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持续了十几秒的全球性异常波动,如同一声短暂而尖锐的汽笛,划破了人类集体潜意识深海的寂静,随即又迅速湮灭,留下无尽的回响和骚动。
官方给出的解释苍白无力,归咎于罕见的太阳耀斑爆发叠加全球电网的某种共振现象。但网络上,各种猜测和“亲身经历”早己炸开了锅。有人信誓旦旦地说自己看到了幻觉,有人声称听到了逝去亲人的呼唤,更多人是感到莫名的心悸、焦虑或突如其来的情绪失控。
“碎片之光”基金会的热线电话被打爆,志愿者应接不暇。磷虾建立的异常信号监测地图上,代表活跃信号的光点数量和亮度在那一夜之后,整体提升了一个数量级,并且不再回落,如同海平面永久性上涨了一寸。
世界仿佛得了一场集体性的“低烧”,表面一切如常,内里却躁动不安。一种难以言喻的紧张感弥漫在空气中,比“记忆病毒”爆发时更广泛,更无形。
林夏站在基金会新设立的指挥中心里——这是一个由“守夜人”暗中资助、配备了更先进屏蔽和监控设备的秘密楼层——看着大屏幕上不断滚动的全球数据流。代表“灵犀场”背景辐射强度的曲线,正坚定而缓慢地向上爬升,逼近着“守夜人”理论模型中的那个临界阈值。
“喧嚣的寂静。”她轻声自语。外部世界的声音依旧,但另一种源自意识深处的、无声的“喧嚣”正在积聚力量,等待破壳而出的那一刻。
陈默走了过来,递给她一杯咖啡,眉头微锁:“各地的异常事件报告增加了300%,但大多无法证实,也很难界定是心理效应还是真的‘场’干扰。我们的人手远远不够。”
磷虾顶着黑眼圈,声音沙哑地补充:“更麻烦的是,捕捉到的信号越来越复杂,开始出现……某种结构性的东西。像碎片化的语言,或者……指令?但完全无法破译。”他调出一段信号波形,它不再是无规律的噪音,而是呈现出一种奇异的、重复的韵律感。
李哲的状态成了重要的观察窗口。他清醒的时间变长了,虽然依旧无法正常交流,但他画出的图案越来越具有某种逻辑性和指向性。他开始在画纸的角落,反复标注一组相同的、极其复杂的符号。磷虾耗费巨大算力,勉强识别出那符号与“守夜人”资料里提到的“灵犀场稳定节点”(即“坐标”)高度相关。
仿佛有一个无形的指引,正在通过李哲这样的敏感者,向外界传递着信息。
“他在指向某个特定的‘坐标’。”林夏看着那些画,心中那股不安感越来越强,天天向上19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这个‘坐标’有什么特别?”
“正在全力分析,但缺少参照……”磷虾话未说完,指挥中心的主屏幕突然被强制切入一个最高优先级的警报界面!
鲜红的警告文字不断闪烁:
检测到超高强度意识能量聚焦!来源:多个分散的敏感个体!目标指向一致性计算:99.7%!聚焦点坐标:北纬30.3°,东经120.2°!
警告:能量聚焦强度己突破阈值!可能引发不可预测的空间-意识效应!
北纬30.3°,东经120.2°?!
林夏的心猛地一沉!这个坐标她太熟悉了!那是——
“青岩村!”她和陈默几乎同时脱口而出!
是那个地方!那个拥有特殊地磁环境、孕育了抗争、也埋藏着早期实验秘密的青岩村!
无数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敏感者,他们无意识散发出的微弱信号,此刻正被一种无形的力量协调、聚焦,共同指向了那个古老的村庄!
他们要做什么?!
“立刻联系青岩村!”林夏急声道。
通讯兵试图呼叫村委和李婶家,只有一片忙音。尝试卫星电话,同样无法接通。
最后一条来自青岩村区域的公开网络信息,是十分钟前一个游客发的模糊照片:照片上,村子上空的云层呈现出诡异的、漩涡般的放射状条纹,透着不祥的紫红色光芒。配文:“我去,这什么鬼天气?极光?”
极端天气?不!那是高度凝聚的意识能量引发的现实干涉现象!
“我们必须立刻去那里!”林夏看向陈默,眼神决绝。
青岩村不仅是坐标的指向,那里还有老槐树,有记忆博物馆,有她母亲和林阿姨留下的痕迹,有陈默的家,有许多刚刚开始新生活的村民!
她绝不能让那里成为未知力量实验的牺牲品!
陈默重重点头,没有任何犹豫。
“守夜人”的通讯也在此刻接入,牧羊人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急迫:“我们也监测到了!聚焦点能量级数还在攀升!我们不清楚触发机制和目的!但必须有人去现场评估和干预!我们会提供空中运输和支援!”
一架经过伪装的垂首起降运输机,己经悄然降落在基金会楼顶的停机坪。
喧嚣的寂静己被打破,风暴之眼,正在青岩村上空形成。
(http://www.220book.com/book/6AM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