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公主没想到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东西叫做在“转账短信通知”。所以她在收到曹诚15000元转账的同时,也被陈挺单独叫到书房了。
陈挺看着一脸疑问的小女孩,把手机短信展示给她看。
然后高阳公主就沉默了,低下头去,双手紧紧抱在胸前。
陈挺微笑着对她说道:“高阳,别紧张,我不反对你们有钱,知道我现在为什么只给你100元,之后要你们记账,给我看账单,是因为什么?”
高阳公主不解地抬起头来。
陈挺看着她眼中的问号,说道:“这是因为外边不比宫中。宫里面你们的一切都有你阿爷阿娘替你做主,只要得到他们的宠爱,要做什么都由得你,但是外面是不同的。这里没有人可以让所有的人都保护着你。外面其实有很多危险的。钱财也是危险的源头。”
“为什么?”高阳终于发问了。
陈挺低下头,想了想,说道:“我明天带你们去其他地方转转吧。”
第二天刚好是周六。陈挺带着西个小公主、李渊、曹诚坐着保姆车来到著名的中山大道中的棠下城中村外。
李渊是听说陈挺要带小公主们去城市贫民地带参观,而且没有危险后,也好奇跟着来的。
羊城的城中村和繁华的街道相间是一大特点。就算是现在的羊城CBD珠江新城,在十八年前也是典型脏乱差的城中村。
保姆车并不能进入拥挤的城中村街道。
陈挺让司机停在棠下村 BRT 天桥旁的福善牌坊前,这里算是城中村的 “边界线”—— 往前一步是人影稀疏的狭窄街道,往后一步仍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羊城主干道之一——中山大道。
陈挺率先推开车门,暖烘烘的风裹着一丝烟火气扑面而来,他转身抱起凑到门边的小兕子,小家伙立刻搂住他的脖子,好奇地往牌坊里探头。
李渊跟着下车,脚步顿了顿。他抬眼望了望身后的大道,玻璃幕墙在阳光下闪着冷光,车流声像远处的潮水般连绵不绝;再回头看向牌坊内的街道,两排装修五花八门的小店铺在两旁开着,零零星星的二三十号人就在这条两三十米长的小街道上穿行。
“这牌坊内外还真是两个世界呢。” 他低声嘀咕了一句,心里竟生出几分奇妙的恍惚。
“走,我们进去看看。” 陈挺的声音拉回了众人的注意力,他抱着小兕子率先迈步,跨过牌坊的瞬间,像是穿过了一层无形的屏障。豫章和城阳立刻小跑着跟上,一左一右拉住李渊的手,软乎乎的掌心让他不自觉地放慢了脚步;高阳则轻轻拉住曹诚的胳膊,眼神里带着几分期待,又藏着一丝拘谨。
刚走没几步,李渊就停住了 —— 前方是一栋灰扑扑的楼房挡住了视线,看起来根本没有路。
“前面不是楼房吗?没有路了吧?” 他皱着眉小声问道。
陈挺闻言回头,眼底带着笑意:“老爷子,你跟着我就是。” 说完便抱着小兕子继续往前走。李渊将信将疑地跟上,首到走到楼房跟前,才发现墙根处竟藏着两条路:左边的路稍宽些,勉强能容两辆三轮车并行;右边的路却窄得可怜,两个成年人并肩走刚好,若是三个成年人,就得又一个人侧着身子才能通过。
更让李渊惊讶的是路两旁的楼 —— 六七层高的小楼紧紧挨着,阳台都往小路的上空突出,站在两边阳台上的人伸手就能握到一起。这就是传说中的“握手楼”。
他下意识地抬头,却发现头顶只有窄窄的一条天,阳光被密密麻麻的楼房挡得严严实实,连一丝光斑都透不进来。明明外面是烈日当空,这条小道里却透着股阴凉,甚至有些幽暗。
活了六十多年,李渊从未想过 “高楼” 和 “贫困” 能凑在一起。
他跟着陈挺踏上这条阴影里的路,脚步有些踟蹰 。人的天性总是对看不见阳光的地方有些戒心的。
但他很快又释然起来。脚下的水泥地很干净,没有一点灰尘,也没有隋唐城中非主干道上特有的某种骚味。两旁的楼房虽然旧,墙面上却没有裂缝,窗户都擦得透亮,阳台上则挂满了五颜六色的衣服。其中也不乏女性的内衣出现。
后代风气和隋唐之交果然大不相同。
走了没一会儿,路边就出现了几家小店:理发店的玻璃门上贴着红色的价目表,“洗剪吹 15 元” 的字样格外醒目;小超市的门敞开着,货架上摆满了零食和日用品,包装上的图案色彩鲜艳;拐角处的小饭店飘出香味,门口的黑板上写着 “隆江猪脚饭15 元起”,字迹谈不上多好,却很工整。
但是让李渊压力巨大的是,这种小路一条套一条,好像是无穷尽一般。走没几步,就是一条同样幽暗但没什么人的小路,有点像进入了无尽的水泥森林迷宫。这让李渊有点担心被困在这里。
“小挺,我们走得够深了,不如回去吧?”李渊终于忍不住地提议。
陈挺微笑道:“没事的,前面不远就快到大路了。这些握手楼虽然多,但朝着一个明确的方向走,总是很容易走到大路的。”
李渊这才稍微安心,跟着往前走
这时候,他们路过一间生活超市,陈挺特意带着众人走了进去,让他们领略一下普通超市的物价。
超市门口摆着促销的米面油。李渊看了看价格后,问陈挺:“这里住的人,一个月能挣多少钱?”
“一般也就三千到五千一个月吧。” 陈挺说道,羊城的工资完全配不上一线城市的称号,“房租的话,单间五百左右,大一点的或者带客厅的,七百到一千出头吧。”
李渊心里默默算了算 —— 按唐朝的米价,每个月能吃饱主粮做的正餐的算是小康之家了。可这里的人不仅能吃饱,还能买这些包装精致的零食、牛奶,连住的房子都结实干净,物资质量更是唐朝远远比不上的。他看着超市里来来往往的人,有的挑着蔬菜,有的拿着饮料,脸上没有饥寒交迫的愁苦,反而带着几分平淡的踏实。
“历朝政治家盼着的太平盛世,不就是这样吗?” 李渊在心里叹了口气。
陈挺没有注意老李渊的感叹,而是抱着小兕子,引着高阳、豫章和城阳往超市深处走,不多时就到了零食专区。货架上满满当当的零食摆得整齐,五颜六色的包装在暖黄的灯光下格外显眼。
“来,咱们看看高阳和豫章的100 块钱,在这儿能买到多少好东西。” 陈挺笑着说道。
陈挺先拿起一包草莓味的棉花糖,指着价签说:“你们看这个棉花糖,只要 3 块钱一包。100 块钱的话,能买 33 包,够你们几个分着吃好久啦。”
他刚说完,小兕子就小声问:“那能每天都七吗?”
陈挺笑着说道:“糖糖好吃,但不能多吃的,要不然兕子的牙齿就会长虫虫。”
小兕子眉头一皱,小嘴巴嘟了起来。哼,小囊君坏,每次细几要七糖糖的时候都介么说。
接着,陈挺又拿起一盒巧克力豆,价签上写着 5 元。“这个巧克力豆 5 块钱一盒,100 块钱能买 20 盒。按照我给你们规定的量,能吃两个月了。”
陈挺一边说一边讲解,慢慢走到了旁边的文具专区。
货架上的笔记本、铅笔、橡皮摆放得整整齐齐,还有印着卡通图案的文具盒。陈挺拿起一本带彩页的笔记本,价签显示 8 元:“这个笔记本 8 块钱一本,100 块钱能买 12 本,剩下的 4 块钱还能买一块橡皮。你们平时画画、写字,这么多笔记本够用一学期了。”
城阳忽然说道:“叔叔,我要买这个本子行不行?”
陈挺笑道:“这么厚的本子,幼儿园用不着的。叔叔给你买更轻的更好看的本子。”
城阳开心地说道:“好啊好啊,在哪里买?”
陈挺笑道:“下午叔叔带你去文具批发市场买。”
文具批发市场离这里还是比较远的,在老城区的黄沙后街。但是今天时间有富余。
高阳拿起一支中性笔笔,问:“叔叔,这支笔多少钱呀?” 陈挺看了看标签,说:“这笔 2 块钱一支。100 块钱能买 50支。”
然后众人继续看着商品,了解价格。
逛完之后,陈挺对着高阳公主说道:“高阳、豫章,这里住的人,工资交了房租水电费用,再加上日常必须的吃穿用度,每个月也就剩下千把块钱甚至几百元的闲钱。你们这么小的年纪,每个月有100元的闲钱己经不少了。而且家里吃的玩的用的东西都有,看看刚才超市里的物价,你就算要买家里没买但是自己想要的东西,也完全够用了。
“如果你们不胡乱花钱的话,我不介意增加你们的零用钱。但是如果你们胡乱花钱,比如一个月就买吃吃喝喝的把存折上的一万多元花光了,这就是很危险的事情。这会让一些坏人觉得你的家人会把钱不当钱,然后就把你抓回去绑起来,让你的家人们用钱把你赎回。反正你的家人不把钱当钱,会出大价钱赎回你的。到时候你就危险了。知道吗?”
高阳公主的脸上露出了郑重的表情:“我知道了。叔叔,我等会儿就把钱转给你。等我学会用钱了,你再给我吧。”
(http://www.220book.com/book/6BB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