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合一:钦天监的吉日与“私心”
“荧惑守心”之期如同悬顶之剑,迫近的危机感让公主府乃至整个朝廷的暗中调查都加速运转。然而,就在这紧张的氛围中,钦天监正使却捧着几份精心推算的吉日谱,求见监国公主。
所奏并非星凶,而是为另一桩大事——册封太子的大典,以及因太子年幼需同时举行的监国长公主加授“摄政”宝玺的仪典,择选吉期。
老陛下虽静养,但册封储君、明确摄政名分乃是国本大事,刻不容缓。钦天监呈上的几个日子,最近的一个,恰在一个半月之后,秋高气爽之时,正好在“荧惑守心”之前。
公主浏览着吉日谱,神色平静。于公,此事确需尽快落定,以安朝野之心;于私…她眸光微转,看向侍立一旁的楚清歌。一个念头悄然浮现。
“便定在这个日子吧。”公主朱笔圈定了最近的那个吉日,“着礼部、鸿胪寺、宗正寺即刻开始筹备,务必隆重周全。”
“臣遵旨!”钦天监正使领命退下。
公主又对惊蛰道:“太子册封与本王加摄政宝玺乃国之大典,仪程复杂。苏驸马既在府中协理事务,便让她也一同参与筹备,尤其是一应典仪用品、文书誊录、宾客安置之细则,需用心学习查验。”
“是。”惊蛰应下,眼中闪过一丝了然。这分明是殿下借国典之名,行教导历练之实,让准驸马提前熟悉最高规格的宫廷典礼,亦是将其更自然地引入权力核心的视野。
楚清歌闻言,心中既感责任重大,又涌起一股被信任、被纳入殿下重要事务圈的甜意。“臣定当尽心学习,绝不辜负殿下期望!”
回合二:共处一室,缱绻晨光
筹备工作千头万绪,礼单、流程、人员名单、器物图样…各类文书如雪片般送入公主书房。
公主处理朝政之余,大部分时间都用于审定这些典仪细节。而楚清歌,便有了更多名正言顺留在书房“学习协理”的机会。 她极是认真,常常抱着一叠文书坐在窗下的矮榻上,逐字逐句仔细核对,遇到不解之处便轻声求教。
公主时而从奏折中抬头,简洁指点一二,目光掠过她专注的侧脸和微微蹙起的眉尖,便会多停留片刻。
翌日清晨,楚清歌来得比平日更早了些。书房内静悄悄的,只有公主一人立于巨大的舆图前沉思,晨曦透过窗棂,为她周身镀上一层柔和的金光。
楚清歌放轻脚步,不忍打扰。她注意到公主案头那盏昨夜似乎未曾动过的参茶己经凉透,便悄声上前,欲为其更换。 刚端起茶盏,手腕却被人轻轻按住。
公主不知何时己转过身,目光落在她眼底淡淡的青灰上:“昨夜又熬夜看那些仪注了?”
楚清歌有些不好意思:“想着尽快熟悉,免得误事…”
“不必急于一时。”公主语气淡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关切,“身体要紧。日后…需你费神的日子还长得很。”说着,她极其自然地就着楚清歌的手,低头抿了一口那己经微凉的参茶。
这个近乎间接亲吻的举动,让楚清歌瞬间僵住,脸颊绯红,心跳如鼓。殿下却仿若未觉,只蹙了下眉:“凉了。”便松开了手。 楚清歌晕乎乎地捧着那杯茶,愣在原地,首到公主示意她去换热的,才如梦初醒。
回合三:红豆新酿,心意暗许
筹备仪典需用大量象征吉祥的器物。其中,一种以红豆、红枣、桂圆等物熬制的“赤珠如意羹”被列入宴席甜品单中,取“红火、早生贵子、圆满如意”之意。
楚清歌看到这份单子时,耳根不禁一热。她忽然想起西南带回的那些红豆,品质极佳,若用来熬这羹,必是最好。 她兴冲冲地去找公主,禀明此意。
公主闻言,抬眸看她,眼中含着一丝戏谑:“本王记得,某人当初可是将那些红豆当宝贝似的,一颗都舍不得多吃。如今倒舍得拿来熬羹了?”
楚清歌脸一红,小声道:“…若能用在殿下与太子殿下的庆典上,便是它们最好的去处了。再说…臣…臣那里还有好些…”
公主看着她那副又大方又心疼的小模样,眼底笑意更深:“准了。便用你带来的红豆。此事,也交由你亲自督办。” “是!”楚清歌欢喜应下。
她极为上心,不仅亲自筛选红豆,还跑去尚食局向老司膳请教熬制技巧,定要做出最香甜糯口的如意羹。仿佛这不仅仅是一道甜品,更是她能为殿下所做的、一份融入甜蜜祝愿的实质贡献。
回合西:夜阑灯下,并肩而立
这夜,两人又在书房核对仪程至深夜。楚清歌将最终确定的、用西南红豆熬制“赤珠如意羹”的流程文书呈给公主过目。
公主细细看过,点了点头:“甚好。”她放下文书,揉了揉有些发酸的脖颈,目光望向窗外皎洁的月色,忽然问道:“可知本王为何一定要将册封与加玺之礼,定在‘荧惑守心’之前?”
楚清歌一怔,思索道:“可是为了在此之前,正名分,安人心,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变乱?” “这是一方面。”公主收回目光,看向她,烛光在她深邃的眼中跳跃,
“另一方面,本王也要让那些躲在暗处的魑魅魍魉看清楚,无论星象如何示警,无论有何阴谋,这江山社稷,自有它的法度与继承。本王在此,太子在此,容不得任何人僭越生事。” 她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强大的、毋庸置疑的自信与威严。
这一刻,她不仅是与她朝夕相对的殿下,更是执掌天下的监国公主。 楚清歌望着她,心中充满了敬佩与悸动。
公主忽然朝她伸出手。 楚清歌下意识地将自己的手放入她微凉的掌心。
公主轻轻握住,指尖在她腕间的红豆手链上了一下,语气变得低沉而柔和:“待到典礼那日,你…便站在本王身边可好?” 不是命令,而是一种带着询问与期待的邀请。
意味着在那样重要的、万众瞩目的场合,她将以最亲近的身份,与她并肩而立。 楚清歌的心被巨大的幸福和感动填满,反手紧紧回握住公主的手,用力点头:“嗯!臣…我在!”
惊蛰录: 「太子册封暨殿下加摄政宝玺大典定于吉期,殿下委驸马协理筹备,多有教导提携。驸马以西南红豆献制‘赤珠如意羹’,殿下许之,二人心照不宣。」 「殿下于夜阑时,邀驸马典礼之日并肩而立,驸马欣然而应。书房灯下,双手交握,情意暗生,虽危机迫近,然此刻静谧温馨。」
(http://www.220book.com/book/6CLP/)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