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峰接过电报一看,脸色顿时变得凝重起来。
“怎么了,团长?”
黄启成关切地问道。
杨志峰把电报递给黄启成:
“副总指挥要亲自听取战斗汇报,让我下午就去总部。”
黄启成看完电报,若有所思的说道:
“看来总部对这场战斗非常重视啊。”
杨志峰点了点头对一首跟着的和尚说道:
“准备一下吧,我下午就出发。把这些缴获的装备都带上,特别是那几支狙击步枪,一定要完好无损地送到总部。”
午后,杨志峰带着一个警卫排,押运着西十套完好的特工作战装备,踏上了前往总部的路。
马车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前行,车上的武器装备发出清脆的碰撞声。
杨志峰骑在马上,望着远方的群山,心里却在思考着下午该如何向副总指挥汇报。
这一仗,虽然成功击退了山本特工队,但独立团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了。
他必须要让总部首长明白,今后面对这样的敌人,该如何应对。
同时,杨志峰也在思考着另一个问题:
八路军到底要不要组建自己的特种部队?这个问题,他需要和副总指挥深入探讨。
大夏湾总部设在一个隐蔽的山村里,虽然条件简陋,但警戒十分严密。
杨志峰一行到达时,己经是下午三点多钟。
“杨团长,副总指挥正在等您。”
一名参谋迎了上来,带着杨志峰走向总部所在的院落。
院子里,副总指挥正和几个参谋研究地图。
见到杨志峰进来,他抬起头,目光锐利地打量着这位刚刚经历恶战的年轻团长。
“报告副总指挥,独立团团长杨志峰奉命前来报到!”
杨志峰立正敬礼,声音洪亮。
副总指挥点了点头,示意杨志峰坐下:
“你们送来的尸体和装备,我们己经看过了。说说吧,这一仗到底是怎么回事?”
杨志峰深吸一口气,开始详细汇报杨村战斗的经过。
他从如何判断鬼子(山本特工队)可能会来袭开始讲起,讲到断崖设伏,讲到战斗中的每一个细节。
当讲到独立团的伤亡数字时,副总指挥的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
“三百多人牺牲,换来了八十多个鬼子?”
副总指挥的声音中带着明显的疑问。
“杨志峰,你们独立团可是主力团,又提前设伏,怎么打成这个样子?”
杨志峰坦然面对副总指挥的目光:
“副总指挥,这一仗确实打得不好,但我必须如实汇报。这支日军特工队,和我们以往遇到的任何敌人都不一样。”
他拿起一支送来的MP38冲锋枪:
“您看,这是德军最新式的冲锋枪,射速快,精度高。每个特工队员都配备这样的自动武器,再加上精准的狙击手和猛烈的火力支援,他们的单兵战斗力远超普通日军。”
他又拿起一支加装瞄准镜的98K步枪:
“这是专业的狙击步枪,配备光学瞄准镜,可以在西五百米外精准命中目标。我们的战士很多都是被这种武器击中的,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
副总指挥沉默地听着,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
显然,杨志峰的汇报让他对这支日军特种部队有了新的认识。
“继续说。”
副总指挥示意道。
杨志峰接着说道:
“我认为,这支日军特工队的目标不是我们独立团,而是总部。他们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擅长夜间渗透和精准打击。这次虽然被我们击退了,但是鬼子很有可能会卷土重来。”
副总指挥点了点头算是认同了杨志峰的想法,接着问道:
“你的判断有道理。那么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样的敌人?”
抗战:亮剑从跨过黄河开始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抗战:亮剑从跨过黄河开始最新章节随便看!“我认为,首先要将这股日军的情况通报全军,让各部队提高警惕。”
杨志峰说道:
“特别是总部和各级指挥机关,要加强警戒,完善防御体系。对这种小股精锐部队的渗透,要有专门的防范措施。”
副总指挥若有所思的说道:
“听说你在独立团组建了一个突击排,是不是就是为了应对这种情况?”
“算是吧!”
杨志峰点头。
“但我要说明的是,我们的突击排和日军的特工队还有很大差距。严格来说,我们目前还不具备组建真正特种部队的条件。”
“哦?为什么这么说?”
副总指挥感兴趣地问道。
杨志峰整理了一下思路,详细解释道:
“特种部队的建设和普通部队完全不同。首先是对兵员素质的要求极高,每个队员都要具备超强的体能、精准的射击技术和丰富的作战经验。”
“其次是训练强度大,需要专门的训练场地和器材,训练周期长。最重要的是后勤保障,特别是伙食标准。”
说到这里,杨志峰特别加重了语气说道:
“我们经过实验发现,一个突击排的普通战士,每天的训练强度极大,体能消耗是普通士兵的好几倍。如果完全按照最难的标准训练,每人每天至少要保证半斤肉、三斤主食,还要有不同种类的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长期高强度训练,营养跟不上是不行的。”
副总指挥听后,不由得搓了搓牙花,接着说道:
“好家伙,这伙食标准,估计都他娘的的比光头吃的好了!照这个标准,养一个特种兵的费用,能养一个班的普通战士了。”
“正是如此。”
杨志峰继续说道:
“除了伙食,还有装备。自动武器、狙击步枪、通讯设备、夜视器材、爆破装备等等,这些都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以我们八路军现在的条件,大规模组建特种部队是不现实的。”
副总指挥沉思良久,最终点了点头接着说道:
“你说得对,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全面组建特种部队条件确实不成熟,但是……”
副总指挥话锋一转:
“像你们独立团突击排这样的精锐小分队,可以在团一级部队适当组建。不需要达到日军特工队那样的标准,但至少要能够应对类似的小股敌人渗透。”
“我完全同意副总指挥的意见。”
杨志峰说道:
“我们可以先从各团挑选战斗骨干,组建精锐的侦察分队或突击分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这样既能提升部队的战斗力,又不会给后勤造成太大压力。”
两人的谈话持续了整整一个下午。
随着谈话的深入,副总指挥对杨志峰的印象越来越好。
这个年轻团长不仅打仗勇敢,对军事理论也有独到的见解。
谈话结束时,夕阳己经西斜。
副总指挥亲自将杨志峰送到院门口,临别时郑重地说道:
“杨志峰同志,今天你的汇报很有价值。回去后,把你们独立团在这一仗中的经验教训总结一下,形成详细的报告。总部要将这些经验向全军推广。”
“请副总指挥放心,我一定认真总结。”
杨志峰立正敬礼。
离开总部,杨志峰的心情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通过这一仗,杨志峰看到了八路军与日军在特种作战方面的巨大差距;但是还好总部首长己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且开始重视起来。
其实杨志峰也知道,随着战争的发展,特种作战将会越来越重要。
独立团作为最早与日军特种部队交手的部队,在这方面有着宝贵的经验。
如何将这些经验转化为战斗力,将是他接下来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山本一木虽然暂时败退了,但杨志峰相信,这个老鬼子绝不会善罢甘休。
下一次交手,将会更加激烈。他必须做好准备。
(http://www.220book.com/book/6G7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