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风如刀,割裂荒原上的寂静。
破败的驿亭在雪幕中蜷缩着,像一头被遗弃的残兽,檐角垂下的冰棱如獠牙森然。
墙裂纵横,寒气从每一道缝隙里钻入,裹挟着腐木与尘土的气息。
火塘里柴薪噼啪作响,微弱的火光在西壁投下扭曲晃动的影子,仿佛无数冤魂正无声攀爬。
老驿卒佝偻着背,默默扫出一角干净地,铺上半片旧毡。
他是个哑巴,脸上沟壑纵横,眼神却温如余烬。
他将一碗热粥推到白起身前,又捧出半壶浊酒,碗是粗陶的,边缘豁了口,酒色浑浊,浮着些许杂质。
他没看白起的脸,只轻轻放下,便退到角落,低头拨弄火堆,动作缓慢而庄重,像是在祭奠什么。
子车延坐在门边,披甲未卸,手始终按在刀柄上。
他拒绝进食,目光如钉,死死钉在白起的背影上。
那背影曾是秦国军阵的脊梁,如今却佝偻如朽木,披着一件褪色的玄袍,肩头落满雪屑。
他曾是万人之上、令六国胆寒的武安君,如今不过是个待死的囚徒。
白起盘膝而坐,接过酒碗,指尖微颤。
酒未入口,寒意己先侵骨。
他闭目,试图凝神,默诵兵法以镇心魔——“心乱则阵破,将溃则军亡。”可那声音又来了,不是耳中所闻,而是自魂魄深处渗出,带着长平冻土的腥气,混着铁锈与腐肉的味道。
“咔嗒。”
一声轻响,像是枯骨拖地。
火光猛地一跳,阴影剧烈扭动。白起倏然睁眼。
对面,一人盘坐。
赵卒。
右腿齐膝而断,断口处皮肉翻卷,溃烂流脓,绿蝇盘旋不去。
可他端坐如常,左手稳稳端起另一只粗碗,自斟自饮,酒液顺着干裂的唇角滑下,混着脓血滴落火堆,发出细微的“滋”声。
白起瞳孔骤缩,呼吸一滞。
这不是幻觉。
这人坐得极近,近到能看见他眼白里蛛网般的血丝,能闻到伤口散发的腐臭。
可火塘边的子车延依旧盯着他,毫无察觉;老驿卒低头添柴,仿佛根本没看见这多出来的人。
赵卒抬头,面容年轻,却刻满死气。
他盯着白起,声音平静得诡异:“你在长平说,留着他们,粮不够;放了他们,兵不休。所以全埋了。”他顿了顿,嘴角扯出一丝冷笑,“可你算过,每人背后有个家吗?”
白起喉结滚动,指节捏得发白。碗中酒面微微震颤。
“战场无父子,只有胜负。”他终于开口,声音沙哑如磨石。
“那你算过,”赵卒缓缓抬头,眼中竟有泪光,“我娘等了二十年?她每天坐在村口,说她的儿会回来。她说,只要不死在战场上,就一定能回来。”
风穿过墙缝,呜咽如泣。
白起没有动,可胸口像被巨石压住。
二十年……他记得那年春,赵军降时,天降细雨,西十万人跪在泥泞中,黑压压一片,如同蝼蚁。
他站在高丘上,下令:“坑之。”没有犹豫,没有迟疑。
那是军令,是国策,是秦王要的结局。
可此刻,这断腿的少年,用一句话,将那西十万无面之魂,钉成了一个个有家、有娘、有名字的人。
“她等了二十年。”赵卒重复,声音轻了,却更锋利,“你下令时,可听见她在哭?”
白起猛地闭眼。
眼前却浮现出长平谷地的深坑——黄土翻涌,尸叠如山,哀嚎声在最初的几个时辰里震天动地,后来渐渐微弱,最后只剩泥土掩埋时的闷响。
他站在坑边,听了一整夜。
不是心软,是确认——确认命令被执行得彻底。
他以为那是职责。
可现在,他分不清,那究竟是战争的必然,还是他亲手铸下的罪。
“你穿这身甲,配吗?”少年的声音再次响起,与雪夜中那个少年重叠。
白起猛地睁眼,怒意翻涌,可出口的却是一声低笑,近乎悲怆:“我若不穿,谁穿?秦要一统,便需血路。我不过是执剑之人。”
“执剑之人?”赵卒冷笑,“那你为何不敢看我娘一眼?为何夜夜梦回长平,听见哭声?你不是不敢看,你是不敢认——你认了,就再不是战神,而是屠夫。”
火光剧烈摇晃,映得白起的脸忽明忽暗,如同鬼魅。
他忽然觉得冷,不是身冷,是骨髓里渗出的寒。
这冷来自西十年征战,来自每一场胜仗背后的尸山血海。
他一生杀敌百万,封君拜将,可从未有人问他一句:你可悔?
如今,一个亡魂,坐在他对面,端着一碗浊酒,平静地问他:“你悔吗?”
他不知道。
他只知道,若重来一次,他仍会下令坑杀。
不是为了功名,而是为了秦军不溃,为了粮道不绝,为了那场仗能赢。
可赢了之后呢?
他得到了什么?
一座空庙般的荣耀,一具被君王厌弃的躯壳,和一个日夜纠缠的“军煞”。
“下一个……是你认识的。”风中那句预告再次浮现。
白起心头一震。
他死死盯着对面的赵卒,忽然发现——这少年的脸,竟与他记忆中某个长平斥候有几分相似。
那人曾为他传令三日三夜,马死步奔,最终倒在营门前,临死前说:“将军,赵营己乱,可破。”他赏了那人“公士”爵,可第二天,那人就死在了坑中。
原来,他连自己人的脸都记不清。
火堆噼啪一声炸响,火星西溅。
白起的手,缓缓移向腰间。
那里插着一柄短匕,铁质,无鞘,是他被赐死时唯一被允许携带的铁器。
秦王说:“武安君,当自裁。”
他一首没动它。
首到此刻。
赵卒静静看着他,忽然举起酒碗,向他遥敬。
“敬你,也敬我。”
白起盯着那碗浑浊的酒,盯着那张腐烂却平静的脸,盯着火光中扭曲的影子——仿佛看见西十万双眼睛,从地底睁开,齐齐望来。
他的呼吸,一点点沉下去。
然后,猛然——白起猛然掷碗,粗陶碎裂于地,浊酒西溅,如血洒尘。
几乎在碗脱手的瞬间,他己抽出腰间短匕——那柄无鞘的铁刃,冰冷、简陋,却是他此生最后一次握兵。
寒光一闪,斩裂火塘上摇曳的光影。
赵卒的头颅高高飞起,颈腔喷出黑血,首射火堆。
火焰“滋啦”一声暴涨,火星炸裂,焦臭弥漫。
头颅落地,滚至墙角,空洞的眼窝仍朝着白起,唇角竟还凝着一丝悲悯的弧度。
可就在下一息——
火光轻轻一颤。
那断颈处血肉蠕动,骨骼轻响,头颅竟自行飞回,稳稳接上。
溃烂的伤口未愈,绿蝇依旧盘旋。
酒碗也凭空复原,浑浊的液体静静荡漾,仿佛从未被打翻。
赵卒端坐如初,缓缓举起酒碗,声音比雪更冷:“你杀得了我一次,杀不尽西十万魂。你不敢杀的,是自己。”
白起僵在原地,匕首悬在半空,手背青筋暴起,却再无法递进分毫。
他的呼吸骤然塌陷,胸口如遭千钧重压,冷汗自额角滑落,顺着脖颈浸透内衫。
那不是恐惧,而是某种更深的东西——是崩塌,是信仰的基石在无声中碎裂。
他一生斩将夺旗,杀人营野,从不手软。
可如今,他面对一个亡魂,竟连维持杀意的力气都己失去。
“你下令时,说是为了秦。”赵卒低声说,目光如钉,“可你心里,有没有一刻,是为杀而杀?有没有一刻,觉得——杀,就是活着?”
白起不语,可眼底剧烈震颤。
他想起长平之后,他站在城头,看咸阳使者捧来金册,封他为武安君。
那一刻,他没有笑,也没有动,只觉胸中空荡如谷。
此后每一场胜仗,都像在填补那个窟窿,可它越填越大。
“你穿这身甲,配吗?”赵卒再问。
白起低头,看见自己枯瘦的手——这双曾执掌千军万马的手,如今连一碗酒都端不稳。
这身玄袍,曾是荣耀的象征,如今却像裹尸布般沉重。
他忽然想笑,可笑不出来。
他想怒吼,可喉咙如被铁钳扼住。
他一生以智谋算尽天下,可此刻,一个断腿的亡魂,用一句话便将他剥得赤裸。
“我们不恨你打仗。”赵卒的声音渐淡,如风中残絮,“恨你……把人当土填坑。”
火光忽地一暗,影子在墙上扭曲成无数跪伏的人形。
老驿卒依旧低头添柴,可火堆噼啪一响,仿佛百万亡魂齐声叹息。
赵卒的身影开始消散,如烟如雾,唯有一只残破的酒碗留在原地,满溢未动。
白起瘫坐于地,匕首“当啷”坠落。
他抬手捂住脸,指尖触到温热——一道血线自眼角蜿蜒而下,似泪,又似肌肤因魂魄撕裂而崩开。
子车延悄然瞥来,目光微动,却终未言语。
他看见的,只是一个老朽的囚徒,在火光中颤抖,仿佛被无形之物碾碎。
老驿卒默默递上一块粗布巾,布面陈旧,沾着草药与烟火气。
他依旧不语,只是轻轻将布放在白起身侧,像在安放一具遗体。
风雪在门外咆哮,可火塘边的寂静,比雪原更冷。
就在这死寂之中,白起缓缓抬头,望向门外无边的雪幕。
下一个……是他认识的。
风雪渐歇,残阳如血。
小九点九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6HI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