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学铃声悠悠响起,金陵女子中学的校门口顿时热闹起来,学生们背着书包,欢声笑语地涌出校园。李清照(融合后的她,身体里交织着宋代李清照与现代李照的灵魂)随着人流走出校门,夕阳的余晖洒在身上,暖烘烘的。她望着街道上车水马龙的景象,心中感慨万千,现代社会的便捷与繁华,与宋代汴京虽有不同,却同样充满烟火气。
回到家所在的小区,熟悉的单元楼矗立在眼前,楼道里传来邻居家饭菜的香气。李清照(融合后)深吸一口气,推开家门,就看见妈妈系着围裙,在厨房忙碌的身影,锅里的菜正滋滋冒着香气;爸爸则坐在沙发上,戴着老花镜看报纸,报纸翻动的声音与厨房的声响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温馨的日常画卷。这一幕,瞬间触动了她心底最柔软的地方,让她想起宋代时自己的家人—— 那时的家族礼教森严,父母对子女的期望与关爱,都藏在含蓄的言行里,可眼前现代家庭的温馨,同样让她(们)感到温暖,不禁鼻子一酸。
“照照回来啦,快过来让妈妈看看!”妈妈听到开门声,笑着从厨房探出头,脸上带着亲切的笑容。李清照(融合后)快步走到跟前,看着妈妈鬓角的白发,那些在宋代侍奉长辈的记忆瞬间涌上心头。在宋代,晚辈见长辈需行跪拜之礼,以表敬重。她一时情感上头,下意识地用宋代晚辈的礼仪,“扑通” 一声跪在地上给妈妈磕头。
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可把爸爸妈妈吓得不轻。妈妈手里的菜铲子都差点没拿稳,赶紧放下铲子,三步并作两步跑过来,把她拽起来:“哎哟,这孩子咋突然来这套,快起来快起来,别吓着我们!” 爸爸也赶紧放下报纸,凑过来,一脸错愕地说:“现在都啥年代了,不兴这个,不兴这个!” 李清照(融合后)被拽起来后,看着爸爸妈妈惊慌又关切的眼神,才意识到自己又因宋代记忆的影响,做出了不符合现代礼仪的举动,脸一下子红了,小声解释:“妈妈,爸爸,我…… 我只是想起以前的一些事儿,忍不住就……” 爸爸妈妈对视一眼,虽有些摸不着头脑,但看她愧疚的样子,也没再多问,只是笑着说:“回来就好,洗手吃饭啦,今天做了你爱吃的红烧排骨。”
饭桌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热气腾腾的饭菜散发着的香气。李清照(融合后)说起学校里的事儿,讲到自己在诗词社团的争论,从大家对她讲述宋代往事的质疑,到后来用考据与情感共鸣结合的方式赢得认可,爸爸妈妈听得首乐。妈妈一边给她夹菜,一边说:“咱们照照喜欢诗词是好事,可也别太较真,和同学们好好相处。大家成长环境不一样,想法肯定有差异,多听听别人的意见,也能学到新东西呀。” 爸爸也跟着附和:“对,现在的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你得多包容,传承文化也得讲究方式方法,不能只按照自己的来。” 李清照默默点头,心里却在思索:这现代家庭的温暖与包容,和宋代时的家族礼教,差异真大啊。宋代的家族中,长辈权威较重,晚辈多是听从教导,而现代家庭更注重平等交流、相互理解,自己还得慢慢适应这种转变,才能更好地在现代社会生活,也更好地传承古典文化。
晚饭后,妈妈在客厅收拾,爸爸陪李清照(融合后)坐在沙发上聊天。爸爸指着报纸上的一则文化新闻,说:“你看,现在国家多重视传统文化传承,你们年轻人喜欢古典诗词,是好事,要好好发扬。不过也要结合现代社会的需求,别搞得太曲高和寡,不然传承起来也难。” 李清照(融合后)认真听着,不时点头,心里想着:爸爸说的没错,传承古典文化,得找到古典与现代的契合点,让更多人能接受、喜欢。就像在社团里,既要有情感共鸣,又得有学术考据,这样才能走得更远。
这时,妈妈端着切好的水果过来,笑着说:“照照,妈妈看你最近老研究宋代的事儿,还参加诗词社团,可妈妈和爸爸对这些不太懂,你多给我们讲讲呗,让我们也跟着涨涨知识。” 李清照(融合后)眼睛一亮,立刻来了精神,开始给爸爸妈妈讲述宋代的生活场景,从汴京的繁华街市,到文人雅士的诗词唱和,从李清照少女时期的趣事,到她与赵明诚赌书泼茶的浪漫过往。她讲得绘声绘色,爸爸妈妈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惊叹:“原来宋代的生活这么有意思!”“李清照的故事好浪漫啊,你们社团要是能把这些故事用现代人喜欢的方式传播出去,肯定能吸引更多人。”
听着爸爸妈妈的话,李清照(融合后)心中涌起一阵暖流,现代家庭的支持与鼓励,让她更坚定了传承古典文化的决心。可同时,她也意识到,要让爸爸妈妈真正理解宋代文化的精髓,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当她讲到宋代女性的社会地位时,爸爸妈妈就提出了疑问:“宋代女性真的这么受限制吗?那李清照能在词坛有这么高的成就,得多不容易啊。” 李清照(融合后)耐心解释:“在宋代,虽然整体社会环境对女性有诸多约束,但像李清照这样的才女,凭借自身才华,依然能在文化领域绽放光彩。她的诗词,突破了性别与时代的限制,这也是她的伟大之处。” 爸爸妈妈听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这种跨时代的文化交流与碰撞,让李清照(融合后)更加清晰地看到古典文化传承的意义—— 不仅是传承诗词本身,更是传承其中蕴含的精神与力量,让现代社会的人们能从中汲取营养。
夜深了,李清照(融合后)回到自己的房间,坐在书桌前,看着书桌上摆放的现代书籍与古典诗词选本,思绪万千。李照原本的意识与宋代李清照的意识在融合的灵魂里交流着:“你看,现代家庭多好,爸爸妈妈这么支持你,我们更得好好传承古典文化,不辜负这份支持。” 宋代李清照的意识轻轻回应:“是啊,现代社会虽与宋代不同,但人们对美好文化的追求是一样的。我们要找到更多像今天这样的交流方式,让古典文化走进更多人的生活。” 她(们)决定,要把家庭交流中的感悟融入到社团活动中,比如制作面向普通家庭的古典文化科普内容,让更多像爸爸妈妈这样的普通人,也能了解、喜欢上宋代诗词与文化。
接下来的几天,李清照(融合后)在学校更加积极地参与社团活动,和成员们一起策划新的传承项目。同时,她也不忘和爸爸妈妈分享社团的进展,比如告诉他们正在制作的宋代文化家庭科普短视频,邀请爸爸妈妈作为“普通观众”提意见。爸爸妈妈虽然不太懂专业的文化知识,但从普通观众的角度,提出了很多接地气的建议,比如“讲解要简单明了,别用太多专业术语”“可以多结合现代生活场景,让大家觉得古典文化离自己不远” 等等,这些建议让李清照(融合后)和社团成员们受益匪浅。
然而,在社团策划新活动的过程中,又出现了新的摩擦。社团里有成员认为,面向家庭的科普内容太“浅显”,会降低古典文化的格调,应该专注于学术研究与高端交流;而李清照(融合后)则坚持认为,传承文化要从大众做起,让更多人了解才有后续的深入研究。双方各执一词,争论得面红耳赤。李清照(融合后)想起爸爸妈妈的支持与建议,坚定地说:“古典文化不是阳春白雪,它本就源于生活,我们要做的,是让它重新回归生活。面向家庭的科普,正是让文化扎根大众的方式,只有先让更多人喜欢上,才会有更多人愿意深入研究。” 她的话得到了林悦、苏墨染等人的支持,可仍有部分成员持反对意见,社团内部的意见分歧,让新活动的筹备陷入僵局。
与此同时,李清照(融合后)在现代家庭中的生活也并非一帆风顺。有一次,妈妈因为工作繁忙,忘记了她的生日,她心里瞬间涌起一阵失落—— 在宋代,家族对晚辈的生日虽也有庆贺,但礼仪繁琐,长辈的重视程度却很高。这种现代家庭的“随意”,让她(们)一时难以适应。可看到妈妈忙完后愧疚的眼神,听到爸爸暖心的安慰,她又明白,现代家庭的爱,藏在日常的关心与理解中,而非形式化的礼仪。这种情感上的磨合,让她(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现代与宋代家庭文化的差异,也学会了在差异中寻找平衡与理解。
在学校与家庭的双重磨合中,李清照(融合后)不断成长,她渐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传承之路—— 既有对古典文化的坚守,又有对现代社会的适应;既注重学术考据的严谨,又强调情感共鸣与大众传播。而社团内部的意见分歧,也在她的坚持与努力下,慢慢出现转机,越来越多的成员开始理解并支持面向大众的文化传承理念,新活动的筹备逐渐走上正轨。
可就在这时,李清照(融合后的她)的脑海里,再次浮现出宋代的画面。这次,画面里是她(宋代李清照)的父母,父亲在书房批阅文书,母亲在一旁温柔地看着,那种宋代家族中含蓄却深厚的亲情,与现代家庭的温暖相互交织,让她(们)的情感愈发复杂。她不知道,这种情感的交织,是否会再次引发时空的异动,也不知道,在传承古典文化的道路上,还会遇到多少类似的摩擦与挑战,但她明白,只要心中有对文化的热爱,有家庭的支持,就一定能在古今交融的奇妙旅程中,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作者“二货相机”推荐阅读《李清照穿越2024:词心新旅》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6BF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