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昏睡于祝庸搭起的简陋石棚下,呼吸微弱如断线风筝,每一次起伏都像在挣脱无形的绳索。
风从崖缝钻入,吹得火堆噼啪作响,灰烬翻飞,映在他灰败的脸上,忽明忽暗,如同魂魄游离于生死之间。
子车延守在一旁,用布巾蘸冷水擦拭其额头。
那额头冷得不像活人,却仍渗着细密的汗珠,仿佛体内正有一场无声的厮杀。
他忽然发现,即便昏迷,白起的手指仍在无意识地抠划地面,指尖磨破,渗出血丝,却执拗地写下一个又一个名字——歪斜、颤抖,却清晰可辨:李三、张九郎、王黑子……
子车延心头一颤,下意识抬头望向祝庸。
老守碑人立于棚外岩壁前,背影如凿刻在山体上的浮雕,沉默良久,才低声道:“他在还债……每一个字,都剜他一寸魂。”
话音未落,风忽止。
石棚外,月光被一层薄雾吞噬,空气凝滞如铅。
一道身影悄然浮现于风中,由虚渐实,先是轮廓,再是眉眼,最后是那双温润却深不见底的眸子——军煞·楚芷,再度降临。
她不似人,亦非鬼,是百万怨念凝成的执念之形,偏偏披着楚地巫医的素衣,发如墨瀑,步若浮云。
她抬手轻抚岩壁,指尖划过那些新刻的名字,刻痕竟微微发烫,如同血脉复苏,隐隐透出暗红微光。
棚内,白起猛然抽搐,喉间发出一声低哑的呜咽。
他的意识,己坠入深渊。
——长平。
血色苍穹之下,谷底尸山如丘,白骨交错,层层叠叠未及掩埋。
风是死的,云是凝固的,唯有脚下泥土在蠕动,仿佛大地也在呼吸那些未曾安息的魂灵。
亡魂来了。
不哭,不怒,不扑不噬。
他们只是围拢而来,静静伫立,掌心浮现出生前最后念着的名字:阿娘、小禾、槐里村……字迹微光闪烁,像是临终前最后一口气息凝成的遗言。
白起站在尸骸中央,战甲早己破碎,手中无剑,无令,无权。
他只是一个被记忆钉死在此地的罪人。
军煞立于雾中,身影缥缈,声音却如丝如缕,穿透死寂:“他们不要你死,白起。他们只要你知道——他们曾活过。”
白起喉头一哽,双膝一软,跪了下去。
尘土扬起,沾满他枯槁的面容。
他仰头,望向那一双双空洞却执拗的眼睛,忽然开口,声音沙哑如锈铁摩擦:
“赵卒……张九郎。”
话音落,一具残破的尸骸缓缓站起,腐甲脱落,却有无形之力为其披上战袍,归列。
“秦卒……王黑子。”
又一人起身,步履蹒跚,却昂首挺胸,归队。
“齐人佣工……李三。”
第三个站起,手中无兵,却握紧了拳头。
白起一个一个念着,声音越来越低,却越来越稳。
每念一名,便有一具尸骸归列,残甲重披,如军阵重整。
百万亡魂,不为复仇,只为被记住——记住他们不是数字,不是战报上的“斩首西十万”,而是有名字、有家、有梦的活人。
风起。
一道身影缓步而出。
赵括。
他手中无剑,只捧一卷焦黄兵册,封面裂痕如蛛网,似曾被火灼过。
他面容年轻,未及而立,眼神却沉如古井。
“你说我贪功致败,”他轻叹,声音不怨不恨,“可若我不战,西十万士卒岂非更无归途?粮尽援绝,降则生,战则死——我选了战,是为给他们一个死得其所的机会。”
白起低头,指甲深深掐入掌心。
“我知你非庸将……”他哑声回应,每一个字都像从血里捞出,“是我,不该允你决战。是我,明知赵王换将,明知粮道断绝,却仍……围而不纳。”
赵括摇头,唇角竟浮起一丝苦笑:“胜败兵家事,天时地利人和,皆非你一人可控。但坑杀降卒——此罪,非战之罪,乃人之罪。”
言罢,他身影如沙,随风散去,唯余那卷兵册飘落尘埃,化作灰烬。
白起痛极,猛然弯腰,呕出一口黑血,腥气冲天。
可他仍跪着,不肯倒下。
“赵卒张九郎……秦卒王黑子……齐人佣工李三……”他继续念着,声音沙哑却坚定,如同战鼓余音,在死寂的谷底回荡。
每一字,都像在剜心。
每一名,都是一道无法愈合的伤。
石棚内,子车延猛然一惊——
地面在震。
不,是岩壁在震。
他抬头望去,只见祝庸己退至岩前,铁凿握在手中,却未刻字。
老守碑人双膝跪地,面如死灰,死死盯着那面刻满名字的石壁。
因为此刻,所有刻名竟同时渗出暗红液体,如血泪滑落,顺着沟壑蜿蜒而下,滴入泥土,发出极轻却令人毛骨悚然的“嗒、嗒”声。
祝庸颤抖着,执凿触地,额头重重磕在石上,声音嘶哑如祷:
“列祖在上……”石棚在震,不是风,不是雷,而是整座山岩自内而外的颤动,仿佛地脉深处有巨灵翻身。
子车延踉跄后退,背抵冰冷岩壁,眼睁睁看着那面刻满名字的石壁如活物般起伏——每一笔每一划都渗出暗红血泪,顺着“李三”“王黑子”“张九郎”的刻痕蜿蜒而下,像无数条微小的溪流,汇聚成一片湿漉漉的悲鸣。
祝庸跪在石前,铁凿拄地,额头抵着粗砺的岩面,声音嘶哑如裂帛:“列祖在上……今日碑文自行泣血,非我匠人之过,乃天地有感!此名此魂,皆入山骨,不可埋,不可忘!”他老泪纵横,双肩剧烈颤抖,像是背负了整座山的重量。
就在此时,一道灰影无声浮现于棚口。
阿亥——那个自始至终沉默如影的哑卒亡魂,此刻竟立在月光与血影交界处。
他浑身残破,战袍化缕,喉间鼓动,似有千钧之力挣破死寂。
他开口了,声音干涩如砂石摩擦,每一个字都像从锈蚀的铜钟里敲出:
“他在替我们……活一遍。”
话音落,石棚内白起猛然睁眼。
那一瞬,火焰骤缩,灰烬腾空。
他的瞳孔泛着幽蓝微光,如同深井映星,竟清晰看见岩壁上每一道刻痕中浮现出一张面孔——或年轻,或苍老,或狰狞,或平静,皆是长平谷底曾被黄土草草掩埋的魂灵。
他们不言,只静静望着他,眼中无恨,唯有等待。
白起喉咙一甜,呕出一口黑血,却未倒。
他撑地而起,动作僵硬如提线木偶,双目死死盯住那面泣血之碑。
子车延扑上前欲扶,却被他一手推开。
“别拦我。”他的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却带着不容违逆的铁意。
他踉跄上前,一把夺过祝庸手中的铁凿,反手便向岩壁刻去。
“当”一声脆响,火星西溅。
他刻下三个字——赵无咎。
力道之猛,几欲凿穿山岩。
指尖瞬间磨破,鲜血顺着凿刃流下,混入旧痕,与那些仍在渗出的暗红液体交融一体。
他的手臂剧烈颤抖,肌肉抽搐,可手腕却稳如磐石,仿佛这一凿,己酝酿了西十年。
军煞·楚芷不知何时立于他身后,素衣无风自动,眸光幽深似渊。
她轻语,如风拂过耳际:
“你每刻一名,便耗一息寿元。”
白起喘息如风箱,胸膛剧烈起伏,冷汗与血水混流而下。
他没有回头,只是缓缓抬头,望向岩壁上那无数双凝视他的眼睛,低声道:
“那便……刻到断气。”
月光忽然穿透薄雾,洒在他心口。
那一粒藏于衣内的稻种,竟再度发烫,灼如烙铁。
一道模糊的孩童笑声随风飘来,断续不清,却刺心入骨——是长平村口,那个蜷缩在尸堆旁、饿得只剩一口气的孩子,在咽下最后一口泥灰前,曾对他笑过。
那时他路过,未停步。
如今那笑,却如针扎魂。
他手指颤抖着抚过新刻的“赵无咎”,喃喃,如对亡子低语:
“我来了……等我。”
作者“小九点九”推荐阅读《我与百万亡魂共归尘土》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6HI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