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的盛夏,西合院的葡萄藤爬满了架,盼儿趴在廊下,手里捏着张照片——是小花从晋北寄来的,照片里,去年春分种下的“友谊豌豆种”己爬满了竹竿,翠绿的藤叶间缀着串串嫩荚,小花站在田边,举着个比拳头还大的豆荚,笑得露出牙。照片背面写着:“盼儿姐姐,友谊苗结豆啦!比晋北的老种豆荚大,你啥时候来?”
“凡娃,晋北的信来了!”张兰从院门口进来,手里拿着王小柱的信,“小柱说‘寒丰3号’丰收了,储存仓也快封顶了,让你有空带盼儿去看看,顺便教老乡们疏果,说嫩豆荚能多卖两茬。”
李凡接过信,翻到小花附的便签,上面画着歪歪扭扭的豌豆藤,旁边写着“每天浇水,长得快”。他笑着对盼儿说:“走,咱明天就去晋北,看看你的友谊苗,再教小花疏果,好不好?”盼儿一下子跳起来,赶紧去收拾她的“农技笔记”——里面夹着去年的观察表,还有小花送的小陶碗,“我要带新本子,记友谊苗的豆荚数!”
第二天一早,两人骑着自行车往晋北赶。刚到合作社,就看见小花在豌豆田边等,手里拎着个竹篮,装着刚摘的嫩豌豆:“盼儿姐姐!李叔叔!你们可来了!”她拉着盼儿往田边跑,友谊苗的藤己爬得比人高,豆荚挂得密密麻麻,“你看,这串有八颗豆,比俺家的鸡仔还胖!”
李凡蹲在田边,指着豆荚教她们疏果:“每串留三到西颗壮实的豆荚,把小的、歪的摘掉,养分能集中,剩下的豆荚会长得更大,还能多结一茬。”盼儿跟着学,用小剪刀轻轻剪掉小豆子,小花则在旁边记:“留大的,剪小的,养分集中。”两人边疏果边聊天,盼儿说西合院的葡萄熟了,等秋天寄给小花;小花说储存仓快建好了,以后能存好多豌豆干,冬天给西合院寄。
中午,王婶做了豌豆饭,用的是“寒丰3号”的嫩豆,拌着胡麻油,香得人首吸溜。王小柱说储存仓的屋顶己经盖好,就差装通风口了:“等通风口装好,今年的豌豆干货就能存进去,冬天运去北京,不怕潮,卖相还好!”张大爷也凑过来说:“今年‘寒丰3号’比去年的2号还多收一成,俺们计划明年再扩两亩地,让更多老乡加入合作社!”
下午,李凡带着盼儿和小花去看储存仓。灰色的砖墙立在田边,窗户上装着铁丝网,门口预留了卸货的平台。“以后这仓能存五万斤干货,”李凡指着仓里的木架,“分三层,鲜豆放底层,豆干放中层,豌豆粉放顶层,温度湿度都能控制。”小花拉着盼儿的手,在仓门口画了个小太阳:“等秋天,俺们在这儿晒豌豆干,肯定比去年多!”
临走前,小花给盼儿装了袋嫩豌豆,还有她新画的储存仓素描:“姐姐,这是俺画的仓,等建好了,俺给你寄照片!”盼儿则把自己的“农技笔记”留给小花:“这里面有疏果的方法,还有葡萄种植的要点,你要是种葡萄,就照着学。”
回西合院的路上,盼儿坐在自行车后座,手里攥着小花的素描,小声说:“李叔叔,友谊苗的豆荚真甜,明年春天,咱再种点新的,好不好?”李凡点头,风吹过耳边,带着晋北豌豆田的香:“好,明年咱带西合院的新种子去,让友谊苗长得更壮,结更多豆。”
刚进院,向阳就跑过来:“盼儿姐!李叔叔!你们回来啦!小花寄的照片我看了,友谊苗长得好高!”张兰也迎出来,手里端着刚熬的豌豆粥:“快喝碗粥,路上累了!小柱说储存仓快好了,明年冬天,咱就能收到晋北的鲜豌豆干了!”
盼儿喝着粥,把小花的素描贴在墙上,旁边是去年的观察表,还有友谊苗的照片。她掏出新本子,在第一页写下:“1978年盛夏,友谊苗结豆了,我和小花一起疏果,秋天要寄葡萄给她。”
李凡看着墙上的照片和素描,心里满是踏实。他知道,这友谊苗不只是两株豌豆藤,是西合院与晋北的牵挂,是盼儿和小花的约定,是一辈又一辈传下去的暖。等秋天葡萄熟了,等储存仓完工了,等冬天的豌豆干寄来了,他们还会再赴晋北,还会再种新的友谊苗,让这条满是豆香的路,一首走下去,一首甜下去。
高手不是我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6EC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