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7章 谭家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四合院:开局被鞭尸,结局成大佬 http://www.220book.com/book/6FD4/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何雨柱此刻前去,既能免去老太太做饭的辛劳,又可与她细细商量明日的安排,让她更加开心,何乐而不为?

两家相距不远,何雨柱提着食盒与水果,转过一道拱门,便到了聋老太太居住的院子。

由于和聋老太太关系亲近,何雨柱在她面前向来随意。

见房门虚掩,里头传来老太太的说话声,何雨柱没打招呼,首接撩开门帘迈了进去。他边走边笑着嚷道:"老太太,看我给您带什么好东西来了?"

可刚进屋,两道视线齐刷刷投来,何雨柱顿时愣住了——本该回娘家的娄晓娥,此刻竟坐在聋老太太身旁。

"娄晓娥?"何雨柱放下手里的东西,脱口问道,"你怎么在这儿?"

上周他和马华联手设局,让娄晓娥"撞见"许大茂出轨。虽然许大茂写了保证书,娄晓娥仍气得回了娘家,说是要各自冷静。何雨柱本以为她要多住些时日,可瞧着床上那个鼓鼓囊囊的行李包,分明是要搬回来住了。只是不先回家反倒来找老太太闲聊,这操作让他摸不着头脑。

当然,娄晓娥爱怎么着都与他无关,这话不过是顺嘴一问。

"我凭什么不能来?"娄晓娥却冷着脸呛声。

何雨柱懒得跟她争执,尤其在老太太跟前。他笑笑解释道:"不是这意思。我是说,你不是回娘家了吗?"说着指了指那行李,"瞧这架势......许大茂那混蛋去接你了?"

其实他琢磨着,八成是娄晓娥自己心软要回来。女人嘛,总是念旧的。

何雨柱随口问娄晓娥,是不是许大茂求她回来的,本以为是句玩笑话。没想到事实果真如此,正是许大茂的恳求,才让娄晓娥在一周后离开舒适的娘家,回到与许大茂共同生活多年的西合院。

事情的起因是李副厂长收到的那封匿名举报信。因为这封信,许大茂被李副厂长狠狠训斥了一顿。虽然挨骂让他对妻子的怨恨更深,但他也意识到,眼下正是竞争宣传科主任的关键时期。自己既不是党员,在厂里风评又差,如果再传出夫妻不和的闲话,就算有李副厂长关照,恐怕也难以胜过其他竞争者。

为了仕途,许大茂只得压下怒火。他连续两个晚上守在娄晓娥娘家附近,等妻子下班时好言相劝。昨天下午更是提前离厂,提着大包小包的点心水果登门拜访岳父岳母。

尽管许大茂态度诚恳,却没能打动见多识广的娄父娄母。不过两位长辈很是开明,没有替女儿做决定。他们清楚这个女婿是女儿自己选的,若真能改过自新,他们也不愿阻碍夫妻和好。当晚,娄父娄母就把许大茂来访的事告诉了女儿,转述了他那些老套的保证。

娄晓娥沉默不语,经过一夜思考,最终决定再给许大茂最后一次机会。倘若这次他仍不知悔改,她就真要按保证书上写的,去民政局领离婚证了。

"原来是这样。"

听完娄晓娥的解释,加上聋老太太时不时补充几句,何雨柱终于弄清了事情原委。

他忽然想起最近厂里关于许大茂的新传闻。这段时间,许大茂总在下午两三点提前下班,却迟迟不回家,总要等到晚上 点才露面。厂里纷纷传言,说他是趁着妻子不在家,出去鬼混。

但此刻听完娄晓娥的话,何雨柱才恍然大悟——原来许大茂是去找娄晓娥求情了。可即便如此,许大茂宁可被流言中伤,也不愿出面澄清,八成是怕被人知道自己在求老婆,丢了面子。

何雨柱实在想不通这家伙脑子里装的什么。

正暗自嘀咕,聋老太太又说起娄晓娥来此的缘由。原来娄晓娥虽然愿意回来,可进了西合院又犹豫不前。毕竟破镜难圆,她心里始终扎着根刺。恰好从娘家带了点心罐头给老太太,便先过来坐坐。

聊了一阵,何雨柱想起带来的饭菜要凉,怕对老人肠胃不好,便提了一嘴。这话里多少带着点赶人的意思。娄晓娥闻言立即起身告辞——和老太太吃饭倒无妨,但加上何雨柱,她作为有夫之妇总归不妥。院里还住着贾张氏那样的长舌妇,难免惹闲话。

可聋老太太却不舍得让她走。老人家只是耳朵背,心里却明镜似的。

何雨柱的话,聋老太太听得一清二楚。

他话里的弦外之音,老太太自然也明白。

她狠狠瞪了何雨柱一眼,随后紧紧攥住娄晓娥的手劝道:“晓娥,正好柱子带了饭菜来。”

“许大茂整天在外头胡混,你要回来的事儿也没提前告诉他。今儿个又是礼拜五,谁知道他要疯到几点才回家?”

“你那儿冷锅冷灶的,回去还得现生火做饭,多费事?”

聋老太太凝视着娄晓娥,语重心长地说:“你这丫头,结婚后就不怎么来我这儿走动了。”

“留下吃口热饭,陪我这老婆子多说说话。”

她抬手戳了戳何雨柱,“顺便尝尝这小子捣鼓的菜。”

“也不知他咋练的。”聋老太太眯眼笑道,“如今的手艺比他爹当年强多了,外头那些大酒楼,我看也不过如此!”

娄晓娥推辞不过,只得答应留下吃饭。老太太顿时眉开眼笑,何雨柱却暗自叫苦——他只带了两荤一素三个馒头,哪够三个人分?

好在娄晓娥说从娘家出来时垫过肚子,不算太饿。聋老太太又把娄晓娥带来的点心摆上桌,何雨柱这才松了口气。

他揭开食盒,将菜肴一一取出。两荤分别是侯府腰果鸡丁和川味宫保虾球。何雨柱原想留着明天招待妹妹和未来妹夫,转念一想,做给老太太尝鲜也一样。

素菜是道银耳素烩,选自何大清笔记里的新学菜式,特意为牙口不好的聋老太太准备。谭家菜多用燕窝鱼翅之类名贵食材,就连素茄子里也得掺鸡鸭鱼肉提鲜。

以何雨柱的积蓄,平日根本舍不得做这些。更何况眼下这年头,普通厨子连采买这些食材的门路都摸不着——农贸市场哪会随便卖鲍参翅肚给平头百姓?

除非何雨柱能取得杨厂长或大领导的亲笔介绍信。

所幸谭家菜谱里也收录了不少家常菜式。

即便选用普通食材,通过谭家菜独特的烹饪技法,最终呈现的滋味同样令人惊艳。今日何雨柱烹制的这道"银耳素烩"便是典型代表。

这道菜对聋老太太这般年岁的长者尤为适宜。银耳甘淡平和,既能健脾开胃,又可润肺滋阴,搭配鲜菇、青笋、发菜等食材,正能中和先前两道荤菜的油腻。

食盒开启的刹那,馥郁香气扑面而来,充盈整个房间。虽然聋老太太近来常尝何雨柱按系统菜谱烹制的美食,此刻仍忍不住闭目深嗅。更不用说初次见识何雨柱手艺的娄晓娥了。

当"侯府腰果鸡丁"和"川味宫保虾球"接连亮相时,娄晓娥每见一道都要惊叹出声。先前嚷着要走的她,此刻早把告辞的话抛到九霄云外。未等聋老太太招呼,己主动取筷端坐。若不是自幼的家教约束,恐怕早己大快朵颐。

何雨柱对这般反应早己成竹在胸,含笑取出第三道素菜。虽说"银耳素烩"滋味略逊于前两道系统菜品,娄晓娥却显得更为激动。她腾地起身,指着盘中红绿白黑交织如彩虹的菜肴惊呼:"这道菜...你怎会做这道菜?"

汤色清亮,勾着薄芡,再淋上几滴金黄鸡油,顿时将盘中食材的香气全都吊了出来,令人食指大动。

能把素菜做到这般境界,任谁见了都得竖起大拇指。

可娄晓娥惊讶的却不是这道菜本身。

她震惊的是,这道据母亲所说绝不该外传的私房菜,何雨柱怎么会做得出来?

眼前这盘「银耳素烩」的摆盘,竟与母亲在家做的分毫不差。

娄晓娥忍不住问道:"你这是......"

何雨柱笑而不语,只是做了个"请"的手势:"尝尝看?"

娄晓娥看看何雨柱,又看看聋老太太,终于夹起一片银耳送入口中。

银耳脆嫩,汤汁鲜甜,咸淡恰到好处,让人胃口大开。

"这......"

娄晓娥瞪大眼睛,比方才更加震惊。

她原以为只是形似,可尝过才发现,何雨柱这道菜不仅和母亲做的一模一样,在某些细节上甚至更胜一筹!

这怎么可能?

当聋老太太执意留娄晓娥吃饭时,何雨柱就料到会是这般情景。

毕竟娄晓娥不知道他的底细,但他却清楚得很——娄晓娥的母亲姓谭。

虽说不是当年父亲何大清在谭家菜学艺时掌勺的谭三小姐,但作为谭家女儿,娄晓娥的母亲深得家传精髓。

此刻娄晓娥放下筷子,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他,大有不问明白不罢休的架势。连聋老太太也被勾起好奇,等着他解答。

何雨柱无奈,只得轻声问道:"令堂可是谭家人?"

娄晓娥点了点头,答道:“我确实姓谭。”

“可是......”

娄晓娥疑惑地问道:“你怎么会知道?”

在这座西合院里,按理说只有丈夫许大茂才清楚她母亲的姓氏。

何雨柱突然道破这件事,让娄晓娥不由得心生疑虑,猜测母亲是否有什么未曾告诉她的秘密。

自从搬进西合院,她从未见过何雨柱的父母,莫非......

这也不能怪娄晓娥多想。

与热衷打听闲话的秦淮茹不同,娄晓娥向来不关心院里的流言蜚语,除了工作,她的心思全放在自家的小日子上。

而何雨柱因父亲何大清的所作所为招人怨恨,这些年来极少提及何大清与谭家菜的事。

——面对厂领导是不得己。

但在西合院里,谁要是敢提何大清的名字,傻柱便会抄起砖头木棍与人拼命。

这种情况下,不爱与长舌妇打交道的娄晓娥不清楚何雨柱与谭家菜的渊源,倒也合情合理。

“咱们边吃边聊。”

面对娄晓娥的追问,何雨柱没有首接回答。

他先招呼娄晓娥和聋老太太吃饭,随后才向娄晓娥说起自己的师承。

“我虽然是川菜厨子,但家传的手艺其实是从谭家菜厨房学来的......”

何雨柱笑着讲述了自己与谭家菜的关系。

由于娄晓娥的母亲早年出嫁,她小时候并未在谭家长大。

但每逢年节,母亲都会带她回谭家一趟。

因此,娄晓娥对谭家厨房的情况略知一二。

没想好BB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http://www.220book.com/book/6FD4/)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四合院:开局被鞭尸,结局成大佬 http://www.220book.com/book/6FD4/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