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在紧张的战备和训练中飞逝,转眼就到了农历年的年根底下。
各营的年终工作总结报告如同雪片般送到了团部,杨志峰一份份仔细翻阅着,心中感慨万千。这一年, 对独立团来说,过得是真扎实,真可谓是从年初打到了年尾,几乎没怎么消停过。从小规模的反扫荡,到后来的安陵劫械、新窑沟伏击、兴县炸库、牛驹寨拔点,每一仗都历历在目。
部队在战火中不断壮大,根据地在艰难中逐步巩固,战士们也从青涩走向成熟。
就在他沉浸在这一年的回顾中时, 机要参谋送来了旅部的电报。电报内容很简单:
令独立团团长杨志峰、政委黄启成,于1月24日前赴旅部,参加全旅年终总结暨工作部署会议。
“开会?年终总结会?”
杨志峰拿着电报,有些纳闷地嘀咕了一句,
“去年咋没通知咱们去?”
他下意识地觉得,开会这事好像跟独立团关系不大。
政委黄启成在一旁听了, 不由得笑了起来,推了推眼镜说道:
“我的杨大团长,你动动脑子!去年这时候,你是个啥?你只是个营长!咱们独立团还是个营的架子!谁家旅部开年终总结会,会叫你一个营长去?那不是乱了套了嘛!”
经政委这么一提醒, 杨志峰才恍然大悟,不好意思地拍了拍脑袋:
“嘿!你看我这脑子!是了是了,今年咱是正经八百的独立团了!有资格上桌开会了!”
这身份的转变, 让他心里既有些自豪,又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去旅部开会, 总不能空着手去吧?
杨志峰琢磨起来。
他寻思着, 要是其他团的团长都带了点“心意”,就自己空着手去,那在领导面前岂不是显得不懂事,成了“小丑”?但反过来, 要是就自己带了,别人都没带,那尴尬的就是别人,跟自己可没关系了!
这笔账, 怎么算都是带点东西去比较稳妥。
于是, 他把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了政委黄启成:
“老黄,你去后勤看看,有啥好东西,给旅长和旅部机关准备点年货!记住啊,别小气,啥好拿啥!咱们独立团今年好歹也阔气过!”
黄启成笑了笑,向后勤走去。
杨志峰自己则开始安排团里的留守工作, 主持工作的自然是副团长韩明,同时他还特意叮嘱,后勤和根据地日常管理要多听取副政委孙志远的意见。
在杨志峰看来, 孙志远这个人搞基础建设和后勤管理是一把好手,心思缜密,踏实肯干,这要是放在和平年代,熬到五十岁,当个部委一把手估计都没问题。
等他把工作都安排妥当, 信步走出团部,想看看政委准备得怎么样了时,眼前的景象让他瞬间懵了!
只见院子当中,停着一辆骡马拉的大车!
车上堆得跟小山似的!有宰杀好、冻得硬邦邦的肥猪,有成袋的小米、面粉,有几大筐萝卜、白菜,甚至还有几匹缴获的黄呢子布料和一箱贴着日本字的罐头!
“我……我的个老天爷!老黄!你这是……要把咱团后勤处搬空啊?!”
杨志峰指着大车,舌头都有些打结。
他本意是让带点像样的土特产表表心意,没想到政委首接整了一车的年货!
黄启成政委却一脸理所当然:
“团长,不是你说的嘛,啥好拿啥!咱们独立团今年能有这局面,离不开旅部的正确领导和兄弟部队的支持!表示表示,应该的!再说了,咱们现在确实有这个家底儿啊!”
看着政委那诚恳又带着点无所谓的表情, 杨志峰一肚子话堵在嗓子眼,最后只能化作一声无奈的叹息,硬着头皮,假装大气地一挥手:
“行……行吧!准备都准备了,那就拉着!”
第二天一早, 杨志峰和黄启成带着这支“豪华”的送礼车队出发了。
为了确保安全和……嗯,顺便“展示”一下独立团的实力,杨志峰特意让段鹏从警通连里挑选了武器装备最好的一个排随行护卫。
战士们清一色的日军三八式步枪,配齐子弹袋,机枪手扛着崭新的捷克式,个个精神抖擞,军容严整。
这排场, 多少带点杨志峰想在其他兄弟部队面前“露露脸”的小心思。
下午时分,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抵达了旅部驻地。
还没进院子,杨志峰就眼尖地看到了两个熟悉的身影——李云龙和孔捷!
他心中一喜,正准备上前打招呼。
没想到, 李云龙和孔捷也看见了他,以及他身后那辆显眼至极的大车。
两人的表情瞬间变得极其精彩,先是惊讶,然后是了然,最后是某种“鄙夷”加“嫌弃”。
他们俩几乎同时“哼”了一声,二话不说,转身就走,脚步飞快,仿佛多待一秒都会沾染上什么似的。
一边走,嘴里还一边嘟嘟囔囔,杨志峰离得远没听清具体内容,但用脚指头想也知道, 肯定不是什么夸他杨志峰高风亮节的好话。
看着两人迅速消失的背影, 又看了看自己身后这“诚意满满”的大车,杨志峰摸了摸鼻子,心里有点哭笑不得。
这年会还没开始,自己好像就先“得罪”了两位老兄弟。
(http://www.220book.com/book/6G7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