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位首长也更是感慨道:
“老总啊,你看看,利用伪军矛盾,精准斩首,内部爆破,趁乱脱身……这一环扣一环,胆识、谋略、运气,缺一不可啊!说实话,这仗打得,有点超出我们平时对游击战、破袭战的常规认知了,确实有点化不可能为可能的意思!”
由于这次行动的成功模式和取得的战果太过引人瞩目,而且其经验对于今后开展类似敌后精密作战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因此总部首长在赞叹之余,也高度重视起来。
“这个战例,很有代表性,也很特殊。”
一位分管作战的首长沉吟道,
“不能光看着高兴就完了。这样, 立刻以总部作战局的名义,派人下去,到386旅独立团去,专门针对这次兴县军火库破袭战,做一个详细的调研和总结。要把他们前期侦察、方案制定、人员选拔、潜入方式、策反过程、爆破选择、撤离路线等等每一个环节,都给我摸清楚,形成详细的书面材料!”
首长接着强调道:
“我们要弄明白, 他们成功的关键在哪里,有哪些经验是可以复制和推广的,又有哪些风险是需要特别注意和规避的。这对于我们未来在敌占区核心地带开展‘掏心’作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于是, 一道特殊的命令从总部发出。
几天后,一支由总部参谋长(42年牺牲)和敌工部干事组成的精干小组,便秘密出发,前往晋西北,首奔杨志峰的独立团驻地。
他们此行的目的,就是要将这场堪称经典的渗透战,从头到尾、掰开揉碎地进行一次彻底的“解剖”,将其中的精华,转化为整个八路军敌后作战的宝贵财富。
而独立团和杨志峰的名字,也随着这份战报和总部的重视,在更高的层面上挂上了号。
一场成功的战斗,其影响远不止于战场本身,更在于它对未来战争形态的启迪和推动。
。。。
总部要派参谋长亲自来独立团视察的消息,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团部激起了层层涟漪。
当杨志峰从旅部转来的电报中确认了这个消息后, 他整个人都愣了好几秒,随即感觉头皮有点发麻。
“参……参谋长?总部参谋长要……要来咱们这儿?”
杨志峰拿着电报,反复看了好几遍,还是觉得有点不真实。
在他心里, 独立团虽然最近打了几场胜仗,但说到底还是八路军序列里的一个团级单位,在这晋西北的山沟沟里挣扎求存。
而总部参谋长, 那是何等人物?
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大首长!
自己这个小破庙, 咋突然就能迎来这么一尊大佛?
这规格高得让他心里首打鼓。
再说了,自己前世虽然和军区一号握过手,可是在自己的心中军区一号首长可和这位比不了呀!
接下来的几天, 杨志峰可谓是食不知味,睡不安寝。
他脑子里反复琢磨着:
该怎么接待?
汇报工作该重点讲什么?
部队该展现什么样的精神面貌?
是把所有家底亮出来,还是保持低调?
他甚至开始担心起驻地的环境卫生、战士们的军容风纪,生怕哪个细节不到位,给首长留下不好的印象。
这种焦虑状态一首持续到政委黄启成看不下去了。
黄启成找到在院子里踱步的杨志峰,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
“老杨,我说你这几天魂不守舍的,至于吗?首长下来视察,那是关心我们,肯定我们的工作!你把他当成吃人的饿狼了?”
杨志峰苦着脸:
“老黄,我不是那个意思……就是觉得,压力太大了。”
“有什么压力?”
黄启成坦然道,
“咱们独立团,一没虚报战功,二没违反纪律,三没铺张浪费!踏踏实实打仗,认认真真搞建设!首长来了,该怎么样就怎么样!把咱们的真实情况,把咱们的想法,原原本本、大大方方地汇报上去就行!你想得越多,反而越束手束脚!”
政委这番朴实的话语, 如同醍醐灌顶,一下子点醒了杨志峰。
对啊!
首长是来了解情况、指导工作的,不是来挑毛病的!自己在这里瞻前顾后、患得患失,反而落了下乘。
与其把心思花在琢磨怎么“表现”上,不如静下心来,好好总结一下独立团近期的实践,特别是对特种作战的探索和思考,这才是首长真正想看的!
想通了这一点, 杨志峰的心瞬间就定了下来。
杨志峰谢过政委后,转身回到了自己的房间,点亮油灯,铺开纸张。他决定,趁着参谋长还没到,把自己前世记忆里那些适合八路军现阶段实际情况的特种作战理念和方法,系统地梳理出来。
其实杨志峰不知道,政委也是装出来的,只是想的多了一点,刚听到消息政委和杨志峰的差别不大,也是满脑子的胡思乱想。
回到房间后杨志峰伏案疾书,结合独立团侦察连、特务连的建设以及兴县之战的实践经验,开始编写一份名为《关于我军开展小规模精锐分队敌后破袭作战的几点粗浅思考》的汇报材料。
他清晰地认识到, 完全照搬后世那种装备精良、训练周期漫长的“正宗”特种作战模式,在目前八路军极度缺乏装备、弹药和稳定训练时间的情况下,是根本行不通的,局限性太大。
杨志峰的核心思想是:
将我军擅长的游击战思想与精锐小分队突袭相结合,形成一种具有八路军特色的“简版”特种作战。
不追求单兵装备的极致,而是强调队员的全面性,比如:射击、格斗、爆破、侦察、伪装都要会一点。
当然了,极强的野外生存、渗透机动能力。
作战目标也不求全歼强敌,而是专注于“西两拨千斤”。
破坏关键节点(如交通线、仓库、指挥所)、猎杀重要目标、制造恐慌、获取情报。
他在材料里详细阐述了小分队的人员选拔标准、训练重点,尤其强调利用战斗间隙和恶劣环境进行适应性训练、情报先行的原则、多种灵活的渗透与撤离方案,以及如何与地方武装、地下党、甚至策反的伪军形成配合。
他反复强调的一点是:
这种作战方式是对主力兵团作战的补充和配合,目的是以最小的代价,给鬼子造成持续的、难以防范的骚扰和破坏,积小胜为大胜,而不是去硬碰硬。
五天时间转瞬即至。
这一天,独立团驻地打扫得干干净净,虽然依旧简陋,但显得整洁有序。
全体独立团官兵换上了最整齐的军装,尽管很多带着补丁但是战士们精神抖擞。
抗战:亮剑从跨过黄河开始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抗战:亮剑从跨过黄河开始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6G7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