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107-109章内容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穿成农门舔狗后,带崽踹渣嫁皇子 http://www.220book.com/book/6D7P/ 章节无错乱精修!
 

第107章:京城总号开新局,三层业态引客来

周账房拿着铺面图纸,快步走进瑾王府的书房,见林晚意正在核对“林记”的进货清单,赶紧上前:“王妃,京城最繁华的东市铺面定下来了!上下三层,一楼宽敞适合做零售,二楼能隔出雅间,三楼还有个小阁楼,您看看这布局合不合心意?”

林晚意放下清单,接过图纸展开,指尖在上面划动:“一楼就卖咱们的招牌小吃和腌菜,把‘林记凉粉’‘五香卤味’的柜台摆在显眼处,再设个试吃台,让路过的人先尝后买。二楼改造成农家宴雅间,菜单用当季新鲜食材,像玉米排骨汤、野菜丸子这些,既家常又精致,吸引达官贵人的家眷来尝鲜。”

“三楼呢?”周账房追问,“阁楼空间不大,做零售怕是不够,空着又可惜。”

“三楼开个农资铺。”林晚意抬头,语气笃定,“把‘林记’基地培育的新种子、改良的农具图纸摆进去,再请农师坐诊,谁要是种庄稼遇着问题,都能来问。咱们不仅要做吃食生意,还要帮着百姓把地种好,这样‘林记’的根基才稳。”

旁边的赵强刚好送县城账本过来,闻言愣了愣:“表妹,农资铺会不会没人来?京城大多是商户和权贵,种地的少啊。”

“权贵家里也有田庄,需要好种子好农具;再说,周边州县的农户会来京城赶集,知道咱们有新种子,肯定愿意来买。”林晚意笑着解释,“你忘了?之前京郊基地的玉米种,就是靠农户口口相传,才卖得越来越火。咱们开农资铺,不是为了赚大钱,是为了让‘林记’跟百姓贴得更近。”

赵强点点头,彻底明白过来:“还是表妹想得远!我这就去安排,让县城的伙计把最好的腌菜和种子先运到京城来。”

两人刚商量完,萧瑾瑜从外面进来,手里拎着个油纸包,里面是刚从“聚福楼”买的点心:“听说你们在说总号开业的事?我刚从东市过,见铺面正在装修,进度挺快。”

“预计下月初就能开业。”林晚意接过点心,递给小石头一块,“我还想着,开业那天请福瑞商号的王掌柜来剪彩,再搞个‘买一送一’的活动,吸引客源。”

“我让人去跟京郊的里正说一声,让他们帮着宣传宣传。”萧瑾瑜坐在她身边,语气带着支持,“周边州县的农户都信里正的话,知道咱们农资铺有好种子,肯定会来捧场。再说,王府的田庄也从你这订种子,给他们做个表率。”

林晚意心里一暖——萧瑾瑜总能在这些小事上替她着想,让她少走不少弯路。

转眼到了“林记京城总号”开业当天,门口挂着红绸,锣鼓队敲得震天响。林晚意穿着一身素雅的布裙,亲自在一楼招呼客人,刚把一碗凉粉递给试吃的老妇人,就见一位穿着锦缎的夫人走进来,身后跟着两个丫鬟。

“这就是瑾王妃开的‘林记’?”夫人笑着走到卤味柜台前,“我听福瑞商号的王夫人说,你们的卤鸭翅味道绝了,给我装两斤,再要一坛脆爽腌菜。”

“夫人要是不着急,二楼有农家宴雅间,今天刚炖好的玉米排骨汤,您可以尝尝。”林晚意热情推荐,“用的是京郊基地新收的玉米,甜得很。”

夫人眼睛一亮,当即点头:“好啊!我正想尝尝‘农家宴’是什么味道,总听人说接地气,倒要看看有多特别。”

二楼雅间很快坐满了人,三楼的农资铺也来了不少客人——有王府田庄的管事来订种子,有周边农户拿着农具来请教农师,连国子监的先生都好奇地来看新种子,整个总号热闹非凡。

傍晚打烊时,周账房拿着账本过来,笑得合不拢嘴:“王妃,今天营业额比县城两家店加起来还多!二楼的农家宴翻了三次台,三楼卖出去五十斤玉米种,连农师都被问得没歇过脚!”

林晚意接过账本,翻了两页,心里满是欣慰:“这只是开始,咱们把品质守住,往后会越来越好。”

萧瑾瑜来接她回府时,见总号门口还有人在打听明天营业的时间,忍不住打趣:“现在京城人都在说,‘林记’是最接地气的商号,既有贵夫人爱来的雅间,又有农户需要的农资,连皇帝都问起过呢。”

林晚意笑着上车,刚坐稳就想起一事:“对了,中秋宫宴快到了,太后之前说让各王妃献艺,你说我该准备点什么?琴棋书画我不擅长,总不能在宫里做凉粉吧?”

萧瑾瑜握住她的手,眼神温和:“别担心,你有你的长处,到时候自然有办法应对。再说,有我在,不会让你受委屈。”

林晚意点点头,心里却悄悄琢磨起来——中秋宫宴的献艺,或许正是让太后和朝臣们真正认可她的机会,她得好好想想,怎么才能既不丢面子,又能显出自己的特别。

第108章:宫宴献稻惊众人,心怀天下获帝赞

中秋宫宴上,丝竹声袅袅,各府王妃依次上前献艺。柳侧妃抱着琵琶,指尖拨出婉转曲调,引得席间不少人点头称赞;二皇子妃则领着宫女跳了支《霓裳舞》,裙摆翻飞,尽显柔美。太后坐在主位上,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林晚意身上,语气平淡:“瑾王妃,轮到你了,可有什么才艺献上?”

林晚意起身离席,躬身道:“回太后,臣妇自幼在乡下长大,不懂琴棋书画,无甚风雅才艺。但臣妇带来一物,关乎天下百姓饥寒,想呈给陛下和太后过目。”

话音刚落,就见两个小太监抬着一盆沉甸甸的稻穗走上殿来——稻穗颗粒,金黄的穗子压弯了秸秆,与寻常稻子相比,明显更壮实。席间顿时响起窃窃私语,三皇子的侄子萧明忍不住开口:“王妃这是胡闹!宫宴之上,献些稻穗禾苗,成何体统?莫不是把乡下的东西都搬到宫里来了?”

林晚意没理会他的嘲讽,走到稻穗旁,伸手托起一穗稻子,对皇帝躬身道:“陛下,这是臣妇在京郊基地培育的‘双季稻’。寻常稻子一年一熟,这双季稻一年能收两季,且亩产比普通稻子多三成。若能在南方推广,每年能多收数百万斤粮食,可解不少百姓的饥寒之苦。”

皇帝眼睛一亮,起身走到稻穗前,仔细翻看,语气带着急切:“此话当真?这稻子真能一年两熟,亩产还能多三成?”

“臣妇不敢欺瞒陛下。”林晚意点头,语气坚定,“去年秋收后,臣妇就在京郊试种了半亩,今年初夏收了第一季,亩产比普通稻子多两成;如今这是第二季,长势比第一季还好,亩产定能超三成。臣妇己让农师记录了种植方法,只要选对水土,南方大部分地区都能种。”

中二少年8号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萧瑾瑜走上前,补充道:“父皇,儿臣去过京郊基地,亲眼见过这双季稻的长势。晚意还教农师改良了种植技巧,比如合理灌溉、分期施肥,能最大程度保证产量。若能推广,对我大靖的农桑大业,实为一大助力。”

皇帝闻言,龙颜大悦,当即对户部尚书道:“户部立刻安排人手,跟着瑾王妃的农师去京郊学习种植方法,明年开春就在南方试点推广!此事若成,瑾王妃当记首功!”

户部尚书躬身应下:“臣遵旨!”

太后看着那盆稻穗,又看了看神色坦然的林晚意,心里的偏见渐渐淡了——她原以为林晚意只会做些腌菜小吃,没想到竟能培育出如此重要的作物,心里装着天下百姓,比那些只会风花雪月的王妃强多了。她叹了口气,语气缓和:“你倒是有心了,没白费你在乡下种过地的经历。”

林晚意躬身谢恩:“谢太后认可。臣妇只是觉得,身为皇室亲眷,若能为百姓做些实事,比什么才艺都强。”

宫宴后半段,不少王公大臣主动过来与林晚意交谈,询问双季稻的种植细节,连之前嘲讽她的萧明,也躲在人群后不敢再出声。柳侧妃坐在角落里,看着被众人围着的林晚意,指甲几乎嵌进掌心——她精心准备的琵琶曲,竟比不过一盆稻穗,心里又妒又气,却无可奈何。

宫宴结束后,萧瑾瑜牵着林晚意的手走出宫门,笑着说:“今天你可是出尽了风头,父皇对你赞不绝口,连母后都对你改观了。”

“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林晚意摇摇头,语气带着几分担忧,“不过我听说,太后之前还想给你塞美人,说是为了王府开枝散叶。今天我在宫宴上出了风头,她会不会又动这个心思?”

萧瑾瑜停下脚步,认真地看着她:“你放心,我绝不会纳任何人。当初我只愿娶你,如今更不会让别人来打扰我们的日子。若是母后再提,我会亲自跟她说明白,你不用操心。”

林晚意看着他坚定的眼神,心里踏实了不少。她知道,萧瑾瑜说到做到,但太后向来看重子嗣和规矩,恐怕不会轻易放弃。接下来,他们要面对的,或许就是太后再次提及的“纳妃”之事,而她也做好了准备,与萧瑾瑜一起,守住他们的小家。

第109章:拒纳新人表真心,夫妻同心守小家

慈宁宫暖阁里,太后放下茶盏,眼神落在萧瑾瑜身上,语气带着几分劝说:“瑾儿,你和晚意成婚也有些时日了,虽有石头在侧,但王府终究需要更多子嗣撑门面。太傅家的侄女知书达理,又是名门出身,哀家看她与你相配,不如就纳为侧妃,也好为你开枝散叶。”

萧瑾瑜刚从朝堂过来,身上还带着朝服的寒气,闻言眉头微蹙,语气却依旧恭敬:“母后,儿臣心中只有晚意一人,纳妃之事,绝无可能。”

“你怎么这么固执!”太后有些动气,“晚意虽好,可她出身农门,朝中多少人在背后议论?你纳个名门侧妃,既能堵住悠悠众口,也能为王府添丁,这是两全其美的事啊!”

“议论又如何?”萧瑾瑜抬眼,眼神坚定,“晚意靠自己的本事,培育双季稻、打理王府产业,连父皇都赞她心怀天下,那些背后议论的人,不过是嫉妒她的能力。儿臣娶她,不是为了门面,是因为她是懂我、助我的知己——她能在我遇刺时舍身相救,能在我推广农桑时出谋划策,这样的人,旁人如何替代?”

太后被他说得一噎,看着儿子眼底的执拗,想起之前林晚意在宫宴上献双季稻的模样,心里的火气渐渐降了些:“可子嗣之事……”

“子嗣要看缘分,不是靠纳妃就能强求的。”萧瑾瑜语气缓和了些,“晚意也在为王府着想,平日里悉心照料石头,还帮着打理田庄,儿臣与她相处融洽,比什么都重要。母后若是真为儿臣好,就别再提纳妃的事了。”

太后沉默良久,终究是叹了口气:“罢了罢了,哀家也管不了你。只是你要记住,你是皇子,行事需顾全大局,别让晚意拖累了你。”

“儿臣明白,晚意不会拖累我,她只会帮我变得更好。”萧瑾瑜躬身行礼,“母后若是没别的事,儿臣就先回府了,晚意还在等着儿臣说宫宴后的事。”

离开慈宁宫,萧瑾瑜快步回府,刚进卧房就见林晚意坐在桌边,手里拿着双季稻的种植记录,见他进来,赶紧起身:“怎么样?太后是不是又提纳妃的事了?”

萧瑾瑜走过去,握住她的手,语气带着安抚:“提了,但我拒绝了。我跟母后说,心里只有你,绝不会纳任何人。”

林晚意心里一暖,指尖轻轻着他的手背:“其实……我也不是不能理解太后的心思,她也是为了王府好。”

“但我不需要用纳妃来维系王府的体面。”萧瑾瑜打断她,眼神认真,“咱们的日子,是过给自己的,不是过给别人看的。你是我唯一想共度一生的人,这点永远不会变。”

正说着,小石头拿着一幅画跑进来,上面画着一家三口手牵手,旁边写着“爹爹、娘亲、我”:“爹爹,娘亲,你们看我画的!先生说我画得好,还夸我家和睦呢!”

萧瑾瑜弯腰抱起儿子,笑着说:“画得真好!咱们家就是要一首这么和睦,永远不分开。”

林晚意看着眼前的父子俩,心里满是安稳。她拿起桌上的种植记录,对萧瑾瑜说:“对了,户部派人来问双季稻的推广细节,我想明天去京郊基地一趟,跟农师再核对下种植方法,确保明年试点的时候不出差错。”

“我陪你一起去。”萧瑾瑜立刻答应,“正好我也想看看基地的玉米长势,之前听管事说,今年的玉米比去年还好,咱们去给农师们鼓鼓劲。”

林晚意点点头,心里己经开始盘算明天要带的东西——种子样本、种植手册,还有给农师们准备的点心。她知道,推广双季稻是件大事,不仅关系到百姓的收成,也关系到“林记”在农桑领域的口碑。而有萧瑾瑜在身边支持,她更有信心把这件事做好。

夜色渐深,小石头己经睡熟,林晚意靠在萧瑾瑜肩上,轻声说:“有你在,真好。”

萧瑾瑜低头吻了吻她的额头,语气温柔:“往后,我会一首陪着你,不管是推广新作物,还是应对宫里的事,咱们都一起面对。”

林晚意闭上眼睛,心里清楚,虽然太后暂时不再提纳妃的事,但未来还会有更多挑战。可只要他们夫妻同心,就没有跨不过去的坎。而明天的京郊基地之行,将是他们携手推进农桑大业的又一步,也为接下来的日子,埋下了新的希望。



    (http://www.220book.com/book/6D7P/)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穿成农门舔狗后,带崽踹渣嫁皇子 http://www.220book.com/book/6D7P/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