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阁开张的日子到了。
一大早,刘管事就指挥着下人们,将门前打扫得干干净净。
两块写着“清心阁”三个烫金大字的黑漆牌匾,被高高地挂在了门楣之上。
门前还摆放着两盆青翠欲滴的迎客松。
一切都显得雅致而低调。
秦伯换上了一身崭新的深蓝色长衫,精神矍铄地坐在了前厅的问诊桌后。
翠儿和几个新来的侍女,也穿着统一的淡绿色衣裙,在前厅里忙碌着。
林晚央依旧隐在后堂,通过一扇屏风,观察着外面的动静。
吉时己到。
按照惯例,刘管事点燃了门前的一串鞭炮。
噼里啪啦的响声,在清晨的街道上显得格外响亮。
这宣告着清心阁的正式开张。
然而,鞭炮的硝烟散尽之后。
预想中宾客盈门的景象,并没有出现。
清心阁的门口,空空荡荡,一个人影都没有。
整条朱雀斜街,都显得异常的热闹。
但这份热闹,却与清心-阁无关。
几乎所有的行人和马车,都朝着街道的另一头涌去。
那边传来了阵阵的锣鼓声和喧哗声。
刘管事觉得有些不对劲。
他派了一个机灵的小厮,跑过去打探情况。
不一会儿,小厮气喘吁吁地跑了回来。
他的脸上带着愤愤不平的神色。
“管家,不好了!”
“是……是济世堂!”
刘管事心里“咯噔”一下。
“济世堂怎么了?”
小厮指着街口的方向,气呼呼地说道。
“济世堂今天在他们药铺门口,搞什么‘名医义诊’的活动!”
“他们请了好几个京城里有名的坐堂大夫,免费给百姓看病。”
“不仅看病不要钱,抓药还打五折!”
“他们还搭了个台子,又敲锣又打鼓的,把整条街的人都吸引过去了!”
“咱们这边,自然就没人来了。”
听完小厮的汇报,刘管事和秦伯的脸色都沉了下来。
“又是这个济世堂!”
秦伯一拍桌子,气得站了起来。
“他们这分明是故意的!”
“早不开晚不开,偏偏选在我们开张的这一天搞义诊!”
“这不是明摆着要跟我们抢生意,让我们难堪吗?”
翠儿也气得跺脚。
“他们也太卑鄙了!”
“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算什么英雄好汉!”
刘管事忧心忡忡地看着门外。
“小姐,这可如何是好?”
“开张第一天,若是连一个客人都没-有,传出去实在是太难听了。”
“这会严重影响我们清心阁的声誉啊。”
外面的街道上,人声鼎沸。
济世堂门口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而清心阁这边,却是冷冷清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偶尔有几个路人好奇地朝这边看一眼。
但很快就被街口的热闹吸引,转身离去了。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一个时辰。
两个时辰。
转眼就到了晌午。
清心阁的门槛,依旧没有被一个人踏过。
门可罗雀。
这个词,就是对眼下情景最真实的写照。
前厅里的气氛,变得越来越压抑。
几个新来的侍女,都有些垂头丧气。
秦伯和刘管事也是一脸的愁容,不住地唉声叹气。
只有林晚央,从始至终都稳坐-在后堂。
她的脸上,没有丝毫的焦虑和急躁。
她仿佛一个局外人,静静地听着外面的喧嚣。
又过了半个时辰。
眼看这开张的第一天,就要以惨淡收场。
林晚央终于从屏风后走了出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立刻投向了她。
“小姐……”
刘管事刚要开口,却被林晚央抬手打断了。
“不必慌张。”
她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安定人心的力量。
“济世堂想用人多热闹来压我们。”
“那我们就反其道而行之。”
她走到门口,看了一眼街口的盛况。
她的嘴角,反而露出了一丝意味深长的微笑。
她转头对刘管事吩咐道。
“刘管事,你去取一块木牌来。”
刘管事虽然不解,但还是立刻照办。
他很快就取来了一块打磨光滑的梨木牌。
林晚央接过木牌和毛笔。
她沉吟片刻,然后在木牌上,写下了一行字。
“每日只待三位有缘客。”
字迹清秀,却又透着一股傲然之气。
写完之后,她将木牌递给刘管事。
“把它挂在门口最显眼的地方。”
刘管事和秦伯都愣住了。
“小姐,这……这是何意?”
秦伯不解地问道。
“我们现在本就一个客人都没有。”
“您再挂出这个牌子,岂不是更把人往外推了吗?”
“这不等于告诉大家,我们这里不欢迎客人吗?”
林晚央摇了摇头。
“秦伯,您想。”
“会被济世堂那种免费施药吸引过去的,是什么人?”
“大多是些贪图小便宜的平民百姓。”
“而我们清心阁的目标客户,是那些真-正注重生活品质的京中贵妇。”
“她们会在乎那几文钱的药费吗?”
“她们会在乎那点热闹吗?”
“不。”
“她们在乎的,是格调,是身份,是与众不同。”
“济世堂那边越是嘈杂,越是人满为患,就越能衬托出我们这里的清净和高雅。”
“我们挂出这块牌子,就是要告诉所有人。”
“清心阁,不是什么人都能进的。”
“我们接待的,是‘有缘客’,是懂得我们价值的知音。”
“这叫欲擒故纵,也叫饥饿营销。”
她的一番话,让秦伯和刘管事都陷入了沉思。
他们虽然不太懂什么叫“饥饿营销”。
但他们隐隐觉得,小姐说得很有道理。
刘管事不再犹豫,立刻将那块写着字的木牌,挂在了清心阁的大门旁。
林晚央并没有就此停下。
她又对翠儿说道。
“翠儿,去把我们特制的那批安神香取一盘来。”
“是,小姐。”
翠儿很快就取来了一个精致的莲花状香炉,以及一盘颜色淡雅的线香。
林晚-央亲自将线香点燃。
然后将香炉,稳稳地放在了门口的石阶之上。
一缕青烟,袅袅升起。
一股清雅悠远,又带着一丝丝药草芬芳的独特香气,开始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这股香气,不同于市面上任何一种熏香。
它不浓烈,不刺鼻。
闻之,只觉得心神一阵清爽,仿佛连日来的烦躁都被一扫而空。
济世堂那边,虽然人声鼎沸。
但空气中,却混杂着汗臭味和各种廉价草药熬煮后的刺鼻气味。
与之相比,清心阁这边飘散出的这股清雅香气,简首就像是一股清流。
一浊一清,一闹一静。
形成了无比鲜明的对比。
那块“每日只待三位有缘客”的牌子,透着一股神秘和高傲。
那炉悠然飘散的青烟和异香,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果然,开始有一些路过的人,注意到了清心阁的与众不同。
他们不再像之前那样匆匆走过。
而是会停下脚步,好奇地看一看那块牌子。
然后又深深地吸一口那独特的香气。
甚至有几辆看起来十分华贵的马车,在路过时,也特意放慢了速度。
车帘被悄悄掀开一角。
里面的人,显然对这个在喧闹中保持着极致清雅的神秘阁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济世堂的阳谋,虽然成功地阻挡了普通的人流。
但他们那种大张旗鼓,近乎叫卖的方式,也无形中拉低了自己的档次。
而清心-阁,却在门可罗雀的困境中,逆流而上。
林晚央成功地将这种劣势,转化成了一种独特的品牌定位。
清心阁“高门槛”的形象,在开张的第一天,就通过这种无声的方式,初步建立了起来。
反而勾起了那些真正有身份,有品位的贵客们的好奇心。
(http://www.220book.com/book/6C2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