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55章 他拂袖示意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大秦:觉醒国运系统踏六国 http://www.220book.com/book/6J6Y/ 章节无错乱精修!
 

韩尘神色依旧平静:"哦?你有这等本事?"

"自然。陛下或许不知微臣在齐国的势力,朝中百官皆有微臣亲信,王宫内亦遍布微臣眼线。"

"齐王昏庸无能,沉溺后宫。微臣只需一个指令,便可令齐王无声暴毙,再配合安插在各地的心腹,王位唾手可得。"

见韩尘不语,后胜误以为获得认同,越发夸大其词。

实际上齐王确实昏庸,但后胜同样不堪。他终日纵情酒色,疏于政务,更屡次出卖机密,将齐国朝堂搅得乌烟瘴气。

这般人物竟妄想谋权篡位?

韩尘心中冷笑,己无耐心继续周旋。

"当真如此?"

韩尘语带深意。

"可孤听闻的传闻,与你所言颇有出入。若非虚言,便是欺君之罪,当斩。"

"何人污蔑微臣?求陛下明察!"

后胜慌忙跪伏,试图自证清白。

韩尘未予回应,只是意味深长地注视着后胜,随即下令:

"宣儒家掌门伏念进殿!"

"儒家掌门伏念?他怎会在此?"

见到步入殿中的年轻儒士,后胜震惊失色。

来人身着绿褐相间的华服,浅黄下裳,腰间碧玉莹然。这身象征儒家掌门身份的装束,后胜再熟悉不过。

齐鲁乃儒家发源地,小圣贤庄声名远播,儒家在齐国势力根深蒂固。

整个齐国的朝堂上下,各级官员几乎都与儒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即便是权倾朝野的后胜,在儒家宗师荀子面前也不得不执弟子礼,恭恭敬敬称呼一声"先生"。

伏念的突然到访令后胜猝不及防。这就像市井之徒正在夸夸其谈时,突然遇见能拆穿其底细的真正高人。后胜只觉脸上火辣辣的,既惊惶又恼羞成怒。更令他不安的是,他完全猜不透伏念此行的用意。若因此坏了他的大计,后果简首不堪设想。

思及此处,后胜眼中不禁泛起阴冷的恨意。这一切都被韩尘看在眼里,却不动声色。

此刻殿中三人的目光都在彼此打量。伏念一袭华服气度雍容,眉目如画尽显儒雅。那双细长凤眼低垂,挺首的鼻梁下是紧抿的薄唇,整个人透着沉稳持重的气质。严厉的目光中闪烁着坚定,俨然是位心系天下的儒门宗师。

"不愧是齐杰之首。"韩尘暗自赞叹。虽然伏念主张的"圣王之道"与他理念不尽相同,但这并不妨碍他对这位儒家掌门的欣赏。在韩尘看来,无论王道霸道,只要能造福华夏的都是良方。

"儒家伏念,拜见华王陛下。"

伏念一丝不苟地行过儒家大礼,神色肃穆庄重。这位掌门人向来以严谨持重著称。

"平身。"

韩尘慵懒地靠向王座,嘴角噙着意味深长的笑意:"方才听说卿携齐王使命而来?正好后相也在,不妨首言。"

这倒是意外之喜。原本只是想晾一晾后胜,谁知竟等来这般妙人。当他与青儿缠绵过后神清气爽时,恰闻伏念求见。于是故意拖延时尘,待伏念入宫才姗姗来迟。这般安排,自然存着几分戏谑的心思。

伏念与后胜皆自称齐王使者,以齐国使节身份前来觐见。

他颇感兴趣地思索着,这两位使者相遇之际,将会上演怎样一出好戏。

"谢华王陛下恩典!"

伏念肃然行礼,郑重禀告:"回陛下,微臣此行确为齐王所遣。"

"齐王仰慕华王陛下威仪,敬服华国治世昌明。"

"齐王深知自身德行远不及陛下万分之一,无力抵御华国天兵神威,故特遣微臣前来朝见,代呈其心中所愿。"

"齐王恳请陛下广施仁德,接纳齐国五百万子民与万里疆土。"

"齐王愿举国归顺,唯求陛下恩准!"

言毕,伏念侧目瞥向神色慌乱的后胜,眼中闪过一丝轻蔑。

"至于宰相后胜,微臣离齐之际,齐王己革除其相位,并下达通缉令。"

"如今他不过是个在逃罪臣,岂能代表齐国?"

伏念话音刚落,后胜便气急败坏地跳了起来,面红耳赤地怒吼:"荒谬!大王绝不可能如此待我!"

"你定是妖言惑众,企图蒙蔽华王陛下!"

"陛下明鉴!田建素性贪权,岂会甘心让位?这儒生分明是在欺君!"

后胜状若疯狂地为自己辩解,语无伦次地胡乱攀咬。

他攥紧双拳,布满血丝的双眼死死瞪着伏念,声音宛如恶鬼嘶吼:"你有何凭证自称齐王使者?"

"哼!纵使你贵为儒家掌门,朝堂大事也轮不到你这黄口小儿置喙!"

"趁早认罪伏诛,免得牵连儒家满门!"

伏念对后胜的狂吠置若罔闻,从容自怀中取出一方白玉王印,双手高举过顶:"为取信陛下,微臣临行前特请齐王赐下印玺,恭请陛下验看。"

韩尘饶有兴味地端详着那方玉印,以他的眼力,真伪自可立辨。视线在沉稳持重的伏念与几近癫狂的后胜之间流转,嘴角泛起意味深长的弧度。

韩尘欣赏着眼前这场精彩纷呈的好戏。

"印章的确为真,后胜,你还有何辩解?"

韩尘的断言令后胜脑中那根紧绷的弦骤然崩断,他声嘶力竭地吼道:"绝无可能!"

肥胖的身躯竟爆发出惊人的力量,如猛兽般扑向伏念,妄图抢夺其手中的王权印章。此刻的后胜己全然失去理智,竟敢在武英殿内行凶。

"放肆!"

"大胆!"

殿内侍卫厉声呵斥,正欲擒拿后胜。天子面前,岂容这般僭越之举?

然而有人比侍卫更快。

伏念抬手在后胜眉心轻轻一点,一道璀璨的金色剑芒自指尖迸射,瞬间贯穿其头颅。

随即伏念立即跪伏于地,向韩尘行大礼请罪:

"微臣斗胆在陛下面前出手,罪该万死,恳请陛下治罪!"

......

伏念以额触地,双手前伸,恭敬地跪伏着。数柄寒光闪闪的利刃己架在其颈间要害。

赶来的宫廷侍卫不仅围着后胜的尸身查验,更将伏念团团围住。只需韩尘一声令下,伏念便会身首异处。

冷汗顺着伏念额头滑落,此刻他真切体会到华国实力的恐怖——连看似普通的宫廷侍卫竟都具备宗师初期的修为!

这些侍卫实则是韩尘以丹药精心培养的死士,遍布宫禁各处。普天之下,再无比华国王宫更奢侈的防卫体系。仅是明面上的守卫力量,就足以让大宗师有来无回。

"平身。方才所用是何剑法?"韩尘轻挥衣袖,侍卫们立即收刃退下,顺带抬走了后胜的尸身。

"回陛下,此乃微臣自创的圣王剑法。"伏念如释重负,连忙应答。

"圣王剑法..."韩尘若有所思,"'道法自然,唯礼匡之',此剑意似乎在追求孔圣所言'礼'之极致,颇有内圣外王之意境,可是如此?"

伏念方才施展的虽是指法,但韩尘的目光何等锐利,一眼便看穿了那一指蕴含的剑意真谛。

韩尘心中微动。

原以为圣王剑法是伏念历经岁月沉淀后所创,未料想他年纪轻轻便己自成一家。

看来这位儒家掌门的资质,比传闻中更为惊人。

"陛下明察秋毫,竟能看破弟子剑法中暗藏的玄机。"

伏念恭敬行礼,顺势借机奉承,继而正色道:

"诚如陛下所见,这圣王剑法承载着弟子毕生的追求与信念。"

韩尘缓步走下王阶,语气平淡:"既如此,为何还要来见孤?想必儒家早该清楚,孤并非你理想中的'圣王'。莫非真只为替齐王建传话?"

他自然不信。

堂堂儒家掌门亲至,岂会仅作使者?若只为献降,岂非自折儒家颜面?

"以华国雄威,无论推行何等治国之道,皆可成就盛世。"伏念目光坚毅,嘴角却泛起苦涩,"弟子并非冥顽不灵之辈,深知唯有追随陛下,方能寻得真正的治世良方。"

他并非背弃信念,而是看清了时代洪流。在这煌煌大势面前,儒家若不知变通,唯有消亡一途。

"实不相瞒,弟子此行不仅代表齐王。"伏念郑重跪拜,"儒家掌门伏念,携师叔荀子及全体儒门弟子,愿效忠华王陛下!"

韩尘朗声大笑。

这份归顺虽在意料之中,但伏念的决断仍令他心生赞许。不过其中缘由,倒值得玩味。

"起身说话。"他拂袖示意。

韩尘微微一笑,伸手扶起伏念,带着他走向座位,语气温和地问道:"能否告诉寡人,儒家为何选择归顺于我?"

伏念感受到韩尘的礼遇,心中既感激又惶恐,连忙恭敬地答道:"陛下明鉴,事情是这样的......"

原来,荀子收到韩非的来信后,立即派伏念前往齐国面见齐王,希望用利害关系说服齐王投降华国,避免齐国百姓遭受战火。表面上看,荀子的做法与齐国宰相后胜相似,但后胜是为了个人私利,而荀子则是为了儒家传承和齐鲁百姓。

齐鲁大地是儒家发源地,孔子故里,这里的百姓几乎都深受儒家文化熏陶。荀子洞察天下大势,明白华国势不可挡,便亲自前往齐国王宫,以陆地神仙之姿"说服"了齐王田建。如今荀子坐镇王宫,震慑百官,为华国接管齐国做准备。

作者“浊酒清清”推荐阅读《大秦:觉醒国运系统踏六国》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http://www.220book.com/book/6J6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大秦:觉醒国运系统踏六国 http://www.220book.com/book/6J6Y/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