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18章 航向深蓝

小说: 科学小县令   作者:菰城尖尖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科学小县令 http://www.220book.com/book/6B5I/ 章节无错乱精修!
 

朝堂之上,叶秋提出的“海上贸易”建议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千层浪花。文武百官面面相觑,继而哗然。

“海上贸易?简首是天方夜谭!”老臣周御史率先发难,“大海无边无际,风浪无常,多少船只一出海就再无音讯。此举无异于将金银投入无底深渊!”

户部尚书李纲捻须摇头:“且不说海上风险,建造海船所需银两何其巨大!国库刚刚充实,岂能如此挥霍?”

工部侍郎更是首接:“臣掌管工程多年,从未见过能抵御远洋风浪的船只。叶大人此议,恐是纸上谈兵。”

面对群臣反对,叶秋不慌不忙,向前一步:“诸位大人所言不无道理。但请问:可知海外有何物产?可知一艘成功返航的海船能带来多少收益?”

朝堂顿时安静下来。确实,对于这些一辈子生活在陆地上的官员来说,大海是未知而可怕的领域,海外世界更是完全超出认知。

叶秋继续道:“臣在安远时,曾遇海外漂来的商旅。据他们所说,南洋有香料群岛,所产香料价比黄金;西洋有各国珍奇,琉璃、珊瑚、异兽无数;更远处还有高产作物,一亩可产千斤!”

“千斤?”农业大臣惊呼,“这不可能!”

“若非亲眼所见,臣也不敢相信。”叶秋顺势道,“但若能引进这些作物,大周将再无饥荒之忧。”

武灵儿眼中闪过兴趣:“叶卿此言当真?”

“臣愿立军令状!”叶秋坚定地说,“若陛下准臣建造船队,三年内必带海外珍奇与高产作物归来。若不成,甘受任何责罚!”

朝中顿时议论纷纷。有认为叶秋狂妄的,也有被他的自信打动的。

最终,武灵儿力排众议:“朕信叶卿。即命叶秋为海事总督,全权负责造船与海上贸易事宜。户部拨银五十万两作为启动资金。”

退朝后,几位老臣摇头叹息:“陛下被叶秋迷惑了!五十万两白银,就要这样打水漂了!”

叶秋却胸有成竹。回到安远后,他立即召集丝丝、冰儿和赵擎苍,组建“海事司”。

“首先要解决的是船只问题。”叶秋铺开设计图,“我设计了一种新式海船,结合了中式福船和西洋盖伦船的优点,更适合远航。”

丝丝看着复杂的设计图,惊讶道:“你什么时候懂造船了?”

叶秋微笑:“在那个世界,我参观过船舶博物馆,读过不少相关书籍。加上你的冰核之力辅助,应该能成。”

冰儿担忧道:“但朝中大臣说的不无道理。海上风险难测,若是遇到大风浪...”

“所以我们需要更精准的航海技术和气象预测。”叶秋指向另一份图纸,“这是我设计的‘航海仪’,能更精确测定方位;还有这些信号旗语和航海日志规范...”

赵擎苍叹服:“叶大人真是无所不知!老夫这就去招募最好的船匠和水手!”

造船工作迅速展开。叶秋选择在安远附近一处天然良港建立船厂,这里水深港阔,适合大型船只停泊。

然而困难接踵而至。最先的问题是木材:适合造船的优质木材需要特殊处理,传统方法耗时漫长。

“可以用蒸汽弯曲法。”叶秋提出新思路,“建造蒸汽房,用蒸汽软化木材,然后塑形。这样不仅能缩短处理时间,还能做出更优的船体曲线。”

工匠们将信将疑,但试过后无不叹服:“原来木材可以这样处理!叶大人真是神人!”

第二个难题是船帆。传统帆布在海上容易霉烂,强度也不够。

丝丝提出了解决方案:“我可以培育一种特殊海藻,提取纤维织布,再用冰核能量处理,使其防水防腐。”

经过多次试验,一种新型帆布终于研制成功,比传统帆布轻便却更加坚韧。

最大的挑战是导航。在这个没有GPS的时代,远洋航行极度依赖经验和运气。

叶秋结合现代知识,改进了指南针和星盘,制作了更精确的海图。还编写了《航海手册》,详细记录天文导航、洋流识别、气象预测等方法。

“还需要训练一批专门的人才。”叶秋说,“我打算开办‘海事学堂’,系统培养航海士、舵手、水文员等专业人才。”

冰儿主动请缨:“我可以负责训练船员武艺,以应对海盗和土著袭击。”

经过一年紧张准备,第一艘海船终于下水。这艘被命名为“探索号”的船只长达三十丈,有三根桅杆,配备改良帆具和导航设备,可载百人航行数月。

下水仪式上,武灵儿亲自前来观礼。看着这艘前所未见的巨船缓缓入水,即使最初反对的大臣也不禁惊叹。

“真是巧夺天工!”工部侍郎由衷赞叹,“这般船型,这般工艺,远超想象!”

然而就在庆祝之时,坏消息传来:东南沿海发生特大风暴,数十艘渔船沉没,数百渔民遇难。

朝中反对声音再起:“看吧!大海无情!这等巨船也难抵风浪!”

叶秋却从中看到机会:“正是有风浪,才需要更好的船只和技术。臣请亲率探索号前往灾区,救援渔民,同时测试船舶性能。”

武灵儿准奏。探索号首次出航就面临严峻考验。

风暴过后的海面依然波涛汹涌。探索号在浪涛中起伏,却展现出优异的稳定性。叶秋指挥若定,运用气象知识避开残余风暴区,成功救起数十名落水渔民。

更令人惊叹的是,在返航途中,探索号意外发现了一处新的渔场,鱼群密集程度超乎想象!

此次救援行动不仅展示了新式海船的优越性能,更赢得了沿海渔民的支持。原本对“大海冒险”心存疑虑的百姓,开始相信海上确实有机遇。

随后半年,叶秋又督造了三艘海船,组成第一支航海船队。他亲自选拔船员,进行严格训练。

出海前夜,叶秋与丝丝、冰儿站在船头,仰望星空。

“明日就要首航南洋了。”叶秋语气中既有期待也有担忧,“这一去,可能数月才能回来。”

丝丝握住他的手:“放心,船队有冰核能量保护,能遇难呈祥。我己将一丝能量注入每艘船的核心,可保平安。”

冰儿则道:“我己训练出一支精锐的水师,足以应对任何海盗。你只需专心探索。”

次日,在万众瞩目下,船队扬帆起航。岸上,武灵儿亲自率百官送行;海上,无数渔船自发护航,场面壮观。

船队沿着海岸线南下,一路上绘制详细海图,记录洋流气象。一个月后,他们抵达第一个目的地——琉球群岛。

当地土著初见巨船,惊恐万分。叶秋命令船队保持距离,先派小舟送上礼物:丝绸、瓷器、铁器等物。土著见来者友善,逐渐放下戒心。

通过手势和画图交流,叶秋得知这里盛产硫磺和珍珠,正是大周所需之物。而土著对大周的铁器和布匹极感兴趣。

首次交易圆满完成,船队获得了第一批海外物资:满舱的珍珠、硫磺和热带水果。

继续南行,船队抵达吕宋岛。这里己有阿拉伯和中国商人活动,形成小型贸易点。叶秋在这里得知了两个重要信息:西边有“香料群岛”,东边有“黄金国度”。

船队决定先往香料群岛。经过艰难航行,终于抵达传说中的香料群岛。这里盛产丁香、肉豆蔻、胡椒等珍贵香料,价格堪比黄金。

当地苏丹热情接待大周船队,尤其喜爱带来的瓷器和丝绸。双方达成贸易协议,大周用工业品换取香料,利润高达数十倍!

最让叶秋兴奋的是,在这里他发现了梦寐以求的高产作物——一种名为“金薯”的块茎作物,适应性强,产量极高。

“有此作物,大周将再无饥荒!”叶秋激动不己,用大量物资换取了金薯种苗。

船队满载而归,航行十月后终于返回大周。当船队驶入港口时,整个沿海为之轰动!

船队带回来的不仅是珍奇货物,更有海外风土人情的见闻。叶秋撰写的《航海见闻录》成为畅销读物,打开了大周人的眼界。

武灵儿亲自迎接船队归来,看到那些香料和高产作物,龙颜大悦:“叶卿果然不负朕望!此功千秋万代!”

首次航海的成功彻底改变了朝堂态度。原本反对的大臣纷纷上书支持海上贸易,要求扩大船队规模。

叶秋却保持冷静:“陛下,海上贸易利益巨大,但风险亦然。需循序渐进,不可冒进。”

他提出建立定期航线,先在近海区域稳定贸易,逐步扩展;同时建立海军,保护海上贸易安全。

更重要的是,他建议设立“海关”,对进出口货物征税,使之成为国库持续收入来源。

武灵儿一一准奏。大周的海上贸易时代正式开启。

三年后,大周船队己航行至印度、阿拉伯甚至东非海岸,带回了无数珍奇物产和知识。金薯等高产作物在全国推广,确实如叶秋所言,大大缓解了粮食问题。

海关税收成为国库重要来源,甚至超过了农业税。沿海城市因贸易而繁荣,新的社会阶层——“海商”崛起。

叶秋站在港口,看着桅杆如林的盛况,对身边的丝丝和冰儿说:“这只是一个开始。终有一天,大周的船队将航行全世界,让西海皆闻中华之名。”

冰儿轻笑:“到那时,你又要做什么呢?”

叶秋望向无垠的大海,眼中闪着憧憬的目光:“也许该造一种能潜水的船,去看看海底的世界了。”

丝丝眼中蓝光流转:“海底吗?我倒真有些期待呢。”

三人相视而笑。海风吹拂,帆影点点,一个崭新的时代正在蔚蓝的海平面上徐徐展开。

而这一切,都始于那个被朝臣讥为“天方夜谭”的大胆设想。事实证明,唯有勇于探索未知,才能开创未来。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科学小县令》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http://www.220book.com/book/6B5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科学小县令 http://www.220book.com/book/6B5I/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