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5章 窑厂余温

小说: 铁血抗战:太行烽火   作者:南乔xwj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铁血抗战:太行烽火 http://www.220book.com/book/6DV5/ 章节无错乱精修!
 

老窑厂的断墙缝里钻出几棵嫩草,沾着晨露,在风里轻轻晃。

陈青云蹲在窑顶,望着底下忙碌的人影,周大勇正指挥战士们把日军的钢盔往石碾上磕,叮叮当当的声响里,混着张寡妇带着妇女们的说笑,还有孩子们追逐打闹的喊叫,把窑厂的死寂冲得七零八落。

“团长,郎中说你这腿得再敷三天药。”赵刚端着个豁口的药碗爬上来,碗里是黑乎乎的药膏,苦涩的味道顺着风飘过来,“再乱动,怕是要落下病根。”

陈青云没回头,目光还盯着远处的青纱帐废墟。

那里的玉米秆烧得只剩焦黑的根,像插在地里的骨头,昨天派人去看,说有老乡在废墟上哭,蹲在自家被烧的地头上,一坐就是半天。

“让各营把缴获的铁桶都找出来。”陈青云突然开口,声音有点哑,“洗干净了给老乡送过去,能盛水,也能当种子盆。”

赵刚刚要应声,底下突然传来周大勇的吼声:“狗日的!轻点砸!这钢盔煮种子正好,砸变形了咋用?”

两人往下看,周大勇正夺过一个战士手里的石头,自己抱着钢盔往石碾上蹭,后背的烧伤还没好利索,一动就牵扯着伤口,疼得他龇牙咧嘴,却还不忘骂:“这玩意儿挡子弹不行,煮种子倒合适!高温消毒(50-55℃),省得生虫!”

张寡妇拎着个竹篮走过去,篮子里是刚蒸好的红薯,热气腾腾的。“周营长,歇会儿吧。”

她把红薯往石碾上一放,拿起个钢盔瞅了瞅,“这玩意儿煮出来的种子,能比平常多收两成不?”

“那是自然!”周大勇拿起个红薯往嘴里塞,烫得首哈气,“俺老家种地就用铁锅炒种子,一个道理!鬼子要是知道他们的钢盔成了咱的农具,得气活过来!”

张寡妇被逗笑了,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倒比哭的时候顺眼多了。

她转身往妇女堆里走,那里十几个妇女正围着块破布缝补,布是从日军军服上撕的,灰扑扑的,被她们用草木灰染成了深色,看着倒像那么回事。

“都把针脚缝密点!”张寡妇蹲下来,拿起件破军装,往袖子上补了块补丁,“战士们穿着打仗,别让人笑话咱妇女的手艺!”

一个年轻媳妇手里拿着块蓝布,正往上面绣朵歪歪扭扭的花。

“张姐,你看这花成不?”她举起来,布上的花像只展翅的蝴蝶,“给二娃做件小褂,让他穿得精神点。”

张寡妇摸了摸布,眼睛亮了亮:“这不是鬼子军官的衬里布吗?颜色正!二娃穿上,保准比村里的娃都俊!”

她说着,突然想起什么,往窑厂角落看了看,二娃正跟着几个战士学认字,用树枝在地上画“人”字,画得歪歪扭扭,却格外认真。

陈青云看在眼里,心里那点沉郁散了些。

他顺着窑顶往下滑,落地时腿上的伤口疼了下,踉跄了两步,被赵刚扶住。

“慢点,团长。”赵刚的声音里带着急,“郎中说了,你这伤不能多走动。”

“没事。”陈青云摆摆手,走到周大勇身边,看着他把钢盔一个个擦干净,码在墙边,像排小铁锅,“这些够几户老乡用?”

“二十个钢盔,分给石佛沟和马家营。”周大勇数着数,“李根生说,那边的地最肥,先让他们把荞麦种上,赶在秋收前能收一茬。”

李根生这时从外面走进来,肩上扛着捆树苗,是刚从山里挖的杨树苗。

他爹李大爷的后事是陈青云亲手办的,坟就埋在窑厂后面,昨天他还去烧了纸,说要给爹守着这片地。

“陈团长,”李根生把树苗放下,手上全是泥,“俺刚才去看了,青纱帐废墟上能种荞麦,就是土太干,得引渠浇水。俺找了几个后生,想明天就动手挖渠。”

陈青云点头:“好。让1营的战士去帮忙,他们有力气。挖渠的工具不够,就把鬼子的刺刀磨尖了当铁锹使。”

李根生突然从怀里掏出个油布包,层层打开,里面是半本烧焦的本子,纸页蜷曲着,上面的字迹还能看清,是松井的“实验日志”,上次在三角镇没烧干净,被他偷偷捡了回来。

“俺想在晚上的会上念这个。”李根生的声音有点抖,却很坚定,“让老乡们都听听,鬼子到底是人还是畜生。俺爹死得冤,那些被解剖的乡亲死得更冤,咱不能忘了。”

陈青云拍了拍他的肩膀:“念。不光要念,还要让识字的人抄下来,各村都传着看。让所有人都知道,这仗为啥打,为谁打。”

日头偏西的时候,窑厂后面的空地上热闹起来。

老乡们扛着锄头、拎着筐子往这凑,孩子们围着战士们学唱刚编的歌:“青纱帐,高又高,八路军来了把鬼子消……”

张寡妇带着妇女们抬来几口大锅,锅里煮着荞麦粥,还蒸了红薯,香气飘得老远。

陈青云站在石头上,看着底下黑压压的人头,清了清嗓子:“乡亲们,今天把大家请来,就说两件事。一是补种,二是报仇。”

人群里安静下来,只有风吹过断墙的呜呜声。

“鬼子烧了咱的地,毁了咱的家,但烧不掉咱的根。”陈青云举起李根生手里的钢盔,“这是鬼子的钢盔,现在成了咱的种子盆。明天开始,咱就把荞麦种下去,把渠挖起来,让这片地再长出粮食!”

底下有人喊:“对!种粮食!有粮就饿不死!”

“第二件事,”陈青云的声音沉了下来,接过李根生手里的日志,“大家听听这个。这是鬼子军官松井写的,他说,用三岁娃的血测试毒气浓度,用孕妇的肺做标本……”

他一句句念下去,刚开始还有人抽气,到后来,整个空地鸦雀无声,只有李根生的哽咽声。

有个马家营的老汉突然哭了,他的儿媳妇就是被日军抓去做“实验”的,至今连尸首都没找着。

“狗日的畜生!”周大勇突然吼了一声,把手里的钢盔往地上一摔,“俺们跟他们拼了!”

“拼了!拼了!”战士们跟着喊,声音震得窑顶的土都往下掉。

张寡妇扶着那个马家营老汉站起来,她的声音不高,却清清楚楚传到每个人耳朵里:“俺男人死了,娃死了,但俺还有口气。俺报名参加民兵队,给八路军送情报、缝衣服,只要能杀鬼子,俺啥都愿意干!”

“俺也报名!”

“算俺一个!”

“俺们石佛沟的后生都来!”

喊声此起彼伏,像潮水似的涌过来。李根生站在最前面,抹了把眼泪,对陈青云说:“陈团长,你看,这就是咱的人。只要你一句话,就算拼了命,也得把鬼子赶出去!”

陈青云望着眼前的人群,突然觉得腿上的伤口不疼了。

他举起拳头,对着天上的月亮喊:“乡亲们,战士们!记住今天说的话!地要种,仇要报!只要咱拧成一股绳,就没有打不赢的仗,没有赶不走的鬼子!”

“没有打不赢的仗!没有赶不走的鬼子!”

喊声在窑厂回荡,惊飞了檐下的麻雀。妇女们把热粥盛进碗里,递到战士和老乡手里,热气模糊了视线,却暖得人心头发烫。

周大勇端着碗粥,往李大爷的坟头泼了点,嘴里念叨:“李大爷,你听见了不?咱的人没孬种,这仇肯定报!”

夜深了,老乡们渐渐散去,窑厂的灯火却还亮着。

陈青云坐在李大爷的坟前,望着远处补种的土地,那里有几个黑影还在忙活,是李根生带着后生们在丈量土地,准备明天挖渠。

“赵刚,”陈青云轻声说,“把各营的干部叫来,咱合计合计挖渠的事。得赶在雨季前把水引过来,不然荞麦长不好。”

赵刚应了声,转身往窑里走。

作者“南乔xwj”推荐阅读《铁血抗战:太行烽火》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http://www.220book.com/book/6DV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铁血抗战:太行烽火 http://www.220book.com/book/6DV5/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