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驱散了山间的薄雾,却驱不散我们满身的疲惫与伤痕。遥望金陵的激动过后,现实的重压便如冰冷的潮水般重新涌来。
依照那蓝衣人模糊的指引,我们避开官道,沿着人迹罕至的山野小径,向着金陵城东北方向的栖霞山跋涉。每走一步,后背和肩头的伤口都传来尖锐的抗议。饥饿和脱力感如同跗骨之蛆,不断啃噬着所剩无几的意志。
楚瑶的脸色比之前更加苍白,几乎看不到一丝血色,全靠一股回到家的信念强撑着。我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失血和过度消耗让我头晕眼花,脚步虚浮。
日头渐渐升高,阳光变得有些刺眼。就在我们几乎要支撑不住时,一片茂密的枫林出现在前方山麓。深秋时节,枫叶如火如荼,染红了半片山壁,景色极是壮丽。
而在那如火枫林的掩映之下,隐约可见一角飞檐和一缕极细的、袅袅升起的炊烟。
有人家!
我们精神一振,互相搀扶着加快脚步。穿过层叠的枫林,眼前豁然开朗。
一条清澈见底的山溪潺潺流过,溪上一座古朴的简易木桥。桥的对岸,地势稍平,几畦菜地打理得井井有条。菜地之后,依着山势,建着一座小小的院落。
那院落白墙灰瓦,看起来十分简朴,甚至有些陈旧,与想象中高人隐居的“小筑”似乎相去甚远。院门是寻常的柴扉,并未关闭,门上悬着一块木匾,上面用颇为随性的笔触写着西个字——忘忧小筑。
字迹算不上多么高超,甚至有些潦草,却透着一股说不出的闲适与……淡漠。仿佛写下这西个字的人,并未真的指望来此之人能“忘忧”。
院中静悄悄的,只有那缕炊烟表明这里有人居住。
这就是那蓝衣人指引的地方?看起来就像一处最普通不过的山野民居。甚至比猎户的木屋还要不起眼。
我心中疑窦丛生。那蓝衣人武功深不可测,言语间透着神秘,为何会指点我们来这样一个地方?这里的主人又是谁?真能帮到我们吗?
楚瑶看着那简单的院落,眼中也闪过一丝疑惑,但更多的是找到落脚点的急切:“师傅,就是这里吗?我们快过去吧?”
我拉住她,低声道:“稍安勿躁。此地情况不明,不可贸然。”
我们躲在溪边一丛茂密的灌木后,仔细观察了半晌。院内始终无人出入,只有炊烟缓缓飘散,安静得有些反常。
“不像有埋伏。”楚瑶小声道。
“未必是埋伏,”我眉头紧锁,“但或许……也并非善地。”那蓝衣人的意图始终模糊,我无法完全信任。
正当我们犹豫不决之时,那柴扉“吱呀”一声,从里面被推开了。
一个身影走了出来。
那是一个穿着粗布衣裙的女子,身形窈窕,正端着一个木盆,似乎要到溪边来浣洗。她低着头,看不清面容,只能看到一头乌黑的长发简单地挽在脑后,几缕发丝垂落颈侧。
看起来,就像一个再寻常不过的村姑。
然而,就在她抬头望向溪水,准备放下木盆的瞬间,我看清了她的侧脸。
肌肤胜雪,眉目如画,即便不施粉黛,身着布衣,也难掩那惊人的丽色。更令人心惊的是她那双眼眸,清澈如水,却又深不见底,仿佛蕴藏着万千心事,带着一种与这山野环境格格不入的、难以言喻的雍容气度,以及……一丝极淡的、仿佛看透了世情的哀愁与倦怠。
这绝不是一个普通村姑该有的眼神和气质!
她似乎并未立刻发现我们,只是蹲下身,将木盆浸入溪水中,动作优雅自然,丝毫没有山野女子的粗拙。
楚瑶也看到了那女子的容貌气质,不禁微微吸了口气,低声道:“这位姐姐……好生特别。”
特别?何止是特别!
我心中的警惕瞬间提到了顶点。这“忘忧小筑”,这神秘女子,处处透着诡异。那蓝衣人将我们引至此地,究竟意欲何为?
是求助?还是……自投罗网?
那女子似乎浣洗完毕,端起木盆,站起身,目光无意间扫过我们藏身的灌木丛。
她的动作微微一顿。
那双深邃如古井的眼眸,准确地落在了我们所在的方向,平静无波,仿佛早己洞悉一切。
她看到了我们。
西目相对,隔着清浅的山溪,空气仿佛凝固了。
她没有惊呼,没有质问,甚至脸上都没有出现丝毫惊讶的表情,只是那么静静地看着,目光在我和楚瑶狼狈不堪、血迹斑斑的身上扫过。
然后,她微微侧首,开口了。声音清冷悦耳,如同溪水击石,却带着一种疏离的平静:
“溪后的客人,既然来了,何不现身?小筑虽陋,尚有一碗粗茶可奉。”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从散手到无极(http://www.220book.com/book/6HXW/)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