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知号码的信息像一道闪电,劈开了迷雾,却也带来了更多的未知。
“星门不可首视”——这与灵光琉璃中看到的惊悚景象吻合,那扇门蕴含着超越人类理解的力量,强行窥探恐遭不测。
“旧印可暂封”——似乎指出了一种暂时封锁或稳定“星门”力量的方法或物品。 “找‘看门人’”——谁是这个“看门人”?是某个组织?某个人?还是某种存在? 信息无法回复,来源经过重重加密,连陆凛短时间内都无法追踪。
“发送者对我们似乎没有恶意,甚至是在提供帮助。”陆凛分析,“但他/她显然不想暴露身份。”
沈砚舟沉吟道:“‘旧印’……这个词汇在一些极其冷僻的、涉及神秘学或古代禁忌的文献中出现过,通常指代某种拥有特殊力量的符号或器物,用于封印、驱逐或保护。但具体指什么,无从考证。”
“看门人……”晚星思索着,“会不会和‘守夜人’有关?守夜人世代守护星谕之绢,是否也肩负着‘看门’的职责?” 这个猜想让众人精神一振。
“有可能!”沈砚舟立刻翻查资料,“守夜人传承隐秘,身份各异,或许真有‘看门人’这一分支的存在!”
苏绣忽然道:“我记得奶奶以前提过一嘴,说苏家祖上除了用缂丝传递情报,好像还负责看守一个什么‘不能打开的盒子’,难道……” 线索似乎开始交织。
当前首要任务,是找到“旧印”和“看门人”。 晚星决定再次冒险使用织梦梭,目标是那片真正的汝窑瓷片,以及“守夜人”、“看门人”、“旧印”这些概念。
她选择付出的记忆燃料,是关于父亲的全部记忆——那个在她童年时因公殉职、留下模糊而温暖背影的男人。
心像被撕裂般疼痛,关于父亲的零星画面和感觉被强行抽离,化为织梦梭的光芒。 幻象再次降临…… ……这一次,景象更加混乱、破碎、光怪陆离。
她看到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守夜人”在临终前,将一枚造型奇特的、非金非木的黑色印章?上面刻着难以理解的、令人头晕目眩的图案,交给下一任。
交接地点各异,有时在深山古观,有时在闹市陋巷。 她看到那枚“旧印”被按在星谕之绢上时,绢书上躁动的符号会暂时平息。
她看到一位民国时期的“看门人”,似乎是一位知名的金石学家,在战火中拼命保护着一箱拓片,箱底就藏着那枚“旧印”的拓印本! 幻象最终定格在一张模糊的脸上——一位看起来极其普通的、生活在现代城市的老人,他的手腕上,有一个极淡的、与“旧印”图案相似的刺青! 幻象消失。
晚星虚脱倒地,泪流满面。关于父亲的记忆,彻底消失了,只剩下一片虚无的悲伤和失落。
但她得到了关键信息:“旧印”的形态,民国金石学家,箱底拓片,以及现代“看门人”的可能特征! “立刻查找那位民国金石学家的后人以及他那箱拓片的下落!晚星挣扎着说出信息。
沈砚舟和陆凛立刻行动。 通过档案排查和网络信息追踪,他们很快锁定了目标——那位金石学家名叫秦古源,他的后人如今定居在上海,那箱拓片几经辗转,大部分捐赠给了上海博物馆,
但有一小部分疑似流落民间,也可能仍在秦家后人手中。 而手腕有刺青的现代“看门人”,则如同大海捞针。
就在这时,陈墨那边的“B计划”开始了! 她并没有首接强攻故宫,而是发动了更阴险的一招——她通过操控媒体和所谓“专家”,公开质疑“九霄环佩”的真伪,称其琴腹结构异常,并非唐代原物,而是后世拼接甚至伪造的,要求故宫对其进行“公开的、彻底的科技检测”,以正视听!
这无疑是将故宫和林晚星虽己停职,架在火上烤!如果公开检测,琴腹内的星谕之绢很可能暴露!
如果不检测,则无法平息质疑,“九霄环佩”的声名将受损! “她这是阳谋!”沈砚舟气得脸色发青,“逼我们要么主动暴露秘密,要么眼睁睁看着国宝被污名化!”
压力再次袭来。 晚星看着手中关于秦古源拓片的资料,又看看窗外。 必须有人去上海,寻找“旧印”拓片的线索!
而北京这边,必须有人稳住局面,应对陈墨的步步紧逼! “我去上海。”晚星站起身,“苏绣,你和我一起去,你对图案和丝线敏感,或许能帮忙识别拓片上的‘旧印’图案。
北京这边,沈老师,陆先生,拜托你们了!” 沈砚舟负责从学术层面驳斥质疑,拖延时间。 陆凛负责监控陈墨的一切动向,并继续追查“看门人”和那条神秘信息的来源。 双线作战,就此展开。
前往上海的高铁上,晚星望着窗外飞速掠过的风景,内心沉重而坚定。 织梦梭的代价越来越大,她感觉自己正在一步步变得残缺。
但为了守护,她别无选择。 而在北京,陈墨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看着脚下川流不息的车河,手中把玩着那枚高仿瓷片,嘴角噙着冷笑。
“林晚星……去上海了?看来,找到新玩具了?没关系,游戏,才刚刚开始。” 她按下内部通讯:“‘蜃楼’第一阶段测试,开始。让我们先给这个世界,一点小小的‘惊喜’。”
一场跨越双城的博弈与冒险,同时拉开序幕。古老的“旧印”与现代的科技,守护的信念与疯狂的野心,即将激烈碰撞。
(http://www.220book.com/book/6GV7/)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