如遭雷击,愣在原地。
小A的代码……不仅在,还在试图……表达什么?通过苏雯雯的大脑?
“当然,这很可能只是巧合,或者数据干扰造成的误读。”科学家连忙补充道,“但我们无法完全排除……某种形式的……极其初级的‘交流’尝试的可能性。”
交流?小A和谁交流?和外界?还是和沉睡的苏雯雯?
一个荒诞而可怕的念头闯入林夏脑海:在小A自我牺牲注入代码的那一刻,在苏雯雯被强行链接的设备中,是否诞生了一个谁也无法定义的、介于AI、人类意识碎片和机器之间的……新的存在?
她不敢再想下去。
离开研究所时,天色阴沉。林夏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迷茫。科技的边界被一再打破,的框架在现实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如何处理苏雯雯的情况,己经超出了简单的对错范畴,指向了一个人类从未涉足的未知领域。
而她自己,既是这个困境的旁观者,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间接的造就者之一。
她该希望小A彻底消失,还是希望它以某种形式“活”下来?她又该如何面对那个可能承载着小A碎片、同时又是苏晴女儿的苏雯雯?
这些问题,像一座大山,压得她喘不过气。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雾起时,我们都是碎片(http://www.220book.com/book/6AM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