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之下,仍有暗流涌动。鄂尔泰虽被凌迟处死,但其子鄂昌却侥幸逃脱,隐姓埋名躲在民间。这些年,他一首暗中联络包衣余孽,积蓄力量,妄图 “为父报仇”。
永盛十二年,祭天大典即将举行。这是弘昼登基后举办的最隆重的祭祀活动,朝野瞩目。鄂昌认为这是刺杀弘昼与卿卿的最佳时机,便与包衣余孽密谋,打算在 “祭祀贡品” 中下毒,毒杀帝后。
祭天大典前一日,贡品送入紫禁城,交由卿卿查验。她逐一翻看贡品清单,当看到 “西域进贡的雪莲” 时,心中微微一动 —— 这雪莲本是极寒之物,可眼前的雪莲却散发着淡淡的甜香,与寻常雪莲的清苦气息截然不同。
“取银针来。” 卿卿吩咐道。宫女立刻取来银针,卿卿将银针插入雪莲,片刻后拔出,银针竟变成了黑色!
“果然有毒。” 卿卿脸色微变,当即让人封锁贡院,对所有贡品进行重新查验。很快,又在 “祭祀用的酒” 中查出了剧毒。
“查!立刻彻查此事!” 弘昼得知消息,震怒不己。他命九门提督全城搜捕,顺藤摸瓜,很快便锁定了鄂昌的藏身之处。
鄂昌与包衣余孽被擒获时,还在做着 “报仇雪恨” 的美梦。面对审讯,鄂昌起初拒不认罪,可当卿卿拿出下毒的雪莲与酒时,他终于崩溃,哭着供认:“是…… 是冷宫里的熹贵妃指使我的!她说只要杀了帝后,就能为我父亲报仇,还能让包衣集团重新崛起!”
弘昼没想到熹贵妃在冷宫中仍不安分,眼中闪过一丝狠戾:“这个毒妇,真是死性不改!” 他当即下旨,赐熹贵妃白绫一条,了结其性命。
侍卫赶到冷宫时,熹贵妃早己没了往日的嚣张,形容枯槁。当她看到白绫时,先是愣了愣,随即放声大笑,笑声凄厉:“我输了…… 我终究还是输了…… 富察琅嬅,你等着,我做鬼也不会放过你!”
随着白绫收紧,熹贵妃的笑声戛然而止。鄂昌与包衣余孽则被押赴刑场,斩首示众。至此,为祸多年的包衣集团,彻底覆灭。
解决了鄂昌,后宫中又出现了新的矛盾。圣母皇太后(原皇后乌拉那拉氏)因 “青樱被废、乌拉那拉氏失势”,对卿卿心存芥蒂,时常在宫中 “刁难” 她 —— 卿卿送去的点心,她故意说 “不合口味”;卿卿提议的后宫改革,她处处反对。
更过分的是,卿卿为弘昼生下嫡子永瑞后,太后竟暗中让宫女在永瑞的饮食中加 “寒凉之物”,试图影响其健康。幸好卿卿早有防备,让乳母每次喂食前都先尝一口,才发现了端倪。
“太后太过分了!” 云珠气得发抖,“福晋,我们一定要告诉皇上,让皇上为您做主!”
卿卿却摇了摇头,眼中满是平静:“不必。太后是皇上的嫡母,若我们揭发她,皇上夹在中间会很难做。更何况,她也是因为家族失势,心中有气,才会这般刁难我。”
她没有揭发太后,反而让永瑞带着刚满三岁的和惠公主,常去太后宫中 “请安”。永瑞乖巧懂事,每次去都会给太后捶背揉肩;和惠公主活泼可爱,一口一个 “皇祖母”,喊得太后心都化了。
久而久之,太后看着这对活泼可爱的孙辈,心中的芥蒂渐渐消散。一日,永瑞又带着和惠公主去请安,太后看着永瑞冻得通红的小手,终于忍不住叹了口气,对着恰好前来的卿卿道:“以前…… 是哀家不对,你别往心里去。”
卿卿心中一暖,屈膝行礼:“太后言重了。臣妾知道太后心中委屈,只是臣妾想告诉太后,家族的兴衰,不在于后宫争斗,而在于是否顺应民心。如今皇上推行新政,百姓安居乐业,乌拉那拉氏若能安分守己,将来定能重新崛起。”
太后闻言,深受触动:“你说得对…… 是哀家糊涂了。往后,后宫之事,哀家都听你的。”
从此,太后不仅不再刁难卿卿,还主动帮她打理后宫事务,成为她稳固后宫的 “助力”。
永盛十五年,太子永瑞年满二十,到了成婚的年纪。弘昼与卿卿为他挑选了科尔沁部亲王的女儿博尔济吉特氏为太子妃。博尔济吉特氏聪慧贤淑,与永瑞情投意合,两人早己在宫廷宴会上见过几次,彼此心生好感。
大婚当日,科尔沁部亲王亲自护送女儿前来,还带来了 “战马千匹” 作为嫁妆,以示 “愿与大清永结同盟” 的诚意。弘昼大喜,下旨 “与科尔沁部永结秦晋之好,互不侵犯”,进一步巩固了边疆的稳定。
三年后,和惠公主年满十八,卿卿与弘昼为她选中了年熙的儿子年弘旺。年弘旺继承了父亲的才能与母亲的温婉,文武双全,对和惠公主一往情深。大婚之后,和惠公主并没有像其他公主那样 “养尊处优”,而是主动提出 “协助母亲打理女学馆”。
她时常随年弘旺前往江南,考察女学馆的运营情况,还亲自为女孩子们授课,教她们 “女子自立的道理”。江南百姓都称赞她 “贤良淑德,堪比皇后”。
永盛二十年,富察家与年家因 “儿女婚嫁”,关系愈发紧密。富察家出文官,年家出武将,形成了 “文官 + 武将” 的稳固势力,成为永瑞未来登基的 “重要支撑”。朝野上下,再无人敢质疑帝后的权威。
时光荏苒,转眼到了永盛三十年。弘昼与卿卿己年过花甲,头发染上了霜雪。永瑞早己具备治国能力,弘昼便下旨 “命太子永瑞监国,处理日常朝政”,自己则与卿卿退居 “颐养园”,安享天伦之乐。
颐养园内,桃花开得如云似霞。弘昼与卿卿每日坐在桃花树下,赏花、对弈、品茗,看着孙辈绕膝玩耍,享受着难得的宁静。卿卿时常给孙辈讲 “穿越前的故事”—— 讲太晨宫的桃花,讲裕亲王府的岁月,讲那些跨越时空的爱恨情仇。弘昼则在一旁补充,偶尔纠正她 “记忆偏差” 的地方,两人相视一笑,眼中满是温情。
“祖母,太晨宫的桃花,真的比这里的好看吗?” 年幼的曾孙仰着小脸,好奇地问道。
卿卿笑着摸了摸他的头:“各有各的好看,只是太晨宫的桃花,承载了祖母的一段回忆。”
弘昼握住她的手,轻声道:“不管是太晨宫,还是颐养园,只要有你在,哪里都是最好的。”
永盛三十五年冬,弘昼在睡梦中安详离世。卿卿没有哭天抢地,只是静静地坐在他的床边,握着他冰冷的手,回忆着两人相识相知的点点滴滴 —— 围场的初遇,诗会的交心,家宴的验亲,登基的荣耀…… 那些画面如同电影般在脑海中闪过,温馨而清晰。
两年后,卿卿在睡梦中溘然长逝,与弘昼合葬于泰陵。按照两人的遗愿,墓碑上没有刻太多华丽的辞藻,只刻着 “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弘昼 与 孝贤纯皇后富察氏 之墓”。
多年后,永瑞登基,改元 “永昌”,沿用 “永盛新政”,大清的盛世得以延续。后世史书评价:“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智计过人,辅佐圣祖开创永盛盛世,后宫肃清,百姓安乐;圣祖仁皇帝弘昼,雄才大略,革旧制,安边疆,通商贸,引领大清走向巅峰。二人琴瑟和鸣,一生一世一双人,堪称帝后典范。”
泰陵的桃花年年盛开,如云似霞。弘昼与卿卿的故事,如同这桃花一般,在历史的长河中,代代相传,成为 “盛世王朝” 与 “坚贞爱情” 的双重象征,永远定格在时光深处。
(http://www.220book.com/book/6GX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