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孙伯的指点(虽然对方可能无心)和孙老头给的残卷,陈小婉对“捡漏”这门学问的热情空前高涨。那本残卷她看得似懂非懂,但结合空间的感应,好像摸到了一点门槛。她越发渴望再去废品站实践一下。
可惜沈牧之看得紧,她找不到机会。
这天周末,沈牧之难得休息,在家整理技术资料。陈小婉抱着碗,坐在旁边“看图画”(残卷被她伪装成了旧画册),心里琢磨着怎么开口。
忽然,有人敲门。声音不疾不徐,很有教养。
沈牧之去开门。门外站着一个穿着考究呢子大衣、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气度不凡的老者,旁边还跟着个拎着公文包的年轻人。
“请问,是沈牧之科长家吗?”老者微笑着问,口音带着点南方腔调,但很标准。
沈牧之有些意外:“我是。您是?”
“冒昧打扰。敝姓周,从南洋回来不久。听闻沈科长年轻有为,技术精湛,解决了不少厂里的难题,特来拜访。”老者递上一张名片,材质精良,上面印着“周世昌”和一些外贸公司的头衔。
沈牧之更疑惑了,他一个搞技术的,跟南洋华侨似乎没什么交集。但他还是客气地把人请了进来。
筒子楼狭小简陋,周先生却毫无异色,坦然落座,目光随意地扫过房间,最后落在角落里正“专心”看“图画”的陈小婉和她那个显眼的破碗上时,眼神微微顿了一下,闪过一丝极淡的、难以察觉的笑意。
陈小婉早在听到“南洋回来”时就竖起了耳朵!姓周?不会是在北京信托商店遇到的那个周先生吧?她偷偷抬眼瞄了一下——还真是他!他怎么找到这儿来了?
她赶紧低下头,假装没看见,心里却敲起了小鼓。
沈牧之和周先生寒暄了几句。周先生说话很有水平,先是夸赞了国内工业建设的成就,又表达了想为祖国建设出力的意愿,最后才委婉提到,他投资的厂子引进了一批精密设备,有些技术问题想请教一下沈工这样的专家。
沈牧之听得认真,但保持着警惕,话不多,只说是分内工作。
两人聊着,周先生似乎不经意地看到陈小婉“看”的那本“画册”(残卷),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资本家傻小姐,搬光家产乞丐 好奇地问:“尊夫人也对金石古玩感兴趣?”
沈牧之皱眉,刚想解释她只是瞎看,陈小婉却突然抬起头,指着书上一個模糊的瓷器图案,对着周先生,用一种发现新大陆般的傻气语气说:“…这个碗…好看!跟我的…像!” 她还举起自己的破碗比划了一下。
沈牧之脸色一黑:“小碗!别胡说!” 那破碗跟书上精美的瓷器哪有半点像!
周先生却哈哈大笑起来,不但不生气,反而很感兴趣地凑过去看:“哦?我看看?哪里像?”
陈小婉指着书上瓷器的底足部分(残卷上有细节图),又指指自己碗底一个模糊的磨损印记(其实是原主磕掉的瓷),瞎蒙:“…这里…圆圆的…都一样!”
周先生仔细看了看那个底足细节和碗底的磨损,眼神里闪过一丝真正的惊讶!这傻姑娘指的部位,恰恰是鉴定那个年代瓷器的一个关键细节!虽然她说的“圆圆的”完全不着调,但这巧合也太巧了!
他意味深长地看了陈小婉一眼,笑道:“小姑娘眼光很…独特啊。确实,看老物件,有时候就得看这些不起眼的地方。”
他转而看向沈牧之,语气更加真诚:“沈科长,尊夫人真是…赤子之心,颇有慧根啊。看来我今天真是来对了,不仅是找到了技术上的专家,更是遇到了一位…有趣的同道中人?”
沈牧之听得云里雾里,完全搞不懂这南洋富商和自己傻媳妇之间打的什么哑谜。但他能感觉到,周先生似乎因为小婉的“傻话”,对他们家的态度更加亲和了。
周先生没有久留,留下了一些进口的糖果和奶粉作为礼物(说是给孕妇补身体),又和沈牧之约好了去厂里看设备的时间,便告辞了。
送走周先生,沈牧之关上门,看着正美滋滋剥糖纸的陈小婉,眉头拧成了疙瘩。
“你认识他?”他沉声问。
陈小婉把糖塞进嘴里,眨着无辜的大眼睛:“…不认识…糖甜…”
沈牧之盯着她看了半晌,最后叹了口气。他发现自己越来越看不懂这个媳妇了。她好像有种奇怪的运气,总能吸引到一些莫名其妙的人,还能歪打正着地带来一些…好处?
这周先生,看来不是简单人物。他得更加小心才行。
(http://www.220book.com/book/6DD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