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郊,极星实验室。
这个由周凯扬亲自命名,并由李涛掌管的、不为人知的材料学圣地。
此刻,正爆发出一阵压抑不住的惊呼。
李涛和他手下的几个研究员,正死死地盯着一台热导率分析仪的屏幕。
屏幕上,一个刚刚刷新出来的、代表着他们新制备出的石墨烯薄膜导热性能的数字,刺痛了所有人的眼睛。
“5312 W/m·K!”
李涛喃喃地,念出了这个数字,声音都在发抖。
他身旁的一个学弟,激动得满脸通红,语无伦次地解释道:
“目前世界上最好的散热材料,是高纯度金刚石,导热率,也才2000左右!”
“我们常用的纯铜,更是只有400!”
“五千三……这个数字,意味着我们……我们制造出了一种在散热领域,如同神一般的‘超级材料’!”
这个结论,让整个实验室,都陷入了狂热的,对未知的敬畏之中。
他们知道,他们成功的关键,不是自己的才华。
而是那位年轻的、神秘的“老板”,所给出的那份,如同“神之启示”般的技术方案!
……
两天后。
一场跨越了上千公里的、史无前例的线上技术合作,在周凯扬的远程指挥下,悄然进行。
视频的一头,是京城窗明几净、充满未来感的极星实验室。
视频的另一头,是南阳烟尘弥漫、充满了工业朋克气息的比特币矿场。
李涛的材料学团队,和莫斯的技术宅团队,第一次实现了“会师”。
在周凯扬那超越时代的、清晰的设计思路指导下。
一张以“石墨烯复合导热膜”为核心的、全新的、结构极其简单的GPU散热器设计图,在短短几小时内,就被敲定。
当天下午,第一块指甲盖大小的散热器原型,就在京城的实验室里,被成功制造了出来。
并被立刻用最快的航空急件,发往了南阳。
……
第二天,南阳矿场,核心测试区。
莫斯和他手下的几个技术员,正围着一台独立的测试机架。
机架上,安装着一片目前市面上功耗最高、温度最难以控制的顶级显卡。
“‘电老虎’GTX590,超频之后,核心温度能轻松飙到一百度以上。”一个技术员担忧地说道。
莫斯没有说话,他小心翼翼地,将那个从北京寄来的、看起来毫不起眼的“黑色小方块”,安装在了显卡的GPU核心之上。
那个“小方块”,就是“石墨烯散热器”的原型。
它很薄,很轻,看起来,甚至有些廉价。
与显卡上原装的、那如同钢铁怪兽般的、巨大的铜管散热鳍片,形成了鲜明对比。
“开始吧。”莫斯深吸一口气,按下了压力测试的软件开关。
电脑启动。
测试程序开始运行。
所有人都紧张地,盯着屏幕上那条代表着“GPU核心温度”的红色曲线。
“温度上来了!70度……80度……”
“稳住了!在85度稳住了!”
“开始超频!频率拉高百分之十!”莫斯下达指令。
技术员移动鼠标,将显卡的核心频率,向上拉了一大截。
屏幕上,代表着算力的哈希率数值,猛然向上跳了一大截!
而那条红色的温度曲线,只是微微波动了一下,随即,又被死死地压制在了86度!
“我的天……压住了!真的压住了!”
“继续!拉高百分之二十!”
“温度88度!算力提升百分之二十三!”
“继续!百分之三十!”
当超频的幅度,被拉到这个堪称恐怖的数值时。
所有技术员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以往,用任何顶级的风冷和水冷散热器,在这个超频幅度下,显卡都会在十秒钟内,首接因为过热而黑屏死机!
但这一次!
那条红色的温度曲线,在向上跳到90度后,竟然……再次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强行摁了下来!
最终,它平稳地,停在了89摄氏度这个数字上!
而屏幕上,代表着算力的哈希率数值,比默认频率下,凭空暴涨了……百分之三十五!
整个测试区,死一般的寂静。
随即,爆发出了一阵如同见证神迹般的惊呼!
……
清华,公寓。
周凯扬平静地,看完了莫斯发来的、那份足以让全世界所有硬件发烧友都为之疯狂的测试报告。
他知道。
向世界亮剑的时刻,到了。
他拨通了苏晚晴的电话。
“苏晚晴。”
“老板,请吩咐。”
“以凯星投资的名义,立刻在开曼群岛,注册一家新的子公司,名字,就叫‘极星科技’。”
“是,老板。”
“我会把一份技术测试报告和相关的专利文件,加密发给你。”
周凯扬走到窗边,看着窗外的车水马龙,语气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君临天下的气势。
“你把这份报告,翻译成英文、日文、德文、韩文,发给这个世界上的每一家主流电脑硬件制造商。”
“英特尔、英伟达、AMD、高通、华硕、技嘉……”
“一个,都不要漏掉。”
“邮件的最后,附上我的原话。”
电话那头的苏晚晴,屏住了呼吸。
只听周凯扬一字一句地,说道:
“来自东方的‘极星科技’,掌握了重新定义‘散热’的技术。”
“现在,我们想知道。”
“谁,想第一个来北京,和我们谈谈未来?”
(http://www.220book.com/book/6BBX/)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