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离婚协议上的墨迹
离婚协议寄到江致远手里时,方知遥正在给学生上“与选择”的专题课。她讲到“自由意志”时,举了个例子:“就像签署一份契约,真正的自由不是被迫接受,而是明知后果仍愿意承担——无论是结婚,还是离婚。”
下课铃响后,手机震动,是律师的消息:【江致远同意签字,但要求分割你母亲留下的那套老房子。】
方知遥的眉头瞬间皱紧。那套老房子在胡同附近,是母亲留给她的唯一念想,跟江致远没有半点关系。他显然是想用这个拿捏她。
她没回消息,首接打车去了修车铺。孟小雷正在给一辆电动车换电池,看见她脸色不好,递过一瓶冰汽水:“又咋了?他作妖?”
“他要分我妈的老房子。”方知遥拧开瓶盖,气都不顺了,“那房子跟他没关系,他就是故意的。”
孟小雷擦了擦手上的油,首起身:“那房子是不是在东西胡同那块?红门带石狮子的?”
“你怎么知道?”
“我小时候在那附近玩,见过那房子。”他挠挠头,“你妈是不是特喜欢养月季?院墙爬满了那种。”
方知遥愣住了。母亲确实爱养月季,院墙爬满了粉色的花,那是她童年最鲜活的记忆。“你……去过?”
“跟师父去修过水管。”他笑了笑,“你妈还给过我块绿豆糕,特甜。”
提到母亲,方知遥的眼眶有点热。她吸了吸鼻子:“他就是欺负我,知道那房子对我重要。”
“别给他。”孟小雷的语气很肯定,“我去问问胡同里的老街坊,当年你妈过户的时候,有没有人证。这种事,讲究的是理。”
接下来的几天,孟小雷真的跑遍了附近的胡同,找了当年帮母亲办过户的居委会大妈,还有见证签字的老街坊,录了好几段证词。他把录音笔递给方知遥时,指尖沾着点粉笔灰——为了让老人说清楚时间线,他特意在墙上画了年表。
“够吗?”他问。
方知遥看着他眼里的红血丝,心里暖得发疼:“够了。谢谢你,孟小雷。”
“谢啥,”他躲开她的目光,“我就是看不惯有人欺负你妈留下的东西。”
最终,江致远在确凿的证据面前松了口。签字那天,方知遥没去,让律师代签的。拿到离婚证的那一刻,她正在课堂上,讲到“解脱”的意义。阳光透过窗户落在教案上,她突然觉得,心里那块堵了十六年的石头,终于落地了。
她给孟小雷发了条消息:【搞定了。】
很快收到回复,就两个字:【请客。】
第十三章:老房子里的月季
请客那天,方知遥带孟小雷去了母亲的老房子。
推开红漆大门,院子里的月季还在,只是没人打理,长得有些杂乱。孟小雷放下手里的工具箱,二话不说就开始修剪枝叶:“你妈当年搭的花架还能用,就是螺丝松了。”
方知遥看着他蹲在花丛里忙碌的背影,突然觉得很恍惚。以前江致远从不来这里,说“破胡同配不上他的身份”,可孟小雷这个“胡同里长大的修车工”,却能自然地融进这个院子,像从未离开过。
“你以前常来?”她蹲在他旁边,帮着递剪刀。
“嗯,师父修水管,我就来给你妈拔草。”他剪下一根枯枝,“她总说我手巧,不像个会打架的。”
“你经常打架?”
“以前是。”他笑了笑,“见不得欺负人的。后来师父说,打架解决不了问题,就改了。”他顿了顿,“就像你现在,不用跟江致远吵,也能赢。”
方知遥看着他认真的侧脸,突然想吻他。这个念头冒出来时,她自己都吓了一跳——她比他大12岁,刚离婚,他是修车工,她是大学教授,怎么看都荒唐。
可孟小雷像是看穿了她的心思,突然转头,嘴唇擦过她的脸颊。很轻,像羽毛拂过,带着点月季的香气。
“想什么呢?”他的声音有点哑。
方知遥的脸瞬间红透了,别过脸去看月季:“没……没什么。”
他低笑一声,没再逗她,只是拿起扳手拧紧花架的螺丝:“这房子得修修,漏雨。”
“你会修?”
“略懂。”他挑眉,“我不光会修车。”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胡同迷宫与心之裂痕》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那天下午,他们在院子里待了很久。孟小雷修好了松动的窗棂,方知遥扫干净了落叶。夕阳落在石狮子上,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一幅安静的画。
离开时,孟小雷突然说:“以后周末我来帮你打理院子吧。”
“不用麻烦……”
“不麻烦。”他打断她,“就当……还你妈当年那块绿豆糕的情。”
方知遥看着他眼里的光,点了点头。
第十西章:课堂上的“烟火气”
方知遥的课越来越“接地气”了。
她不再只讲康德和黑格尔,开始分享自己的经历——讲母亲的月季,讲胡同里的修车铺,讲离婚时的挣扎。学生们听得入了迷,说“方老师现在讲的,带着人间的味道”。
这天讲到“亲密关系的平等”,她举了个例子:“真正的平等,不是两人都赚一样多的钱,住一样大的房子,而是你懂他修自行车时的专注,他懂你站在讲台上的骄傲。”
台下一片哄笑,陈曦举手:“方老师,您是不是有喜欢的人了?”
方知遥的脸有点红,却没否认:“等你们到了我这个年纪就知道,能遇到一个‘懂你’的人,比什么都重要。”
下课后,系主任找她谈话,语气有点微妙:“知遥啊,听说你最近跟……一个修车师傅走得挺近?”
“是,他是我朋友。”方知遥很坦然。
“不是老师多嘴,”主任叹了口气,“你刚离婚,正是敏感的时候,被学生看见不好,影响评职称……”
“主任,”方知遥打断她,“我评职称靠的是论文和教学,不是我的私人关系。再说,朋友之间互相帮忙,跟职业没关系吧?”
主任被噎住,没再说什么。
方知遥走出办公室时,看见孟小雷站在楼下的梧桐树下,手里拎着个袋子,里面是刚从老房子摘的月季。他大概是怕影响她工作,没敢上来。
她走过去,接过袋子:“你怎么来了?”
“给你送花。”他挠挠头,“看你朋友圈说今天讲‘平等’,觉得这花挺配的。”
方知遥看着他手里的月季,又看看周围投来的好奇目光,突然觉得,别人怎么看根本不重要。她举起花,笑着说:“很漂亮,谢谢。”
孟小雷看着她眼里的坦然,也笑了。
第十五章:胡同里的流言
流言还是传开了。
有人说“哲学教授被小12岁的修车工骗了”,有人说“她就是离婚了寂寞,玩够了就会甩了他”。胡同里的老街坊也议论,王大爷跟孟小雷说:“小雷,你跟方老师不是一路人,别到时候受伤。”
孟小雷没当回事,该修车顶修车,该给方知遥的老房子补漏还去补漏。倒是方知遥,听了几句闲话,心里有点不是滋味。
这天她去修车铺,听见两个大妈在旁边说:“那教授就是图新鲜,真让她跟小雷过,肯定受不了这苦。”
方知遥没进去,在门口站了会儿,转身想走,却被孟小雷看见了。
“跑啥?”他追出来,手里还拿着扳手,“听见了?”
“嗯。”
“她们懂个屁。”他把扳手往口袋里一塞,“我跟你在不在一起,关她们啥事?”
“可她们说的……也有点道理。”方知遥的声音有点低,“我们确实不一样,你习惯了胡同的日子,我……”
“你习惯了讲台,我习惯了扳手,这有啥?”他打断她,“我能陪你去听公开课,你能陪我来修车铺,不就行了?”他顿了顿,看着她的眼睛,“年龄、工作、别人的话,都不是问题。问题是,你想不想跟我试试?”
方知遥看着他年轻却坚定的脸,突然笑了。她以前总被“应该”困住,现在才明白,最好的选择,是遵从自己的内心。
“想。”她说。
孟小雷的眼睛瞬间亮了,像点燃了整个胡同的光。他伸手抱住她,力道很大,带着点小心翼翼的珍视。
“那以后,”他在她耳边说,“你的讲台,我捧场;我的修车铺,你常来。”
胡同里的风带着月季的香气,远处传来孩子们的笑声。方知遥靠在他怀里,听着他有力的心跳,突然觉得,所谓“合适”,从来不是一模一样,而是我懂你的世界,你也愿意走进我的生活。
至于未来会怎样,谁在乎呢?至少此刻,他们是真心的。这就够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6CG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